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化学(第四章)固相反应---2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79
湖南工学院材料物理化学第八章 固相反应习题与解答1、什么是固相反应?发生固相反应的推动力是什么?解:固相反应:固体参与直接化学反应并发生化学变化,同时至少在一个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反应。
固相反应推动力:系统化学反应前后的自由焓变化G<0△2、什么是杨德尔方程式?它是依据什么模型推导出的?解:杨德尔方程式:[1-(1-G )1/3]2=K J T 杨德尔方程式依据球体模型推导出来,且扩散截面积一定的等径球体。
3、什么叫泰曼温度?解:固相反应强烈进行,体积扩散开始明显进行,也就是烧结的开始温度。
4、固相反应中,什么是抛物线方程?什么是杨德尔方程?它们的适应范围分别是怎样的?解:抛物线方程:X 2=Kt 表示产物层厚度与时间的关系。
杨德尔方程:[1-(1-G )1/3]2=K J T 说明物质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抛物线方程适应于平板模型推导出的固相反应系统。
杨德尔方程适应于球体模型推导出来的固相反应系统。
5、固相反应中,什么是杨氏方程?什么是金氏方程?适应范围分别是怎样的?解:杨德尔方程 (1-(1-G )1/3)2=Kt 适应于球体模型扩散截面积恒定的情形。
金氏方程 X2(1-2/3·(X/R ))=Kt 适应于球体模型扩散截面积不恒定的情形。
6、由Al2O3和SiO2粉末反应生成莫来石,过程由扩散控制,如何证明这一点?已知扩散活化能为209 kJ/mol,1400℃下,1h完成10%,求1500℃下,1h和4h 各完成多少?(应用杨德方程计算)解:如果用杨德尔方程来描述Al2O3和SiO2粉末反应生成莫来石,经计算得到合理的结果,则可认为此反应是由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
由杨德尔方程,得又,故从而1500℃下,反应1h和4h时,由杨德尔方程,知所以,在1500℃下反应1h时能完成15.03%,反应4h时能完成28.47%。
7、粒径为1μm球状Al2O3由过量的MgO微粒包围,观察尖晶石的形成,在恒定温度下,第1h有20%的Al2O3起了反应,计算完全反应的时间。
第一章绪论1、固体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包括:固体物质的合成,固体的组成和结构,固相中的化学反应,固体中的缺陷,固体表面化学,固体的性质与新材料等。
固体化学主要是研究固体物质(包括材料)的合成、反应、组成和性能及相关现象、规律和原因的科学。
固体化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它与固体物理及其他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因此很难给出明确的,全面的研究范围。
它着重于研究固态物质(包括单晶、多晶、玻璃、陶瓷、薄膜、超微粒子等)的合成、反应、组成、结构和各种宏观和微观性质。
2、假如你是从事无机材料方面的研究者,你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哪些国内外期刊上投稿,试列举出其中的20种期刊。
《中国稀土学报》《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无机化学学报》《人工晶体学学报》《硅酸盐通报》《材料科学与工艺》《SCI》《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材料工程》《材料导报》《纳米科技》《Chemistry of Materials》《Crystal Growth & Design》《Inorganic Chemistry》《ACS Nano》《NANO letter》《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Rare Earth Bulletin 》《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半导体学报》《玻璃与搪瓷》《无机硅化合物》《材料研究学报》;(10)《crystal growth and disign》;(11)《internatianal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12)《inorganic materials 》;(13)《crystal research and techonolgy》;(14);《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5)《inorganic chemistry》;(16)《advanced founctional materials》;(17)《chemistry of materials》;(18)《japanese new materials》;(19)《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advanced materials》。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固体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固体化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化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固体化学(Solid-state Chemistry)是研究固体物质的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化学分支学科。
主要针对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无机材料的制备、结构确定、性能测试及其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固体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晶体的坐标空间点阵结构与倒易空间点阵的变换关系;固体能带理论;固体缺陷分类以及价键类型和点缺陷之间的关系;固溶体各种反应方法的反应机理;固体的鉴定表征技术;熟悉了解一些低维固体材料的特点与应用,并对材料的磁学性能获得很好的认识。
最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晶体结构、能带理论和点缺陷对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专业的理论分析,加深对固体材料的性质理解,为今后从事化学与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和《晶体化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晶体的坐标空间点阵结构与倒易空间点阵的变换关系;固体能带理论;点缺陷的局域能级,价键类型与点缺陷的关系;各种反应方法的反应机理;固体鉴定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了解目前不同二维材料的特征及其应用。
最终可以利用固体化学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固体材料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重点,讲透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板书、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确保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结晶学基础(6学时)1. 教学内容(1)通过晶体与非晶体以及分子型物质在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上的区别介绍晶体的基本性质;(2)重点介绍晶体结构的几何理论、倒易点阵理论、约化胞理论,介绍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3)讲解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晶体坐标空间点阵与倒易点阵的变换关系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