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总复习《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8年中考总复习《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8年中考总复习《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8年中考总复习《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2018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 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 专题复习练习

1 ?如图,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C )

2 (2016 ?阜新)如图,是一个空心圆柱,它的俯视图是

3图中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C )

4?下列图形中,不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C )

A D C

5 ?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人。是厶ABC 边上的高是

C D

6 ?某老师在上完视图投影这堂课后,带着同学们来到阳光明媚的操场上?此时 老师拿出一个矩形的框子问同学们地面上会出现什么图形,下面的图形不会出现的 是

(A )

A. 梯形B ?正方形C ?线段D ?平行四边形

7?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 何体(D )

1 1

凸日

O

(B

A

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B. 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

C. 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D. 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

8?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其左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B )

出L B

帕找图

A?3个 B. 4个C. 5个 D. 6个

9. 写出一个在三视图中俯视图与主视图完全相同的几何体球或正方体

10. 如图,根据尺规作图所留痕迹,可以求出/ ADC= 70

门?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12.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单位:cm),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cm.

13.

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测得旗杆AB在地面上的投影BC长为25米,则旗杆AB的高度是逸米(结课外活动小28。角时,

果精确到0.1)

14?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 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

7个.

主视图 俯视图

13?如图,已知线段a 及/ 0,只用直尺和圆规,求作△ ABC 使BC=a,ZB 二 / O / C 二2/B.(在指定作图区域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如图所示:

14.如图,小明与同学合作利用太阳光线测量旗杆的高度,身高 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BC= 2.4 m.

(1)请你在图中画出旗杆在同一时刻阳光照射下落在地面上的影子 EG

⑵若小明测得此刻旗杆落在地面的影长

EG=16mJf 求出旗杆 DE 的高度

.

1.6 m 的小明

解:⑴影子EG如图所示

AB BC 1.6 2.4

(2) V DG AC ???/ G=Z C, r . Rt AABS Rt △ DGE 二DE= EG 即”DE=76,解

32 32

得DE=m,?旗杆的高度为y m

15.如图,4 ABC是直角三角形,/ ACB二90°.

(1)尺规作图:作O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

(2)在你按⑴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二3, / A二30。

OC为所求

(2)VOC 切AB 于

D,

…CD!AB ???/ ADC= 90°

90 °— 30。二

60°

???/ BCD= 90 j ACD= 30°

? ? ? / DC 吕90°—/ A

,在RtA BCD 中,

60

CD

Vcos/BCD= BC ?- CD= 3cos30° 2 , ? DE的长二

3\[3

?冗?2心

180

求DE的长.

2018-201X学年中考物理 内能及其利用模块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训练(含解析) 沪科版

内能及其利用模块-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内燃机 B. 电动机 C. 电热器 D. 发电机 2.下列四位同学关于汽车刹车时能量的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丁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B. 小胡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小兰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风能” D. 小明说:“刹车时动能转化为内能” 3.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A. 丙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乙 D. 甲和丙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 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 B. 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 C. 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 D. 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 5.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6.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在使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是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B. 能量守恒定律只有在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时才成立 C.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D. 热机在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7.(xx?岳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 B. 发电机发电:电能→机械能 C. 人骑自行车:化学能→机械能 D. 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9.不同的物理现象往往遵循同一物理规律。例如: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徐徐下降;刹车后,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逐渐减速停靠在车站。这些现象中能量转化有共性的是() A. 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 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 D. 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10.下列关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或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有形式的能量全部都能被人类利用 B.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不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无需担心地球能量不足 C. 原子核能所释放的能量称为核能;可控制地进行核反应的装置称为核反应堆 D. 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可以收集起来再作为车行驶的动力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水蒸气冲出软木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 ,而软木塞的________ 能增加. 12.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是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燃料燃烧时发热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3.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14.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运动,如图所示,A点最高点、B点为弹性绳自然伸长的位置,蹦极人在C点受弹性绳的弹力与自身重力相等,D点是能下落到的最低点.在蹦极人从A点下落到D点的过程中, ________ (填“B”、“C”或“D”)点动能最大,在这个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 ________ 能.(不计空气阻力)

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今年2月2日,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的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发射 成功,如图1所示。发生地震时,伴随地震产生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建筑物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卫星是通过________与地面保持联系的。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小梅身高1.6m,她站在平面镜前 1 m处,看到镜中自己的像。镜中所 成的像与她本人相距________m;当她远离平面镜时,观察到的范围将________。 3.去年5月份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 成为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属于 ____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可燃冰具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等特点,它的热值约为6.3×109 J/m3,则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所释放的能量可以让额定功率为100 W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4.晓琳在宾馆里看到一种感应水龙头,如图3所示,当手对着感应窗时,感应窗发出 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反射,感应窗内的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当手一直对着感应窗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s后会自动停水6s,如此反复。晓琳洗手用了20s,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普通水龙头能节水

________g。(水龙头的平均水流量为30ml/s)。 5.晓轩在使用电热饮水机时,发现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档,阅读说明书后他画出了饮 水机的模拟电路图,如图4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均为电热丝,相当于饮水机内部发热电阻。则在保温档时电路中的电流I=________,加热档时电路中的电功率P=________。若R1=4R2,则饮水机加热档和保温档的功率之比是________。(前两空用U、R1、R2表示) 图4 图5 6.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把去掉钨丝的灯泡内芯(玻璃)接入电路中,串 联的小灯泡不会发光,用酒精灯加热内芯一段时间后,小灯泡会逐渐发光。在正常 情况下,玻璃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绝缘体”或“导体”);实验中玻璃能导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7.今年的元月31日晚再现了天文奇观“月全食”,如图6所示是晓辉用单反相机拍摄 的月全食照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月亮属于自然光源 B.月食天象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D.若想拍摄更大的月亮,应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综合计算题》

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 第1讲力学计算 题型之一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2017·威海 )夏鸥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发现该物体要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于是他将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103kg/m3,g取10 N/kg)求: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2017·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ρ水=×103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甲乙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17·天水 ) 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kg,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

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 ,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 绳子的拉力为2 N .已知ρ水=×103 kg /m 3 ,g 取10 N /kg .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的密度. 甲 乙 (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 4.(2017·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 kg ,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 物块 的体积是A 物块体积的1 8 .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 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 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 Pa ,物块A 有1 4 体积露出 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3 kg /m 3 ,g 取10 N /kg .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 甲 乙 (3)A 、B 两物块的密度. 5.(2016·柳州)正方体塑料块A 的边长为L A = m ,它所受的重力G A =6 N ,另一圆柱体B 高h B = m ,底面积S B =5×10-3 m 2,它的密度ρB =×103 kg /m 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应用》测试题有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应用》测试题 班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排气冲程D.做功冲程 3、(泰安)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4、(上海)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后内能是零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5、(南京)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使用这种煤之后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为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煤的() A.比热容 B.质量 C.温度 D.热值 6、(湖北)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关于柴油机的节能效果,下列对尾气判断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越节能 B.温度越低,越节能 C.味越浓,越节能 D.颜色越发黑,越节能二、填空题 7、(十堰)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 这是利用水的较大,并通过的方式使车的内能减少,而刹车片过热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 8、(宜宾)小华用相同质量的色拉油和水加工同样的菜,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色拉 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色拉油的比水小;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 这说明色拉油的比水高.(选填:“熔点”、“沸点”、“比热容”或“凝固点”) 三、实验探究题 9、(海南)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今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实验时,小 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2)从计时开始到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份合集)海口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70分,物理与化学同堂考试,总时量120分钟。 物理试卷中常数g取10N/kg 、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 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不同人的声音的区别,靠的是音色。 2、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解析:选B。本题考查热学知识。尘土飞扬是宏观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错误;钻木取火 是用做功的方式使木头的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燃料的燃点,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B正确;人工湖能调节气 温,利用的是谁的比热容大,C错误;夏天冰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糕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 D错误。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食美景 B.天空彩虹 C.耀眼幕墙 D.林间光柱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学现象。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天空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错误; 幕墙耀眼是光的镜面反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正确;林间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错误。 4、为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学习习惯,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的一 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 ...实际的是() A.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36km/h 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C.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为80cm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理量的估测。36km/h=10m/s,这个速度接近短跑世界纪录,中学生身边不可能有跑这么快 的人,A错误;其余三个量均接近于实际值,故选A。 5、下列生活用品常温下可以导电的是() A.牙刷 B.玻璃杯 C.瓷碗 D.铅笔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牙刷是塑料的,是绝缘体,A错误;玻璃和陶瓷都是绝缘体,B、C均 错误;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是导体,所以铅笔芯可以导电,D正确。 6、现在兴起的智能手机无线充电主要是运用电磁感应技术,当电源的电流通过充电底座中的送电金属线圈产生磁 场,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就能接受磁场,产生电流,实现充电过程。以下设备也是利用“磁生电” 工作的是()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电学计算专题

专题十电学计算专题 类型一开关、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并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Ω,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求: (1)灯泡的电阻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3)保持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变,闭合S、S1、S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2 A,求R0的阻值是多少。

类型二电路安全前提下的取值围问题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小灯泡标有“4 V 1.6 W”的字样,定值电阻R=20 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上标有“0~20 Ω 1 A”字样。求: (1)小灯泡的电阻为多大。 (2)若只闭合S、S1时,要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哪端移动;此时电路消耗最小功率是多少瓦。 (3)若电流表的测量围为0~0.6 A,电压表的测量围为0~3 V,当只闭合S与S2时,在不损坏用电器的前提下,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围。

3.(2017·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 “4 V 1.6 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 Ω,定值电阻R2=20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S2和S3,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0.5 A 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1.25 W。此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的取值围是多少。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阅读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②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注: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3分) .. 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古来共.谈共:②夕日欲颓.颓: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请说说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昔周人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王充《仕数不遇》)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2)用老主亡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才美不外见.()(2)策.之不以其道()(3)泣涕.于途者()(4)是以未尝.一遇()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一食或.尽粟一石人或.问之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吾年少之.时学为文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武节始就. D. 其.真不知马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中考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 cm B.中学生在百米比赛中的成绩约为150 s C.人在夏季的正常体温约为38 ℃D.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 kW 2.如题2 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 2 图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3.黄ft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从ft中冒出的烟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ft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如题4 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如果把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题4 图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 .起跑时,运动员用脚向后使劲蹬地 C .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D .拍打被子去掉灰尘 6. 小陈把同一个物体依次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液面高度相同,如 题 6 图所示,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个容器内的液体质量相等 B .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内的液体密度最小 C .三个容器中,木块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D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 题 6 图 7. 为防止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 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题 7 图 二、 填空题(本大题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8.2016 年 11 月 1 日珠海航展上,歼-20 战机从地面腾空而起,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 止的;加速上升过程中战机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整 个表演的过程中飞行员是通过 (选填“声波”或“电磁波”)与地面取得联系的。 9.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的 能对外做功,在内燃 机的四个冲程中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冲程。冬天,手冷时捂热水袋取暖,是用

2018年中考物理 光路图专题练习题

光路图 1.(l)图1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答案】如下图所示 2.作出下列图3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答案】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4. 完成下列图7中各透镜的光路 【答案】 5.如图SA是由水底射灯射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SA的折射光线和被平面镜反射处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6.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7.如图8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8.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答案】

9.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 透镜焦点F. 【答案】如下图所示 10.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图: (1)做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根据图中的两条光线找到光源的位置.并画光路图标出人的影子的长度.; 【答案】 11.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

【答案】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13.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____cm。 【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卷及答案

目录 实数专题训练 (4) 实数专题训练答案 (8)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9)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答案 (12)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13)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答案 (16)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 (17)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答案 (21)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 (22)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答案 (26)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 (27)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答案 (30)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 (31)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答案 (35)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36)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40)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 (41)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答案 (45) 三角形专题训练 (46) 三角形专题训练答案 (50)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51)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答案 (54)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55)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59) 轴对称专题训练 (60) 轴对称专题训练答案 (64)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 (65)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答案 (70)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 (71)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答案 (75)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76)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答案 (81)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 (82)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答案 (85) 概率专题训练 (86) 概率专题训练答案 (90) 统计专题训练 (91) 统计专题训练答案 (95)

2018郑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附有答案)

2018年省实验中学物理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牛顿是著名的科学家,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子命名 了,(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牛顿除了对“力学”作出重要贡献外,还对物理学有什么重要贡献?请举一例: 2.小强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无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 装满水后,他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使镜 头(选填“前伸”或“后缩”),你的理由是。 3.有一根长约10m的铁管,一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一名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可以听 到次声音,因为。(V 空气=340m/s,V铁=5200m/s) 4.如图所示,室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 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桶中有_____个杠杆起 作用,其中有个省力杠杆。 5.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1V增加至4V时,电流变化了0.5A,则该定值 电阻的阻值为Ω,该电阻的功率(选填“增加”或“减小”)了_____W. 6.2017年5月5日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这是我国 最新自主研发的中型民航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民航技 术的长期垄断,成为我国“大国制造”的标志之一.该机在 某次试飞时在某段路程上水半匀速直线飞行765km用 时2.5h,则飞机这段路程上:飞行的速度是m/s。着 陆后静止在水平地面时,由于新材料的使用并增大了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该飞机对地面的压强很小,约为一标准大气压,飞机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则飞机的质量的约为t,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是N.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一个选项,第13~14题两个选项,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7.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如坐针毡——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物体的浮沉条件 D.船闸工作过程—一连通器各部分容器中的液面关系 8.正午时,太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在距透镜12cm的地 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 A. 6cm B. 12cm C.18cm D. 24cm 9.在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空军开始了“飞没有飞过的航线,到没有到过的区域”的远离陌 生区域的作战训练,如图所示,是在一次训练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则空中加油机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12【12个专题汇总,含解析】

专题1 走进物理世界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钦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A.1.6m B.7.5dm C.18cm D.70um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 故选:C。 2.(2018?黄石)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A.欧姆 B.法拉第C.伽利略D.焦尔 【分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 【解答】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故选:A。 3.(2018?杭州)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D.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 PH 【分析】在物理学中,要想进行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故每个物理量都有各自的单位。

【解答】解: A、用天平可以测出某物体的质量,通过物体质量与砝码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A正确; 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通过物体的重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B正确;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时,通过血液的位置变化得出结论,是观察法,故C错误; D、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值,通过对比得出测量值,故D正确。 故选:C。 4.(2018?攀枝花)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0℃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 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攀枝花市夏季高温炎热,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5℃,但平均气温要低于35℃.故B不符合实际; C、一瓶500mL=500cm3的矿泉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0.5kg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 D、复兴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km/h。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5.(2018?济宁)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分析】首先对PM2.5的直径作出估测,然后根据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了解作出选择。

2018年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综合性学习训练题及答案 (一)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3分) 【材料一】锐词: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锐词:四海八荒体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共享单车无人超市两免一补厕所革命二次元电竞 (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2分) 【材料四】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维阿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 也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3)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班上展开辩论。反方同学认为:不必收入,因为社会发展很快,“锐词”很快就会过时。如果你是正方同学,你将怎样反驳?(3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金砖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人工智能、天舟一号。其中,与“十九大”有关的流行语有五个,分别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 【材料二】据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经提取、筛选而获得的。语料来源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国内15家报纸2017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运用量近5亿字次,突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 请你探究这些词语成为流行语的原因。 (四).语言啄木鸟行动(共5分) 小红搜集到《咬文嚼字》公布的“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敬请期待”和“一言九鼎”两个词语榜上有名。请仔细品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幅:“开业在即,【A】敬请期待”;电视剧即将播出,电视台也会推出预告:“开播在即,【B】敬请期待”。 写出【A】【B】两处的正确用语。(每处1分,共2分) 【A】【B】

2018年中考物理内能专题练习(含解析)

内能 一、单选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 A. 几个 埃 B. 几个微 米 C. 几个毫 米 D. 几个厘米 2.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看,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下压活塞,点燃棉花 B. 饮水机加热水 C. 晾干衣服 D. 水蒸气推开试管塞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 子B .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D. 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

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加“横线”)物体内能的是() A. 夏天太阳暴晒,路面温度升 高 B. 人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 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 和 D. 压缩密闭气缸中的气体,气体温度升高 5.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 成 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 成 D. 质子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 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可能持续运动 C.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 金钢石原子内部是由不带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7.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 长 B. 海水的比热容 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 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 有 D. 太阳直射沙漠 地区,斜射海边 8.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物体内能为 零 B.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时刻物体内能比时

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题

图1 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题 (满分70分,本试卷中g 一律取10N /kg )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空不能传声 B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 .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2、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D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 )4、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 、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B 、落叶归根——地球附近的物体总是受到重力作用 C 、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D 、站着不如躺着——躺着对地面的压力比站立时小 ( )5、如图1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甲球漂浮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ρ甲>ρ乙 B .F 甲<F 乙,ρ甲<ρ乙 C .F 甲>F 乙,ρ甲<ρ乙 D .F 甲<F 乙,ρ甲>ρ乙 ( )6、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错误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教室窗外有风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 )7、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完整word版)2018年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第一讲、光学专题(学案) 一、 知识点睛 色散 二、 精讲精练 【板块一】光现象 1.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线折射形成的 B .黑色物体能够反射黑色光 C .光线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光 现象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 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颜色 凸透镜 凹透镜 作用:________________。 成像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 透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透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红外线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紫外线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武汉市2018年中考语文选词填空专题训练(有详尽解析)

武汉市2018年中考语文选词填空专题训练(有详尽解析) 【考点解读】 武汉市中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①学会积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 ②学会揣摩:拿捏词义的轻重,明确词语的范围,体会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语意;③学会勾连:同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因果、对比、修饰等关系来明确词语语意;④学会辨析:辨析近义词,揣摩词义侧重点,分清词性和语法功能。 做好这个题,除要熟悉课下注释、课后词语积累中的生字词和《新视野》第9-12页所罗列的高频词汇外,通过做题来掌握方法和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注意总结归纳方法,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大技巧:拿捏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_________陈水扁,立即停止在葬送两岸和平合作双赢的邪路上一意孤行,不要再给台湾同胞和两岸关系带来更大的危害。 ②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_________的老英雄。 ③对常犯错误的同学,老师要_________帮助,但不能歧视他。 A.警告显著批评 B.正告卓著批评 C.正告显著批判 D.警告卓著批判答案:B (“正告”指严正的告诉,比较庄重,程度较重;“警告”是指提醒、告诫,程度较轻。“显著”与“卓著”,都有“突出”之意,但“显著”指非常明显,而“卓著”则为突出的好,是好上加好,“卓著”比“显著”词义重。“批评”与“批判”都含有一个“批”,但“批评”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批判”则指对缺点错误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语意重。结合语境应选“批评”。)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岳飞被秦桧_________,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②当前,语言文字的运用仍然存在混乱现象,许多人在文章中_________文言、方言、乱写繁体字。③他的手挺________ ,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 A.诬陷滥用灵巧 B.诬蔑乱用灵活 C.诬陷乱用灵活 D.诬蔑滥用灵巧答案:A (“诬蔑”与“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结合语境选“诬陷”。“滥用”指胡乱的,过度的使用;“乱用”任意随便的使用。应选“滥用”。“灵巧”是灵活而巧妙;“灵活”敏捷,不呆板和善于随即应变,不拘泥。应选“灵巧”) 第二大技巧:限定词义的范围 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再如:“年纪”与“年龄”。“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