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料质量标准
- 格式:xlsx
- 大小:15.80 KB
- 文档页数:4
原辅料入库质量验收标准文件编号版次第一版共页第页拟制审核批准××公司管理生效日期更改次数文件文件标题原辅料入库质量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白沙糖、柠檬香精、山梨酸钾、冰醋酸的标准验收二、引用标准:白沙糖GB317,柠檬香精GB2760 QB/T1505 山梨酸钾GB2760 GB13736、冰醋酸 GB1903。
三、内容:1.入库检验项目1.1索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1.2包装状况:干净卫生,无破损1.3标签审核(生产单位、厂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1.4外观1.4.1白沙糖:干燥松散无结块,有光泽,无明显黑点,无杂质。
1.4.2柠檬香精:符合柠檬香精的色泽。
1.4.3山梨酸钾: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颗粒。
1.4.4冰醋酸:无色透明液体。
2.检验方法:2.1包装状况:感观检验2.2标签审查:查看作记录2.3索证:采购员索取2.4外观:目察3.判定方法合格不合格标索证有证无证准项目包装密封性密封完整,干净卫生,密封不完整,不卫生干净标签审查清晰,易查看作记录,符合标签审查内容不清晰,不易查看作记录外观符合相应产品特征符合相应产品特征 4判定标准:如有一项不合格,则为不合格原料。
文件编号版次第一版共页第页拟制审核批准公司管理文件生效日期更改次数文件标题原辅料入库质量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罗汉果、山楂、菊花、金银花、薄荷、葛根验收。
二、引用标准:罗汉果NY/T694、山楂NY/T844、菊花NY/T1506、金银花NY/T1506、薄荷NY/T901、葛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内容1. 入库需检项目外观、水分1.2外观:符合Q/DR01-20091.2.1罗汉果:褐色或黄褐色,球形,无杂物,具有罗汉果特有气味,无异味,干燥无霉变。
1.2.2山楂: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无杂物,具有山楂特有清香味,无异味,干燥无霉变,水分?12%。
分发控制号: 受控状态:编制: 审核: 批准:1 目的规定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标准,确保采购的物资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 采购物资进货验收的办法3.1检测中心检验: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产品成本的重点控制物资实行化验室检验。
3.2感官检验: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农林牧渔产品或调味品,采用的主要的检验方法:目视、手摸、口尝、鼻闻等。
3.3对比检验: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本公司不进行化验室检验的重要物资的控制检验,采用主要的检验方法是:以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供方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实行对比。
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产品标识清楚易于识别,应经采购员验收合格,方准予入库。
b.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但产品包装破损,可能受到污染,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可准予进货。
c.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但产品标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出厂日期、保质期不易识别,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准予进货。
d.所有原辅材料(除农副产品、包装物)除索取相关合格证明外,必须索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及使用量的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给开发员确认。
4 物资采购的质量要求4.1 ☆葱:90%以上的葱直径在1cm以上,葱白长约50—60cm。
葱叶约占总长的三分之一,不允许带沙土、烂叶、干叶等,出率85—90%。
4.2 ☆姜:生姜须新鲜饱满,组织脆嫩,含粗纤维少,不霉烂,不带泥沙。
姜出率达到90%以上。
原辅料质量标准SAC7.4-01-2008 1.目的:为了对进厂的原辅料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原辅料进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所进原辅材料的控制。
3. 原辅材料的分类3.1. A类物资: 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较明显的影响的产品,本厂的A类物资主要包括皮革、毛皮、布料、等。
3.2. B类物资:一般物资(处A类物资以外的物资)3.3. A类物资要加强控制,对A类物资的供方要进行调查评定,对A类物资进厂要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B类物资进厂有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入库单上签字,作为检验证据。
4.皮革: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
全张皮薄厚基本均匀,无油腻感,无异味。
皮革切口余个面颜色基本一致,染色均匀,颜色浆面粘着牢固。
皮面伤残轻,无划伤,孔洞少,整张革皮利用率大于80℅。
5.毛皮:皮板厚薄基本均匀,无严重刀伤,无破洞。
允许内刀伤深度不超过厚度的二分之一,但必须胶补。
皮板手感柔软、丰满,延伸性好。
无僵板、酥板,无异味。
皮里洁净,无肉渣,无油腻感。
毛被平顺,灵活松散。
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明显掉毛、落绒(掉绒毛)、油毛、锈毛、结毛、浮毛,无影响毛被的光板。
染色牢固,无明显浮色。
色泽适宜,无明显色花、色差。
6.布料:性能与毛皮原料相适应,收缩率应与毛皮原料相适应,无明显跳丝,无较明显的色差、色花等缺陷,跳丝不得走过2处,每处长度不大于5mm。
明显部位无影响美观的疵点存在7.其它:7.1. 拉链:拉合滑顺,无错位、掉牙,缝合平直,边距一致。
7.2. 钮扣:光滑、耐用,无锈蚀,无毛刺。
7.3. 缝线:性能与面料、里料相适应7.4. 商标:位置端正、牢固,正确、清晰7.5.其它原辅材料可凭经验检验并在入库单上签字。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原辅料验收标准1、鸡大胸、鸡腿肉:采购的原料鸡肉必须是正常供方、来自非疫区,经宰前检疫,健康无病的日龄在46天以上的健康鸡群宰杀的原料。
进厂感观检验:(1)色泽:肌肉有光泽、淡黄色,脂肪白色正常。
(2)组织形态:肉质紧密、有韧性,解冻后指压有弹性。
(3)气味:具有鲜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4)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或稍有浑浊,无脱皮现象;(5)水份:含水量不能超过7%;(6)异物、杂质:无可见外来物。
带皮腿肉:带皮量不能超过20%,含水量不能超过7%;腿碎肉:不能有骨头、软骨及其他杂质,含水量不能超过5%;冰鲜大胸:温度控制在-2~2℃之间,含水量不能超过2%;冻大胸:含水量不能超过7%;2、猪肉类(肥膘、猪皮、五花肉、腮肉、花脂):生猪来自非疫区并经官方兽医检疫合格;进厂感官检验:(1)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或稍暗,脂肪为白色。
(2)组织状态:肉质紧密,有坚韧性,解冻后指压凹陷恢复较慢。
(3)粘度:外表湿润,切面有渗出液,不粘手。
(4)气味:解冻后具有鲜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常味。
(5)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或稍有混浊,脂肪团聚于表面。
(6)异物杂质:低于0.1%,毛堵必须清除干净,骨渣等杂质较少,无其他可见外来物。
腮肉(水洗的):外观干净没有瘀血,含水量不能超过5%,且20kg猪毛不能超过15根;腮肉(无水洗的):外观干净没有瘀血,含水量不能超过2%,且20kg猪毛不能超过15根;花脂:无可见外来物,含水量不能超过5%,且20kg猪毛不能超过10根;五花:瘦肉:肥肉=5:5,无可见外来物,含水量不能超过2%;猪皮:皮越厚越好,干净无可见外来物,皮下不能带有肥膘,含水量不能超过2%。
3、牛脂:要求外观颜色淡黄色或白色、干净无可见外来物;具有牛脂固有的气味,无异常味。
4、羊脂:要求外观颜色白色、干净无可见外来物;具有羊脂固有的气味,无异常味。
5、鸭皮:鸭毛、毛堵必须清除干净,无骨渣等可见外来物,含水量不能超过7%;6、鸭胸:肉质紧密、有韧性,解冻后指压有弹性。
原辅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一、背景介绍原辅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对原辅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辅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标准和措施。
二、原辅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 影响产品质量:原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果原辅料质量无非关,将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甚至浮现质量问题,给企业声誉和利益带来损失。
2. 降低生产成本:优质的原辅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次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原辅料质量的严格控制,可以避免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生产停滞和重复加工。
3. 提高市场竞争力:原辅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优势。
通过确保原辅料的质量控制,企业可以提供稳定的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
三、原辅料质量控制的标准1. 选择合格供应商:与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供应商应具备相关资质证书,并且能够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文件。
2. 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制定明确的原辅料采购标准,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包装要求等,确保原辅料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
3. 严格的入库检验:对每批原辅料进行严格的入库检验,包括外观、成份、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惟独合格的原辅料才干进入生产环节。
4. 定期监测和检验:对原辅料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的稳定性。
监测内容包括成份、性能、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5. 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原辅料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原辅料可以追溯到供应商和具体批次,以便在质量问题浮现时能够及时追查和处理。
四、原辅料质量控制的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组建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原辅料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检验方法、监测原辅料质量等。
2. 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制定原辅料质量控制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和要求。
辅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
质量控制是确保辅料符合预期标准的过程。
对于辅料的质量控制,常见的方法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应商选择和审核: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是确保辅料质量的重
要一环。
必须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生产工艺、质量管
理体系、检测设备等。
2. 原材料检测:对辅料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化学
成分、物理性质等方面。
各项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辅料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生产过程控制:辅料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要严格控制,确保
产品的质量稳定。
包括原材料的配比、混合方式、加工温度、加工
时间、加工设备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等。
4. 产品抽样检测:对生产出的辅料产品进行实时的抽样检测,
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检测项目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
5. 产品性能测试:辅料的性能测试是确保辅料工作有效的关键。
根据产品的具体用途,可以进行如强度测试、粘度测试、耐候性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6. 记录和追溯:对每一批辅料的生产和检测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并建立有效的追溯系统,便于追溯辅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从而确
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以上是常见的辅料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具体的控制措施和标
准根据辅料的种类、用途、行业标准等都会有所差异。
重要的是建
立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辅料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
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供高质量的辅料产品。
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在医药行业中,原料药是制造药品的基础成分,其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原料药的生产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和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
原辅料是用于制造原料药的物质,包括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等。
为了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法规中对原辅料的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1. 国家药典的要求国家药典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法规标准,其中包含了对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根据国家药典的规定,原辅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度、杂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国家药典还要求原辅料必须有可追溯的来源,并且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2. GMP要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一种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法规。
根据GMP的要求,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管理。
原辅料必须符合GMP 的质量标准,并且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和文档,以便追溯和审核。
GMP还要求原辅料的供应商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并且必须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
3. 药品注册要求在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制造商必须提交包括原辅料的详细信息和相关质量文件。
药品监管部门将审核这些资料,并根据法规的要求评估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原辅料不符合要求,药品的注册将被拒绝或延迟。
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在药品注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对原辅料的检验和控制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对原辅料的检验和控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制药厂必须建立严格的原辅料检验标准,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只有通过检验的原辅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否则必须进行处理或淘汰。
制药厂还必须建立原辅料的追踪和反追溯系统,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查找和处理。
个人观点和理解:原辅料在原料药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
食品原辅料的验收是食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食品生产的质
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辅料验收的必要性、验收标准的建立以及验收标准的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食品原辅料验收的必要性。
食品原辅料作为食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因此,对原辅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验收,我们才能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避免因为原辅料质量问题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食品原辅料的验收标准
应该包括原辅料的外观、气味、味道、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原辅料的质量。
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原辅料,制定相对应的验收标准,确保针对性和实用性。
最后,执行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建立健
全的验收流程和记录体系,确保每一批原辅料都能够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并留下相应的验收记录。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验收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验收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生产的质量和
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和执行,我们才能够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食品原辅料验收工作,不断完善验收标准和执行机制,为食品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辅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辅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辅料在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在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耐久性。
,对辅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辅料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过程。
质量控制方法1. 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辅料的质量控制应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开始。
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其质量管理体系、质保体系和生产能力。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要求其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2. 来料检验对于到货的辅料,必须进行来料检验。
来料检验的重点应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规格、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辅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 在线质量控制在辅料生产过程中,应建立起完善的在线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检测仪器对辅料进行监控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质量问题。
例如,在填充剂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检测填充剂颗粒大小、填充率等关键参数来控制辅料的质量。
4. 成品抽检辅料的成品抽检是确保其良品率和一致性的重要环节。
成品抽检应包括外观质量、性能等项目,以确保辅料的质量符合产品标准。
5. 反馈和改进针对辅料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包括与供应商的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问题的根本解决,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标准的制定过程辅料的标准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要求制定的。
标准的制定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在制定辅料标准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了解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和用户的需求,明确辅料应具备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
2. 制定草案根据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辅料标准的草案。
草案应包括产品的基本要求、技术指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
3. 专家评审和论证将草案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
专家评审可以帮助发现草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修订意见。
原、辅料检验制度原、辅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料,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建立健全的原、辅料检验制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探讨原、辅料检验制度的重要性、标准与要求、操作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内容。
一、原、辅料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原、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建立和执行原、辅料检验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性。
1.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合格。
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流程,可以排除不合格的原、辅料,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质量。
2.减少生产成本。
合格的原、辅料可以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次品率,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不合格的原、辅料可能导致产品的品质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而通过严格检验制度,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一些原、辅料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含有有害物质。
通过建立检验制度,可以确保原、辅料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危害。
二、原、辅料检验的标准与要求原、辅料的检验应该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
下面是常见的原、辅料检验的标准与要求的例子。
1.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某些原、辅料来说,其化学成分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2.物理性能测试。
一些原、辅料的物理性能对于产品的实际使用具有重要影响,比如抗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等。
需要进行相关的物理性能测试,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3.微生物检测。
一些原、辅料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4.外观检查。
一些原、辅料的外观对于最终产品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外观无明显缺陷。
三、原、辅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原、辅料的检验应该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保证检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原、辅料检验的操作流程。
1.检验项目确定。
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编号:CZ/HJC—10—2009编制:缪翠翠审批:发布日期:2009年3月发放号:受控状态: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1、原辅料的质量监控标准1。
1 以水果蔬菜(主要有青椒、红椒、冬瓜、南瓜、胡萝卜、黄桃、苹果、甘薯、草莓、甜玉米、青刀豆、大蒜、菠菜、西兰花、白花菜、圆葱等)为原料及以芝麻、板栗、松子、红枣、核桃、江米、色拉油、香油、白糖、红糖等作为冷冻调理食品的辅料,其农药残留监控标准如下:1。
2 以植物油为辅料的质量监控标准表22、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监控标准主要包括速冻水果、蔬菜的半成品及成品;速冻面米食品的半成品及成品;水果、蔬菜脆片的半成品及成品以及肉食产品的半成品及成品。
2。
1 速冻水果、蔬菜的质量控制标准速冻水果、蔬菜有冷冻青刀豆、速冻甜玉米、冷冻胡萝卜、速冻草莓、冷冻黄桃丁、速冻白花菜、速冻西兰花、冷冻混合菜等.2。
1。
1 半成品微生物的质量监控标准表32。
1。
2 成品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的质量监控标准2。
2 速冻面米食品的监控标准(主要指冷冻米饭)2。
2.1 速冻面米食品半成品监控标准表52.2。
2 速冻面米食品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的监控标准表62。
3 水果、蔬菜脆片的监控标准包括什锦果蔬脆片、苹果脆片、黄桃脆片胡萝卜脆片、无核脆枣、黄秋葵、甘薯脆片、蜜桃脆片、香芋脆条、冬瓜脆片等VF水果、蔬菜脆片.2.3.1 水果、蔬菜脆片的半成品监控标准表72。
3。
2 水果、蔬菜脆片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监控标准表82。
4 肉食的监控标准2.4.1 肉食半成品的监控标准表92.4。
2 肉类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监控标准表103 车间生产用水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监控标准3.1车间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标准表113.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标准依据GB15979—2002)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 cfu/m3;工作台表面、内包装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大肠菌群MPN〈2.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附表1: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检测计划88附表2:产品执行标准清单附表3:规范性引用标准清单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附表4:产品卫生标准清单11。
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文件题目板蓝根饮片内控质量标准编码:HM-ZB-GC-YF-001-00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保部颁发数量5份生效日期分发单位总经理、质量保证部、物料管理部共2页一、目的:建立板蓝根饮片内控质量标准,采购及仓库人员按此标准采购、验收,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板蓝根饮片检验。
三、责任者:质保部对本标准执行负责。
四、正文:板蓝根BanlangenRADIX ISATIDIS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
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
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皮层狭。
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黄色,类圆形,直径约至80μm;有木纤维束。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 取本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3) 取本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HM-ZB-GC-JY-037-00)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操作规程HM-ZB-GC-JY-034-00烘干法)测定,不得过15.0%。
辅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引言辅料是指用于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完成某种工艺的材料,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辅料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建立合理的辅料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辅料的质量控制方法辅料的质量控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原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于辅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原材料的纯度、成分配比、物理性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2. 检测和分析:采用各种检测和分析方法对辅料的成分和属性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常见的方法有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3. 工艺控制:对辅料的生产工艺进行控制,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包括生产温度、反应时间、搅拌强度等参数的控制。
4. 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培训和考核等,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辅料的质量标准辅料的质量标准是对辅料质量的要求和限制,是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
辅料的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要求:对辅料的成分比例进行规定,确保其成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纯度要求:对辅料的纯度进行要求,确保其中不含有有害成分或不洁净的杂质。
3. 物理性能要求:对辅料的物理性能进行要求,包括颗粒度、溶解性、表面活性等指标的限制。
4.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要求:对辅料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限制,确保产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
辅料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考虑到产品的用途、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等因素。
辅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对于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检测和分析、工艺控制以及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辅料质量。
制定合理的辅料质量标准,对于规范生产和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产品的用途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辅料质量控制方案和标准。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1. 背景原辅料是制造产品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原辅料的检验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以确保原辅料检验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 检验标准原辅料的检验标准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或企业自行制定的技术标准。
同时,应对标准中的关键参数进行重点检验,确保原辅料符合生产要求。
3. 检验项目原辅料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微生物指标等。
具体检验项目如下:3.1 外观检验样品的外观应清晰、无异味、无色差、无异物等问题。
3.2 化学成分检验样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生产用途所需的要求,并参照国家标准中的限值进行检验。
3.3 物理性质检验样品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折射率、溶解性等属性,在生产要求中明确时进行检验。
3.4 微生物指标检验样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中的要求。
对于易受污染的原辅材料,应定期检测其微生物水平。
4. 检验频率原辅料检验的频率应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和原辅料的特性而定。
对于易受污染的原辅料,应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稳定。
5. 检验人员原辅料检验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6. 检验记录检验人员应在检验记录表中详细记录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时间和检验人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7. 不合格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原辅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生产车间、供应商等单位进行反馈,以共同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
8. 结论通过执行本文档制定的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可有效保障原辅料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原辅料质量检验标准一、面料类:1.量门幅:看可用宽度是否达到147cm,量长度,看是否短码。
2.看布面:查是否有抽纱,漏纱,跳纱现象,所占比例多少,看颜色,对比正确色样。
3.搓捏布料:看反面背胶是否发白。
4.揭背胶:查贴合牢不牢。
5.如有特殊要求的,如防水料:则要经过泼水实验。
二、拉链,绳带,松紧类:1.看颜色,对比正确色卡。
2.量边幅,量宽度,称克重拉链看布边宽窄,按制单要求;织带,松紧量宽度。
织带看丝路,对照样品确认;、松紧除了看丝路外,还有看拉力程度,弹性好坏。
3.丝绳和拉链还要与扣子和拉头试穿,看是否有拉掉和爆开现象。
三、塑料类件:1.看:对照样品看颜色;看是否有严重水印,是否有毛刺。
2.嗅:看是否有异味,判断材质好坏。
3.折、捏:检查受力程度。
4.刮:看是否起层,是否一刮就有痕迹。
5.量:量宽度,量内径,深度。
6.穿:测是否与织带或其它配套使用的物料相符。
四、五金件类:1. 看:看色变,看电镀水印,看是否有毛刺。
2. 摸:摸表面光滑程度,称克重,量内径。
3. 刮:刮电镀表面牢固程度。
4. 进行盐酸测试:看有无经过防锈处理。
五、钢丝,钢架:1. 对照纸格比角度,看大小是否相符。
2. 称克重。
六、拉杆:1. 拉:看拉杆灵活程度,弹珠锁杆子的是否有锁单边现象,或锁不住现象。
2. 看:杆子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电花现象。
3. 量:量杆子长度和拉杆总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4. 查:查看其它配件是否配齐。
七、纸箱:1. 看纸质好坏,纸箱硬度。
2. 称克重,看厂商是否偷工减料。
3. 对照资料查唛头正误。
以上检验抽检以10%为标准,不良率不可以超过2%。
gmp中对原辅料质量标准
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对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有明确的要求。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要求:原辅料必须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要求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指标。
2. 供应商审计:供应商必须通过GMP审计,以确保他们符合药品生产的质量要求。
审计内容包括供应商的生产设施、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估。
3. 质量检验:原辅料在接收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取样方法、检验记录等方面都必须符合GMP的要求。
4. 存储和运输:原辅料的存储和运输必须符合GMP的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这些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控制。
5. 变更控制:如果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或供应商发生了变更,必须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控制,以确保这些变更不会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GMP中对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
全性。
企业必须根据GMP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并对原辅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