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1 目的为了规范包装车间各工序操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包装过程中各工序。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人:负责本文件的制定、修改、解释并监督实施;3.2 生产部包装车间:负责本文件要求的实施和管理;3.3 品质部:负责本文件要求实施的检查和监督。
4 工作程序4.1 依据《车间卫生要求规范》对车间的环境卫生及人员的个人卫生进行监控。
4.2核对包材:抽取流水线上的产品,核对包材的外观、颜色、印刷、洁净度等是否与封样相符。
4.3 工序监控4.3.1喷(贴)码4.3.1.1检查灌装车间流出的产品瓶身有无沾膏、管盖或喷头是否拧紧,有无未拧盖的瓶或管流出车间。
4.3.1.2 检查并确认半成品批号与成品批号对应情况,不同批号的半成品不能喷/贴成一个成品批号;同一个批号的半成品在同一天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时,不能对应两个或多个成品批号,核对无误后方可开始喷码。
4.3.1.3 开始喷/贴码时,检查喷/贴码批号是否正确,喷/码效果应清晰,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才予以正常喷/贴码,否则应要求调试到正确清晰为止或更换条码标签。
4.3.1.4 生产过程中,若有喷/贴反、错喷/贴、喷/贴码偏移、变形(或不清晰),应要求生产员工擦拭后重新喷/贴码,漏喷的须重新喷/贴码。
4.3.2彩盒装监控4.3.2.1 检查所折彩盒是否与流水线上的产品一致,有无折反。
产品彩盒表面文字、图案印刷应清晰、端正、完整、符合标准样本,不得有错印、漏印及字迹,线条模糊等不符现象,彩盒的折叠必须做到挺括、方正、表面应无明显擦伤、折痕,彩盒应无缺角、破损、脱胶等现象。
4.3.2.2 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应符合产品名称并保持清洁,工作应注意剔除印刷不全,不清等次品和混装的其他标签、说明书,说明书的折叠应做到整齐划一,对角方正、必须使注册商标(中文面/英文面)处于正面位置,不得歪斜、不允许出现折、皱、翅角、脱落等现象。
4.3.2.3 包装管状产品时,插管方向应一致,不能有少插、漏插、管应插紧,经摇摆后不会倾斜、随意倾倒、松脱。
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塑料袋类)1. 检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印刷包装制程进行检验,以确保塑料袋类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对印刷、包装等制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外观、印刷质量以及包装完整性等方面的符合标准。
2. 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塑料袋类产品的印刷包装制程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印刷质量检验- 包装完整性检验- 标签、标识检验- 尺寸、外观检验- 印刷颜色、清晰度检验3. 检验流程3.1 检验准备在进行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获取样品- 确定检验设备和工具- 确定检验标准和要求3.2 检验步骤1. 检验印刷质量:- 检查印刷色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印刷清晰度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印刷位置、对齐是否准确。
- 检查印刷图案、文字是否完整无缺损。
2. 检验包装完整性:- 检查包装袋是否有破损、漏封现象。
- 检查包装袋封口是否牢固、完整。
- 检查包装袋开口是否合理、易于打开。
3. 检验标签、标识:- 检查产品是否有齐全的标签、标识。
- 检查标签、标识内容是否准确清晰。
- 检查标签、标识粘贴位置是否正确。
4. 检验尺寸、外观:- 检查产品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无明显缺陷。
-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刮擦、污渍等影响美观的瑕疵。
5. 检验印刷颜色、清晰度:- 检查印刷颜色是否与要求一致。
- 检查印刷文字、图案清晰度是否满足要求。
3.3 检验记录和报告在进行印刷包装制程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并生成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验日期、时间- 检验人员信息- 样品信息- 检验结果和评定- 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印刷包装制程检验前,需熟悉相关的检验标准和要求。
- 在检验过程中,应细致观察、认真检查,确保准确评定产品质量。
- 对于检验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以上为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塑料袋类)的主要内容,供参考使用。
1、目的:
规范制程检验,确保有效控制过程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范围于自原物料投入至成品入库前的相关工序的检验。
3、权责:
3.1制程品质管制:生产主管及领班。
3.2制程品质检验:进行首件确认和抽检,并按照《不合格品制程程序》对不合格进行标识、隔离、重
新检验。
3.3品质异常之矫正预防措施分析:生产、品管及相关人员。
4、参考文件
4.1《彩印制程管制程序》
4.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5、定义:
5.1首件检查:
5.1.1旧件依据《生产指示书》、尺寸图、留样件,进行正式量产前检验。
5.1.2新件依据《生产指示书》、签字稿、尺寸图、客签样(展示架类或组装类产品必须用白盒
配合印刷图纸确认,做一个部件用白盒和图纸确认一个,用配套部件组装确认符合性,如尺寸,结构,颜色,细节。
新款须留一套大货样)
5.2抽检:由品管定量地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将检测结果告知操作人员。
5.3 所有工序如有参数调整、交班需要重新确认。
6.作业内容:
6.1首件检验标准
6.2制程抽检频率和数量如下表
7.相关表单
7.1首件检验记录
7.2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
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彩盒类)确认上油颜色和油层效果符合要求。
过油要均匀,不得有漏油或重复油。
光泽度要符合要求。
7.作业程序:7.1制程品质管制:生产主管及领班负责制程品质管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符合要求。
7.2制程品质检验:进行首件确认和抽检,确保产品品质符合要求。
若有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制程程序》进行标识、隔离、重新检验。
7.3品质异常之矫正预防措施分析:生产、品管及相关人员负责分析品质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矫正预防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8.记录:8.1首件检验记录:记录首件检验结果,包括纸张尺寸、印刷颜色、套色、彩印、印刷网点、图案文字、条码识别、杂色点等。
8.2抽检记录:记录抽检结果,包括产品数量、检验结果等。
8.3异常处理记录:记录品质异常的处理过程,包括原因分析、矫正预防措施等。
9.培训:所有相关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包括制程品质管制、制程品质检验、品质异常矫正预防措施分析等内容。
10.修订记录: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A/1 2020年07月30日初次发布质量部XXX文件名称: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F-QR-029修改状态:版本A/1生效日期:2020年07月30日目的:规范制程检验,确保有效控制过程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自原物料投入至成品入库前的相关工序的检验。
权责:制程品质管制:生产主管及领班。
制程品质检验:进行首件确认和抽检,并按照《不合格品制程程序》对不合格进行标识、隔离、重新检验。
品质异常之矫正预防措施分析:生产、品管及相关人员。
参考文件:彩印制程管制程序》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定义:首件检查:旧件依据《生产指示书》、尺寸图、留样件,进行正式量产前检验。
新件依据《生产指示书》、签字稿、尺寸图、客签样(展示架类或组装类产品必须用白盒配合印刷图纸确认,做一个部件用白盒和图纸确认一个,用配套部件组装确认符合性,如尺寸,结构,颜色,细节。
新款须留一套大货样)。
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是针对货物(设备和材料)的不同特点所进行的包装及运输指导,规定货物运输的文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仅供参考。
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1包装作业指导书:一:操作要点1.包装分四个责任定位:a、车间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计划,负责本车间的人事、培训、指导、生产流程布置,制造现场的管理,与各车间各工序的协调、产品质量、督查等日常工作,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计划。
b、组长——主要负责对车间主任安排包装的产品、泡沫、纸箱和配件进行集中、点数,负责本组的人事、培训、安排组员分工工作并指导,与各组各工序的协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c、配料员——主要负责对车间主任安排包装的产品所需的气泡垫的切割,螺丝包、扳手等配件的点数并装包;配合原料库跟进纸箱、泡沫等包材的及时入库并分类摆放,做好产品的报缺、流程表(生产交接表)的整理等工作。
d、包装员——主要负责对产品的.点数、试装、分套包装、审外观缺陷、报缺陷、标签的核对,贴标签、包装货物归类等工作,并对包装质量负主要责任。
2.包装前应认真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和数量与流程表(生产交接单)相符;并把该流程表(生产交接单)收集好,放到指定地点;3.包装时应做到对产品结构非常了解,不能盲目去包装;4.检查五金配件与所包产品是否相符,如有工艺改动,配件是否有改正;5.包装应按纸箱报制单的包装要求,贴标、吊牌、配件包、说明书等要按要求统一位置张贴、系挂、摆放。
产品装箱数严格按要求装箱,不能少装或多装;要特别注意产品易扎破纸箱的部位的包装保护;要求摔箱的先试装一箱,送质检试摔检验,合格后再继续包大货。
6.纸箱是否与包装产品相符;7.每批次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试装,合格后再继续包剩余部分,每第一个完整产品必须送质检检验;8.产品有泡沫包装,泡沫摆放一定要整齐、无碎泡沫垃圾、泡沫以填充满不摇晃为准;9.在包装时要检查孔位、预埋件,要是发现质量问题,数量问题,应及时通知并作复检;10.封箱胶带要打得合理,并保证纸箱整洁;11.包装好的产品摆放合理,不宜过高,保证在入库过程中安全;12.流水号要书写清楚正确,标签要贴正、贴牢、无破损;13.每包完一种产品要做好记录,保证再次包装时能够不犯同样的错误;14.谁搞错谁补单或跟单,如包装时发现补数(因为时间问题、材料问题不能补齐和配齐的),一定要在包装箱外用大头笔写张醒目的纸条,注明缺件情况,并放在指定区域;后面补到和配齐时,应认真测量检查孔位或试装,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入包并拉到指定区域,并及时填好入库单;15.打好包装应及时归位到成品仓库;16.每包完一种产品岗位要清洁干净,为下一次包装做好准备;17.下班时切断电源和气阀,做好作业区卫生和余料、辅料的归类归位回收。
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纸箱类)1. 背景印刷包装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艺,为确保产品质量,制程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本指导书旨在为负责印刷包装制程检验的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准备2.1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温湿度计- 纸箱样品- 印刷质量检测仪器- 等等2.2 环境要求:- 检验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并确保合适的温湿度水平。
- 环境温度应在20-25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
3. 检验步骤3.1 外观检验:- 检查纸箱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或污渍。
- 检查印刷质量,包括印刷图案清晰度、颜色鲜艳度等。
3.2 尺寸检验:-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按照要求测量纸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3 功能检验:- 测试纸箱的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承受所需的重量。
- 检查纸箱的封口性能,确保能够有效封闭并防止内部物品外溢。
4. 检验记录4.1 在检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实际检验情况,包括被检样品的编号、外观质量、尺寸数据、功能测试结果等。
4.2 检验记录应准确、清晰,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
5. 异常处理5.1 若发现纸箱在检验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2 在记录中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 常见问题6.1 未正确测量纸箱尺寸会导致什么问题?答:如果纸箱尺寸不符合要求,可能无法正常包装产品或造成产品损坏。
6.2 为什么要测试纸箱的承载能力?答:确保纸箱能够承受运输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保护内部物品的完整性。
以上即为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纸箱类)的内容,请按照指导书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记录,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纸袋类)1. 检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检验人员在印刷包装制程中对纸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印刷包装制程中生产的纸袋产品。
3. 检验要求3.1 外观检验- 检查纸袋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划痕或撕裂。
- 检查印刷质量,确保图案、文字清晰可辨。
- 检查纸袋的颜色、纹理是否符合要求。
3.2 尺寸检验- 测量纸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确保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3.3 强度检验- 选择一些纸袋进行拉力测试,确保纸袋牢固可靠。
3.4 包装检验-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确保纸袋未受到损坏或污染。
4. 检验方法4.1 外观检验- 目测纸袋外观,注意观察存在的问题。
- 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印刷质量。
4.2 尺寸检验- 使用卷尺或测量工具测量纸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3 强度检验- 使用拉力测试仪对纸袋进行拉力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4 包装检验- 检查纸袋的包装,注意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5. 检验记录每次检验应记录以下信息:- 检验日期和时间- 产品批次号或编号- 检验人员姓名- 检验结果- 异常情况说明(如果有)6. 检验标准本作业指导书未提供具体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制定。
7. 注意事项- 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生产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 检验人员应熟悉纸袋的制程和相关质量要求,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以上为印刷包装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纸袋类)的简要内容,供参考使用。
具体操作步骤和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详细制定。
印刷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印刷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印刷作业流程,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描述印刷作业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以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印前准备、印刷过程和印后处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印前准备1. 文件准备a. 确保文件格式正确,包括尺寸、分辨率和颜色模式等。
b. 检查文件内容,确保文字、图片和图形等无误。
c. 根据印刷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处理。
2. 色采管理a. 使用色采管理系统确保印刷品的色采准确性和一致性。
b. 根据印刷机器的特性和印刷材料的特点进行色采校正和调整。
3. 印版制作a. 根据印刷要求制作合适的印版,包括正片和反片。
b. 检查印版质量,确保无损坏、污染和变形等问题。
三、印刷过程1. 印刷机设置a.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设置印刷机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b. 检查机器状态,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2. 墨水调配a.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调配合适的墨水,并进行必要的颜色调整。
b. 检查墨水质量,确保无杂质和变质等问题。
3. 印刷品质量控制a. 定期进行印刷品质量检查,包括颜色准确性、图象清晰度和印刷偏差等。
b.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四、印后处理1. 裁切和折页a.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裁切和折页操作,确保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
b. 检查裁切和折页质量,确保边缘平整、无毛刺和错位等问题。
2. 装订和粘合a.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装订和粘合操作,包括钉装、胶装和线装等。
b. 检查装订和粘合质量,确保坚固性和美观度。
3. 包装和出货a.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记,以防止损坏和混乱。
b. 检查包装和标记质量,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总结印刷作业指导书是印刷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档,它规范了印刷作业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印刷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1.1包装带、纸、膜、塑料袋等材料备足。
1.2保持周边区域整洁。
2.作业内容:
2.1看车间生产指示单及相关资料核对无误后进行包装。
2.2根据产品的大小决定每一包或箱的数量。
(整批货品原则上只可一个尾数,其它每
包/箱均为一致数量)
2.3 每一款包装需要提供备品的应依1%的数量提供备品(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则依客户
要求处理)。
2.4包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把产品弄脏、破损等现象,包装纸脏的、掉颜色的不要
用来包装。
需要包装膜包装的要保持包装膜整洁无污渍。
需要塑料袋包装的应选用适合的塑料袋。
2.5分款摆放于出货区,需要外箱装的应分装在不同外箱里且保持整齐,以免混款现
象。
装箱产品不超三层。
2.7标签箱唛根据车间生产指示单上的要求填写,与包装内的产品之名称、规格、数
量均保证一致,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2.8 包装完成核对无误后相关人员应把车间生产指示单及样品确认书等公司受控资料
收回交工程相关人员保存并做书面签字记录。
2.8下班前把工作场所环境整理好。
3.注意事项
3.1 数量是否符合一致要求,不够数及时反馈于主管,由主管反馈品管处理。
3.2标签的标识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3.3叠放时注意是否有压坏。
3.4类似之产品不可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