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ICU
- 格式:ppt
- 大小:853.50 KB
- 文档页数:34
2023横纹肌溶解症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肌细胞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而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的综合征。
最常见并发症为急性肾损伤,其他并发症有肝损伤、筋膜室综合征、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是液体复苏和碱化尿液,出现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时,可采取血液透析治疗。
新的治疗方面包括生物制剂和干细胞治疗,但多处于研究阶段,最终的临床疗效有待观察。
因此明确横纹肌溶解症并发症机制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可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横纹肌溶解症相关常见并发症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创伤、缺血、药物、毒物、代谢因素以及感染使得肌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发生改变,肌细胞内容物短时间大量释放入血,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
横纹肌溶解引起全身并发症的主要机制是肌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
其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包括无症状肌酸激酶(CK)升高、急性肾损伤、心律失常、筋膜室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临床上多以补液、碱化尿液、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可予以肾透析治疗。
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研究者对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有了新的认识,治疗方面有了新的方法。
本文从以上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横纹肌溶解症提供参考。
1.1 急性肾损伤7%〜10%的横纹肌溶解患者会发生急性肾损伤,而5%〜15%的急性肾损伤病例归因于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造成急性肾损伤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机制如下:(1)肾血管收缩致肾缺血。
局部水肿导致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从而使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同时也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以及精氨酸加压素在内的众多体液调节因子增多。
此外,损伤的肌肉细胞释放的肌红蛋白可以消除一氧化氮的扩张血管作用。
大量组织因子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的级联反应,造成肾实质内微血栓的形成,进一步加重肾缺血。
(2)远曲小管中的肌红蛋白管型形成致肾小管堵塞。
横纹肌溶解症护理措施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肌肉组织分解,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下
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方法:
1. 密切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随时留意任何潜在的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
2. 充分水化:给予患者充分的液体,以防止肌红蛋白尿和肾损伤。
确保患者足够饮水,并注意监测尿液输出。
3. 动态电解负荷:通过监测电解负荷,特别是血钠、血钾和血
钙水平,维持患者的电解负荷平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
要进行适当的电解负荷调整。
4.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
这有助于促进肌肉组织的修复和新生。
5. 动员床旁活动: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鼓励适量的床旁活动
和运动。
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代谢。
6.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7. 心理支持: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对患者
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疾
病带来的挑战。
这些护理措施只是基本的指导,具体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
生的建议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及时与医疗团队进行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管理横纹肌溶解症,并提供最佳的护理。
度较大㊂入院后通过积极运用敏感抗生素及G -C S F 治疗,全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㊂术后切口感染通过机械性清创及V S D 技术恢复良好㊂腹腔引流伤口处通过机械清创及银离子敷料填塞后基本愈合㊂大便的管理是术后切口㊁造口护理的关键,皮肤保护剂及一件式造口袋管理大便,为术后切口的愈合提供了时机㊂充分的造口护理健康教育,为后续家长自行造口护理提供了帮助㊂本病例在经过59d 的治疗护理后,出院时右下腹术后切口恢复良好,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无并发症㊂参考文献:[1] 孙青,赵卫红.儿童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基因特征研究进展[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1,26(6):321-341.[2] 薛琛,龙静,姚瑶,等.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从基础到临床[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2,44(1):193-203.[3] 孟新,侯佳,张萍,等.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8(4):310-318.[4] 周峻荔,黄宏琳,文凤云,等.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临床儿科杂志,2020,38(1):61-64.[5] B OW E R SS ,F R A N C O E .C h r o n i c w o u n d s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J ].A m F a m P h y s i c i a n ,2020,101(3):159-166.[6] 田林,时孝晴,茆军,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M e t a 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16):2618-2614.[7] A L M E I D AIR ,C O L T R O PS ,G O N A L V E S H O C ,e ta l .T h er o l e o f n e g a t i v e p r e s s u r ew o u n d t h e r a p y (N P WT )o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y o d e r m a g a n g r e n o s u m :a s y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p e r s o n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J ].W o u n dR e p a i rR e g e n ,2021,29(3):486-494.[8] 林光燕,熊俊,魏平,等.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腹股沟坏死性筋膜炎患儿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212-215.[9] 施倩倩,王新,侍玲,等.1例切口全层哆裂合并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儿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5):751-754.[10] 杨华,程林芝,任明扬,等.自粘式造口袋在肠外瘘护理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2020,32(2):300-303.[11] 余黎静,黄慧双,陈芳,等.水解配方乳喂养对肠造瘘回纳患儿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1364-1365.[12] D A L Z I E LJE ,Y O U N G W ,M C K E N Z I E C M ,e t a l .G a s t r i ce m p t y i n g a n d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r a n s i t c o m p a r e d a m o n g n a t i v e a n d h y d r o l y z e dw h e y a n dc a s e i n m i l k p r o t e i n s i na na ge dr a tm o d e l [J ].N u t r i e n t s ,2017,9(12):1351.[13] 魏晓琼,王君君,周清,等.1例坏疽性脓皮病患儿行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0):1238-1241.[14] 何庭艳,杨军,王晓东,等.E L A N E 基因突变致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临床及基因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8,36(11):848-851.(收稿日期:2022-11-05;修回日期:2023-04-15)(本文编辑郭海瑞)1例肾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病人的护理聂天雪,杜艳华,杨悦婷,周海月摘要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例左肾恶性肿瘤病人行3D 腹腔镜下根治性左肾切除术+输尿管结扎术,术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㊂病人手术成功,术后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横纹肌溶解症,通过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病人最终病情平稳,顺利出院㊂横纹肌溶解症病因多样,护理中要关注大手术㊁肥胖病人,早期发现㊁早期诊断㊁早期治疗,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是降低病人死亡㊁改善预后的关键㊂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肾恶性肿瘤;术后;护理K e y w o r d s r h a b d o m y o l y s i s ;r e n a l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15.037 横纹肌溶解症(r h a b d o m y o l y s i s ,R M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横纹肌细胞组织急性坏死后分解,肌酸激酶㊁肌红蛋白等肌肉细胞内成分入血,引起内环境紊乱,严重时导致急性肾损伤作者简介 聂天雪㊁杜艳华㊁杨悦婷㊁周海月单位: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㊂引用信息 聂天雪,杜艳华,杨悦婷,等.1例肾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23,21(15):2158-2160.(a c u t ek i d n e y i n j u -r y ,A K I )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 u l t i pl e o r g a nd y s f u n c t i o ns yn d mm e ,MO D S )甚至死亡的临床综合征[1]㊂单纯的R M 病人大多预后较好,但合并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会使病死率大幅度上升㊂研究表明,15%~40%的R M 病人合并急性肾衰竭,病死率高达20%[2]㊂2021年1月22日我科收治1例左肾肿瘤病人,于1月26日行3D 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输尿管结扎术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㊂经及时发现㊁及时处理,效果良好,病人病情平稳,化险为安,顺利转院继续治疗,并随访至今㊂病人现在已经康复㊂由于本院为肿瘤㊃851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y 2023V o l .21N o .15专科医院,术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病例极其罕见,提高了护理难度,及时做好病人术后并发R M的护理,对于病人术后有重要意义㊂现报告如下㊂1病例介绍病人,男59岁,体检发现左肾肿瘤20余天,于2021年1月22日入院,外院彩超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㊂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无尿频,无尿急尿痛,后至北大医院行腹部C T平扫+增强提示:①左肾占位,考虑R C C可能(T3a N0M0);②左肾盂囊肿;③双肾多发囊肿(B o s n i a kⅠ);③胆囊多发结石㊂2021年1月11日查彩超提示:①左肾占位,考虑R C C(T1N0M x);②左肾囊肿;③前列腺增生㊂随后,于2021年1月14日查双肾核磁共振成像示:①左肾肿物,大小约5.5c mˑ4.5c mˑ5.2c m,考虑肾癌;②左肾盂旁囊肿,双肾散在小囊肿;③扫描范围内胆囊多发结石㊂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 肾恶性肿瘤 收入院㊂病人发病后精神食欲尚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自述有 高血压 病史20余年,口服络活喜2.5m g,每天1次,控制效果可㊂2011年曾因冠状动脉狭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自行服用立普妥㊁阿司匹林㊂否认结核病㊁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药物㊁食物过敏史,否认有外伤㊁输血史㊂于2021年1月26日在本院手术室全身麻醉下行3D腹腔镜下根治性左肾切除术+输尿管结扎术,手术顺利,术后返回病房,留置尿管1根,左腰部引流管1根,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按医嘱给予补液,营养支持,止痛泵止痛进行了预防感染等治疗㊂密切观察病情,准确记录24h出入量㊂术后病理提示肉眼所见:肾及肾周脂肪组织,总大小20c mˑ9c mˑ3.5c m,肾周脂肪不易剥离,裸肾大小11c mˑ5.5c mˑ2c m,输尿管长6c m,周径0.3c m,于肾下极见一肿物大小6.0c mˑ5.0c mˑ1.5c m,切面灰黄质韧界尚清,肿物凸向肾被膜及肾周脂肪,紧邻肾盂及肾窦脂肪,周围肾灰黄灰红质韧,未见明显异常㊂病理诊断:左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G2(WHO2016)㊂肿瘤大小6.0c mˑ5.0c mˑ1.5c m,累及肾被膜,未累及肾周脂肪㊁肾盂及肾窦脂肪,侵犯肾静脉,未见神经侵犯㊂输尿管切缘未见癌㊂周围肾组织间质纤维化及散在淋巴细胞浸润㊂P T NM分期:P T3a㊂术程顺利,术中病人体型肥胖,肾周脂肪厚,肾周脂肪与肾脏粘连,游离肾上极困难,术中出血少量,无输血,术中血压心率相对稳定,无特殊处理㊂术后返回病房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尿呈黄色,无不适主诉㊂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详细记录病人情况㊂1月27日病人术后第1天出现茶褐色尿,略浑浊,尿量为1 100m L,引流液为淡血,量330m L㊂病人双侧大腿外侧及双臂出现疼痛,触摸外侧皮肤呈硬板状,伴有心动过速㊂27日早上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 B C)14.62ˑ109/L,淋巴细胞(N) 87.5%,血红蛋白(H b)139g/L,红细胞比容(H C T)0.419㊂血生化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338.1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 T)931.6U/L,乳酸脱氢酶(L D H)1962.7U/L,α-羟基丁酸脱氨酶(H B D H)807.4U/L,肌酸激酶(C K)78544U/L,肌酸激酶同工酶(C K-M B)553.6U/L,血糖6.05mm o l/L,尿素(U r)12.0mm o l/L,肌酐(C R E)264.3μm o l/L㊂27日中午复查血常规提示:W B C13.80ˑ109/L,N85.3%,H G B131g/L,H C T 0.390㊂血生化示:A L T333.9U/L,A S T881.6U/L,L D H1856.8 U/L,H B D H816.2U/L,C K67028U/L,C K-M B448.8U/L,血糖6.31mm o l/L,U r14.7mm o l/L,肌酐310.9μm o l/L㊂根据诊断标准排除肾手术术后出血,排除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横纹肌溶解:①有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及肌肉损伤症状;②血清激酶升高至正常的5倍;③肌红蛋白;④急性肾损伤㊂考虑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3]㊂遂转入重症监护室(I C U)予补液营养支持㊁保肝㊁抗感染㊁抑酸㊁化痰㊁补充蛋白㊁碱化尿液,并行血液滤过肾替代治疗㊂经及时对症治疗病人肾功能稳定,C K明显改善,自主尿量增加,现有治疗方案有效,一般情况稳定㊂于术后第9天顺利出院,转至综合医院进一步治疗㊂2护理2.1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前基础病较多,病人因有冠状动脉支架,对手术治疗心理负担较重,本次病人又患肾恶性肿瘤,像牢靠的脚镣一样将自己判处死刑,病人对肾肿瘤知识缺乏,术后病人尿色变化呈现深棕色,双侧大腿外侧疼痛等不适㊂被告知为横纹肌溶解症,病情突然发生,加剧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出现恐慌不安㊂此病在本院极少见,本专科医院缺乏相关护理知识,我科护士和I C U护士及时成立专案组,学习㊁查阅近期文献,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积极与病人家属沟通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告知预后结果和个性化的干预护理方案,消除病人的紧张㊁焦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临床治疗㊂2.2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准确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情况;及时查阅病人血液生化等标本结果,观察并记录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动态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遵医嘱增加补液,保证病人尿量,术后第1天前后3次给予呋塞米20m g,静脉注射㊂加强利尿促进病人肾脏中肌红蛋白尿排出,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纠正高血钾㊁酸中毒,防肾损伤加重[4]㊂准确记录病人出入量及尿色情况,密切观察输液中病人有无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病人有冠状动脉支架,因此要警惕心力衰竭的发生;遵医嘱给予碱化尿液,及时准确输入碳酸氢钠250m L,每天1次,碱化尿液,预防酸中毒,及时监测病人p H值,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㊂2.3疼痛护理在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过程中,病人的C K值一般会在肌肉损伤后12h内开始升高,1~3h达到峰值,当C K 值达到峰值时病人就会出现严重的肌肉疼痛症状[5]㊂监测病人双侧大腿外侧肌肉疼痛情况,27日发现后我科积极给予泡沫敷料进行覆盖,利用泡沫敷料的治疗特性,减轻病人皮肤压迫,减轻疼痛㊂按照医嘱及时正确使用止痛药,并进行疼痛评估以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疼痛,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用药反应,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㊂指导病人肢体保持功能体位,减轻双侧大腿外侧肌肉疼痛的肿胀感,教会病人通过聊天㊁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㊂2.4皮肤护理对病人双大腿外侧及双臀贴泡沫敷料皮肤保护,及时观察敷料有无翘边等情况,及时打开观察病人皮肤是否出现瘀斑,观察双侧大腿外侧皮肤疼痛范围㊁程度,并做好记录㊂警惕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加强全身受压部位皮肤的护理,预防皮㊃9512㊃全科护理2023年5月第21卷第15期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防止局部肌肉压迫引起横纹肌溶解,每日给予病人床上擦洗及面部清洗㊂2.5伤口敷料及引流的护理使用抗反流引流袋,做好管路标识,按时挤压引流管,妥善固定管路,保持通畅㊂观察引流液颜色及性质,保持创面敷料清洁㊁干燥,如有渗出液及时通知医生换药,防止伤口感染㊂2.6颈内静脉置入三腔管进行输液和C V V H治疗的护理2.6.1保持血管通畅预防感染颈内深静脉置管具有能提供充足血流量,对病人损伤少,能减轻病人疼痛的优点,但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因此置管及换膜时无菌操作非常重要,防止管路受压㊁扭转㊁打折,并观察有无凝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进行记录,每周2次给予穿刺点贴膜换药,防止导管脱出,记录露出长度,写明贴膜时间,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㊂输液端监测C V P值,及时通知医生,在静脉端行C V V H治疗结束时给予生理盐水20m L冲洗导管内残留血液,再用50U5m L的肝素进行封管护理夹闭保留㊂2.6.2防止体外凝血的护理 C V V H治疗结束时进行肝素封管,治疗时间延长易诱发体外凝血,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滤器有无凝血,使用静脉置管时严格按要求操作,定期监测凝血化验指标,及早发现并发症㊂C V V H治疗是连续性体外循环㊂每个病人的凝血指数是不同的,所以抗凝剂的使用是非常关键的㊂2.6.3保持出入量平衡严格记录病人的输液量㊁尿量㊁饮水量㊁超滤量㊁引流量,准确计算并记录病人总平衡,及时通知医生,随时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超滤量过多导致病人发生低血压休克或补液不当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㊂2.7饮食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多摄入高蛋白㊁高热量㊁高钙㊁低盐㊁低钾㊁低脂肪食物,病人无尿或少尿时需严格控制水,若病人低血压禁止摄入高钾食物㊂2.8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8.1术后出血的护理腹腔镜手术病人出血少,创伤小,但术后出血是腹腔镜手术较严重的并发症[6],术后按时挤压引流管路,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㊁量和性质,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引流量大且鲜红色提示有出血,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密切观察出血有无持续进展,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病人用力排便造成腹内压增高导致伤口渗血㊂经过全面的预防和护理病人没有出血㊂2.8.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由于病人体型肥胖,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中需要一直处于平卧位状态,增加深部静脉血栓的危险系数㊂其次术后病人转入I C U,因病情不能下床活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容易堵塞引起深部静脉血栓[7]㊂给予病人双下肢活动指导,及时倾听病人主诉,观察双下肢皮肤色泽㊁温度㊁浅静脉充盈度㊁肌张力㊁有无肿胀等情况,发现异常即患肢制动,抬高,告知医生㊂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深静脉血栓㊂2.8.3预防感染的护理病人保留颈内静脉置管,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及时观察穿刺点是否有红肿等异常情况,防止感染,保证手术部位伤口敷料清洁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按时挤压引流管路,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消毒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㊂护士在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因护理原因造成感染,为病人叩背排痰,遵医嘱应用止咳化痰药,防止肺部感染㊂给予病人早晚口腔护理以预防感染㊂一旦发生感染情况,就会使病人病情恶化,延长病人肾功能恢复的时间[8]㊂经有效防治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㊂2.9出院指导指导病人每月复查肝肾功能,连续3个月;平时回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肌肉长时间受到压力;注意休息,遵照医嘱用药,避免使用有肝肾毒性的药物;继续治疗随诊原发病㊂3讨论R M的病因多样,临床将R M分为外伤性㊁运动型㊁内科相关性3类[9]㊂R M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病因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在并发急性肾损伤㊁肾衰竭时病情危重,对于行肾切除术的病人可造成生命危险,加重护理难度㊂本病例发生可能是病人过去和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所致[10],本次手术时间过长,病人体重偏重(174c m,87k g,体质指数为28.74k g/m2),局部压力过大,时间过长,肌肉缺血所致㊂早期发现㊁早期诊断㊁早期治疗㊁相关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㊂发生横纹肌溶解后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严密观察记录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早日康复㊂参考文献:[1]李智,邓伟娟,戴春.横纹肌溶解症74例临床分析[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39(6):462-465.[2]陈文腾,张秀安,连学坚.横纹肌溶解症60例诊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6):141-142.[3]李祥全,郭阳,宋科荣,等.多发性骨折术后横纹肌溶解1例[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6(6):544-546.[4]赵菊.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护理效果及预后观察[J].东方药膳,2021,(1):269.[5]徐泽芳.1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苯扎贝特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0):106-107.[6]吴伟,周诗,徐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9):9592-9594.[7]刘雪,尚艳华.肾巨大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及肾上腺转移1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106-108.[8]曲鸿博孙德浩徐英楠,等.多发性肌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222.[9]舒勇,孙丹宁,李靖,等.横纹肌溶解症27例临床特征[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5):4496-4497.[10]罗东萍,刘秀梅,王凯,等.横纹肌溶解症误诊为多发性肌炎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11):789-790.(收稿日期:2022-11-21;修回日期:2023-05-22)(本文编辑郭海瑞)㊃061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y2023V o l.21N o.15。
横纹肌溶解症治疗方法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液体补充:患者需要大量饮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并通过静脉输液来纠正体液的电解质失衡。
2. 休息和限制运动:横纹肌溶解症会导致肌肉损伤和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要休息和限制体力活动,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肌肉。
3. 监测肾功能:患者需要进行肾功能监测,包括定期检查尿液和血液的肾功能指标。
如果肾功能受损,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
4. 药物治疗: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尿药、碱化药物和抗氧化剂等,可以帮助减轻肌溶解和肾脏损伤。
5. 营养支持:患者需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肌肉修复和恢复。
总之,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针对肌溶解和肾脏损伤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支持。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一种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疾病,通常由于肌肉损伤导致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等细胞内物质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肌肉溶解和肾功能损害。
本文将就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
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症状包括:1. 肌肉疼痛和无力,患者常出现肌肉疼痛、僵硬和无力感,尤其是在运动后或长时间静卧后疼痛加重。
2. 尿色变化,尿色通常呈红褐色,这是由于肌红蛋白溶解后进入尿液所致。
3. 肾功能损害,由于肌红蛋白的大量释放,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症状。
4. 其他症状,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二、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方法。
1. 及时处理肌肉损伤,对于外伤、挤压伤等引起的肌肉损伤,应及时冷敷、止痛,并避免使用肌肉溶解风险增加的药物。
2. 补液碱化,补充充足的液体可以稀释尿中的肌红蛋白,减轻肾脏的负担,碱化尿液有助于减少肌红蛋白在肾脏的沉淀和损害。
3. 肾脏支持治疗,对于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等肾脏支持治疗。
4. 预防并发症,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防止发生低钾、低钙等并发症。
5. 密切观察病情,对于重症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该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能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提高对横纹肌溶解症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综述・ICU危重症获得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刘政疆 艾尔西丁・吾斯曼 薛克栋 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illnesspolyneuropathy,CIP)是一种急性原发性轴突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因长期不活动,临床表现为躯体肌无力,为一组多发神经病和或肌肉病变的一种神经肌肉获得性危重症综合征,此病典型地在危重症患者合并症及治疗过程中发生,CIP的症状体征与危重症肌病(criticalillnessmyopathy,CIM)鉴别困难,即是单发也是合病。
CIP和CIM可致无力和机械通气脱机困难,常是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并发症[1唱2]。
一、流行病学资料在ICU危重症患者全身无力、反射消失、脱机困难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处于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高血糖的重危患者。
目前被定义为CIP和CIM,CIP和CIM的发生率在25%~50%,CIP和CIM发生率主要依靠所涉及的ICU患者数、ICU患者暴露的危险因子、疾病的合病状态、使用的诊断方法、检查的时间。
在脓毒血症或系统性感染反应综合征,70%患者发展为CIP,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时,发生率高达100%。
危重昏迷患者全瘫,6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遭受CIP/CIM,无机械通气在至少4~7d的ICU患者,临床观察CIP/CIM发生率为25%~33%,电生理评估为58%。
因哮喘持续状态而入住ICU治疗的1/3患者显示肌肉成分改变的神经肌肉障碍,7%原位肝移植患者、38%危重症患者、在ICU至少7d以上68%的患者发生CIP/CIM[3唱5]。
电生理检查发现因严重脓毒血症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住在ICU的患者,神经肌肉障碍高达47%~60%的发生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生存者纵向随访研究发现无力、肌肉萎缩、疲乏及相伴随的生活质量下降持续数月到多年[6]。
二、临床表现CIP和CIM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断评估体现在呼吸机上,即临床医师极力将患者从机械通气中脱机将满足无力的诊断,在肢体缓慢恢复时,CIP和CIM患者显示出不仅恢复自发呼吸障碍,而且肢体移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