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10
植物演讲稿植物演讲稿篇一:植物学讲稿植物学讲稿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植物通俗地说一切不属于动物的生物都称为植物,目前没有一条独立的标准可以完全将它们划分开来,但是以下若干特征综合起来可以作为划分它们的基础:1、植物一般固定生活,而动物多数具有移动能力;2、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纤维素结构的细胞壁;3、植物一般具有丰富、持久、活跃的胚性组织;4、植物大多数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有些低等生物则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既不能专一的划归植物、也不能专一的划归动物,被称为“植物动物”(Plantimals)。
例如:植物学中的黏菌、在动物学中称为黏虫。
二、植物多样性1、种类多样50多万种,而且种群数量巨大、呈发展动态,有些种类逐渐灭亡、有些种类也会产生。
2、形态结构多样最小的为单细胞植物: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等以微米计算;单细胞群体的:团藻属、绿藻门;多细胞丝状体的:水绵、绿藻门,黑根霉、真菌门;多细胞叶状体的:紫菜、红藻门,地钱、苔类植物;具有根茎叶分化且出现维管系统的:金星蕨、蕨类植物;分化出种子的:银杏、裸子植物;分化出花和果实的,被子植物。
目前已知最高的植物为桉树,可达156米,海洋中的巨藻、褐藻门植物,可达400米长。
3、营养方式多样自养:大多数绿色植物;化学自养: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行制造养料的生活方式,硫细菌、铁细菌等;寄生:菟丝子、列当等;腐生:多数真菌以及少数被子植物(水晶兰/鹿蹄草科、天麻/兰科等)。
4、生命周期多样短命的:细菌,20-30分钟;一年生的:水稻、棉花、花生、玉米、春小麦等;二年生的:萝卜、白菜、冬小麦等;多年生的:巨杉/3500年,龙血树/6000年。
5、分布多样从茂密的热带森林到西伯利亚冻土高原、甚至两极,如南极的荷兰石竹、北极的北极柳,格陵兰岛雪地上的雪生衣藻、雪生粘球藻等;从平地到高山;从海洋到陆地,沙漠耐旱植物胡杨、海洋中的海藻等。
6、进化发展多样从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无胚到有胚;孢子繁殖到种子繁殖;等等。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绪论、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试述质膜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功能:1.)保护作用:使细胞内外环境隔开,造成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透过性: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内吞外排(胞吐)等形式。
3.)细胞代谢的重要部位:膜上有许多酶,例如膜上的球蛋白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使细胞不致被周围的酶消化;有些糖蛋白是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
细胞膜还是一种通讯系统,与细胞识别、激素作用有关。
此外对能量转换、免疫防御、细胞癌变等均有重要作用。
2、试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随细胞周期改变而变化,可分分裂期和间期。
间期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
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
核孔: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核仁:1-n个,是细胞内形成核蛋白亚体的部位。
形状因不同部位而不同。
核质:分着色和不着色。
染色体为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2)功能:为生活细胞最显著的结构,DNA几乎都存在于核内,细胞控制中心。
3、植物细胞有哪些细胞器?有何功能?1)质体:与碳水化合物合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根据色素的不同,可分三类: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线粒体:呼吸作用;双层单位膜体核糖体:按照mRNA指令用氨基酸合成多肽链。
内质网:粗糙型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和贮存蛋白质。
(光滑型内质网:与脂类、激素合成有关。
内质网是许多细胞器的来源。
)高尔基体:1. 蛋白质修饰与加工(糖基化等)2. 蛋白质的分拣3. 蛋白质和脂的运输4. 蛋白质分泌等液泡:1.液泡膜具有特殊的选择透性,能使许多物质大量积聚在液泡中。
溶酶体: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为新细胞的产生创造条件;防御功能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所含酶可将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过氧化氢。
常和叶绿体,线粒体一起执行光呼吸。
乙醛酸循环体:存在于富含脂类的植物细胞中(油料种子),脂肪经含的几种酶逐步分解,以供植物早期生长需求。
植物学总结第一章绪论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结构(纹孔是细胞间物质交流的区域)2,具体的起源,内共生学说3,叶绿体基因组的特性4,植物细胞的分化与死亡(物理死亡和凋亡)第二章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胞间连丝是组织形式的物质基础2,植物组织的产生和演化是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和自然选择的结果3,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的概念类型发育时期和活动结果成熟组织的类型,薄壁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表皮和周皮的区别)、疏导组织(包括导管管胞筛管筛胞)、维管束、分泌组织重点1,以苔藓和蕨类对比简述孢子体配子体的生活史2,定距式检索表(以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为顺序挑选性状对比明显的,例如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地上茎和无地上茎,常绿和落叶,叶对生和叶互生,叶披针形和叶心形,头状花序和总状花序,唇形花和舌状花)罂粟(有乳汁侧膜胎座蒴果),垂柳,红松,一串红,向日葵,蒲公英,杏3,以松鼠植物为例,简述松柏类(裸子植物)的生活史4,简述云冷山的区别和重要特征5,【重】花的演化意义(例如两性花配子的形成,以及具有雌蕊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意义)6,【重点】双受精现象的意义7,APG系统的概念和优势,以及它的全称被子植物中发生以及英文名Angiosperm Phylogeby Group8,协同进化和趋同进化9,以无油樟为例简述现生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类群的特征(现身被子植物最基部类群)10,从花序和果实类型出发的名词解释(例如聚花果和聚合果的差异)11,请问如何分别小枝和复叶12,以木兰科为例简述其原石特征的花托伸长(壳斗科总苞)13,毛莨科性状特征14,简述一个类群的初生次生结构……第一章绪论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结构(纹孔是细胞间物质交流的区域)木质部或韧皮部的结构及其功能。
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构成。
功能是输送水和无机盐。
韧皮部:是输送有机营养物质的通道,由筛管或筛胞、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构成。
植物学考研必备核心知识点绪论一、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一)、地球生命的起源1-创世说;2-自然发生说;3-天外起源说。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通过“前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由非生命物质产生,并经长期进化延续至今,即“生命的进化起源说”。
(二)、生物界的划分对于生物界划分出现如下系统:1〉两界系统: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Linnaeus)根据能运动还是固着生活、吞食还是自养把生物界划分为两界。
两界系统动物界(Animalis)(能运动,异养);植物界(Plantae)(固着,具细胞壁,自养)。
2〉三界系统:19世纪前后,由于显微镜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具有动、植物的特征。
据此1886年由赫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系统,把具色素体、眼点、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低等植物独立为一界,加入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菌类、低等藻类、水绵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3〉魏泰克的四、五界系统1959年美国的魏泰克(whittaker)将真菌从植物界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四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四界系统植物界真菌界(Fungi)动物界1969年,美国的魏泰克(whittaker)将细菌和蓝藻从原生生物界中独立分出,而把生物界划分为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蓝藻,细菌)原生生物界五界系统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4〉六界系统:1979年陈世骧根据生命进化的主要阶段,将生物分成3个总界的六界的新系统。
病毒 细菌界六界系统蓝藻界 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三)、植物界的六大类群(二界系统)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现今世界上种类最多,形态构造最复杂,和人类经济生活最密切、最进化的一类植物。
全部树木和绝大多数经济植物都是种子植物,本课程的形态解剖部分将着重讨论种子植物的结构。
(四)、植物的多样性(1)种类繁多,数量浩瀚(2)分布广泛(3)形态结构多种多样(4)营养方式多样光和自养植物、化学自养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5)生命周期差别很大细菌为20-30min;草本类型多为一年、两年生植物;多年生种子植物,其中木本树龄可达成百上千年。
《植物学》(上)绪论一、植物界(一)生物界的划分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植物只是自然界多种多样生物中的一员。
整个生物界的划分,关系到植物界的范围、细致的分类和进行其他的研究。
生物界究竟应该分成几个界,长期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就将生物界分成植物和动物两界,这种两界系统,建立得最早,也沿用得最广和最久。
以后出现了三界系统,即在动、植物界外,又另立原生生物界。
后来又有了四界系统,即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所谓五界系统,即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在70年代,我国学者又把类病毒(viroids)和病毒(virus)另立非胞生物界,和植物界、动物界、菌物界(即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共同组成了六界系统。
在不同生物界的分界系统中,植物界的范围大小不一。
在同一分界系统中,由于各学者的看法不同,植物界所包括的具体植物种类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在五界系统中,魏泰克(R.H.Whittaker,1969)提出植物界包括维管植物、苔藓植物、红藻、褐藻和绿藻;动物界包括多细胞动物;真菌界包括真菌和粘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金黄藻;原核生物包括蓝藻和细菌。
而马古利斯(L.Margulis,1974)提出的五界系统除动物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的内容与魏泰克的相同外,植物界包括维管植物和苔藓植物,真菌界包括无鞭毛真菌,原生生物界包括鞭毛真菌、粘菌、红藻、褐藻、金黄藻、绿藻和原生动物。
但是从进化关系上看,生物界的划分,却把许多通常认为的植物划入了其他界,而不少分界系统中所谓植物界,又只包括维管植物和苔藓植物,因此,对广泛地了解植物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书作为植物学基础课的教材,仍采用两界系统,以便范围较广,易于理解,有利于初学者。
(二)植物的类型和分布生物界按上述两界系统分类,现在已经知道的植物种类多至50余万种,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
植物学第一部分绪论一、生物界的划分两界说:植物界和动物界。
建立者:瑞典的林奈。
三界说: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四界说: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五界说: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创立者是魏泰克,于1969年和马古利斯于1974年六界说: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二、种子植物的类型(一)木本植物1.植物特点:多年生、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多,质地坚硬。
2.分类: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乔木:1)植株高大2)主干显著3)距地面较高的主干顶端形成广阔的树干灌木:1)植物矮小2)无显著主干3)近地面处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半灌木:1)外形类似灌木2)地上部分为一年生3)越冬时枯萎死亡(地上部分)乔木和灌木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生长型不同而不是内部结构。
(二)草本植物1.植株特点: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
2. 分类:分为一年生植物、两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三)藤本植物1.植株特点:茎杆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而生长2.举例:草本的牵牛、木本的葡萄、紫藤三、植物界演变低等植物(水生)——苔藓植物(过渡类型)——蕨类植物(陆生)——种子植物(根茎叶,维管组织,花粉管的产生)四、植物学简史1.诗经:200多种植物2.《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豆类肥田、豆谷轮作增产、接枝技术。
3.《种树法》郭橐驼,《农书》王桢4.徐光启《农政全书》共60卷。
5.《本草纲目》李时珍152卷,十二至三十五卷是植物,1173种植物6.《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其睿1714种7.林奈——创立双名法和植物分类系统为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
8.李善兰——《植物学》是我国第一部植物学译本第二部分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罗伯特•虎克:细胞学说1878年德国施莱登指出:细胞是职务结构的基本单位1839年德国施旺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单位。
植物学复习资料植物学导学提纲⼀、绪论1、在魏泰克的五界系统包括哪五个界?(原核⽣物界、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2、简单评价魏泰克的五界系统。
(魏泰克将⽣物分为五个界,即原核⽣物界、原⽣⽣物解、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该系统在纵向上显⽰了⽣物进化的三⼤阶段:原核⽣物、单细胞真核⽣物和多细胞真核⽣物,横向显⽰了⽣物演化的三⼤⽅向:光合、吸收和摄⾷。
但其原⽣⽣物界庞杂、混乱。
)3、根据两界学说,植物界包括那⼏个类群?他们的营养⽅式是怎样?(七⼤类植物:藻类、菌类、地⾐、苔藓、蕨类、裸⼦植物和被⼦植物。
菌类为异养植物,地⾐为菌藻共⽣体,其余为绿⾊⾃养植物。
)4、什么是植物?(⼀类含有叶绿素,能进⾏光合作⽤的真核⽣物。
)5、⽣物多样性包括哪⼏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
)⼆、种⼦和幼苗1、什么是种⼦植物?种⼦植物包括哪些类群?(有性⽣殖结构为种⼦的植物。
包括裸⼦植物和被⼦植物。
)2、胚由哪四个组成部分?为什么说种⼦内已孕育着新植物⼀代的雏体?(种⼦的胚由胚芽、胚轴、⼦叶和胚根组成,胚芽发育为植物的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发育为主根,⼀个胚就是⼀株植物的雏体。
因此说胚是种⼦中最重要的结构。
)3、说明上、下胚轴的界限。
(⼆者以⼦叶节为界,⼦叶节⾄胚芽的胚轴部分为上胚轴;⼦叶节⾄胚根的胚轴部分为下胚轴。
)4、种⼦萌发时⼦叶出⼟与否的原因是什么?(上下胚轴的⽣长速度不⼀,若上胚轴⽣长迅速,⽽下胚轴⽣长迟缓或不⽣长,则⼦叶不出⼟,幼苗为⼦叶留⼟幼苗;反之则出⼟,幼苗为⼦叶出⼟幼苗。
)5、为什么有些种⼦有胚乳,有些则⽆?⽆胚乳种⼦有什么特征?(⽆胚乳种⼦在种⼦发育初期是有胚乳的,以后胚乳为⼦叶(或其他部分)所吸收。
⽆胚乳种⼦⼦叶⼀般或宽⼤,或肥厚。
)6、种⼦萌发是⼀般哪个部分⾸先突破种⽪?这有什么意义?(见李扬汉《植物学》P13)7、说明下列结构的来源:种脐;种孔;种⾩;种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