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u配置手册(oracle+informix)
- 格式:doc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48
NBU配置环境介绍服务器:x2100m2(host2),solaris10Switch:brocade 3200Tape Lib: Stk 180Driver: 1*LTO3,1*LTO2客户端:host2,host1(x2100m2)启动图形界面:/usr/openv/netbackup/bin/jnbSA &✓配置storage devices(机械手、磁带机,storage units等)✓配置磁带volumes✓创建备份策略并增加client端一、配置storage devices(机械手、磁带机,storage units等)点击“getting started”,下面画面出现:点击Next,点击Next,点击Next,点击next,查看即将创建的storage unit “host2-hcart3-robot-tld-0”的属性完成storage devices配置二、配置磁带volumes在media device management->media->robots下面,有机械手TLD(0),鼠标右键点击它,选择“Inventory Robot…”先选择“Update volume configuration”,然后点击“Start”,将找到的磁带显示在下面: Slot 34, Media ID 为LTO303点击“close“关闭窗口。
三、创建备份策略并增加client端创建一个策略,对host1的/nbutest目录进行全备份。
输入备份策略的名字,例如host1输入客户端的名字,此处“host1”;并正确选择客户端的OS,此处为Solaris 10点击“Add”,将要备份的路径“/nbutest”增加上,选择全备份“full backup”,选择备份频率为每周备份一次,数据保留时间为2星期数据保留时间有10种选择,选择备份的开始时间为18:00到5:00完成。
NBU7.6
测试报告v1.1 二○一五年十一月
1测试概述
1.1测试环境
1.2测试项目
1、使用NBU NDMP功能备份EMC isilon。
2、通过恢复功能查看恢复文件是否附带权限。
3、通过两次备份观察HP Storage Works上的重删比。
2 测试内容
3.1测试isilon的备份和还原
3.1.1 测试描述
对EMC isilon的某个卷进行备份,然后进颗粒度还原文件,以及HP虚拟带库的重删比。
第一次备份的数据为180G;待第一次备份成功结束后,再增加7G数据进行再次备份,在HP虚拟带库上观察重删比。
3.1.2 测试方法
1、配置备份策略对EMC isilon进行备份。
2、备份完成后,从HP虚拟带库上观察重删比,通过增加数据再次备份,观察HP虚拟带库上
的重删比。
3、备份成功后,删除某个待权限的文件再进行还原操作,观察恢复的文件是否带权限。
3.1.3期望结果
1、可以通过NBU的NDMP功能备份EMC isilon。
2、观察HP第二次重删比较高。
3、恢复的文件带权限。
3.1.4 测试步骤
备份策略配置:
选择isilon客户端:
第一次备完查看HP备份占用容量:(180G);实际180G容量已经重删。
新增数据备份:(新增20G,再观察HP重删情况):
3.1.5 测试总结:
通过以上测试步骤,测试期望结果符合,且备份速率在千兆网络下为82M/S。
NBU 企业级备份平台使用指南目录1NBU 简介 (5)2NBU基本概念 (8)3NBU 管理界面 (11)4配置存储单元 (12)5配置备份策略(Policy) (23)5.1如何规划一个Policy (24)5.2如何创建一个Policy (28)6其它安装配置 (46)6.1定义NetBackup全局属性 (46)6.2重新定义保存期限等级 (49)6.3Multiplexing(MPX)多路共享 (50)6.3.1何时使用Multiplexing (51)6.3.2如何配置Multiplexing (51)6.4限制备份带宽,调整备份速度 (54)6.4.1配置方法 (54)6.5配置Media Server (54)6.6配置bp.conf (Server)文件 (56)6.7配置bp.conf (Client)文件 (57)6.8配置Email通知 (57)7管理NetBackup (59)7.1备份NetBackup数据库 (59)7.2.1用bpps显示NetBackup目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65)7.2.2启动NetBackup进程 (65)7.2.3停止NetBackup进程 (66)7.3管理Client文件的恢复 (66)7.4负载平衡 (67)7.5Duplicating(复制),Verifying(核查)和 Importing(导入)操作 (68)7.5.1复制(Duplicating) (68)7.5.2核查(Verifying) (71)7.5.3导入(Importing) (71)8任务监视器(Activity Monitor) (74)8.1Activity Monitor的界面 (74)8.2使用Job Monitor (75)8.2.1任务监视器作用 (75)8.2.2查看任务细节 (76)9NetBackup报告 (77)10备份的恢复 (83)11设备管理(device manager) (88)11.1增加一个机械手 (89)11.2增加一个驱动器 (92)11.3机械手与驱动器配置实例 (95)12介质管理 (98)12.2配置Volume Pool (99)12.2.1增加一个Volume Pool (99)12.2.2Scratch Volume Pool (101)12.3增加卷 (101)12.3.1使用Robot Inventory功能增加一个机械手控制的卷 (101)12.3.2不使用Robot Inventory功能增加一个卷 (103)12.4移动卷 (104)12.5Deassign一个卷 (106)12.6改变一个卷的属性 (106)12.7更换一个卷 (109)12.7.1更换但不用相同的Media ID (109)12.7.2更换但使用相同的Media ID (110)13bpadm和vmadm (111)13.1bpadm (111)13.2vmadm (111)13.3tpconfig (112)14使用和维护步骤 (113)14.1配置NetBackup基本步骤 (113)14.2磁带机的清洗 (113)14.3在一个库体中,NetBackup如何选择使用一个介质 (113)14.4如何恢复NetBackup本身的数据库 (115)14.5如何使用tar读出NetBackup的备份 (115)1NBU 简介NBU是VERITAS 公司提供的企业级备份管理软件,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UNIX、Microsoft Windows、OS/2以及Macintosh等。
利用NBU6.5备份AIX5.3下的ORACLE 10G数据库NBU服务器端由一台IBM 226服务器及一台昆腾虚拟带库组成,需备份的客户端为安装AIX5.3的IBM小机,备份的对象为ORACLE 10G数据库。
整个备份的拓扑图如下:环境说明:1、NBU备份主服务器与昆腾虚拟带库已配置完成2、次只为增加的一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安装NBU客户端相关软件并调试,然后在NBU备份主服务器上添加此客户端并建立备份策略等相关调试3、IP地址(化名):操作步骤:1、配置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hosts文件#cd /etc#vi hosts添加一行:10.31.111.111 nbuserver保存退出。
2、安装NBU clients软件通过FTP将NBU客户端软件上传至小机的TMP目录下,然后运行:#cd /tmp#chmod –R 777 unixclients#cd unixclients#./installSymantec Installation ScriptCopyright 1993 – 2007 Symante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Installing NetBackup Client SoftwareNOTE: To install NetBackup Server software, insert the appropriate NetBackup Server cdrom.Do you wish to continue? [y,n] (y) //输入yDo you want to install the NetBackup client software for this client? [y,n] (y) //输入yThis package will install RS6000/AIX5 client.This package will install NetBackup client 6.5.Enter the name of the NetBackup server : nbuserver //输入NBU备份主服务器hostnameWould you like to use “oracle1″ as the configuredname of the NetBackup client? [y,n] (y) //输入y,使用原小机的hostsname:oracle1确认后,就开始安装NBU客户端软件,安装的默认路径为/usr/openv/netbackup。
如何安装NBU 的Informix 插件环境Aix 5.2.0,NBU 5.1(mp2),Informix Dynamic Server Version 9.40.FC3,HostName MyAix,Informix server name: eMarket安装步骤一、使用root 用户登录二、执行命令确认是否安装了Informix 插件的有效licence:#/usr/openv/netbackup/bin/admincmd/get_license_key三、安装插件。
将NBU Option 安装盘插入驱动器,执行下列命令:#mount –v cdrfs /dev/cd0 /cdrom#cd /cdrom#./install系统将显示下列信息:NetBackup Database Agent InstallationChoose the Database Agents you wish to installone at a time or select Install All Database Agents.1) NetBackup for DB22) NetBackup for Informix……q) Done Selecting Agentsx) Exit from this ScriptSelect the Oracle option if upgrading any of thefollowing: Oracle, Oracle on UNIX Advanced BLI Agent,Oracle ServerFree Agent or Database Archiver.The packages have been combined.Choose an option: 2Choose an option: qYou have chosen to install these Database Agents:NetBackup for InformixIs this list correct? [y,n] (y)选择y 后系统开始安装Informix 插件:Installing NetBackup for InformixInstalling NetBackup for Informix...Extracting files from /usr/openv/netbackup/dbext/INFORMIX.rs6000_51.tar.Z ...……NetBackup for Informix installation completed.**********Execution of ./install_dbext is complete.Execution of ./install is complete.File /tmp/install_options_trace.23880 contains a trace of this install.四、设置informix home 路径。
INFORMIX数据库系统安装手册作者:不祥 | 出处: | 2006-10-23 | 已被阅读0小]一、我们公司在开发推广应用软件时, 选用INFORMIX-ONLINE和INFORMIX-SQL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平台。
其中INFORMIX-ONLINE共有7张3.5英寸的软盘, INFORMIX-SQL共有4张3.5英寸的软盘, 均为cpio的文件格式。
二、INFORMIX数据库系统的安装1. 建立INFORMIX数据库系统用户在安装INFORMIX数据库系统前, 应先建立INFORMIX数据库系统的用户, 其用户名为informix, 用户组为informix。
Informix用户的建立步骤如下:1)以超级用户root注册;2)输入如下命令:#sysadmsh3)一次选择如下菜单:Accounts—User—Create4)系统出现输入画面时,依此输入(或选择)如下内容:Username 后输入:informixComment 后不输入Modify defaults? 选择yes5)系统出现另一个画面是,依此输入(或选择)如下内容:Login group 时选择Specify 后输入:informix如果系统中没有informix用户组,系统会提示:Do you wish to create it?: 选择 yesGroup ID: 选择 Default系统出现一个提示框,里面有两个用户组:group 和informix将光标停在group上面,输入一个空格,再打回车。
Login shell 选择:DefaultHome directory 选择:Default、Create homeUser ID number 选择:DefaultType of user 选择:Default6)系统提示:Are you sure you wish to create this new user account?Please choose one of: 选择:Yes7)当系统提示:Press to continue:时,输入回车键。
异机恢复ORACLE数据库(NBU)ORACLE数据库异机恢复(NBU)一.恢复的前提条件.1.)日常备份都是成功的。
至少有一次全备份及全备份以来的增量备份和Archivelog.2.)原主机的OS及ORACLE版本与目标主机的OS及ORACLE版本保持一致.3.)需要原数据库的下列信息:1)IP Address, Hostname, Nbu media server/client2)Oracle DB version, SID,DBID,Datafile Path,Controlfile Path,Archivelog Path3)Catalog DB IP,SID/Service name ,user/password4.)在目标主机上安装与原数据库版本相同的oracle软件(Install type :Softwareonly)5.)在目标主机上安装Veritas 软件,安装类型与原主机一致(media server or client)二. 下面以aush49上的s1rel DB恢复到aush61为例对veritas 及oracle进行配置.1 )在目标主机上(aush61)配置veritas1) Edit $ORACLE_HOME/bp.conf file(aush61) s3pis> cd $ORACLE_HOME(aush61) s3pis> vi bp.confSERVER = aush06 /*master server host name*/CLIENT_NAME = aush49 /*source host name ,如果aush49是media server则写 SERVER = aush49*/CLINET_READ_TIMEOUT = 18002)Edit /usr/openv/netbackup/bp.conf ( aush61)aush61#vi bp.confSERVER = aush06 /*master servername*/CLIENT_NAME = aush49 /*source host name , 如果aush49是media server则写 SERVER = aush49*/CLIENT_NAME = aush61 /*target host name */VERBOSE = 5CLIENT_READ_TIMEOUT = 1800CLIENT_CONNECT_TIMEOUT = 18003) Touch a file on Master Server (aush06)aush06#cd /usr/openv/netbackup/db/altnamesaush06#touchaush61 /*target host name */2 ) 在master server (aush06)与目标主机(aush61)上配置/etc/hosts 文件aush61#vi /etc/hosts127.0.0.1 localhost10.5.15.61 aush6110.5.15.6 aush0610.5.15.49 aush4910.5.15.58 aush58aush06#vi /etc/hosts127.0.0.1 localhost10.5.15.61 aush6110.5.15.6 aush0610.5.15.49 aush4910.5.15.58 aush583) 在目标主机上(aush61)配置ORACLE.1 )创建于原数据库(aush49)相同的oracle user/group : s3pis/dba2 ) 配置s3pis环境变量(aush61) s3pis> more .profileORACLE_HOME=/u01/s3pis;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SID=s3rel;export ORACLE_SIDPATH=$PATH:$ORACLE_HOME/bin;export PATHPS1="(`hostname`) `whoami`>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exportLD_LIBRARY_PATH3 ) 安装与原数据库相同版本的Oracle 软件,安装类型:SOFTWARE ONLY.4 ) 创建$ORACLE_HOME/network/admin/tnsnames.ora 文件连接catalog DB.(aush61) s3pis> more tnsnames.oracatalog =(description=(address_list=(address=(protocol=tcp)(host=10.5.13.178)(port=1521)))(connect_data=(service_name=catalog)))5 ) 创建pfile如果有原数据库(s1rel db)的pfile 或spfile ,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没有可以手动创建pfile !6 )创建与原数据库(s1rel db)相同的文件存放路径!1)根据对原数据库(s1rel )的日常维护信息,可以知道controlfile,datafile,archivelog file 的存取路径。
Informix安装完成后进行配制一、测试是否已经连接先点击开始→所有程序→Informix Clinet SDK→ILogin Demo如下图就会弹出一个测试是否联通了的测试界面如下点击File→Run就会弹出如下图然后在这个页面里输入相应的信息如下图里面的server里填写的是数据库服务名:enipas_online_net Hostname里填写的是数据库IP地址:221.5.135.13 Servicename里填写的是数据库端口:9003Protocolname里填写的是onsoctcpUsername 里填写的是用户名scutestPassword 里填写的是密码scutestStores Database 里填写的是数据库名:scpdb填写完后再点击OK进行测试如出现下面的窗口就是连接测试成功然后关闭这个重启电脑(informix客户端安装后一定要重启后才能使用)二、配制informix点击开始→所有程序→Informix Client SDK →Informix Setnet32 如下图就会弹出点击Server Information 如下图在这里填写完相应信息如下图在informix Server里填写数据库服务名:enipas_online_net HostName 里填写数据库IP地址:221.5.135.13 Protocolname里填写的是onsoctcpService Name里填写的是数据库端口:9003然后点击Host Information 就会弹出如下页面在这里填写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如下图然后点击确定就会弹出如下信息点击确定就可以了三、配制informix的ODBC数据源重启后开始配制informix的ODBC数据源: 如下图1、点击开始→管理工具→数据源就会弹出下图2、就会出现下图点击添加就会出现下图选择INFORMIX 3.30 32 BIT就会出现下图在Data Source Name里输入连接名cqwtin7 然后点击Connetction在Connetction 里的Server Name里输入数据库服务名:enipas_online_net 然后再填写Database Name 里输入数据库名scpdb在User Id里输入用户名scutestPassword 里输入密码scutest然后点击Test Connection进行连接测试如果成功就可以了。
INFORMIX FOR LINUX 安装使用手册(ONLINE分册)高伟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2月19日Informix 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及检查使用一:Informix Online for Linux的安装方法 (2001-05-10 20:39:08)1、创建INFORMIX用户组和informix用户。
home=/usr/informix2、给informix加密码。
3、展开informix安装文件:rpm -i ******************.rpm(共三个)4、修改root的profile,增加INFORMIXDIR=/usr/informixexport INFORMIXDIR执行profile5、数据库安装,安装的原则是先装低版本的软件,后装高版本的软件,最后装online。
a、 #cd /usr/informixb、 #./installclientsdkc、 #./installonline6、增加文件系统online。
用户可以定义别的文件系统。
mount /online文件系统。
创建数据文件onlinedbs。
#cd /online#>onlinedbs#chmod 660 onlinedbs7、修改/online和/online/onlinedbs的权限#chown informix /online#chgrp informix /online#chown informix /online/onlinedbs#chgrp informix /online/onlinedbs8、以informix注册cd /usr/informix/etc9、将onconfig.std文件拷贝到onconfig或别的文件名。
vi onconfig中的参数a、ROOTPATH /online/onlinedbsb、ROOTSIZE 100000c、CONSOLE /dev/nulld、TAPDEV /dev/null或用户定义e、LTAPDEV /dev/nullf、DBSERVERNAME db(此项可自己定义但要求与sqlhosts中的定义一致。
Oracle安装完成以后用sys密码为chss连接身份为SYSDBA进入
然后选择管理
然后选择存储---表空间
选择创建
先创立一个社区永久表,命名为DAPA然后确定,如果出现下面的错误
选择下面添加出现如下图表
文件名就是所创建的表名称,我们以DAPA为列
增量选择100MB,文件大小选无限制,然后继续
点击确定,然后再创建一个社区的临时表,方法同上,只是在
此页面名称要改为pada_ls以区分永久表,并且在类型中设置为临时,然后确定。
相同再建立一个HIS的永久表和临时表,分别命名为NETHIS和NETHIS_LS。
表创建完成以后,我们进主页面中,依次点击管理→用户→创建,即可创建用户。
页面会跳转到如下图的类似的页面中
选择创建,出现如下界面
其中名称为永久表名称,我们上面社区用的表名称为PADA那么我这里就填入PADA,密码为此角色的密码,我们设为CHSS
默认表空间就是我们创建的社区的永久表,零时表空间及为我们所创建的社区临时表空间,
然后确定
同样的方法,我们建立HIS的角色。
确定以后我们返回了用户页面
找到我们新建的用户,然后双击
选择编辑
然后再选择角色
再选择编辑列表
再可选角色里面选择DBA双击,确定,然后再选择系统权限
然后编辑列表
选择最下面的SYSDBA然后确定—应用。
然后注销系统,用新建立的用户名DAPA看看是否能够登录系统。
其中连接身份为Nomal如果可以登录,那么Ok了
这样社区的用户就建立好了。
用相同的方法家里NETHIS的用户。
目录1 VERITAS NETBACKUP (NBU) 简介 (3)2 NBU基本概念 (5)3 NBU 管理界面 (6)4 配置存储单元 (8)5 配置备份策略(Policy) (14)5.1 如何规划一个Policy (15)5.2 如何创建一个Policy (17)6 其它安装配置 (30)6.1 定义NetBackup全局属性 (30)6.2 重新定义保存期限等级 (32)6.3 Multiplexing(MPX)多路共享 (33)6.3.1 何时使用Multiplexing (34)6.3.2 如何配置Multiplexing (34)6.4 限制备份带宽,调整备份速度 (35)6.4.1 配置方法 (36)6.5 配置Media Server (36)6.6 配置bp.conf (Server)文件 (37)6.7 配置bp.conf (Client)文件 (37)6.8 配置Email通知 (38)7 管理NetBackup (39)7.1 备份NetBackup数据库 (39)7.2 管理NetBackup进程 (44)7.2.1 用bpps显示NetBackup目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44)7.2.2 启动NetBackup进程 (45)7.2.3 停止NetBackup进程 (45)7.3 管理Client文件的恢复 (45)7.4 负载平衡 (45)7.5 Duplicating(复制),Verifying(核查)和 Importing(导入)操作. 467.5.1 复制(Duplicating) (46)7.5.2 核查(Verifying) (48)7.5.3 导入(Importing) (48)8 任务监视器(Activity Monitor) (50)8.1 Activity Monitor的界面 (50)8.2 使用Job Monitor (51)8.2.1 任务监视器作用 (51)8.2.2 查看任务细节 (51)9 NetBackup报告 (53)10 备份的恢复 (58)11 设备管理(device manager) (63)11.1 增加一个机械手 (64)11.2 增加一个驱动器 (67)11.3 机械手与驱动器配置实例 (68)12 介质管理 (70)12.1 如何启动介质管理 (70)12.2 配置V olume Pool (71)12.2.1 增加一个V olume Pool (71)12.2.2 Scratch V olume Pool (72)12.3 增加卷 (73)12.3.1 使用Robot Inventory功能增加一个机械手控制的卷 (73)12.3.2 不使用Robot Inventory功能增加一个卷 (74)12.4 移动卷 (75)12.5 Deassign一个卷 (76)12.6 改变一个卷的属性 (76)12.7 更换一个卷 (79)12.7.1 更换但不用相同的Media ID (79)12.7.2 更换但使用相同的Media ID (79)13 bpadm和vmadm (80)13.1 bpadm (80)13.2 vmadm (80)13.3 tpconfig (80)14 使用和维护步骤 (81)14.1 配置NetBackup基本步骤 (81)14.2 磁带机的清洗 (81)14.3 在一个库体中,NetBackup如何选择使用一个介质 (81)14.4 如何恢复NetBackup本身的数据库 (82)14.5 如何使用tar读出NetBackup的备份 (82)1VERITAS NETBACKUP (NBU) 简介NBU是VERITAS 公司提供的企业级备份管理软件,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UNIX、Microsoft Windows、OS/2以及Macintosh等。
【关键字】手册NBU备份系统应用操作手册一.NBU6.5备份系统概述1.关于NBU6.5NBU6.5是赛门铁克公司在推出的企业数据保护解决方案Veritas NetBackup的最新版本。
有关赛门铁克公司NBU6.5详细的技术文档列在参考资料中。
2.NBU6.5备份系统架构A机房B机房3.NBU 6.5备份系统使用情况为了从本质上提高核心数据的维护水平,在部门领导和室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我室在2008年7月份按照项目实施规范,根据我们的实际维护需求,全程掌控和参与了系统介绍,方案论证,策略制定,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等流程。
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比较规范,NBU 6.5备份系统自8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运行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之中,按照设定策略按时按机为8台设备上的关键数据――文件系统(每月),数据库(每日),数据库逻辑日志(每日)等数据做了可靠备份,完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同时,NBU 6.5备份系统经过4个多月的运行,其可靠性,易用性和灵活性等优越性能得到了证实,为我们下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XX网平台PPS业务于从原设备割接至JC_SCP3上,相关的备份配置也做了调整。
本文列出的所有数据均为截至的最新数据。
4.启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的方法NBU 6.5备份系统的所有操作均需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上完成。
(1)在windows上启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已安装了netbackup_6.5_win86软件)开始―程序―VERITAS netbackup―netbackup java version6.5进入。
(2)在unix上启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a.以root用户登录到NBU服务器。
b.运行/usr/openv/netbackup/bin/jnbSA & 命令进入。
二.NBU服务器和NBU客户机的相关数据1.NBU服务器相关数据2.磁带库相关数据3.NBU服务器+磁带库的架构机械手磁带盒驱动器1 驱动器2 NBU服务器磁带库4.磁带库已分配的策略卷池5.NBU客户机相关数据三.备份结果的检查方法1.使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activity monitor的检查方法(1)一般检查activity monitor可显示最近几天的备份结果。
NBU备份系统配置指南引言: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已经成为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关键数据和应用程序,构建一个可靠、高效的备份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个NBU (NetBackup)备份系统的配置指南,帮助企业构建一套安全可靠的备份系统。
1.硬件要求: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备份服务器和存储介质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对于备份服务器,需要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内存和存储空间。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集群或者冗余配置。
对于存储介质,可以选择磁带库、硬盘阵列或者云存储等,要根据备份数据量和恢复时间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存储介质。
2.网络配置:在配置NBU备份系统的过程中,网络配置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保证备份服务器和被备份的主机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可以通过配置私有网络或者VPN来实现。
其次,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以通过配置多个网络接口来实现并行传输。
此外,还要考虑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的配置,调整网络设置以满足备份系统的需求。
3.软件安装与配置:在使用NBU备份系统之前,需要先进行软件的安装和相关配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NBU版本,并根据操作系统来选择合适的安装包。
然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指引,进行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设置、认证配置和访问权限的控制等。
4.存储策略与备份计划:在配置NBU备份系统时,需要考虑存储策略和备份计划。
存储策略包括了备份数据的保留时间、保留副本数量以及数据压缩和加密等设置。
备份计划包括了备份的频率、备份的时间窗口和备份级别等设置。
根据业务需求和恢复时间目标(RTO),合理地配置存储策略和备份计划可以提高备份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5.监控与维护:配置NBU备份系统后,维护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可以通过配置报警规则和设置监控任务来及时发现备份故障和异常情况。
其次,定期进行数据恢复和系统测试以验证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oracle系统安装与配置手册Oracle 10 g 安装步骤1. 安装前准备检查硬件与操作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硬盘分区是否合理,最好分配为C、D 两个区,删除已经安装的其它类型的数据库,检查ip配置是否正常并唯一。
按照默认选项安装。
点击oracle安装文件的setup.exe,出现如下页面:1、安装方法:说明:一般情况下选择基本安装,在oracle主目录位置填写你将要安装的目录路径;至于是否安装实例按照需求来确定,如果不安装数据库实例,将图中去掉;如果需要安装数据库实例,就输入账号初始密码;(注:如果安装数据库实例,这个数据库实例所有参数都是安装文件默认的,安装过程中没有办法进行调整,比如有些数据库实例要求的字符集如果跟安装默认字符集不一致的话,就不要使用默认安装)安装类型:一般有企业版标准版个人版,这里默认安装企业版;这一个步骤是进行系统软硬件环境检查,看当前机器是否符合数据库安装的基本条件,如果符合,直接按下一步,出现如下页面:点击安装;2. 安装数据库到这一步,安装文件已经在运行安装过程,只需要等待,然后点击完成安装就行了。
这样,数据的安装就已经完成,在这个安装中,系统自动安装了一个数据库实例,不过,往往这个数据库实例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安装自己需要的数据库实例。
3. 安装数据库实例如下图所示,点击开始,启动oracle数据库实例安装文件;将出现如下页面:点击下一步:选择创建数据库,并点击下一步:选择一般用途,并点击下一步:在这里,需要填写你安装的数据库实例的库名和sid,并点击下一步:按照默认选择,点击下一步:不同的密码,设置好之后,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在这里可以修改所创建数据库实例文件存放路径,选择好之后点击下一步:这里可以设置快速恢复区和是否启动归档模式,选择好之后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大小等,设置好之后点击下一步:一步:脚本,点击完成:确定:这一步骤是安装过程,等待数据库实例安装完成。
智能网数据库配置参考2006-02-101、准备数据设备(1)、如果数据库设备采用文件系统,以informix用户登录,按照下列步骤,创建数据库设备文件,同时修改权限mkdir /informix/indbscd /informix/indbstouch /informix/indbs/rootchktouch /informix/indbs/phychktouch /informix/indbs/logchktouch /informix/indbs/tmpchktouch /informix/indbs/datachk01touch /informix/indbs/datachk02touch /informix/indbs/datachk03touch /informix/indbs/datachk04……chown informix:informix /informix/indbs/*chmod 664 /informix/indbs/*(2)、如果数据库设备采用磁盘陈列的裸设备,按照下列步骤,创建数据库设备文件,同时修改权限●按照文档列表,确认主机上已经建好了所有的逻辑卷(在相应的目录下检查是否存在相应的文件名/dev/vgin/lv_datachunk01等)●如果数据库设备采用磁盘陈列的裸设备,以root用户登录,修改逻辑卷的权限⏹cd /dev/vgin/⏹chown informix:informix /dev/vgin/*⏹chmod 664 /dev/vgin/*●以informix用户登录,建立连接,以下内容可以放在一个脚本文件中执行mkdir /informix/indbscd /informix/indbsln -s /dev/vgin/rlv_rootchunk /informix/indbs/rootchkln -s /dev/vgin/rlv_phychunk /informix/indbs/phychkln -s /dev/vgin/rlv_logchunk /informix/indbs/logchkln -s /dev/vgin/rlv_tmpchunk /informix/indbs/tmpchkln -s /dev/vgin/rlv_datachunk01 /informix/indbs/datachk01ln -s /dev/vgin/rlv_datachunk02 /informix/indbs/datachk02ln -s /dev/vgin/rlv_datachunk03 /informix/indbs/datachk03ln -s /dev/vgin/rlv_datachunk04 /informix/indbs/datachk04……注意:以下所有操作都是以INFORMIX登录执行2、设置环境变量,将下面的环境变量加入setenv.in中,并将setenv.in文件加入用户的.profile文件中(LINUX加入.bash_profile文件中)INFORMIXDIR=/informixPATH=$INFORMIXDIR/bin:$PATHexport INFORMIXDIR PATHINFORMIXSERVER=ol_inONCONFIG=onconfig.inLD_LIBRARY_PATH=$INFORMIXDIR/lib:$INFORMIXDIR/lib/esql:$INFORMIXDIR/l ib/cli:$INFORMIXDIR/lib/dmiSHLIB_PATH=$LD_LIBRARY_PATHexport INFORMIXSERVER ONCONFIG LD_LIBRARY_PATH SHLIB_PATH3、配置ONCONFIG文件cp /informix/etc/onconfig.std /informix/etc/onconfig.in修改ONCONFIG文件中的如下参数ROOTPATH /informix/indbs/rootchkROOTSIZE 1024000MSGPATH /informix/online_in.logALARMPROGRAM /informix/etc/log_full.shTAPEDEV /dev/nullLTAPEDEV /dev/nullDBSERVERNAME ol_inNETTYPE soctcp,1,200,CPULOCKS 1000000BUFFERS 100000SHMVIRTSIZE 204800SHMADD 20480LOGSMAX 100DBSPACETEMP tmpdbs4、配置SQLHOSTS文件cp /informix/etc/sqlhosts.std /informix/etc/sqlhosts在sqlhosts文件中加入下面一行ol_in onsoctcp 192.168.5.1881526注:第一项为数据库服务器名,第二项为网络协议,第三项为数据库服务器所在的主机的主机名,第四项为服务端口名)。
NBU存储单元配置--图文并茂(二)(图形篇)在上文中,已经讲解了NBU设置备份策略中的所有的属性的含义和用法,在本文中,将继续上文的介绍,讲述如何在建立备份策略的过程中配置日程表、文件列表和客户端的内容。
一,设定日程表:图一:日程表选项卡由图一可见,在点击了日程表(Schedule)选项卡后,其日程表是空的,需要点击“New…”去新建日程表。
见图二图二:新建日程表由图二可见,在设置NBU日程表有四个选项卡,分别是属性、启动时段、排除日期和日历日程表(日历日程表仅仅在日程表类型下出现),现在让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a.属性选项卡1,名称:首先需要为新建的日程表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比如account_full表示财务部的完全备份日程表等等,没有特殊的限制。
2,备份类型:一般来讲,备份类型分为全备份、差分备份、增量备份、用户备份和用户归档等类型,区别如下:(a)全备份就是将所有数据全部备份起来;(b)差分备份就是备份自上一次备份以来发生改变的部分;(c)增量备份是将自最近一次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改变的部分;(d)用户备份指的是客户端用户可以执行的备份;(e)用户归档指的是客户端用户可以执行的归档。
其中,用户最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差分备份和增量备份的,因为他们都是只备份差异文件,他们的区别之处在于差异的内容不同:差分备份只保存上次差分备份之后的变化内容,而增量备份保存的是自上次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改变。
举例来说,假设周日做过一次全备份,如果周一和周二做过差分备份,然后周三需要恢复的时候,NBU会先得到周日的全备份的内容将数据恢复到周日的状态,然后根据周一的差分备份,将数据恢复到周一的状态,然后在用周二的差分备份将内容恢复到周二的状态,周日、周一、周二的备份内容缺一不可。
在上例中,如果用户周一和周二做的是增量备份,那么只需要周日的全备份和周二的增量备份,即可恢复内容到周二的状态,因为周二的备份记录了周日以来发生的改变,周一的增量备份不再需要。
Oracle 的安装包括企业版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不同的部分安装。
这里以企业版服务器端为主要介绍对象,客户端的安装方法相对要简单 一些。
服务器端安装分为:典型安装、最小安装和定制安装三种。
客户端安装分为:管理员客户端、程序员客户端、应用用户客户端、定 制安装客户端。
■系统需求 1.硬件需求 ● 内存最低配置为 128MB,建议使用 256MB; ● 硬盘交换分区至少是 400MB 或者是内存的二倍以上也可以; ● 硬盘大小需求: 服务器 典型安装 750mb 最小安装 675mb 定制安装 1gb 客户端 管理员 350mb 程序员 260mb 应用用户 150mb 定制安装 470mb 2. 软件需求 ● Linux 系统内核要求是 V2.2 或以上版本; ●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要求是 V1.1.6 或以上版本; ● 系统必须支持 X window。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系统内核的修改 对/usr/src/linux/include/asm/hmparam.h 文件作如下修改: 被修改量 修改后数值 shmmax 内存大小*0.5 shmmin 1 shmmni 100 shmseg 10 对/usr/src/linux/include/linux/sem.h 文件作如下修改: 被修改量 修改后数值 semmni 100 semmsl processes 参数+10 segmns 所有数据库 processes 参数总和+10 semopm 100 semvmx 32767 参数修改完后,用“make dep”、“make clean”、“make bzImage”命令 重新编译内核,并用新内核启动计算机。
2. 系统用户和安装目录的建立 在 Oracle 的技术文档中建议为数据库建立两个组——oinstall、dba,但在 实际使用中笔者发现只要建一个 dba 组就可以顺利安装 Oracle,而不影响系统 的 使 用 ; 需 要 为 数 据 库 增 加 一 个 用 户 oracle , 它 属 于 dba 组 ; 再 建 立/u01/app/oracle/8.1.6 目录,并把它的所有者设为 oracle.dba。
Windows平台Nbu配置手册 一、 系统架构 Master server: windows2003 hostname:nbu Media server: windows 2003 hostname:client01 Oracle: test实例运行在client01主机上 rman库运行在nbu主机上
二、 安装nbu软件 安装软件之前确定好hosts表里面对应的ip和host名 1、安装master server Solaris:首先安装NetBackup_6.5_ICS_Solaris.tar.gz, 都选第一个(PBX)。 6.0版本还需要安装一个rs的包 然后再开始安装master server Windows: 将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选择Launch.exe双击运行 NEXT,直到出现选择master server、Media server 和admin console的界面时输入license 之后master server和media server变为可选状态,选择master server进行安装 选择typical方式安装 配置企业介质管理服务器,一般默认选择master server 2、安装media server 同master server 安装类似,只是在选择界面选择media server即可 3、安装client 端 可以将介质传到客户端进行安装,也可以通过在master server上安装同时分发到各个客户端,我们选择分发的方式进行安装。 选择install client softwareselect from available computers on the network/typical输入master server,选择LAN方式然后进行安装 4、安装补丁包:
在NBU中远程分发客户端软件 到客户端主机上面安装nbu软件client端或:
step1:创建新的policy 客户端总是和一个具体的备份策略(Policy)相绑定,客户端不能独立于Policy而存在.所以通过在Master Server上以”PUSH”方式向客户端分发NBU客户软件之前,必须先创建合适的Policy.(在Server上分发客户端软件,必须确保相应的客户端软件已存在于服务器上.)
step2:分发客户端软件. #bpplclients (检测客户端名称及系统平台) #/usr/openv/netbackup/bin/install_client_files ftp root 这个过程将客户端软件传送到客户端的”/tmp/bp”目录下.
step3:依次更新每个客户端的软件环境. #rsh /tmp/bp/bin/client_config
step4:更新服务器端和所有客户端”/etc/host”文件. 分别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etc/hosts文件中加入Master/Media Server与Client的IP地址和主机名.
三、 配置nbu设备 1、 配置机械臂和驱动器 1.1、 通过nbu提供的配置向导进行配置: Media and device management界面选择configure storage devices
下一步,到选择管理带库的主机的界面: 选择主机之后下一步,nbu会自动到指定主机上查找带库设备,成功之后会显示查找后的结果:
然后一直next到确认配置: 然后确认配置生效即可,之后即可在devices里面看到辨识到的机械臂和磁带驱动器 1.2、 手工添加 在左侧的设备管理栏的devices菜单项下,有robot这个选项,点击它之后,就可以在菜单栏的action这个选项中新建机械手了;同时,如果已经有机械手存在,那么可以在右下角这个子窗口中,看到它们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该菜单(Devices->robot),在与devices平级的另一个菜单项Media下,也有一个robot选项(Media-)robot),那个选项主要是显示与磁带相关的机械手信息的,在那个菜单下无法添加机械手。
图一:添加机械手 由图一可知,添加机械手需要用户选择的是设备连接在哪台机器上、机械手的类型(某些机械手类型下,能够激活图中间的机械手控制选项)、卷数据库所在主机(其他一般都选择默认)后,就可以对机械手进行控制。
同样在devices菜单栏下面有driver的选项,选中之后右键或者在action里面都有添加driver的选项,进入之后就会出现如下窗口:
图二:添加driver 添加磁带驱动器需要用户选择的内容包括:设备所属主机、驱动的名称、驱动器的类型、驱动器在系统中的路径以及控制磁带驱动器的机械手的类型等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就可以在驱动监控栏看到新建的磁带驱动器。 与机械手的添加类似,如果用户填写的信息不正确,NBU将无法使用它。所以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使用的不是特殊的磁带驱动器,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删除现有的所有配置,利用NBU的设备配置向导来配置磁带驱动器是最好的办法。
2、配置Media 在NBU中,介质(media)就是存储数据文件的存储单元的统称。磁带,磁盘或者NDMP服务器这些能够存储数据的都可以称之为介质。很多NBU的用户会把media
认为就是磁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NBU中是使用卷(volume)来表示磁带的,只是由于价格的原因,绝对部分的NBU用户都是使用磁带来做备份而已。 介质管理中的术语: 卷(volume):是介质管理中数据存储的逻辑单位,NBU 分配使用的每一个卷都会有一个media ID记录在卷数据库中(/usr/openv/volmgr/database)中,一般来说一卷磁带就是一个卷; 卷池(volume pool):一组卷的集合,这些卷可以共同分配,供给NBU存放某一种特定类型的数据(普通备份,calalog备份等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可同时存放在一组卷池中。默认的,NBU会创建None、Netbackup、DataStore等卷池。 卷组(volume group):存放在某一个物理设备上的卷的集合,比如同一个机械手控制的所有磁带就是在一个卷组。 介质编号(Media ID):介质编号有两种不同的分类:一是外部介质编号,是用户购买磁带时贴在磁带外壳上的ID;另一个内部介质编号,是NBU自己给每一个磁带定义ID,在磁带初始化的时候生成,与磁带的位置记录一起存放在卷数据库中,也会在磁带头写上。由于NBU对不同磁带类型有不同的命名规则,所以内外介质编号未必会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用户误以为NBU是根据磁带的外部编号来识别磁带的,所以想当然的认为手动的拿出一些磁带后再放回去NBU可以重新识别并继续使用,事实上并不是这样,NBU是通过内部介质ID来识别磁带的,所以如果用户手动拿出并放回一些磁带,需要执行Inventory来让NBU重新读取新加入磁带的磁带头,从而识别并使用这些曾经被初始化的磁带。
2.1编目机械臂,辨识到磁带 在media菜单下面有robets选项,选中右键会有Inventory robet的选项,或者在actions菜单下面也可以找到这个选项: 之后出现如下界面: 编目机械手界面中,首先需要选择机械手,包括指定连接机械手的主机名,机械手的编号以及卷数据库所在的主机名(因为需要根据编目结果,更新卷数据库);此外,还有编目操作选项,包括显示编目内容、显示卷配置变化的内容、更新卷配置。用户可以分别操作这些操作,在预览内容并确定无误后,更新卷配置到卷数据库中。 选中update之后开始编目: 确认更新配置即可。 2.2、新建volume pool 在media菜单下的volume pools选项上右键选中new volume pool:
需要输入卷池名,并且可以添加对该卷池的描述。下面的scratch pool选项是表明这个卷池是否是个后备卷池,当其他的卷池中的磁带不够用的话,都可以从scratch pool卷池中寻找没有被使用的卷来使用,所以它本身不能备份任何数据,只能当作后
备卷池使用,每一个介质管理器中只能有一个后备卷池;cataolog backup表示此卷池只能用作catalog 备份 3、配置storage 存储单元的类型: 存储单元有四种类型,磁盘和磁带设备,NDMP服务器,增强的磁盘缓冲(Disk-staging),其中磁盘和磁带就不过多累述了,大家都很熟悉了;NDMP服务器就是使用网络数据管理协议(Network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存储数据的服务器,但是如果需要使用这种服务器,NBU客户端必须按照NDMP插件);增强的磁带缓存是为了保存重要数据而出现的一种二级备份技术:首先将用户关键数据保存到磁盘等读写速度快的设备上,在慢慢将磁盘上的备份转移到慢速的磁带设备,目的是为了节省重要数据的备份时间,尽量小的影响备份对业务造成的影响。
存储设备使用规则: 为了使得存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不出错,必须要遵循一些使用上的规则,如下所示: 1. 不同密度的磁带,因为使用的是不同的驱动,所以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中; 2. 不同介质管理器上的存储设备,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否则可能早晨数据文件分布在不同的卷数据库中从而无法恢复; 3. 机械手管理的磁带和独立磁带机设备管理的磁带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组: 存储单元组是一组存储单元的集合,一个存储单元组可以包含一至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组中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优先级,当一个存储任务来临时,会从上向下查找到第一个可用的存储单元来备份数据。 3.1 storage units Storage units界面如下:
选中storage unite,右键选中new storage unite,新建storage un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