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土壤水分及其测定方法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而水分是土壤中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对于合理施肥、科学种植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
一、土壤水分的种类1.吸附水:当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时,其分子以氢键的形式吸附在细小颗粒及土壤颗粒表面的毛细孔之间。
该部分水分通常是植物吸收的主要部分。
2.凝聚水:当吸附水逐渐减少时,吸附水分子之间的化学吸附水解离,形成自由水。
这部分水分被土壤颗粒层包裹,形成颗粒间或颗粒内的凝聚水。
3.自由水:当土壤饱和或过饱和时,水分分子可占据土壤毛细孔空间,以自由状态存在。
二、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1.重量法:根据土壤样品的干燥前后重量的变化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土壤样品,经过精确称量得到初始重量。
(2)将土壤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一定时间后,取出。
(3)将土壤样品置于低温烤箱中干燥,直至重量不再变化。
(4)根据干燥后土壤样品的重量和初始重量的差值,计算得出土壤水分含量。
2.容积法:根据土壤样品吸水或排除水的体积变化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常用的容积法有重力抽滤法、贴层烘箱法和层式吸水法。
(1)重力抽滤法:将土壤样品放入滤纸上,利用重力通过滤纸往下排水,排水后根据土壤样品的体积变化计算水分含量。
(2)贴层烘箱法:将土壤样品粘贴在烘箱内壁上,通过加热使水分汽化,然后根据初始和最终土壤样品的质量计算水分含量。
(3)层式吸水法:将土壤样品分层放入容器中,底层加水,根据下层土壤的膨胀情况来计算水分含量。
3.电阻法: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的关系成正比,利用电阻仪测量土壤电阻来间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1)两针电阻法:将两根针插入土壤中,测量针与土壤之间的电阻值,通过电阻值与水分含量的对应关系来计算。
(2)频率域电磁法:通过外加交变电场,测量土壤电容和电阻的变化,从而推测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小结1.干湿法称重法干湿法称重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土壤的湿重和干重来计算土壤含水量的。
具体步骤如下:(1)从待测土壤样品中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本,记录其湿重并置于105℃下干燥至恒重。
(2)计算土壤的含水量,公式为:土壤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2.速效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速效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中表层土壤(一般为0-30厘米)中的土壤含水量,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灌溉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速效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包括压实法、蓄水法和电导率法等。
(1)压实法:将土壤样品放入标准容器中,进行标准重力处理,然后测定容器中土壤和水的质量,从而计算土壤容重。
(2)蓄水法:将土壤样品放入带孔的土壤柱中,通过灌溉一定量的水,测定出流水的数量,从而计算土壤含水量。
(3)电导率法:利用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通过测定土壤电导率,可以反推出土壤含水量。
3.艾弗姆法艾弗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它是利用土壤中的吸力作为土壤含水量的指示器,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吸力来计算土壤含水量。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土壤水分特性曲线,还需要相关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定。
4.放射性测定法放射性测定法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减和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土壤含水量。
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保护措施,操作较为复杂。
5.土壤水分传感器法土壤水分传感器法是一种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在农田灌溉和土壤水分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传感器的不同原理,包括电容法、电阻法、微波法等多种类型。
总结起来,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干湿法称重法、速效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艾弗姆法、放射性测定法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法等。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次实验采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的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在 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烘干前质量烘干后质量)/烘干前质量 × 100%酒精燃烧法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子天平:精度 001g烘箱:能保持温度在 105℃±2℃铝盒:若干干燥器酒精:浓度 95%量筒玻璃棒2、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1。
2、将装有湿土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2℃的条件下烘 6 8 小时,直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铝盒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2。
(二)酒精燃烧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3。
2、向铝盒中倒入适量的酒精,使土壤充分浸润,点燃酒精,待火焰熄灭后,重复燃烧 2 3 次,直至土壤颜色变浅。
3、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4。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方法|土壤类型|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水分质量(g)|水分含量(%)|||||||||烘干法|砂土|M11|M21|M11 M21|(M11 M21)/ M11 × 100%||烘干法|壤土|M12|M22|M12 M22|(M12 M22)/ M12 × 100%||烘干法|黏土|M13|M23|M13 M23|(M13 M23)/ M13 × 100%||酒精燃烧法|砂土|M31|M41|M31 M41|(M31 M41)/ M31 ×100%||酒精燃烧法|壤土|M32|M42|M32 M42|(M32 M42)/ M32 ×100%||酒精燃烧法|黏土|M33|M43|M33 M43|(M33 M43)/ M33 ×100%|六、实验结果分析1、不同土壤类型的水分含量差异砂土的孔隙较大,透气性好,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分含量较低。
土壤水分和有机质的测定【GHOE]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其中水分和有机质是对土壤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土壤的水分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是确定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土壤水分的测定土壤水分是土壤中含有的吸附水和自由水的总量,它是决定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因素之一。
与土壤中的风化程度、根系活动、气温、降雨量等因素有关。
以下介绍土壤水分的几种测定方法。
1. 干湿法这是一种最简便的测定土壤水分的方法。
取样10克,称出重量,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再称出重量,两次的重量差即为水分重量,单位%。
该方法不适用于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
2. 重量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水分的方法。
取样土壤30克左右,以约105℃的温度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通常是约24小时),然后称重,记录重量。
取干燥后的土壤在水中浸泡4-6小时,然后取出土壤,用纸巾包起来,吸去表面水,再称重记录。
通过干重和湿重的重量差,可以得出土壤的水分含量。
3. 电导法土壤水分的含量可以通过土壤导电性的变化来测量。
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多时,土壤的导电性也随之增强。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一套电导率测定仪器对土壤水分进行测试,测出电导率并进行计算得到土壤水分的含量。
4. 气压法这种方法是将土壤样品放入关闭的测量器中,然后改变气氛压力,测量土壤的湿度和密度,从而得出土壤的水分含量。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根据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的不同,样品的颜色也会不同。
在实验室中,使用一套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得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质较少的情况,通过将土壤样品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然后用浸有酸的纸条或其他试剂测出酸度变化,从而计算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加热,使有机质完全氧化,然后测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从而计算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重量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以便及时进行灌溉、保墒或排水,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或联系苗情症状,为诊断提供依据。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前一种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量测定,目前测定的方法很多,所用仪器也不同,在土壤物理分析中有详细介绍,这里指的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
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
它不是土壤的一种固定成分,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
因此,一般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
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二、实验原理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三、实验用品土钻;土壤筛(孔径1mm);铝盒(小型直径约40mm,高约20mm;大型直径约55mm,高约28mm);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和0.01g);小型电热恒温烘箱;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操作(一)风干土壤选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压碎,通过1mm筛,混合均匀后备用。
将铝盒在105℃恒温箱中烘烤约2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准确到至0.001g。
用角勺将风干土样拌匀,舀取约5g,均匀地平铺在铝盒中,盖好,称重,准确至0.001g。
将铝盒盖揭开,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烘烤6h。
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20min),立即称重。
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应做两份平行测定。
(二)新鲜土壤在田间用土钻取有代表性的新鲜土样,刮去土钻中的上部浮土,将土钻中部所需深度处的土壤约20g,捏碎后迅速装入已知准确质量的大型铝盒内,盖紧,装入木箱或其他容器,带回室内,将铝盒外表擦拭干净,立即称重,尽早测定水分。
土壤饱和含水量测定方法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资源,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基础。
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有孔隙都被水填满的状态。
测定土壤的饱和含水量对于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称量土壤样品的干重和湿重,计算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称量干重并记录。
2.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3.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称量湿重并记录。
4.计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公式为:水分含量=(湿重-干重)/干重×100%。
二、容积法容积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容积和重量,计算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将其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
2.将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加入足够的水,使其完全饱和。
3.将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和水一起称重,并记录重量。
4.计算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公式为:饱和含水量=(容器中的总重量-干土重量)/干土体积。
三、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利用土壤中水分的电导率来测定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计算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将其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
2.将容器中的土壤样品加入足够的水,使其完全饱和。
3.将电极插入土壤中,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
4.根据电阻率和土壤的电导率关系,计算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量。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测定土壤的饱和含水量,但各自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检测土壤含水量是根据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而定的,而土壤的含水量受到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一、土壤含水量的重要性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它不仅影响到土壤的颗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还直接关系到土壤的通透性和吸水性,是判断土壤肥力水平的参考指标;土壤含水量还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关,是作物的根系活动的重要前提。
同时,很多土地利用的判定也需要参考及提高土壤含水量,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
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原则1. 选择土壤样品:取五份重量相同的土壤样品,筛去不同样品中的碎石、残留植被等明显差异的杂质,把满足检测要求的样品保存起来。
2. 干燥处理:取一份土壤样品,在室温下用烘干箱干燥处理;如果土壤中检测含水量大于15%,则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处理,并在室温下冷却恢复。
3. 减水量测定:将处理后的粗土壤样品按照称量仪倒入减水量金属杯中,以非电加热的方式将水夹提去,分别测量减水量两次,取二者的平均值即为本次检测的减水量。
4. 称重法测定:将处理后的粗土壤样品放入称量过程,用天平在空气中对样品进行称重,记录实测重量及水份净重,用实测重量减去水份净重,再根据标准温度和湿度来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素1.灌溉:灌溉到地里的水会使土壤含水量增加,若灌溉太多,则有可能吨位和透气性受损,也造成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2.降雨:降雨能使土壤含水量蓄积,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土壤的植物营养物质的分布;不仅影响着土壤机械结构,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及其后果。
3.湿度:湿度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因素,湿度通常越大,含水量就越高,而当湿度太低时,土壤也不能有较高的含水量。
4.植物生长:植物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因此植物生长也会影响土壤含水量;即植物越生长,土壤的含水量就越低,反之亦然。
四、土壤含水量的管理1.合理灌溉:要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合理决定灌溉的时机和灌溉量,不仅要保证土壤充足的水分,也要注意避免积水或过流;2.增强养分运移:可以采取复合肥料用于养分补给,以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运移,进一步改善土壤的肥力;3.地力改良:可以采取土层松实、补化调节等措施,增加土壤的吸水量及气孔,提高通透性,进而改善土壤的含水量;4.作物的种植管理:可以采取水热调控和植物整理种植等措施,科学控制水分的消耗从而确保土壤的含水量;5.科学施肥:可根据土壤实验室数据,应用适量肥料,如木质素、磷肥、氮肥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湿度,增强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率测定方法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壤中水分的含量,是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测定土的含水率对于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的含水率测定方法。
一、干燥法干燥法是一种简单、直接、可靠的测定土的含水率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重量的土样,称重并记录质量。
2.将土样放入干燥器中,加热至100℃左右,保持一定时间,直至土样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3.取出土样,再次称重并记录质量。
4.根据土样的质量变化计算出土的含水率。
干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干燥,且不能测定土样中的挥发性水分。
二、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土样在不同含水率下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土的含水率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重量的土样,称重并记录质量。
2.将土样放入烘箱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取出土样并立即称重。
3.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土样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4.根据土样的质量变化计算出土的含水率。
重量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精度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测定,且不能测定土样中的挥发性水分。
三、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土样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电阻率来计算土的含水率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重量的土样,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2.将土样放入电阻率计中,测量土样的电阻率。
3.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土样的电阻率不再发生变化。
4.根据土样的电阻率变化计算出土的含水率。
电阻率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且不能测定土样中的挥发性水分。
综上所述,不同的土的含水率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方法
测定土壤的相对含水量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干重法:将取自土壤剖面的样品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并记录干重,然后将样品在80℃温度下加热24小时,再次记录干重。
计算相对含水量的公式为:相对含水量(%) = [(wet weight - dry weight)/(dry weight)] × 100%。
2. 水分传导法: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或水分计,直接测量土壤中的含水量。
3. 滴定法:取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干燥剂(如氯化钙),使土壤中的水分被吸附到干燥剂中,之后用溶液滴定剂量,通过滴定溶液的用量来确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4. 建立水分特征曲线法:通过测量不同水势下土壤样品的水分含量,建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从而确定土壤相对含水量。
5. 烘干法: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然后称量样品的湿重和干重,通过湿重和干重的差值计算相对含水量。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和设备条件来决定。
105度烘干法测定水分
105度烘干法测定水分是常用的标准方法,适用于测定土壤、植物、谷物种子等含水量的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
1.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确保样品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2. 将样品放入称量铝盒中,记录铝盒的初始质量。
3. 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105℃的恒温烘箱中,烘干一定时间。
一般而言,烘干时间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数量而定,通常为2\~4小时。
4. 取出铝盒,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铝盒和干样品的质量。
5. 计算水分的质量,并计算水分的质量分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样品时,应充分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出现误差。
此外,在烘干过程中,应保持烘箱内的温度稳定,以避免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以上是105度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基本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可能因实验要求和样品性质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实验时,应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水分测定(附墒情鉴别)一、目的要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是由土壤来供给。
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和释放也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因此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与品质。
经常了解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可以及时提出灌排措施,从而保证植物生长发育良好,获得高产。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二、烘干法烘干法是测定土壤含水量的通用方法,测定本身的误差取决于所用天平的精确度和取样的代表性,所以在田间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点的代表性。
测定步骤如下:(一)用已知重量的铝盒在天平上称取欲测土样15—20克。
(二)将盛土样的铝盒放入烘箱内,打开盖,在105~110℃温度条件下连续烘6小时,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三)将铝盒盖盖上,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
(四)称后再将盖打开,放入105~110℃温度的烘箱中烘2小时,取出称重,如此连续烘至恒重(两次差数小于0.05克)(五)计算:三、酒精燃烧法:酒精在湿土中燃烧,使水分迅速蒸发干燥。
酒精燃烧时火焰距土面2~3厘米,样品温度约70~80℃,当火焰将熄灭前几秒钟,火焰下降,土温迅速上升到180~200℃,然后很快下降至85~90℃,缓慢冷却,由于高温阶段时间很短,所以,样品中的有机质及盐类损失甚微(有机质含量高于5%的样品不适用本方法)。
测定步骤如下: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全过程只需20分钟左右,这种快速测定法很适合田间测定。
(一)称取样品10克,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二)向铝盒加酒精,使样品全部为酒精浸没;(三)燃着酒精,经数分钟后熄灭,待样品冷却后,再加少量酒精燃烧,一般情况下,样品经两次燃烧即达恒重。
(四)结果计算:同烘干法。
此法需进行平行测定,允许平行绝对误差<1%,取算术平均值。
四、仪器、药品:天平、铝盒、烘箱、量筒、无水酒精、干燥器。
【附】土壤墒情田间鉴别:田间鉴别土壤墒情,对我们进行田间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方法土壤相对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它是评估土壤湿度和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高温恒温器中,在105-110摄氏度下烘干1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并立即称重,记录质量为m2。
最后,将烘干后的土壤样品置于105摄氏度下烘干至质量不再变化,称重,记录质量为m3。
根据公式:土壤相对含水量(%)=(m2-m3)/(m3-m1)×100%计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
二、容积法容积法是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体积为V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容量已知的圆柱形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重量为m1。
接下来,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记录加水前后容器的重量分别为m2和m3。
最后,根据公式:土壤相对含水量(%)=(m3-m1)/(m2-m1)×100%计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
三、电阻法电阻法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它利用土壤水分对电阻的影响来进行测量。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电阻计中,测量土壤的初始电阻值为R1。
接下来,向土壤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等待一段时间使水分充分渗透,然后测量土壤的电阻值为R2。
最后,根据公式:土壤相对含水量(%)=(R2-R1)/R1×100%计算出土壤相对含水量。
四、红外辐射法红外辐射法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
它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来进行测量。
首先,需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为m1。
然后,将土壤样品放入红外辐射仪中,并记录初始红外辐射值为I1。
土壤水分的测定(吸湿水和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排除重力水后,本身所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数量。
它是研究土、水、植物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改良、合理灌溉不可缺少的水分常数。
吸湿水是风干土样水分的含量,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一、土壤吸湿水的测定测定原理风干土壤样品中的吸湿水在105±2℃的烘箱中可被烘干,从而可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后土重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自由水和吸湿水都被烘干,然而土壤有机质不能被分解。
测定步骤1.取一干净又经烘干的有标号的铝盒 (或称量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重为A。
2.然后加入风干土样5—10g(精确到0.0001g),并精确称出铝盒与土样的总重量B。
3.将铝盒盖斜盖在铝盒上面呈半开启状态,放入烘箱中,保持烘箱内温度105±2℃,烘6小时。
4.待烘箱内温度冷却到50℃时,将铝盒从烘箱中取出,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再启开铝盒盖烘2小时,冷却后称其恒重为C。
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3mg。
结果计算该土样吸湿水的含量(%) =[ (B-A)-(C-A)/(C-A)×100%=[ (湿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注意事项(1)要控制好烘箱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105±2℃,过高过低都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干燥器内所放的干燥剂要在充分干燥的情况下方可放入烘干土样。
否则干燥剂要重新烘干或更换后方可放入干燥器中。
主要仪器铝盒、分析天平(0.0001g)、角匙、烘箱、坩埚钳、干燥器、瓷盘。
二、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测定方法(铁框法)1.在田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面积不少于0.5m2,仔细平整地面。
2.将铁框击入平整好的地块约6—7cm深,其中大框(50×50cm2)在外,小框(25×25cm2)在内,大小框之间为保护区,其之间距离要均匀一致。
小框内为测定区。
3.在上述地块旁挖一剖面,测定各层容重及其自然含水量。
土的天然含水率
土的天然含水率是指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水分含量,通常用一个百分比数字来表示。
它包括土壤颗粒、孔隙和微生物等元素上的水分。
测定土的天然含水率通常有以下方法:
1. 重量法测定:将初始干燥的土样称重并放置在105°C的烘箱中烘烤一段时间以去除水分,然后再称取其重量。
天然含水量= (烘后重量- 初始重量)/初始重量
2. 酒精醋酸酯法测定:利用酒精醋酸酯来吸附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然后加热酮醇混合物从中将这些水分析出,再推算出土的天然含水率。
3. 牛顿降水法测定:将土壤样品放置在一个封闭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把容器晃动一定次数,最后控制渗出水量来测定含水率。
分析土的天然含水率有助于了解土壤水分状况,为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水分的测定
测定土壤水分是为了了解土壤水分状况,以作为土壤水分管理,如确定灌溉定额的依据。
在分析工作中,由于分析结果一般是以烘干土为基础表示的,也需要测定湿土或风干土的水分含量,以便进行分析结果的换算。
一、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很多,实验室一般采用酒精烘烤法、酒精烧失法和烘干法。
野外则可采用简易的排水称重法(定容称量法)。
(一)酒精烘烤法
1、原理:土壤加入酒精,在l05℃—110℃下烘烤时可以加速水分蒸发,大大缩短烘烤时间,又不致于因有机质的烧失而造成误差。
2、操作步骤
①取已烘干的铝盒称重为W1(克)。
②加土壤约5克平铺于盒底,称重为W2(克)。
③用皮头吸管滴加酒精,便土样充分湿润,放入烘箱中,在105℃—110℃条件下烘烤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重为W3(克)。
3、结果计算
W2-W3
土壤水分含量(%)=—————×100
W3-W1
土壤分析一般以烘干土计重,但分析时又以湿土或风干土称重,故需进行换算,计算公式为:应称取的湿土或风干土样重=所需烘干土样重×(1+水分%)
(二)酒精烧失速测法
1、原理:酒精可与水分互溶,并在燃烧时使水分蒸发。
土壤烧后损失的重量即为土壤含水量。
2、操作步骤:
①取铝盒称重为W l(克)。
②取湿土约10克(尽量避免混入根系和石砾等杂物)与铝盒一起称重为W2(克)。
③加酒精于铝盒中,至土面全部浸没即可,稍加振摇,使土样与酒精混合,点燃酒精,待燃烧将尽,用小玻棒来回拨动土样,助其燃烧(但过早拨动土样会造成土样毛孔闭塞,降
低水分蒸发速度),熄火后再加酒精3毫升燃烧,如此进行2—3次,直至土样烧干为止。
④冷却后称重为W3(克)。
3、结果计算同前
(三)烘干法
1、原理:将土样置于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即可使其所含水分(包括吸湿水)全部蒸发殆尽以此求算土壤水分含量。
在此温度下,有机质一般不致大量分解损失影响测定结果。
2、操作步骤
①取干燥铝盒称重为W1(克)。
②加土样约5克于铝盒中称重为W2(克)。
③将铝盒放入烘箱,在105℃一110℃下烘烤6小时,一般可达恒重,取出放人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可称重。
必要时,如前法再烘1小时,取出冷却后称重,两次称重之差不得超过0.05克,取最低一次计算。
注: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烤时间可以缩短,即5—6小时。
3、结果计算同前
二、思考题
1、列出实验数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2、在烘干土样时,为什么温度不能超过110℃?含有机质多的土样为什么不能采用酒精烧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