第四章第二节记忆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心理学(第2版慕课版)教案第四章幼儿的记忆(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1'内)和长时记忆演示实验:可见显示一组数字,10秒后消失,脑中记忆几个数字,此即短时记忆。
补充了解: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新研究)思考:一个人记忆力水平高会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记忆的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记快)含义: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
做法:L尽量理解识记材料;2.运用适当的识记方法:编故事记忆法(又称导演记忆法)、连锁记忆法、定桩法、口诀记忆法首字母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音乐记忆法、复述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超级记忆法(二)记忆的持久性(久)含义: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的事物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做法:L识记材料纳入到己有的知识体系中2.及时、经常的复习(三)记忆的正确性(对)含义: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性质的保持。
做法:L认真识记,在大脑皮层建立精确的、暂时的神经联系3.类似材料进行区分,防止混淆;4.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忆的东西区别开(四)记忆的准备性(回忆快)谈话导入: 忆感知觉定义为例,分析记忆有哪些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 (一)定义 是一种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 谈话交流: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记忆第一环节有哪些表现?即我们识记 事物有哪些表现? 试验体会:下面两组数字看你哪个记得又快又牢?为什么? A :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B : 3 7 1 9 4 23 6 4 O 12 识记分类: 1 .目的性、努力否: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 .材料关联、理解否: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举例和学生一起再分析,巩固理解:E=mgh 的识记可以是意义识记也可以是机械识记,为什么?练习检测:判断以下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识记?1 .你记得去年马路上发生的一起车祸2 .你按照老师要求,记住这首歌的旋律3 .你不懂“白驹过隙”何意,但是记住了4 .你充分理解《劝学》的意思并记住思考:幼儿的记忆更多使用的会是哪种识记方式?为什么?小结明确幼儿的特点:无意识记为主,经验所限更多使用的是机械识记。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二节-注意与记忆[单选题]1.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江南博哥)和集中是()。
A.注意B.知觉C.想象D.观察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单选题]2.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持续D.注意的分配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学生开小差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属于注意的分散。
[单选题]3.有了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注意D.无意注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单选题]4.熟练地骑车.打毛衣是()。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无意注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熟练地骑车.打毛衣是有自觉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是有意后注意。
[单选题]5.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生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是再认,回答填空和问答题时候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单选题]6.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A.幻觉B.感觉记忆C.静止运动D.错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而不是由于错觉。
[单选题]7.关于感觉记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像记忆的容量比图像记忆容量大B.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时间短C.整体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D.采用局部报告法可以测查出感觉记忆的容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声像记忆和图像记忆容量上没有差异,声像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局部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
[单选题]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6个组块B.5~9个组块C.6~8个组块D.7个组块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短时记忆的容量。
记忆定位系统之三十六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表演:台下观众一人报一个词语,总共三四十个,台上的记忆大师只需短短两分钟,就可以把这些词语顺着背出来,倒着也背出来,随便观众提问第8个是什么,第24个是什么,记忆大师都对答如流!令人惊叹不已!难道,记忆大师真是神人吗?教育专家指出,记忆力的好坏,20%靠天生,80%靠后天掌握记忆方法的运用,只要能掌握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再笨的孩子,也能成记忆大师。
实际上,这个记忆大师就是运用了记忆定位系统,达到这种神奇的记忆效果。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只要三个课时,通过“四快学习法”初级定位系统,完全可以做到记忆大师的水平。
那么什么是记忆定位系统?记忆定位系统,是在人的大脑中建立数个系统的记忆档案,短时间内把各种纷繁复杂的知识按顺序存储在与之相应的记忆档案中,从而实现快速记忆。
形象地说:就是把人的大脑分成1、2、3、4、5、6等几个抽屉,把需要记的内容都分别放在几个抽屉里,需要的时候就从相对应的抽屉里取出记住的内容。
记忆定位系统特点:一、要发散思维,想象力要天马星空,不需要任何逻辑关系;二、一切以便于记忆为原则。
我们就以孙膑的《三十六计》来系统讲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如何运用记忆定位系统?第一计瞒天过海数字“1”让我们想到衣服、阿姨、竹竿、树,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简单的词语与“瞒天过海”联系记忆,比如“谁瞒天过海了”,是阿姨,这样就记住了“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数字“2”这个数字让我们想到鸭子,比如谁“围魏救赵”了?是鸭子,这样就记住了第二计是“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数字“3”像人的耳朵,可以想象借一把刀切下一只耳朵,这样就记住了“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数字“4”让我们想到旗子、死了,比如将军让士兵们“以逸待劳”,可是士兵却过于放松,结果很容易就被敌军打败,最后死了。
这样就记住了第四计是“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数字“5”让我们想到“我”、“屋子”、“乌鸦”、“呜呜呜”(哭声),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简单的词语与“趁火打劫”联系记忆,比如“我被趁火打劫了,呜呜呜的哭了。
第二节记忆系统根据信息在人脑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将记忆分为三个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像的记忆。
虽然信息在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
我们在看电影电视时,可以将相继出现的静止画面看成是运动的图像,就是因为虽然外部刺激作用停止,但感觉的影像仍然维持极短的片刻,使前后的影像可以联系起来。
在与人交谈时,由于有感觉记忆,我们才能把别人的话语看成连贯的谈话。
感觉记忆的特点:①感觉记忆的信息量大,它在瞬间能储存较多的信息,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至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但保存的时间非常短,视觉信息约在1秒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秒内衰退。
②感觉记忆是对外界信息的直接编码,所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形象生动的,未经加工的,是原封不动地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图像记忆是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声象记忆是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
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有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图像记忆为主。
③感觉记忆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或编码就会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指信息保存1分钟之内的记忆。
例如,我们打114查询电话号码,查到需要的电话号码后,马上就能根据记忆拨出这个号码,但打完电话后,刚才拨打过的电话号码就忘了,这就是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是7±2个组块。
组块,就是记忆的单位。
究竟多大的范围和数量为一个组块,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数字、一个或几个汉字、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
例如,“28459638585196” 14个数字可以理解为14个组块,但如果把这些数字分成2845、963、8585、196,就成了4个组块。
让一个人听一遍或读一遍这14个数字后立刻回忆,一般只能回忆起5~9个数字。
记忆系统的名词解释记忆系统是指人类大脑中负责储存和检索信息的复杂网络。
它由不同脑区和脑功能组成,包括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多个部分。
这些记忆系统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环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释记忆系统的概念。
首先,感觉记忆是人类记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到收集和保存外界感官输入的作用。
感觉记忆可以是短暂的,仅在特定刺激下保留几秒钟,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或听一段音乐时。
另一方面,感觉记忆也可以是更持久的,譬如当我们熟悉某个人的面孔或声音时,这种记忆可以长期保留。
其次,工作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储存和操作当前正在处理的信息。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大脑的“暂存器”,它帮助我们在进行认知任务时暂时保持需要处理的信息,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必须将数字和计算过程暂时保留在工作记忆中,以便进行后续计算。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因此需要经常将信息从工作记忆中转移到长期记忆中,以保持大脑的有效处理。
长期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它储存着我们的个人经历、知识和技能等。
长期记忆可以进一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我们有意识回忆和叙述的记忆,包括事实性记忆和语义记忆。
事实性记忆涉及个人的经历和事件,比如我们小时候的生日聚会或最近一次假期的细节。
语义记忆涉及我们对事物的知识和理解,比如我们知道猫是一种哺乳动物并能爬树。
与显性记忆相反,隐性记忆是无意识的,无需有意识回忆和叙述。
它包括条件反射、习惯和技能等,比如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不需要有意识地回忆如何平衡身体,这就是隐性记忆的表现。
此外,记忆系统还包括一种称为记忆编码的过程。
记忆编码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可储存和检索的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通过建立神经网络的连接来储存信息。
编码的方式有多种,包括语言、图像、声音、情感等。
每个人的编码方式可能不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记忆事物或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