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忆结构

记忆结构

记忆结构
记忆结构

第四章记忆结构(6课时)

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85年出版《记忆》一书,开创了记忆研究新纪元以来,记忆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重视。Ebbinghaus对长时记忆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Bartlett对记忆材料如何保持的研究也引人注目。20世纪50年代,由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容量有限的几个项目被控制、保持的现象——短时记忆,突破了过去把记忆看成是一个单一整体,提出了两种记忆说。后来一些心理学家又研究保持时间更短的感觉记忆,产生了多重存贮说。同时,由于信息加工论的引入,长时记忆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长时记忆模型等。

从上面对记忆研究的历史的简短回顾,可以发现记忆结构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反映了近百年来记忆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2课时)

一、两种记忆系统的模型(重点掌握)

(一)Ebbinghaus在研究长时记忆中已经涉及到短时记忆的现象。他在研究无意义音节的系列学习中发现,当每个音节只学习一次时,可以回忆起7个音节,这实际上就是短时记忆现象,但他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把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区分开来。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W.James(1890)根据意识经验区分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初级记忆是一种直接记忆,它能意识到并能忠实地重现刚刚知觉到地事件。初级记忆具有暂时地性质,次级记忆是一种间接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泾阳的贮存,具有长期性质。Waugh和Norman借用了James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

(二)两种记忆说的基本内容(一般掌握)

Waugh和Norman的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指的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他们首创用框图

来表示这两种记忆系统。

二、两种记忆存在的证据(了解)

1、临床和动物实验

临床经验表明,许多脑损伤者常常不能回忆出受伤前几秒发生的事情,但对受伤前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间发生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回忆出来。这种逆向性遗忘说明短时记忆受到损害,而长时记忆未受到影响。后来Lyuch和Yarnell(1973)研究脑受伤运动员的遗忘情况。他们跟脑受伤的运动员谈话,一次是受伤后30秒内进行,一次是受伤后3-5分钟进行,并每隔5-20分钟进行一次。以未受伤的球员做对照。结果发现,30秒内谈话时,受伤球员能够准确地回忆出他当时地比赛情景,但5分钟后,他们就不能回忆了,这表明,刚刚受伤之前发生地事情只能被暂时贮存下来,之后立即遗忘,没有转入长时记忆。

临床还发现,癫痫病患者被切海马后,病人出现了有趣地记忆丧失模式,他对术前发生地事情记忆得很好,但是不能记住新东西,如不认是新结识的朋友,每次见面都要重新做自我介绍。在这个意义上,这位病人只能生活在过去。

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资料,高等动物被摘掉海马以后,原来已经习得的反应保持无损,但是新的反应难以形成或者保持。一些电休克实验也证明了短时记忆的存在。

2、自由回忆实验(难点和重点掌握)

Free recall是Ebbinghaus首先发展出来的,Murdock(1962)让被试听一个由30个词构成的词表,每次呈现一个词,每次1秒,然后进行自由回忆,根据结果得到一条系列位置曲线。P108 系列位置效应是说被试对起始部分(首因效应)和结尾部分(近因效应)的内容回忆成绩较好,而对中间部分的内容回忆较差。对此结果的两种解释:抑制说和两种记忆说。P108应综合起来看待这一问题,比如首因效应既是由于没有后摄抑制所致,又因为起始部分得到了较多的复述。

根据系列位置效应提出的两种记忆说仍是一种假设,需要用实验进一步予以证实。如果存在两种记忆,那么通过实验可以使系列位置中的一部分内容的记忆改变不影响另一部分的记忆。这样可做出两个预测:(1)增加刺激的呈现时间,使被试通过更多的复述,使更多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不影响短时记忆;(2)进行延缓回忆并防止被

试回忆,以此干扰短时记忆,降低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长时记忆。

Murdock(1962)的实验证实了第一个预测。Glanzer和Cunitz (1966)的实验证实了第二个预测。

此外,Baddeley和Warrington(1970)研究了健忘病人在自由回忆条件下的系列位置效应,结果发现健忘病人与常人有相同的近因效应,但其首因效应较差。这一结果也支持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区分开来。1977年Campione和Brown还发现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有近因效应,但无首因效应。

两种记忆说的出现,不仅引出了记忆结构问题的研究(如后来提出了信息加工三级加工模型),还促进了记忆机能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如容量、编码、保持时间、工作记忆等。

第二节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2课时)两种记忆说的一个缺陷就是认为信息直接进入短时记忆,然后进入长时记忆,实际上人必须首先通过感知获取外界信息,才能将其存贮,所以记忆系统不应从短时记忆开始,而应有一个更早的记忆阶段:Sperling(1960)证实了感觉记忆的存在,这样两种记忆说得以发展,出现了多存贮模型,或说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特性:容量,9个项目或者更多;持续时间短,图像记忆280ms;编码方式是刺激的其他模式或资本,即直接编码。)

一、Atkinson-Shiffrin的记忆系统模型(重点掌握)

这是多存贮模型的代表模型,他们把记忆分成三种贮存: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他们区分的记忆和记忆贮存两个概念。前者指保持信息,后者指保持记忆信息的结构成分,即现在所说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多存贮模型的基本思想:

1、记忆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2、信息的流程,从感觉记忆―――短时贮存―――长时贮存,也可直接从感觉登记到长时贮存模型,长时贮存的信息可以被提取到短时贮存中以处理当前的信息。

3、短时贮存是一个工作台,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是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从感觉记忆来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贮存中暂时保持。短时贮存就是一个缓冲器,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信息可以在此保持15-30秒,信息随复述而得以保持下来,这样就可以把缓

冲器称作复述缓冲器。第二是短时贮存是一个信息加工器,可以使短时贮存中各槽道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见图p124。槽道是指短时贮存的空间结构,短时贮存的容量有限,因此,槽道只有几个。进入短时贮存的信息占据槽道,新来的信息可以挤掉槽道中原有的信息。

4、信息从一个贮存转到另一个贮存,多半是受人控制的,如从感觉登记中选择信息使之进入短时贮存;可把注意转向新的项目,可依据长时记忆的信息,对进入短时贮存的信息进行归类等等。

二、模型的扩展(难点)

Shiffrin和Atkinson(1969)对他们自己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扩展。

首先,三个记忆系统均受意识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其次,三个贮存都可以引起反应。

再次,长时记忆是一种自寻址记忆(self-addressing memory),自寻址记忆是指长时记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地,只要找到信息原来地存储位置就可以把所需内容提取出来。

最后,据新地研究成果,特别是Tulving等人地批评,即认为长时贮存的信息是不会消退的,因此在扩展模型中没有再画出长时贮存的信息遗忘。

Musson(1990)将记忆信息地流动和信息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模型,如下图。

三、典型地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重点掌握)

这是Shiffrin和Atkinson模型的简化。

对这一模型的解释有两种:一种强调结构,由3个加工阶段构成;二时强调加工过程,离开了原义。

讨论: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加工水平说(2课时)70年代以来,以Craik&Lockhart(1972)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对多存贮模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将记忆区分为几个阶段,不但将事物简单化,而且回避了更有意义的问题——加工水平问题。如果说多存贮说是从记忆结构出发,来说明信息加工的操作和过程,那么,Craik等人则正好相反,他们是从信息加工的操作来说明记忆系统,由此推出了加工水平说。

一、加工水平说(一般掌握)

加工水平说总的设想是:进入加工系统的信息受到一系列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如同“鬼蜮”模型中特征鬼的作用,进行的是特征分析,较深水平的加工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提取。加工水平越深,越会进行更多的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记忆的效果也就越好。比如,对一个“词”的识别,在开始阶段,是对这个词的物理特征的分析,然后将这个词语储存的信息(过去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最后认识这个词的意义。

按照加工水平说,记忆实质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那些受到深层分析,与长时记忆信息进行精细联想的项目会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反之亦然。

Craik和Tulving(1975)的不随意学习实验支持了他们的理论。从反应时和再认正确率可以看到(1)加工越深,所需时间就越多;(2)加工越深,在人成绩就越好。这证明了记忆痕迹是加工深度的函数,支持了加工水平说。

另一些心理学家如Bower&Karlin(1974)、Rogers(1977)等的实验也支持了加工水平说。

二、关于复述(重点掌握)

复述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多存贮模型中,它是联结短时存贮和长时存贮的一个必要条件。

(一)复述的功能

1、保持功能

2、转换功能

(二)保持复述和精细复述

加工水平说对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关于复述的转换机制提出了质疑,认为复述前不能导致较好的记忆效果或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Craik和Lockhart(1972)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复述,既保持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和精细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保持复述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加工活动,它不能把正在加工的信息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精细复述是一种深层的加工活动,是将保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同长时记忆的信息结合起来。Craik和Lockhart认为,保持性复述不能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只有精细复述才能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提高长时记忆的保持量。

三、加工一致性

在Craik和Tulving(1975)的不随意学习实验中(p131图4-15)可以看到,语言、语义中做“是”反应地记忆成绩优于做“否”反应的记忆成绩。从加工深度来说,“是”和“否”两种反应是一样的,然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地再认成绩呢?Craik和Tulving (1975)认为,记忆寄过不仅依赖于对项目本身的加工,而且依赖于对项目语境地加工。在上述实验中,对语音和语义问题作出“是”反应的词与问题(语境)是不一致的,要分开来存储,故记忆效果差。在结构问题中,呈现的词与问题没有在意义上加以整合,因此“是”反应并不优于“否”反应。可见,项目与语境的一致性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愈丰富,对项目的加工就愈精细,记忆的效果就愈好。

四、关于加工序列(了解)

加工水平说的核心思想是把信息加工的深度或水平看作是影响记忆的决定性因素,它主张的是一个记忆,只不过它有不同的加工水平。但这由浅到深的不同加工是否包含着一系列加工阶段呢?Craik 和Lockhart(1972)原先认为,在加工过程中包含着必然的、不可

避免的一系列加工阶段。后来Craik(1973、1976)放弃了原来的看法,提出了一种侧向扩散(Lateral Spread)的观点。侧向扩散是指在某一加工水平上(或者是较浅的水平或者是较深的水平),加工横向扩展开来。Craik(1979)所举的一个阅读的例子,可以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如校对阅读是在表浅水平上扩散,而要点阅读则需要精细的语义加工,在较深水平上扩散开来。

加工水平说受到了不少批评,主要有:(1)加工水平说没有提出加工深度、客观的、独立的指标,不能进行严格检验;(2)加工水平说在加工深度与记忆效果之间做的是一种循环论证;(3)加工水平说虽然想回避加工阶段问题,但实际上它的不同加工水平已经涉及到了记忆结构。

第四章 记忆

第四章记忆 一、填空题(10分) 1、根据记忆的时间,按先后阶段顺序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 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5、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的形式储存。 6、复述有两种:保持性复述和。 7、长时记忆的编码以为主。 8、在概念的上,人们可以最好地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思考。 9、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10、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的造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3、平常测验中使用的题目,如名词解释就属于()题目。 A.识记 B.回忆性 C.保持 D.再认 4、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平行干扰 D.互面干扰 5、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长时记忆 D.语义记忆 6. 将电话号码8585582编成“拨我拨我我帮尔”,以帮助记忆,这种复述称为() A.语义复述 B.精细复述 C.保持性复述 D.情景性复述 7、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有效条件是()。 A.精细复述 B.分散复述 C.集中复述 D.保持性复述

8、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暂时寄存器作用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有意记忆 C.语义记忆 D.短时记忆 9、从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看,处在()部位的内容遗忘最多。 A.开头 B.中间 C.结尾 D.两端 1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个组块。 A.7±2 B.5±2 C.8±2 D.9±2 三、判断题(10分) 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字词、人名、原理、观念、怎样骑车等 2、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的储存形式有视象和声象。 3、提取的表现方式有再认、识记和回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有视觉代码、听觉代码、语义代码和情绪代码。 5.长时记忆的结构有归类、图式等类型。 四、名词解释(12分) 1.陈述性记忆2、精细复述3、基础水平4、图式 五、简答题(28分) 1、记忆包括哪些基本过程 2、简述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观点 3、长时记忆是如何储存和建构的? 4、遗忘曲线说明了什么规律? 六、论述题(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长时记忆的结构。 2、如何增进记忆?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

第二章记忆的结构与过程 导读细目 两种记忆说的由来与基本思想 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多存贮模型的提出 多存储模型的基本思想 多存贮模型的扩展 多存贮模型存在的问题 加工水平说的基本观点 加工水平说的实验证据 加工顺序与横向扩散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是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从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开创记忆研究以来,围绕记忆结构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记忆结构和过程的模型,这反映了对记忆性质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发展。 记忆结构是指记忆在机能上相互独立的加工系统,各个系统在其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是一种有逻辑联系的心理上的结构,而不是物理上的结构。记忆过程是指在记忆结构的基础上,各加工系统间信息流动和变化的认知操作,如信息的编码、组织和提取。记忆结构和记忆过程是不可分的。记忆结构是信息动态变化过程的基础;当然,没有记忆过程,记忆结构就成为一个虚构的空架子。可见,记忆的结构和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可以把记忆看成是一种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不同性质的统一的整体。本章对记忆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是把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的。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

一、两种记忆说的由来与基本思想 记忆研究的鼻祖艾宾浩斯尚未对记忆的结构提出明确的看法,他所谓的记忆是现在所说的长时记忆。其实,艾宾浩斯在研究中已接触到短时记忆的现象。例如,在无意义音节的系统学习中,他发现如果无意义音节表只学习一次,可以正确回忆出7个音节,这实际上涉及到了短时记忆的问题,只不过艾宾浩斯没有将它与长时记忆区分开来进行研究。如果说艾宾浩斯对记忆进行的是科学的研究,但没有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话,那么,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0)却依据内省的经验,提出了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詹姆斯认为,意识行为本身是一种记忆行为,因为意识到的现在实际上是对穿越的一段时间的意识。如果意识不以时间为基础,就不能欣赏由一组音符组成的一个曲子,也不能解释一个句子的前后两个部分意识的内容是所谓的“当前一刻”的那部分。初级记忆的内容具有暂时存储的性质和易于提取的特点。次级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经验的贮存,具有长期的性质。次级记忆的内容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提取出来。虽然詹姆斯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还缺乏科学实验的证据,但这一学说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结构问题的研究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沃和诺曼(Waugh & Norman,1965)借用了詹姆斯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但用新的实验数据强化了詹姆斯的观念。在他们1965年发表的关于初级记忆的论文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这使记忆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巨大转折。 两种记忆说不仅使用詹姆斯记忆二元论思想把记忆区分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种系统,还对这两种系统之间的认知操作进行了分析。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初级记忆就是所谓的短时记忆,次级记忆即长时记忆。这两种记忆在机能上是有差异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可长期贮存大量信息的信息库。信息经过感觉道首先进入短时记忆,在这里信息可短暂地保持15—30秒,但经过复述,它可以在记忆中继续保持下去,而且还可以通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两种记忆说可以用图2-1来表示。

心理学0031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1.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对记忆有重要影响,编码强弱直接影响着记忆的长短。强烈的情绪体验会加强记忆效果。 2.保持:(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3.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 记忆的类型: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托尔文将陈述性记忆进一步区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记忆存储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 如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选择性注意控制着什么信息将得到进一步加工,将心理资源集中于刺激域中的一部分,并传递到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20-30秒)后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接收着什么及正做些什么。 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①编码的形式: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 ②储存的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单位为组块: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 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③储存的持久性:信息的保持时间有限,如不复述就会消失。

20种氨基酸记忆口诀(张恒博整理)

老师让把20种氨基酸记住,带上英文缩写,还说是最低的要求,别的专业连结构式都得记熟,这些东西我看上一眼都会头痛,更别说背诵了,没办法,谁让自己学的这个呢,在网上查了点资料,竟然有好的口诀,希望会对自己有用 然后由于后面内容太多,广告打在前面吧 滨州医学院校友交流站https://www.doczj.com/doc/44693394.html,,里面也经常有很多好东西哦 六伴穷光蛋,酸谷天出门,死猪肝色脸,只携一两钱。一本落色书,拣来精读之。芳香老本色,不抢甘肃来。 六伴穷光蛋:硫、半、光、蛋→半胱、光、蛋(甲硫)氨酸→含硫氨基酸 酸谷天出门:酸、谷、天→谷氨酸、天门冬氨酸→酸性氨基酸 死猪肝色脸:丝、组、甘、色→丝、组、甘、色氨酸→一碳单位来源的氨基酸 只携一两钱:支、缬、异亮、亮→缬、异亮、亮氨酸→支链氨基酸 一本落色书:异、苯、酪、色、苏→异亮、苯丙、酪、色、苏氨酸→生糖兼生酮拣来精读之:碱、赖、精、组→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碱性氨基酸 芳香老本色:芳香、酪、苯、色→酪、苯丙、色氨酸→芳香族氨基酸 不抢甘肃来:脯、羟、甘、苏、赖→脯、羟脯、甘、苏、赖氨酸→不参与转氨基的氨基酸

甘氨酸-----Gly-----G 干gan了le的叶ye子 丙氨酸-----Ala-----A 一个夹心饼干(把A想成一片饼干,两面都是A,中间加点东西) 缬氨酸-----Val-----V 缬读xie,和腹泻的泻同音!四川人管上厕所叫窝(Val)屎 亮氨酸-----Leu-----L 亮的英语单词是light 异亮氨酸---Ile----I 把I想成一 苯丙氨酸---Phe----F 他(he)人又苯,又爱放屁(P),我真的服(F)了他了 脯氨酸-----Pro----P 胸脯(p)肉(ro) 色氨酸-----Trp----W 我w喜欢看三three个人renXXXXp,我太色了 丝氨酸-----Ser----S S的读音 酪氨酸-----Tyr----Y 踢T你的your鸭儿r,让你变成懦夫 半胱氨酸---Cys----C 这个来自一个单词Cyst,是膀胱的意思。读音和妹妹差不多。妹妹的膀胱 蛋氨酸-----Met----M 小的时候,妈妈M老是叫我吃eat鸡蛋 天冬氨酸---Asp----D 把As想成天冬。医生D说AS的尿是酸性的 天冬酰胺---Asn----N 不能在冬天制造血案 谷氨酰胺----Gln---Q 谷物没多少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可能发生血案 谷氨酸------Glu---E 谷物的益处E在于可以变成葡萄糖 苏氨酸------Thr---T 他TA喝he了瓶苏打水,终于不热re了 赖氨酸------Lys---K 美国的国务卿耐丝LYS说她可以让台湾占山为王KING,老胡说,你简(碱性氨基酸)直 是在放屁 精氨酸------Arg---R 大家都看过周星驰的电影,有一次,他喝了杯精液,观众就在争论argue他 喝的是不是热RE的精液 组氨酸------His---H H想成医院,医院切掉了他的his病变组织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框架图(一目了然,快速记忆)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图(复习神器,一目了然,快速记忆)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只能是学问) 一.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 二.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1)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 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A 区别:a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b 、世界观人从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c 、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四.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B: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哲学一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 五.哲学同具体科学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 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七.哲学两大派别: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哲 学

记忆结构

第四章记忆结构(6课时) 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85年出版《记忆》一书,开创了记忆研究新纪元以来,记忆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重视。Ebbinghaus对长时记忆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Bartlett对记忆材料如何保持的研究也引人注目。20世纪50年代,由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容量有限的几个项目被控制、保持的现象——短时记忆,突破了过去把记忆看成是一个单一整体,提出了两种记忆说。后来一些心理学家又研究保持时间更短的感觉记忆,产生了多重存贮说。同时,由于信息加工论的引入,长时记忆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长时记忆模型等。 从上面对记忆研究的历史的简短回顾,可以发现记忆结构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反映了近百年来记忆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2课时) 一、两种记忆系统的模型(重点掌握) (一)Ebbinghaus在研究长时记忆中已经涉及到短时记忆的现象。他在研究无意义音节的系列学习中发现,当每个音节只学习一次时,可以回忆起7个音节,这实际上就是短时记忆现象,但他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把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区分开来。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W.James(1890)根据意识经验区分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初级记忆是一种直接记忆,它能意识到并能忠实地重现刚刚知觉到地事件。初级记忆具有暂时地性质,次级记忆是一种间接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泾阳的贮存,具有长期性质。Waugh和Norman借用了James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 (二)两种记忆说的基本内容(一般掌握) Waugh和Norman的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指的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他们首创用框图

化学结构式记忆方法--执业药师备考

化学结构式记忆方法--执业药师备考 为了帮助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化学结构式记忆方法--执业药师备考,内容如下: 1、基本化学结构的掌握 药物化学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简单的链状、环状结构组合拼接而成的,因此如果丝毫不懂基本的化学结构及他们简单的连接规律,一上来就看药物结构式,无疑于看鬼画符,人脑又并并非扫描仪,又何谈记忆呢!而药物结构式中最常见的就是杂环,学药物化学一定要熟记它们! 2、要按药物分类记忆 通常同一类药物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母核,知道了这些基本结构,再看结构式就清晰多了。所以当面对一个结构式时,基本上可以先判断它的基本结构,确定它的分类,再结构它的特征基团借以区分和特别记忆。 3、借助于通用名或化学名记忆 如诺氟沙星中的氟字即指6位为氟,环丙沙星中的环丙也指其1位有环丙基。当记忆或区分这些化学结构式时,药物的名字起到很重要作用。而对它们的化学名的熟悉也可帮助你理清药物结构式的来扰去脉。由于执业药师考试都是选择题,所以只要记住它们的基本母核和特征基团及特征基团的大致取代位置也就能够选出正确答案了。 4、根据特征基团区别记忆 当记忆一个药物结构式时,不要孤立记忆,而应在熟悉了它的基本母核后,对比其它同类药物的结构式进区别记忆。如头孢氨苄与头孢克洛,它们的基本母核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头孢克洛3位上是氯而头孢氨苄3位是甲基,借以区分,更能清晰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动笔画画结构式 当记忆一个结构式时,不要只是用眼看,还应手脑口并用。口,即要嘴里念念有词,加深印象。手,即指要拿笔在草纸上画一画它的结构式。化学结构式其实是一幅图画,边记边

画,或者默画几遍,找到自己哪里画错了,能达到快速记忆的效果。 6、循序渐进 即然化学结构式这么多,那就从最简单、最重要、最常见的结构式记起吧,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记忆,积少成多,慢慢也就对结构式不再畏惧了。另外,仅仅听一遍书,看一遍书怎么能够记得住呢?不要大惊小怪,学习也是重复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记忆结构式的方法和窍门 7、借助于其构效关系来记忆 药物化学结构的构效关系是药物化学的灵魂,所以说,不但构效关系本身非常重要,是需要考生熟记的,而且我认为熟悉构效关系也对于理清及掌握药物结构式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且不要急切着想记下某个结构式,而应全面熟悉了其通用名、化学名、构效关系后再去记忆,才会有更好、更深刻的记忆效果。

记忆的过程及其组成要素

记忆的过程及其组成要素 在传统心理学中,记忆通常被认为是内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和过程所组成,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识记、保持、再认或冉现三个基本环节。其中,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感知和识别,并形成初步印象的过程;保持是指记十乙的内容在识记后或恢复前,以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形式保留于脑中的过程.是对识记效果的维持和延续i再认和再现都是记忆痕迹的重新激活,或记忆信息被重新提取,它是检验是否记住的标志。其中,再认是曾经被记忆的对象再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认出和识别,而再现是记忆对象即使没有在现实中出现,我们仍然能从记忆库个唤起对它的印象。 在以上这三个环节或过程中,识记过程对记忆有着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一些实质性操作,如反复地感知,复述,目的是为了达到对材料的初步保持和记忆;保持只是识记的结果.是记忆材料在大脑中所处的一种状态,本身没有什么实际的操作成分在里边,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决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过程,期间记忆信息必然会因主客观的各种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至于再认和再现,其实本身已不属于记忆的范畴.是记忆后的事情了,是对记忆内容的一种使用和检阅。可见,记忆的实质性过程就发生在识记阶段,其具体的操作状况将决定我们达到初步保持所需要的时间,也决定着这种记忆痕迹的深浅强弱,以及清晰度、准确度等特性,进而决定着这种痕迹最终能够保持多久。总之,记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识记的过程,记忆的效果就取决于我们在识记阶段的状态及所作所为,通常人们在

谈记忆的方法时,实际上都是针对识记的过程来说的.两个概念在许多场合下可以混用。因此,为了提高记忆的效能,就要从识记的过程人手,抓什了识记的过程,就抓住了记忆的核心。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来看看识记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在其巾进行丁哪些操作。 例如.我们要记住字母w,首先要感知这一客体信息,使客体在主体内部“制造”出这一特殊的图式和印痕.这是第一步,即感觉登记,它是通过主体与记忆对象的相互作用完成的。随后,避开这一刺激源,这时,刚才依托直接刺激建立起来的客体印记,不会随客体信号的取消而立即消失,还会继续保留一定的时间,但是,保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大约只能保持不到一秒的时间(以视觉信息为例).少数受到特殊注意的信息可以超过一秒而达到两秒,十几秒,一分钟,两小时,三天,等等,具体保持多久,则依感知效果而定,依形成痕迹的深浅而定:感知效果好的,形成的印象就鲜阴.产生的痕迹就深,保持的时间就长。其中,保持一秒以内的,叫瞬时记忆,也叫感觉登记,任何感觉刺激或者说任何进入感觉登记中的信息都会产生这种效果,如视觉后象。如果超过一秒,是二秒,二十秒,三十秒,一分钟,就算达到了保持,就算初步记住了,即短时记忆,其检验方式就是可以复述。如果超过一分钟,达到几分,几小时,几天,甚至吏长,则算达到了长时记忆,也才叫真正记住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力是指人的长时记忆能力。研究表明.进人感觉登记中的信息,肯定会形成瞬时记忆,因为它是不受意识调节与控制的大脑的神经生理特性,它

生物化学记忆口诀

生物化学记忆口诀 记忆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口诀: 1、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2、笨蛋来宿舍晾一晾鞋 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3、假设来写一两本书 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4、甲来(赖)借(缬)一本蓝(亮)色书(苏) 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5、甲来借一本亮色书【甲来(赖)借(缬)一(异亮)本(苯丙)亮色书(素)】 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6、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携(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单(蛋氨酸,即甲硫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 6、携一两本淡色书来 携(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即甲硫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 7、携一本蛋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8、一两色素本来淡些 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9、写一本胆量色素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10、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还有很多口诀) 人体合成精氨酸、组氨酸的能力不足以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半必需氨基酸。其中,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 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第一种较为顺口) 1.“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执业药师化学结构式的记忆方法

执业药师化学结构式的记忆方法 不要想着单纯、孤立地记结构式,因为——除非你的大脑是扫描仪,不然你记也记不住。 那么,到底该怎样记化学结构式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达到快速、有效记忆的效果: 一、基本化学结构的掌握。药物化学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简单的链状、环状结构组合拼接而成的,因此如果丝毫不懂基本的化学结构及他们简单的连接规律,一上来就看药物结构式,无疑于看鬼画符,人脑又并并非扫描仪,又何谈记忆呢!而药物结构式中最常见的就是杂环,学药物化学一定要熟记它们,我曾做过一个总结,大家请看: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一些学员可能化学基础非常差,连双键、单键、苯环、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都搞不明白,可能学习起来会更有困难,建议大家看一看中学的化学教科书或在网上搜搜相关资料,如果不明白再在答疑板上提问。 二、记忆结构式要按药物分类来记忆。通常同一类药物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母核,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基本母核是6-氨基青霉烷酸(6-APA)、头孢类是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甾环、肾上腺素能激动药的苯乙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喹诺酮等等。知道了这些基本结构,再看结构式就清晰多了。所以当面对一个结构式时,基本上可以先判断它的基本结构,确定它的分类,再结构它的特征基团借以区分和特别记忆。 三、根据特征基团进行与其它同类药物结构式的区别记忆。当记忆一个药物结构式时,不是孤立记忆,而应在熟悉了它的基本母核后,对比其它同类药物的结构式进区别记忆。如头孢氨苄与头孢克洛,它们的基本母核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头孢克洛3位上是氯而头孢氨苄3位是甲基,借以区分,更能清晰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于通用名或化学名来记忆。如诺氟沙星中的“氟”字即指6位为氟,环丙沙星中的“环丙”也指其1位有环丙基。当记忆或区分这些化学结构式时,药物的名字起到很重要作用。而对它们的化学名的熟悉也可帮助你理清药物结构式的“来扰去脉”。由于执业药师考试都是选择题,所以只要记住它们的基本母核和特征基团及特征基团的大致取代位置也就能够选出正确答案了。 五、借助于其构效关系来记忆。药物化学结构的构效关系是药物化学的灵魂,所以说,不但构效关系本身非常重要,是需要考生熟记的,而且我认为熟悉构效关系也对于理清及掌握药物结构式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且不要急切着想记下某个结构式,而应全面熟悉了

过程记忆题

1、管式反应器的特点是什么?基本结构有哪些? 答:管式反应器是由多根细管串联或并联而构成的一种反应器,通常长径比大于50~100。管式反应器的特点为:1)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2)生产效率高;3)适用于大型化和连续化生产,便于计算机集散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4)返混小,管内流体流型接近 于理想置换。 管式反应器的结构组成包括:直管、弯管、密封环、法兰及紧固件、温差补偿器、传热夹套、连接管和机架等。 2、固定床反应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其中单段绝热式固定床可适用于哪些化学反应类型? 答:按传热方式分,固定床反应器可分为绝热式和换热式固定床;按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方向分,固定床反应器可分为轴向流动和径向流动固定床。 单段绝热式固定床可适用于反应热效应不大,过程中允许温度有较宽变动范围的反应;或者反应热效应比较大,但反应对于温度变化不敏感的化学反应;或者反应热效应很大,但是反应速率非常快的化学反应。 3、釜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略釜式反应器主要由壳体、搅拌装置、轴封和换热装置四大部分; 各部分的作用,壳体:盛装物料,提供反应空间;搅拌装置:加强反应釜内物料的均匀混合,强化传热和传质;轴封:防止反应釜中物料泄漏;换热装置:控制反应温度。 4、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缺点? 答: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都称作固定床反应器。 优点:催化剂在床层内不易磨损;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与返混式反应器相比,用较少的催化剂和较小的反应器容积来获得较大的生产能力; 缺点:固定床中的传热较差;催化剂的更换必须停产进行。 5、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缺点? 答:优点:1)传热效能高,而且床内温度易维持均匀; 2)大量固体粒子可方便的往来输送,对于催化剂迅速失活而需随时再生的过程来说,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连续生产;3)由于粒子细,可以消除内扩散阻力,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 缺点:1)气流状况不均,不少气体以气泡状态经过床层,气—固两相接触不够有效; 2)粒子运动基本上是全混式,因此停留时间不一。在以粒子为加工对象时,影响产品质量的均一性,且粒子的全混造成了气体的部分返混,影响反应速率和造成副反应的增加; 3)粒子的磨损和带出造成催化剂的损失,并要设置旋风分离器等粒子回收系统。 1、反应时间长短与初始浓度大小无关的是(一)级反应。 2、对反应级数n>1的反应,达到同样转化率,初始浓度提高,反应时间将增加。 3、对反应级数n<1的反应,初始浓度提高,达到同样转化率,反应时间将减少。 4、反应级数n≥l的反应,大部分反应时间是用于反应的末期。高转化率或低残余浓度的要求会使反应所需时间大幅度地增加。 5、有几个反应同时进行,要用几个动力学方程式才能加以描述的称为(复杂)反应。 6、所谓双分子反应是针对基元反应而言的。

化学结构式的七大记忆法决

不要想着单纯、孤立地记结构式,因为——除非你的大脑是扫描仪,不然你记也记不住。 那么,到底该怎样记化学结构式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达到快速、有效记忆的效果: 一、基本化学结构的掌握。药物化学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简单的链状、环状结构组合拼接而成的,因此如果丝毫不懂基本的化学结构及他们简单的连接规律,一上来就看药物结构式,无疑于看鬼画符,人脑又并并非扫描仪,又何谈记忆呢!而药物结构式中最常见的就是杂环,学药物化学一定要熟记它们,我曾做过一个总结,大家请看: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一些学员可能化学基础非常差,连双键、单键、苯环、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都搞不明白,可能学习起来会更有困难,建议大家看一看中学的化学教科书或在网上搜搜相关资料,如果不明白再在答疑板上提问。 二、记忆结构式要按药物分类来记忆。通常同一类药物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母核,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基本母核是6-氨基青霉烷酸(6-APA)、头孢类是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甾环、肾上腺素能激动药的苯乙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喹诺酮等等。知道了这些基本结构,再看结构式就清晰多了。所以当面对一个结构式时,基本上可以先判断它的基本结构,确定它的分类,再结构它的特征基团借以区分和特别记忆。 三、根据特征基团进行与其它同类药物结构式的区别记忆。当记忆一个药物结构式时,不是孤立记忆,而应在熟悉了它的基本母核后,对比其它同类药物的结构式进区别记忆。如头孢氨苄与头孢克洛,它们的基本母核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头孢克洛3位上是氯而头孢氨苄3位是甲基,借以区分,更能清晰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于通用名或化学名来记忆。如诺氟沙星中的“氟”字即指6位为氟,环丙沙星中的“环丙”也指其1位有环丙基。当记忆或区分这些化学结构式时,药物的名字起到很重要作用。而对它们的化学名的熟悉也可帮助你理清药物结构式的“来扰去脉”。由于执业药师考试都是选择题,所以只要记住它们的基本母核和特征基团及特征基团的大致取代位置也就能够选出正确答案了。

20种氨基酸缩写,结构,特性,记忆口诀

20种氨基酸缩写,结构,特性,记忆口诀

速记氨基酸英文缩写 2008-08-20 14:27 氨基酸记忆口诀 1、必须氨基酸:携一本蛋色书来[缬氨酸,异亮(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2、半必须氨基酸:半斤组[精(斤)氨酸,组氨酸] 3、含硫氨基酸:硫甲硫,胱半胱[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 4、芳香族氨基酸:老芳本色[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5、支链氨基酸:支姐,亮一亮[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6、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非姐,脯亮一亮,(给你)本饼干[缬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

7、酸性氨基酸:酸谷天(三伏天)[谷氨酸,天冬氨酸] 8、碱性氨基酸:碱组精赖[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 9、生糖氨基酸:姐,天天,哭哭(谷谷),脯(羟)脯,(要吃)半斤组蛋饼(和)钢丝[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氨,谷氨酸,谷氨酰氨,脯(羟)脯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 10、生酮氨基酸:酮赖亮[赖氨酸,亮氨酸] 11、生糖兼生酮氨基酸:一本老色书[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12、生成一碳单位氨基酸:一组色钢丝[组氨酸,色氨酸,甘氨酸,丝氨酸] 生物化学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第一种较为顺口) 1.“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天谷酸——天上的谷子很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 赖精组——没什么好解释的,(Lys、Arg、His)。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色老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顺序一定要记清,色>酪>苯丙

人脑和记忆的关系

一前言 “春花秋月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不只是南唐李后主在国破家亡之后的感慨,也是我们一般人常有的在回忆往事时的感叹。可以说,我们对人生的一切体验都建立在对往事回忆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回记才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深度和广度,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记忆和大脑的关系人类早有研究,从开始的迷茫,猜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其中经历了许多的失败和挫折。虽然现在科学界对于记忆的生理学基础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全面解决这一课题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这篇论文,我就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他们走过的艰辛路程,其次了解人类对记忆和脑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二本论 2.1 古代人类对脑与记忆的研究发展史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一般人只把记忆看成一种象吃饭、睡觉一样的很自然的现象。古代的医学家和哲学家们,在考察记忆现象的时候,只把它作为心的一种功能。古典中医学,把记忆当作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的本源在心。因而,在探讨智力机制时所运用的基本概念是“心神”。在中医药方中不乏“养心安神”之剂。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解剖学的诞生,人们对记忆的本质便有了新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古典哲学家柏拉图曾认为,理性是人类本质的最高标志,它的物质基础是头脑,记忆就是对头脑中生来就有的理念的回忆。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记忆和人类其它智慧行为源于大脑的松果腺。他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通过许许多多细线与大脑的通道口开关相联接的。 到19世纪,欧美流行颅相学,由施普尔茨海姆首创。该学说认为,脑是由许多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控制一个独立的先天心理能力;脑器官的不同发育程度,在颅脑的外在部分表现出来,如隆起或凹陷。颅相学最终没有通过科学的检验,不过不能否认颅相学对于人类认知大脑和记忆的关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现代人类对脑与记忆的研究和成果 2.2.1 现代记忆研究中出现的两个问题 由于显微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科学家逐渐发现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细胞组成的。人们终于意识到记忆可能和这些脑细胞有密切的联系。但是,联系得方式是怎样的?在这个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记忆的定位问题,一是记忆的脑变化问题。 2.2.1.1 记忆的定位问题

中药化学记忆诀窍归纳

中药化学记忆归纳 ※五碳醛糖:木糖、阿拉伯糖、核糖 六碳醛糖: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 甲基五碳糖:鸡纳糖、鼠李糖、夫糖 六碳酮糖:果糖 糖醛酸:葡糖糖醛酸、半乳糖醛酸 记忆口诀: 阿拉不喝五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一身。 ※氧苷:醇苷:红景天苷、毛茛苷、狼芽菜苦苷 酚苷:天麻苷、水杨苷 氰苷:苦杏仁苷 硫苷:萝卜苷、芥子苷 氮苷:腺苷、巴豆苷 碳苷:芦荟苷、牡荆素苷 ※萘醌:紫草素、易紫草素 菲醌:邻菲醌:丹参醌ⅡA、ⅡB 对菲醌:丹参新醌甲、乙、丙 ※简单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七叶内酯(秦皮) 呋喃香豆素:补骨脂内酯 吡喃香豆素:白花前胡、紫花前胡 异香豆素:茵陈炔内酯 其他香豆素:黄檀内酯 ※五味子:联苯环烯型木脂素 厚朴:新木脂素 ※黄酮:C6-C3-C6 具有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黄芩:黄芩素;黄芩酮类 葛根:大豆素、葛根素、异黄酮类(氧苷、碳苷) 银杏叶:木犀草素类(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槲皮素 槐花:总黄酮、黄酮醇类 陈皮:橙皮苷、二氢黄酮类 满山红:杜鹃素、二氢黄酮类 ※单萜:香叶醇、薄荷醇、龙脑、 环烯醚萜:栀子苷、京尼平苷、梓醇、梓苷、玄参苷 裂环环烯醚萜苷:龙胆苦苷 倍半萜:青蒿素(单环)、莪术醇(双环) 二萜:叶绿素、V A、穿心莲内酯(抗菌消炎作用)、银杏叶内酯(治疗心血管疾病)、雷公藤甲乙素内酯 四环三萜类:羊毛甾烷型(猪苓酸)、达玛烷型(20S原人参二醇)、(黄芪) 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甘草、柴胡) 乌苏烷型:乌苏酸 羽扇豆烷型:羽扇豆醇、白桦醇(酸) ※螺旋甾烷型:L拔揳皂苷元、剑麻皂苷元、(知母) 异螺旋甾烷型:D薯蓣皂苷元、沿阶草皂苷元 ※柴胡:Ⅰ型:柴胡皂苷a c d e 环氧醚键 Ⅱ型:柴胡皂苷b1 b2 异环双烯类 Ⅲ型:柴胡皂苷b3 b4 △12齐墩果烷 Ⅳ型:柴胡皂苷g 同环双烯 Ⅴ型:齐墩果酸衍生物

药学答题技巧:药物化学结构式的高效记忆法

学,药物化学所占的比例要偏小一些,但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小编指出,正因为这一部分题目的难度偏大,如果考生能够把握一些常考的重点,就能在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药物化学涉及到药物的化学结构,记忆起来难度比较大,特别是一些代表性药物的构效关系,需要在记住药物结构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当然,我们不能孤立地记忆结构式,这样做不仅费时间,效率也不高。那么怎样高效地记忆结构式呢?在这里中公教育安雅晶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第一,掌握基本的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简单的链状、环状结构组合拼接而成的,因此,基本的化学结构以及简单的连接规律是掌握药物结构的基础。 第二,根据药物分类来记忆。一般同一类药物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母核,例如巴比妥类药物都具有环丙二酰脲的基本母核,区别在于5位双取代的取代基;青霉素类都具有6-APA(6-氨基青霉烷酸)母核,头孢菌素类都具有7-ACA(7-氨基头孢烷酸)母核等等。所以,面对一个结构式时,首先可以判断其基本结构,确定分类,再结合特征基团进行记忆。通常这部分题目以客观题为主,所以只要记住基本母核以及特征基团的大致取代位置,也就能够选出正确答案了。 第三,借助药物的名称进行记忆。药物的通用名是由WHO制定的唯一名称,具有相似药物作用的药物都有共同的词干、词头或词尾。中国的药品通用名一般是根据英文名称、药品性质和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等特点,采用音译为主、意译、音意合译等。因此,药物的名称中往往也包含一定结构信息。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沙星”是根据英文名称的词尾“-xacin”翻译的,代表了喹啉羧酸的基本结构;而“氟”、“环丙”则分别代表6位的F和1位的环丙基。

记忆的原理

记忆的原理 篇一:人脑的记忆原理哦 人脑的记忆原理 我们的大脑模式或思维结构是按一定的有序程度组织的。这种有序性就是我们思想中的规则。我们的大脑是靠这些规则(因果关系)理解和解释事物的。如果事物结构的有序性与我们大脑的思维结构不兼容,我们就无法理解或暂时不能理解它们,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来自感官的。由此推断人工思想机器的思维结构必须与我们大脑的组织结构在模式上兼容。 当我们紧张不安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的大脑没有处于良好的有序状态。我们的行为正是我们的大脑为自己工作的结果,即大脑正在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或变得更加有序,最终是通过行为显现的。计算机或控制系统都有硬件和软件,就像光具有波粒二重性。软件就像头脑,它控制“身体”的行为,但是它的功能并不一定是有智慧的。软件是系统的组织结构。与电脑运行软件不同,思维不仅是在运行软件而且是在进行自身结构重组,使其更加有序。在人的神经网络系统中,大脑产生意识。意识是大脑记忆某些自身活动的结果。意识内容总是尽可能转向无意识,即从模糊到有序。意识通过注意和集中只是处理问题的模糊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过滤信息和支配多任务,准确地对平常来自环境和身体内部的信号或刺激作出反应。大脑可以回忆无意识区的记忆,但是处理记忆则是在意识区进行思维。电脑程序完全是“无

意识”的或者说是完全有序的。无意识永远不会接受来自意识的模糊内容。我们能够感受两种现象,自然(非生命)和生活。一般讲我们可以预期自然现象和发现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不能找出普遍的动物生活现象的规律,也不能精确预测动物的行为。生命(动物)具有意志。 查看人工神经网络演示 世界上所有生命包括植物在最初阶段都只有无意识。无意识的作用一是完全有序的,支配生命自身的行为,对外界和内部刺激作出准确的反应以适应环境和为了生存;二是完全无序的,由自然来选择。无意识不能处理模糊问题。当生命进化到一定程度,它们开始以简单的记忆方式记录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并形成经验,这样就产生了意识。生命初期的意识没有自觉性。当生命能够以信息的方式记忆它正在做什么,它就有了自我意识。意识是主体对模糊信息刺激反应过程的记忆结果,可以说大脑也是这种记忆的产物。如果我们接受这个观点,意识就简单地成为记忆问题了。由于无意识,记忆并不记录所有的大脑活动。要是电脑能够伴随自发地记录自己的工作过程,就能够有自我意识。 讨论意识而不涉及无意识是不恰当的,因为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厚基础。我们的记忆都在无意识之中。无意识的作用是过滤输入的信息、组织关联记忆或经验以及完成多任务等。而潜意识是心理学词汇,通常用来解释人的思维和行为的驱动。无意识并不是大脑空空,只要没有脑死亡它就会永远不停地工作。人脑的智能活动是意识和无意识的

第四节 记忆与学习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知识考点 P79 一、单项选择题: 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A )、保持和提取。 A.编码 B.回忆 C.再认 D.遗忘 2.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 C )、提取。 A.识记 B.回忆 C.保持 D.再认 3.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B )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长时记忆 D.语义记忆 4.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D )形式存储。 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5.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A.视像和声像 B.声音代码 C.语音代码 D.语义代码 6.瞬时记忆属于( A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7.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D ) A.有效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 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9.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B )秒钟。 A.5 B.20—30 C.60 D.120 10.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1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D )个组块。 A.6±2 B.6±1 C.7±1 D.7±2 12.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 )个组块。 A.7±2 B.5±2 C.8±2 D.9±2 13.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多少?( C ) A.7加减2个音节 B.7加减2个单元 C.7加减2个组块 D.7加减2个数字 14.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是( C )。 A.机械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 15.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B )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B.声象代码 C.语义代码 D.图式 16.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A ) A.复述 B.视觉编码 C.声音编码 D.感觉寄存 17.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储?( A ) A.声象代码 B.视像代码 C.语义代码 D.图式 1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 B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语义记忆 B.感觉记忆 C.工作记忆 D.情绪记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