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制作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00.63 KB
- 文档页数:9
《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建筑模型的作用和种类。
2. 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导学内容1. 建筑模型的作用和种类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用来展示自己设计思想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建筑的外观和结构。
常见的建筑模型有白模、彩模、立体模型等。
2. 建筑模型的制作步骤和技巧(1)确定建筑模型的比例和尺寸。
(2)准备制作材料,如泡沫板、木棍、胶水等。
(3)根据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将建筑模型的各个部分制作出来。
(4)组装建筑模型,注意细节和比例的准确性。
(5)进行修饰和涂装,使建筑模型更加逼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导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闻名建筑的模型,并让他们猜测这些建筑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模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进修建筑模型的种类和制作步骤讲解建筑模型的种类和制作步骤,引导学生认识建筑模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让学生动手尝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根据老师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材料,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建筑模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奇特的作品。
4.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建筑模型,并互相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鼓励学生互相进修,共同进步。
四、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他们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
《3dmax》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3dmax总学时:108(其中理论课时54,实践课时54)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前置课程:《photoshop》适用范围: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3dmax》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图形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程序以及技巧。
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3dmax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3dmax的各类工具,能够较独立的运用3dmax进行室内设计模型制作。
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和基本的设计原则,掌握不同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手绘或者电脑辅助设计将设计效果表达出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根据学习目的要求,独立地完成小型空间设计任务,会处理设计及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掌握室内的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认同。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3dmax的基本知识(18学时)1.教学内容3dmax的基础界面介绍;3dmax的各种工具的使用。
2.教学要求把学生领进三维的大门,要求学生了解3dmax的含义,熟悉3dmax的制图定位,掌握理解3dmax的概念与基本精神,为以后的设计打好基础。
3.重点和难点重点:3dmax的各种工具的使用。
难点:掌握理解3dmax的概念与基本精神。
4.练习内容:室内家具模型制作参考题目:(1)桌椅板凳、灯具、沙发(2)茶几、锁头、书本、柜子等的制作第二部分室内设计原理(18学时)1.教学内容室内设计相关概念;空间设计的内容;空间设计界面;室内陈设与绿化。
2.教学要求掌握室内设计的相关概念;了解空间设计的内容;掌握空间设计界面的设计要求;掌握室内陈设的方法及绿化方面的相关内容。
3.重点和难点重点:室内设计相关概念;空间设计的内容。
难点:空间设计界面;室内陈设与绿化。
幼儿园航模教学大纲幼儿园航模教学大纲是旨在引导幼儿在航模教学中全面发展、提高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力、判断力、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航空模型的兴趣和热爱,了解简单的航空知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简单的航空知识,如飞机的结构、原理等。
2. 制作简单的航空模型,如纸飞机、纸飞鸟等。
3. 学习简单的控制技巧,如投掷力度、方向等。
4. 进行简单的飞行比赛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实践教学法:注重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和飞行航空模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
3. 体验教学法:通过参与飞行比赛和团队合作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体验航模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航模教学中的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比赛评价:举办简单的飞行比赛,评选出最佳飞行距离、最佳飞行姿态等奖项,奖励优秀幼儿,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五、实施方案1. 航模教学时间安排:每周安排1-2次航模教学活动,每次1小时左右。
2. 教学环境准备:保证教学场地宽敞、无障碍物,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航模教学环境。
3. 教学器材准备:准备纸张、剪刀、胶水等简单的制作材料,以及航模比赛所需的奖杯、证书等奖励器材。
六、对航模教学的理解航模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幼儿简单的飞行技巧和制作航空模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航模教学中,幼儿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实践,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教育活动。
制作模型教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制作模型教案的步骤和指导。
通过制作模型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展示和解释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步骤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在制作模型教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研究需求,并与教学大纲相一致。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模型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模型。
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三维模型、电子模型等,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
第三步: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选择的模型,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这可能包括纸张、胶水、剪刀、尺子、色彩等。
确保所有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能够顺利进行。
第四步:设计模型教案在设计模型教案时,应该从整体到细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步骤。
确保教案的结构清晰,内容准确。
同时,考虑引入问题、实际应用和互动方式等元素,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动力。
第五步:示范制作过程在课堂上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意义。
通过示范,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制作模型,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制作任务。
第六步:实践与反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制作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制作过程、与学生交流、批改制作成果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第七步:总结与展示在制作模型教案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该进行总结和展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研究。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总结,提供反馈和评价。
总结制作模型教案是一种有创意、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教师在制作模型教案方面提供一些有帮助的指导和建议。
模型制作兴趣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模型制作原理和技巧;2.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所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将其应用于模型制作中;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模型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模型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并展示模型制作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型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 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提高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兴趣课,旨在通过模型制作活动,将学科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尝试。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模型制作原理与技巧:- 概述模型制作的定义、分类及意义;- 介绍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掌握比例、结构、细节等模型制作基本技巧。
2. 学科知识在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分析模型制作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模型设计。
3. 模型制作实践:- 分组进行模型制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指导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模型制作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制作、修改和完善;- 组织学生进行模型展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
4.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周:模型制作原理与技巧学习;- 第2-3周:学科知识在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第4-6周:模型制作实践,包括设计、制作、修改和完善;- 第7周:模型展示与评价。
《SketchUp 》教学大纲《SketchUp 》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课程, 它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新兴学科, 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三维设计软件,其功能集三维建模、空间演示、效果输出等为一体作。
本课程主要学习SketchUp 软件使用的基本建模思想和方法,,SketchUp 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像使用钢笔或者铅笔一样随心所欲的进行概念设计.通过3D 的形体表现让设计师和业主进行直观的沟通,并且可以快速的修改设计作品,让作品符合最后的设计要求。
SketchUp 对于一些建筑细部的表现,甚至复杂曲线和曲面都毫不逊色,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灵活掌握SketchUp.同时利用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设计等建筑设计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在建筑及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设计使用技巧、实践经验,以及在软件使用过程忠一些特殊的使用技术参数的设定。
学生将会系统地了解和掌握SketchUp 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为从事建筑及景观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课堂实例教学和课程实训,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独立完成建筑设计的模型制作及展示设计制作.1、了解SketchUp 的安装及其新增功能,熟悉SketchUp 的用户界面。
掌握基本建模操作方法;2、通过各种基本图形的绘制,了解和掌握SketchUp6。
0的界面及其工作环境,学会利 用 创 建模型与动画使学员掌握软件中各种命令的综合使用方法。
3、通过各种已经存在的优秀作品,熟练掌握使用SketchUp 进行室内设计的方法。
4、利用SketchUp 实现对建筑及景观的设计 三、教学条件为保证教学效果,课程应全部安排在有多媒体条件的机房进行,应提供相应的Photoshop软件、VRay 软件等设计软件进行教学和学习,并保证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
3Dmax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3Dmax课程简介3D软件是用于三维设计、绘图的系统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室内效果图、建筑效果图制作、产品造型及影视广告制作等行业。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Computer Aided Design),3D是用户最多的设计软件之一。
该课程是建筑装饰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教学时数1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0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
3Dmax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任务3D是高等职业学校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达到能熟练绘制三维效果图。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了解 3D的基础知识。
2. 掌握三维物体的创建方法3. 常用三维修改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几种常用的三维修改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 掌握创建和修改二维图形的方法。
5. 了解常用材质在效果图中的制作方法和技巧6. 效果图的布光技巧以及室内效果图的布光原则。
7.摄象机在效果图中的应用。
三、教学主要内容(一)3dmax基础知识1.3DMAX界面介绍2.简单模型的创建3.茶几制作4.二维图形(Shapes)5.合成物体(二)常用修改器介绍1.修改系统命令2.修改器(二)3.Extrude(挤压)4.Extrude参数5.斜切轮廓( Bevel Profile)6.对象的对齐与阵列7.常用的修改命令8.编辑网格Edit Mesh9.编辑网格Edit Mesh(二)10.编辑多边形(Editable Poly)11.自由变形(FFD)(三)复合模型1.复合模型的创建2.连接工具(connect)3.放样4.使用放样变形建模(四)效果图模型制作1.室内外效果图制作流程2.编辑二维图形Edit Spline3.样条曲线Edit Spline4.客厅模型制作5.主卧模型制作6.复式客厅7.电视背景墙的设计与制作8.沙发背景墙制作9.客厅吊棚设计与制作10.各种装饰柱的做法11.现代客厅的设计与制作(一)12.现代客厅的设计与制作(二)13.厨房模型制作14.书房的制作15.卫生间制作16.玄关制作17.阳台设计与制作18.衣帽间模型20.复式loft制作21.复式loft二层制作(五)摄像机的使用1.摄像机的使用2.摄像机的使用(二)3.客厅摄像机的设置4.办公楼摄影机的设置5.景深的使用、(六)材质的使用方法1.材质的设置及简单使用2.材质编辑器工具栏3.材质的类型4.明暗器类型5.Metal明暗器6.Multi-Layer明暗器7.Oren-Nayer-Blinn明暗器8.Strauss明暗器9.贴图卷展栏10.光线跟踪材质11.混合型材质12.Double Sided(双面)类型材质13.Multi/Sub-Objec类型材质(一)14.Multi/Sub-Objec类型材质(二)15.Top/bottom(顶/底)材质(七)贴图的使用1.Bitmap 位图贴图2.贴图坐标3.Mapping(贴图类型)选项组4.Spherical(球形方式)5.Reflection/Refraction(反射/折射)类型贴图(八)材质实例制作1.金属材质的制作2.瓷器材质的制作3.蛋壳材质的制作4.地面及玻璃材质的调节5.彩色贴花玻璃(九)灯光的调节1.灯光的运用2.灯光的类型3.灯光的共同参数4.灯光的阴影参数调整5.灯光的排除与包含6.灯光的亮度及衰减7.聚光灯参数8.photometric光度学灯光9.光域网的应用(十)最终演染设置渲染基本参数设置四、学时分配。
航空模型系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航空模型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分类,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如空气动力学基础;2. 使学生了解航空模型制作材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模型设计过程;3. 引导学生掌握航空模型飞行操控技巧和安全知识,了解飞行中的各种因素对航空模型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航空模型的制作;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飞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学会协作、沟通与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空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精神;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其敢于尝试、勇于实践;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守纪律,培养良好的飞行操控习惯。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结合航空模型的制作与飞行实践,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 航空模型的分类与原理- 空气动力学基础- 航空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2. 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 设计流程与方法- 模型结构解析- 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3. 航空模型飞行操控与安全- 飞行原理与操控技巧- 飞行前的检查与准备- 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航空模型基础知识学习,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第二周: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动手实践制作过程;第三周:航空模型飞行操控与安全,学习飞行技巧和安全知识;第四周:综合实践,进行飞行操控训练,总结经验,提高飞行技能。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全面掌握航空模型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航空模型系列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航空模型基础知识、空气动力学原理等理论教学中,运用讲授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老房子模型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老房子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2. 学生能够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选择,并运用到老房子模型制作中。
3. 学生能够描述模型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几何图形和比例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模型制作技巧,独立完成一个具有创意的老房子模型。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模型制作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老房子建筑产生兴趣,激发对历史文化的探究热情。
2. 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制作老房子模型,增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美术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建筑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建筑有一定的兴趣,好奇心强,善于合作。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老房子建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老房子建筑风格及历史文化知识学习:-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老房子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 学习老房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古建筑保护意义等。
2. 模型制作技巧与材料选择:- 学习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切割、拼接、打磨等;- 了解并选择适合老房子模型制作的材料,如木材、纸张等。
3. 几何图形与比例关系应用:- 学习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设计;- 掌握比例关系,确保模型制作的准确性。
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阶段:老房子建筑风格及历史文化知识学习(1课时);- 第二阶段:模型制作技巧与材料选择学习(2课时);- 第三阶段:几何图形与比例关系应用实践(2课时);- 第四阶段:老房子模型制作实践与展示(3课时)。
《三维建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1513课程名称:三维建模/Modeling of 3D Amimation课程总学时/学分:64(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适用专业:动画一、课程目的和任务三维建模主要要围绕三维模型的制作流程、制作方法和在不同项目中出现对模型的不同要求,为贴图、动作等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高质量的模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整个课程根据实际需求分为道具、场景以及角色三个部分,通过对软件界面认识、修改器运用、常见模型制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维模型的制作技法,适应动画、游戏中场景及角色模型制作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三维动画软件界面,熟悉三维动画制作流程;2、熟悉修改器的应用和复合物体的使用;3、对各种建模方式有一定了解,熟悉掌握多边形建模的技术要领;4、具有解析模型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建模方式制作自己想要的模型。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三维软件的基础知识(4学时)1.1 界面知识知识点:三维动画软件界面的认识。
难点:利用对界面的讲解串联到动画制作流程的讲解。
1.2 变换与阵列知识点:复制、变换、关联复制、阵列复制和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阵列复制和动画1.3 三维空间与坐标系的关系知识点:区分二维坐标体系和三维坐标体系,世界坐标、屏幕坐标、局部坐标等。
难点:左手定则1.4 编辑二维样条线知识点: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
难点:贝兹曲线的编辑方式第2章编辑修改器与复合物体(8学时)2.1 堆栈器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堆栈修改的概念,关联修改、崩塌修改层级的使用。
难点:堆栈修改的概念2.2 常用的编辑修改器知识点:弯曲修改器、挤出修改器、扭曲修改器、光滑修改器的使用。
难点:修改其对形体的改变及堆栈的作用2.3 Loft放样知识点:Loft放样方式制作模型。
难点:路径与图形的区分2.4 通过为样条线增加编辑修改器建模知识点:导角工具、导角边修改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把线架构为四星点2.5 其他复合物体知识点:变形、散布、图形合并及其它复合物体指令的使用方法。
《航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讲课学时:6学时实践学时:10学时课程性质:通识拓展选修学分:1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先修课程:无开课学院:工程实训中心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工程实训中心新开自然科学类全校选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加强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
航空模型是普及航空知识的玩具,也是进行飞机设计时的验证原型,其涉及机械、电子、材料、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类比较具有活力的运动形式,也是青少年特别感兴趣的一类事物。
航空模型同时集科学性、娱乐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极大的全方位的锻炼。
本课程将简要梳理航空模型的相关知识,包括航空史、飞行原理、制作工艺、控制策略、竞赛种类以及创新设计,把航空模型这一领域的种种展现给学生,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任其驰骋。
航空模型涉及机械、电子、材料、航空学等多学科交叉内容,分组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协作完成航模设计与制作,可以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让各专业学生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在扩充新的知识领域的同时培养发散性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
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扩充新的知识领域的同时培养发散性创新性思维,锻炼动手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积极参与创新讨论,提出和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形成设计报告,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动手参与到制作过程中,获得锻炼并能享受这个过程和形成最终成果的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1.理论授课环节:航空模型基础知识讲解第一节概述:航空发展史与航空模型及其分类(1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对人类航空探索历程的介绍,让学生建立起人类航空史的基本知识;通过形象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出后续内容,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要点:(1)介绍人类早期的飞行幻想,著名的飞行梦事件;(2)介绍工业革命时期飞艇和飞机的发明;(3)梳理航空史上的重要节点,简要介绍各种类型的飞机的诞生和发展;(4)讲解当前世界的航空技术格局和我国的航空发展现状。
《3ds Max+VRay三维建模设计案例教程》教学大纲课程介绍:本书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以新视角、新思维来审视设计类人才培养需求而编写的教材。
书中精心选用行业内最前沿的案例,以目标引领整个教学设计,通过案例的讲解,系统地展示了3ds Max和VRay渲染器在电脑效果图、生长动画、漫游动画和BIM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将笔者的实践经验总结为制作技巧,生动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既可以满足软件学习者的系统学习,也可以作为“手边书”,有效的解决效果图制作和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实际问题。
内容共分7章,分别包括3dsMax 2022简介、V-Ray 5.13简介、家具项目实训、室内项目实训I、建筑外观项目实训、景观项目实训、动画项目实训。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动画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等专业的教材或相关人员培训教材,对于初学者和自学者尤为适合。
培训目标:>掌握3ds Max建模理论基础初识3ds Max 2020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初识V-Ray 5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家具三维模型的制作>掌握建筑三维效果图的制作掌握景观三维效果图的制作>掌握VR室内全景效果图的制作掌握三维基础动画的制作学习时间:60学时。
培训内容:一、三维建模概述了解三维模型的基本概念1.了解三维建模的流程及方法具备三维建模的基础理论知识二、3dsMax 2022 简介.熟悉3dsMax的应用情况1. 了解3ds Max 2022的新增功能.具备使用软件制作简单的三维模型的能力三、VRay渲染器.掌握VRay渲染器的加载方法1. 了解VRay的新增功能.具备使用VRay渲染三维效果图的能力四、家具三维模型的制作.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实木家具三维模型的能力1.具备使用软件制作金属家具三维模型的能力.具备使用软件制作软体家具三维模型的能力五、建筑三维效果图的制作. 了解3ds Max在建筑三维效果图中的应用1.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建筑三维模型的能力.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建筑三维效果图的能力六、景观三维效果图的制作.具备使用软件制作景观小品三维效果图的能力1.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地形景观三维效果图的能力.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公园景观鸟瞰图的能力七、VR室内全景效果图的制作. 了解室内效果图制作的基础知识1.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室内三维效果图的能力.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室内全景效果图的能力八、三维基础动画的制作. 了解三维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1.具备使用软件制作工艺流程动画的能力.具备使用软件制作漫游动画的能力。
《SketchUp实用教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SketchUp实用教程(微课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32(讲授)、24(实训)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SketchUp实用教程(微课版)》;适用专业: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环境艺术、园林景观等专业学生学习SketchUp 的教材,也可作为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图文并茂地介绍了SketchUp 2023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初识SketchUp、SketchUp基本绘图工具、SketchUp辅助设计工具、SketchUp绘图管理工具、SketchUp常用插件、SketchUp材质与贴图、SketchUp渲染与输出,以及现代风格客厅表现、时尚别墅建筑表现2个综合案例。
第1部分(第1~7章):该部分主要系统讲解了SketchUp的基本绘图工具、辅助设计工具、绘图管理工具、常用插件、材质与贴图、渲染与输出等基础知识。
第2部分(第8~9章):该部分主要讲解通过2个经典综合实例,分别讲解了SketchUp 2023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三、课程教学要求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 理论配合案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战动手能力;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并制作模型,进行深入学习;3. 提高学生的设计感和审美能力;(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图文并茂地介绍了SketchUp 2023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三维建模技术(3dsMAX)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本课程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归纳不同的建模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制作
生活中的模型,后期整合为心仪的室内一角场景,设置材质和灯光,最终
以静态效果图或者全景漫游形式呈现。
课程大纲
01
你好,三维世界!课时
1.1 认识3ds MAX软件 1.2 工作界面视图设置 02
02初露锋芒,入门小案例课时
2.1 3ds MAX基本操作 2.2 纸上的小人儿站起来 03
搭积木和变形记,几何体建模课时
3.1工具的使用,小人儿请站好!3.2布尔,窗帘和竹笛
3.3三维修改器1(弯曲、FFD),苹果
3.4三维修改器2(晶格、锥化),灯罩和花瓶04
超级变身,样条线建模课时
4.1样条线创建,灯线4.2放样,香蕉和窗帘
4.3二维修改器1(车削),盘子和高脚杯4.4二维修改器2(挤出、倒角),椅子
05
05雕刻时光,多边形建模课时
5.2多边形建模常用命令,咖啡杯5.3雕刻剑5.4雕刻斧06
06对镜贴花黄,材质贴图课时
6.1标准材质,竹笛
6.2VRAY材质,生活一角场景6.3UVW展开1,长方体包装盒6.4UVW 展开2,剑07
07有光就有希望,灯光、渲染课时
7.1标准灯光,简单场景布光7.2光度学灯光,射灯效果7.3VRAY灯光,日光效果7.4渲染输出08
室内全景漫游,综合案例1课时
8.1空间搭建总述
8.2循序渐进实操(1)8.3家居和灯光总述8.4循序渐进实操(2)09
小海豚,综合案例2课时
9.1小海豚建模总述9.2循序渐进实操(1)9.3小海豚贴图总述9.4循序渐进实操(2)。
3DSmax建模实践教学大纲3dsmax建模实践-教学大纲3d建模实践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3d建模实践课程英文名称:3dgamemakemodel学时:30学分:1先修课程:photoshop图像处理后续课程:三维游戏引擎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了解游戏的类型、分析游戏行业的现状和劳动力前景,传授游戏场景的概念和制作流程等;以制作方法较为简单的游戏道具为实例,全面传授制作游戏场景中道具的基础知识和制作过程;传授了游戏场景中植物的制作方法;网络游戏中游戏室外场景、室内场景墓穴、洞穴的制作方法。
《3d建模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实践专周面向专业:游戏程序设计开课学期:第2学期总学时:30(其中课堂教学30学时)总学分:1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遵从实践性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做到:(1)熟能生巧。
重视学生对3dsmax软件的操作熟练度的训练,尤其是鼓励学生使用快捷键代替使用软件的菜单,务必使学生对软件的具体常用工具做到熟能生巧的地步.(2)能力为本。
重视学生对原画设计稿、设计工程图的理解能力的把握,制作三维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能够胜利理解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图,读图能力的培养甚至要重于对建模技巧的训练(3)精准精细。
看待细节问题必须细致,游戏产品模型的质量手册最少的仅约500页,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就是不合格的模型;而商业模型更是准确至毫米,必须努力做到准确,摈弃艺术工作者的笼统、大概、差不多的工作作风,培育学生意思比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习惯。
(4)标准化。
注重材质、灯光、图形的套路教学,常用的环境,常用的材质可以预先设置不好,并且通过加强记忆,反反复复的采用几个套路达至工业标准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1)基本道具、物体的建模入门,在教学积极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性和多样化教学手段。
如:可以带学生参观实际的道具、物体、甚至是雕塑,这对虚拟三维创作时头脑中的参考和存在感有很大的帮助;在电脑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实际参观正在进行的商业项目、亲身经历和见到实际的项目制作过程等等。
小学飞行模型初级班备课教案20节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小学生提供飞行模型初级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通过20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飞行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学会制作简单的纸飞机和风筝;- 掌握飞行模型的基本操控技巧;- 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大纲第一节:飞行模型导论- 介绍飞行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飞行模型对孩子的好处和意义;- 观看飞行模型的示范视频。
第二节:飞行模型的原理- 解释飞行的基本原理;- 介绍飞行模型的组成部分;- 学生自行拆解和观察一个简单的飞行模型。
第三节:纸飞机制作- 教授制作纸飞机的基本步骤;- 学生自行制作纸飞机,并进行试飞;- 提醒学生注意飞行模型安全和室内飞行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风筝制作- 介绍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材料;- 指导学生制作风筝;- 在适当的室外环境下进行风筝展示和飞行。
第五至八节:飞行模型操控技巧- 教授飞行模型的基本操控技巧,如上升、下降、转向等;- 练模型飞行并进行简单的操控竞赛;- 强调安全措施和互相协作的重要性。
第九至十二节:团队建设- 分组制作飞行模型;- 团队合作完成复杂操控任务;-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经验和互相帮助。
第十三至十五节:创意飞行模型-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制作特殊形状和结构的飞行模型;- 利用简单材料(如废纸板、塑料袋等)制作创意飞行模型。
第十六至十八节:飞行比赛- 组织飞行模型比赛,测试学生模型的飞行距离、高度等指标;-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改进自己的模型;- 讲解比赛原则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第十九节:总结和回顾- 回顾整个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进步;-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第二十节:飞行模型展示-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飞行模型;- 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赏飞行模型展示;- 表彰优秀学生和模型。
教学资源- 课程练册和材料清单;- 飞行模型示范视频;- 纸飞机和风筝制作图纸;- 安全提示和注意事项。
模型制作教学大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和作用
《模型制作》实验,配合《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和《模型制作》专业理论课,开展的实验教学课。
在学生学习各种材料加工设备和模型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的实践过程,掌握常用加工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及模型制作技术方法。
对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将来工作中,正确选择模型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产品设计、模型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通过模型制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产品材料
以及加工工艺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中内部结构设计模块,使设计产品与市
场接轨。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了解“曲线锯”、“砂光机”、“万能线锯机”、
“木工车床”、“油泥模型制作工具”、“电热丝切割仪”、“空气压缩机”、
“塑料焊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掌握油泥刮削、泡沫切割及打
磨、木材加工、石膏雕刻、反求、旋转成型的方法和技巧。
使理论学习更好地和实
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实习项目名称:模型制作
(二)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油泥模型制作
1、“工”形、“T”形板、底板,轮廓卡板制作
①教学内容
介绍“工”形、“T”形板、底板、轮廓卡板制作方法。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要求运用木加工工具进行模板制作。
熟悉内容:输出带网格的图纸,一份做模板用,一份做挂图用。
2、胎基制作
①教学内容
内胎基制作方法、粘合、打磨。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内胎基制作、胎基如何打磨及胎基与底板的连接。
熟悉内容:胎基制作相关要求,胎基在油泥模型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3、涂敷油泥
①教学内容
填敷油泥方法;利用卡板确定油泥厚度。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填敷油泥方法(推和勾,力道均匀并挤出油泥与内胎之间的空气)。
熟悉内容:油泥如何加热。
4、初刮油泥、精刮油泥
①教学内容
初刮使用的工具及方法,;精刮使用的工具及方法。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初刮时刮刀前后两次应呈十字交叉状,审视,调整大面;精刮力求使表面曲率过渡平稳;细节处理。
熟悉内容:初刮精刮刮刀以及刮片的使用。
5、修型
①教学内容
如何利用构思图胶带把握细节,完善模型。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对产品各个细节进行调整。
熟悉内容:构思图胶带的使用,高度仪、束形针等定型工具校正模型。
6、后期处理
①教学内容
介绍上漆、贴膜等相关知识。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给油泥模型上漆和贴膜。
熟悉内容:油漆和贴膜的特性。
第二部分石膏模型制作
1、轮廓卡板制作
①教学内容
介绍截面轮廓模板制作方法。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标准轮廓模板要求及边缘形状界定。
2、骨架制作;黏土或油泥母体;衬板制作
①教学内容
雕刻成型骨架制作方法;反求成型黏土或油泥母体方法;旋转成型衬板制作方法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雕刻成型,反求成型,旋转成型骨架制作要素
熟悉内容:石膏模型三种不同成型方法有何区别。
3、调石膏
①教学内容
介绍石膏粉特性、调石膏用的工具及其方法。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调石膏的方法。
熟悉内容:不同石膏粉在水溶条件下不同的凝固效果。
4、搭建型腔、灌浆
①教学内容
讲解雕刻成型如何搭建型腔并灌浆;反求成型如何搭建型腔、根据模型形态制作单块或多块负型并灌浆;旋转成型如何转动摇柄并涂抹石膏。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雕刻成型、反求成型、旋转成型搭建型腔和灌浆方法。
熟悉内容:不同的石膏成型方法型腔制作以及灌浆方法的区别。
5、局部形态调整
①教学内容
在浇注成型的石膏体上进行细部加工方法以及加工使用的工具。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在浇注成型的石膏体上进行细部加工方法。
熟悉内容:不同的加工工具在细部处理时的特殊作用。
6、刷虫胶清漆、喷有色漆
①教学内容
刷不同种类的漆的作用。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石膏模型喷漆的要求(底漆、面漆)。
熟悉内容:不同油漆的作用。
第三部分木模型制作
1、画线并锯割下料
①教学内容
根据设计草图选择不同的板材以及如何下料。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认识不同的板材以及了解其特性。
2、刨削
①教学内容
木工工具使用方法。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木工工具使用方法。
熟悉内容:征对不同的板材如何选择适合的加工工具。
3、木制构件连接
①教学内容
讲解传统框式与现代板式木制品的结构设计、了解拼接、打磨等工艺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连接工艺。
熟悉内容:传统榫头的功能及其加工方法。
4、表面装饰
①教学内容
表面打磨后的处理以及上漆处理。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上油漆的过程,不同板材选择何种油漆。
熟悉内容:油漆方面相关知识。
第四部分塑料模型制作
1、冷加工成型
①教学内容
讲解(1)画线并锯割下料(2)内部轮廓边缘加工(切割、打孔等)(3)轮廓边缘精细加工、抛光处理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轮廓边缘加工、抛光处理。
熟悉内容:加工工具使用方法。
2、热加工成型
①教学内容
讲解(1)制作压型模型(2)加热、压型(3)局部精细加工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制作压型模型。
熟悉内容:加热、压型相关要求。
3、组装成型
①教学内容
组装方法以及组装过程需要的辅助材料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组装方法。
熟悉内容:组装辅助材料。
4、表面装饰
①教学内容
塑料模型表面打磨处理、上漆处理。
②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不同的材料选择的油漆类型以及上漆方法。
四、阶段划分及组织管理
1、主要阶段及其划分:本实习课程用时五周。
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油泥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油泥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生动手制作油泥模型,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断对产品形态进行修形,是再一次深入设计,可以发现草图阶段没有发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设计能力。
第二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石膏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石膏特性及溶液调和配比、掌握基本的成型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对石膏模型成型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木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板材的加工性能、掌握曲线锯、木工车床、砂光机、手电钻等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对板材的认识,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以及使用不同的木工工具,从而能全方位的掌握木模型的制作。
第四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塑料模型的理论内容,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泡沫和ABS的加工工艺特点及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生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设计能力。
2、有关各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要求等事项。
四个阶段中,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讲解难点、重点。
五、实验所需条件
油泥模型刮刀、刮片、定型针、构思图胶带、贴膜、油泥、泡沫、油漆等;木工雕刻刀、美工刀、线锯机、小水桶、木板、石膏粉、黏土等;线锯机、手提曲线
锯、石材切割机、砂光机、平板砂光机、手电钻、木工板、指接板、吉象板、乳白胶等;电热切割仪、塑料焊枪、电吹风、ABS塑料、泡沫、丙酮、ABS胶等。
六、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内容或成绩构成:考核成绩由考勤、考查成绩两部分构成;(①实验考勤:10%;②实验操作能力:40%;③产品模型:50% (考勤低于90%实验成绩以零
分记并取消参加考试资格))
3、评分原则和依据:平时考勤占1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3分。
考查成绩90分:每个实验均要求以实物方式完成实验内容,考查学生对产品三维形态的把握水平、正确操作工具及熟练使用程度、表面装饰技巧、团队合作精神。
4、成绩记载方式:总计100分,油泥模型制作成绩占40%,石膏模型制作成绩占30%,木模型制作成绩占20%,塑料模型制作成绩占10%。
七、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1、《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软件。
2、江湘芸,《产品模型制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1、,《汽车模型制作》,。
八、其它
学时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