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湖北岸标志性建筑概念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79.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街区规制背景下的生活性街道改造设计研究张琦【摘要】成都市2015年提出了“小街区规制”理念,并开展了示范点建设.小街区规制下大量街巷级道路面临改造.在对小街区研究基础上,结合街巷改造的复合功能要求,引入共享街道理论,提出了街道改造策略,关注街道活动的平等路权,以营造具有生活氛围的街道空间.【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8(044)010【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小街区规制;生活性街道;共享街道;街道改造【作者】张琦【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1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 从“大街区”到“小街区”的演进历程1.1 大街区规划与“城市病”20世纪初期适应机动车发展,美国率先探索了“大街区”规划的社区组织模式,强调以大的干道分割居住用地,街区内部机动车、非机动车路网自成一体。
大街区规划思想与居住区规划的先导理论——“邻里单位”有着共同的空间特征。
作为汽车时代城市的“基层细胞”,该规划模式对20世纪城市社区规划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都是西南特大中心城市,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建设的8个重工业城市之一。
街区地块与公共交通体系衔接的步行尺度远;大尺度的街区给人们带来明显的疏离感,承满车流的街道,使人们不愿意停留在乏味的街头,街道空间丧失了人性化、人文性的涵义。
如何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城市的运转状态,改善街道空间的人文性与生活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大街区道路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和道路空间的改造领域。
1.2 “小街区规制”的政策背景与实施试点2016年9月成都市小街区建设举措管理先行,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2017年成都市全面启动了“小街区规制”建设试点,试点具体包括锦江宾馆片区、茶店子片区、川音片区、兴隆湖片区等初步具备改造条件的9个示范区。
小街区建设旨在增加街巷一级道路,使小街区道路发挥城市街巷毛细血管的疏导功能。
东西湖啤酒集团金融大厦项目设计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的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了适应金融业的发展需求,东西湖啤酒集团决定在东西湖区打造一座现代化金融大厦。
本文将围绕东西湖啤酒集团金融大厦项目的设计方案展开讨论。
东西湖啤酒集团金融大厦项目的设计目标是打造一座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化建筑,体现公司的形象和实力。
大厦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共有30层,采用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以突出其在金融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大厦的外观设计将突出东西湖啤酒集团的品牌元素和企业文化。
大厦采用玻璃幕墙设计,使整个建筑看上去透明、明亮,并使用啤酒集团的标志性颜色作为主要色调,以增强企业的辨识度。
此外,大厦顶部还将设置一个巨型的霓虹灯牌,展示公司的名称和标志,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在内部布局方面,大厦将提供多功能的办公空间,满足金融公司的不同需求。
大厦的底层将设立大型的会议中心,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各类会议、培训和展览的需求。
中间楼层将提供办公空间,包括开放式办公区、独立办公室和会议室等,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
顶层将设立高级管理层的办公室和VIP接待区,以提供高端服务和私密性。
为了满足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大厦还将配备各类配套设施和服务。
例如,大厦将设立员工餐厅、休闲娱乐区和健身房等,以提供员工的日常生活便利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此外,大厦还将设置停车场和公共交通站点,以满足员工和客户的交通需求。
在安全方面,大厦将采用先进的安防系统和设备,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大厦将设立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和消防设施等,以保障大厦的安全运营。
此外,大厦还将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
大厦的可持续性设计将成为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
大厦将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植物景观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大厦的可持续性。
东西湖啤酒集团金融大厦项目的设计方案将充分考虑企业形象、员工需求、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
自然融合,有机生长r——北方激光研究院科技创新基地规划设计孙兆杰;张轶娜【摘要】分析北方激光研究院科技创新基地规划设计的生成过程,结合自然地形,利用原有水系,关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周边环境与城市的融合.利用细胞分裂生长模式,使一、二期分期建设有机结合,园区合理布局,有机生长.【期刊名称】《建筑技艺》【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自然;融合;细胞;生长【作者】孙兆杰;张轶娜【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建筑与自然如同植物与土壤,建筑是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的,根基深厚而枝盈叶轻,形体简单而空间丰富,正如隈研吾所说:“优秀的建筑是自然的延续。
”设计源于矛盾,源于问题,应当尽可能多地去解决环境、地形、功能、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在展现出平和与巧妙的同时,也不应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本项目规划用地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北临兴隆湖,环境优美,四周植物茂盛,层次丰富。
项目用地边界呈不规则多边形,中间一条城市道路将用地分为两部分,地势整体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北侧用地较为平坦,高差为7~8m;南侧用地起伏较大,分为两个台地,高差约12m。
本项目用地最高点为天府新区海拔最高点,未来还将在此建设综合试验塔(图1,2)。
本项目主要面临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1)整体布局层面:如何解决与城市的关系?即北面是湖水、地势南高北低阴坡地的问题。
如何通过优化竖向设计解决现有地形高差及边界,将土方量做到最经济?如何让建筑与自然相融合,与城市共生?(2)组团层面:本项目单体较多(整体共35栋,一期建成20栋),分为6大功能组团,建筑单体之间相对独立。
应采用何种组团组合形式,保证既满足工艺要求,又能形成开合有序、层次丰富的室外空间效果,并且能使一期功能独立、形象完整,二期有机生长、不断完善。
(3)建筑单体及景观层面:如何充分体现研究机构特质,使建筑单体内部空间丰富,体量人性化,外立面简洁、精致、质朴,整体景观开阔舒展,一期建成后形成景观中的建筑,二期完善后形成建筑中的景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创意被逐步激发出来。
建筑结构⼁西部之巅——⾼468m成都绿地中⼼结构设计1. 项⽬概况 成都绿地中⼼——蜀峰468超⾼层项⽬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村⽂化创意产业中⼼区域。
蜀峰468主塔楼建筑⾼度为468m,结构⾼度为452m。
塔楼地下4层,地上101层,项⽬建成以后将成为西部第⼀⾼楼,成都的标志性建筑。
整个主塔设计理念源⾃于四川周边雪⼭、冰川的地域特点,整个建筑外⽴⾯需要打造出像冰晶般的折⾯肌理、为整个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带来了极⼤的挑战。
项⽬地上总建筑⾯积207540㎡,包括位于低区(5~46层)的甲级办公空间,中区(50~69层)⾼端⾏政公馆,顶部(70层以上)为5星酒店及天际会所。
塔楼设有4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达27m。
图1.1 项⽬效果图 该项⽬建筑设计由世界著名设计事务所ASGG完成,结构设计由Thornton Tomasetti和华东院共同完成。
整个建筑采⽤从下往上逐渐内收的⽅式(⾸层建筑⾯积2894㎡,顶部101层建筑⾯积1530㎡)。
主楼的外形独特,每⼀层的建筑平⾯均不同,但⼤致可以分为⼋边形,⼗六边形和三⼗⼆形。
⼗六边形是基础,⼋边形和三⼗⼆边形可从⼗六边形演化⽽成。
与建筑体型相对应,在16边形的每⼀个⾓部布置⼀个钢⾻混凝⼟柱。
钢⾻柱沿建筑⾼度⽅向是倾斜的,但相对于垂直⽅向的⾓度不⼤,约为5%左右。
相对于核⼼筒,钢⾻柱的倾斜⽅向遵循“内倾-外倾”交替变化的规则,从⽽在⽴⾯上形成建筑要求的凹凸交错的⽴⾯形状。
图1.2 典型平⾯⽰意图蜀峰468超⾼层项⽬塔楼体型超⾼,外⽴⾯独特的折⾯肌理等特点,风荷载的取值直接关系到塔楼结构和幕墙⼯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图为风洞试验模型照⽚。
图1.3 风洞试验2. 结构抗侧⼒体系介绍本项⽬主楼结构⾼度达到452m。
当建筑⾼度增加时,抗侧⼒结构的材料⽤量和造价均急剧增加,因此需要⾼效的抗侧⼒体系以保证:(1)拥有⾜够的结构强度以抵抗侧向荷载;(2)拥有⾜够的结构刚度以控制楼层位移;(3)达到预期的结构舒适度⽔平。
加拿大温哥华滨海中心现代建筑的创新之作温哥华滨海中心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创新之作。
该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科技应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目光。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温哥华滨海中心的设计特点和建筑之美。
一、创新的设计理念温哥华滨海中心以“与自然共舞”为设计理念,将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师通过大胆的创新和尖端技术,将这座建筑打造成了一个生态友好的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他们注重利用自然光、风力和水资源,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干扰。
此外,建筑师还通过绿化和景观设计,将温哥华滨海中心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营造出一个和谐美丽的空间。
二、科技的应用温哥华滨海中心引入了许多高科技元素,使其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
首先,建筑外墙采用了最新的太阳能板技术,能够自动生成电能,为建筑供电。
其次,建筑内部采用了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灯光、空调等设备,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
另外,温哥华滨海中心还引入了节能灯、雨水回收系统等环保科技,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荷。
三、建筑之美温哥华滨海中心的建筑外观十分引人注目,呈现出现代建筑独有的美感。
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使建筑显得通透明亮,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同时,建筑还运用了流线形设计,使其外观流畅而动感。
在夜晚,建筑外墙的灯光装饰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温哥华滨海中心的室内设计也呈现出简洁大气、现代时尚的特点,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总结:加拿大温哥华滨海中心作为一座现代建筑的创新之作,以其与自然共舞的设计理念、高科技的应用和建筑之美,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眼球。
它不仅展示了设计师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温哥华滨海中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惊艳的外观,更在于其对环境的尊重和对科技的运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经验。
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之作出现,为我们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朝天门建筑方案朝天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江滩,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朝天门也是人们对于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象征,因此建筑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向您介绍一种关于朝天门建筑方案的设想。
这个建筑方案的核心理念是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既要体现朝天门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要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建筑美学的需求。
建筑师们决定采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设计思路,以创造一个独特而现代的朝天门。
首先,外观设计上,建筑师们保留了朝天门的基本轮廓和结构,但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青砖灰瓦被替换成了现代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的透明度和光线反射效果使整个建筑更加明亮、通透。
玻璃幕墙上可以镶嵌有色玻璃,用以展示朝天门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在建筑顶部增加了一座天窗,通过光线的照射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另外,建筑师们还在朝天门的两侧设置了高耸的塔楼,塔楼顶部的雕刻和灯光设计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次,室内设计上,建筑师们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
在大厅的装修上,选用了名贵的大理石作为地面材料,墙壁则使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红木,以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
建筑师们还在大厅中设置了一座大型水池,水池中可以放置着荷花,形成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景致。
大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扇巨大的灯盏,灯盏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红灯笼,照亮了整个大厅。
此外,建筑师们还在大厅中央设置了一座大型雕塑,雕塑的主题是中国传统的龙形象,寓意着朝天门的崛起和繁荣。
最后,建筑师们还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
他们在朝天门的屋顶设置了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来供电,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
同时,他们在建筑周围种植了许多绿化植物,以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并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以上,就是我对于朝天门建筑方案的设想。
这个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保留传统,注重现代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朝天门将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既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建筑美学的追求。
品鉴|成都科学城兴隆湖北岸标志性建筑概
念方案
建筑成都湖北兴隆科学城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 2015-08-20 15:19
项目名称:成都科学城兴隆湖北岸标志性建筑概念方案建设地点:成都市天府新区设计团队:成都创意五室设计时间:2015年8月成绩:在与来自全国的12家设计单位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城市规划及选址:
成都科学城位于第二绕城高速路以北,益州大道以东,中央商务区以南,距离天府广场约28千米,规划范围73平方公里。
兴隆湖位于成都科学城北侧,西至天府大道,北至南宁路,东至梓州大道,南至深圳路,规划范围9平方公里。
其中兴隆湖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
科学城环兴隆湖而建,城市界面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面:东侧可远观连绵龙泉山脉,将东侧建筑高度控制在90米以内,扩大楼间距,北高南低,形成“显山露水”的城市界面;北侧毗邻秦皇寺商业CBD区,引入多条视觉通廊,并通过低矮平缓的天际线,将科学城和秦皇寺CBD片区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西侧为成都天府大道百里中轴,低有城市大阳台和凉风顶公园,高有地铁上盖高层商业簇群,形成了大疏大密的城市形态,展现国际城南的风采;南侧地势相对较高,以不超过60米的建筑为主,天际线低矮平缓,将南侧视线打开。
沿景观中轴局部升起部分高层建筑,形成南岸制高点,丰富湖岸天际线。
构建一个“以湖为心”的科学新城:
1#地块紧邻凉风顶公园,位于百里中轴旁,四边环城市道路,交通便利,是北岸绝佳的门户展示地块。
无论进城还是出城,都是第一直观看到的崭新成都国际形象的一部分。
所以,该地块的标志建筑应当具有“成都科学城”的地域专属感,能代表成都文化,能代表科学城形象。
7#地块位于南岸科创高地中轴景观带,北朝兴隆湖水湾区,南朝休闲居住区,东西为临水产业办公区,周边建筑较低矮,前后轴线贯通,是天然的视觉焦点,办公及生活氛围浓厚。
该地块建筑适宜打造为未来智慧城市概念下的示范建筑,将科技和生活,生态与人工进行融合,作为科技实践与智慧教育的普及基地,集多种城市功能为一体。
此外,借鉴传统中式园林里的步移景异技法,在三角半岛山顶设计一座景观塔,与南、北岸标志建筑遥相呼应。
三处标志性构筑物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借景、对景。
精选文库建筑理念及特色
形体生成:
提取的建筑元素来自出土于成都的太阳神鸟金箔
一只从兴隆湖中飞出的太阳神鸟
科学城的门户标志建筑——腾飞的太阳鸟
室内空间意向展示:
裙房功能是凉风顶规划馆功能的补充,科学城的企业,科学城的荣誉与历史的展厅,兼顾部分商业配套功能,塔楼上部为生态办公和观景平台。
高新建筑技术:
它是一栋采用清洁能源的建筑,在白天建筑呈现具有未来感的银白色,优雅的站立在湖边,凤尾的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为建筑累积能源。
塔楼的变色玻璃调节透明度,阻挡多余热能的辐射,恰好合适的透光度提供了室内的照明,减少电能的消耗。
预告下期品鉴:科学城兴隆湖南岸概念方案,设计竞赛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