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龈卟啉单胞菌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2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研究进展喻丽;葛颂;冯馨仪;温玉洁【摘要】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是牙周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致病性归因于一系列毒力因子如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
相关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结构菌毛、荚膜及菌体分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重要致病因子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6(024)005【总页数】4页(P314-317)【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作者】喻丽;葛颂;冯馨仪;温玉洁【作者单位】[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2]遵义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牙周组织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是不酵解糖的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1]。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利用其菌体表面菌毛、荚膜等结构粘附、定植于牙周组织和龈下菌斑表面后,入侵宿主组织细胞,进一步发挥毒力作用。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体分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吲哚、有机酸等毒力因子直接破坏牙周组织,且这些毒力因子能够活化宿主的多种防御细胞,引发牙周组织局部免疫反应,使防御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牙周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的相关致病机制对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的菌毛(fimbriae)是毒力因子之一,是细菌表面丝状突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粘附于牙周组织起了重要的作用[2]。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能够直接粘附于牙周组织,并能通过和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发生共聚作用,增加菌斑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参与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从而增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性。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研究进展毛骁俊(综述);唐子圣(审校)【摘要】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与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
近年来研究证实,牙龈素、菌毛和脂多糖是牙龈卟啉单胞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牙龈素在介导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就牙龈素的分子结构、基因多态性、毒力作用及其抑制剂等作一综述。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n oral disea-ses.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gingipains, pili and lipopolysaccharid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virulence factors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Gingipain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bacterial and host.This article is committed to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olecular structure, gene polymorphism, toxicity and inhibitors of gingipains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745-747,700)【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基因多态性;抑制剂【作者】毛骁俊(综述);唐子圣(审校)【作者单位】上海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牙龈素是牙龈卟啉单胞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在介导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
伴放线放线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牙髓卟啉单胞菌(P. endodontics),产黑普氏菌(P. melaninogenica),变黑普氏菌(P. nigresence),厌氧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巨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衣氏放线菌(Actinomyce israeli),粘性放线菌(A. Viscosus),龋齿放线菌(A. odontolyticus),内氏放线菌(A. Naeslundii),龋齿罗氏菌(Rothia dentocariosa)齿双岐杆菌(Bifdobacterium dentiu),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人体普氏菌(P. corpo),洛氏普氏菌(P. loesche),小韦荣球菌(Veil-lonella parvμLa),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表兄链球菌(S. sobrinus),缓症链球菌(s. mitis),血链球菌(S. Sanguis),口腔链球菌(s. oralis),格式链球菌(S. gordoni),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a gingiva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正畸治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基因及其致病性的研究》一、引言正畸治疗是口腔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旨在通过矫正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和面部美观。
然而,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龈健康问题常常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一种常见的口腔致病菌,与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关于Pg致病岛基因及其致病性的研究逐渐成为正畸治疗中牙龈健康问题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正畸治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基因及其致病性进行深入探讨。
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致病岛基因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其基因组中包含多个致病岛,这些致病岛编码了多种与致病性相关的蛋白和酶,如细胞外酶、毒素、黏附素等。
其中,某些致病岛的基因表达与Pg的毒力和感染过程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Pg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研究表明,Pg的基因组中存在多个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簇,这些基因簇编码了多种与感染、免疫逃避、组织侵袭等相关的蛋白和酶。
其中,致病岛是Pg基因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编码的蛋白和酶在Pg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正畸治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性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牙齿移动和口腔卫生的改变,患者的牙龈健康状况常常受到影响。
此时,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口腔致病菌容易侵入牙龈组织,引发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研究表明,Pg 的致病岛基因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编码的蛋白和酶能够破坏宿主细胞的防御机制,促进细菌在牙龈组织中的定植和繁殖。
此外,Pg还能够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外酶和毒素,破坏牙周组织的结构,引发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还会对正畸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Pg的致病岛基因及其致病性对于预防和治疗正畸治疗中的牙龈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结果为了深入了解Pg的致病岛基因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致病性,研究者们采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赵梦楠;刘宗昂;王舰【摘要】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生长于口腔内的革兰阴性厌氧茵.它能够利用脂多糖、荚膜多糖、菌毛、牙龈蛋白酶等一系列致病因子,侵袭局部牙周组织并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是诱发牙周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因子对于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牙周炎【作者】赵梦楠;刘宗昂;王舰【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01;盛京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病原微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牙龈卟啉单胞菌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有脂多糖、荚膜多糖、菌毛、牙龈蛋白酶等一系列致病因子,使牙龈卟啉单胞菌能够侵袭宿主细胞,并逃避免疫系统,从而诱发牙周炎等疾病。
本文针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各种致病因子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1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的脂多糖1.1 脂多糖的作用机制和其他革兰阴性菌一样,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表被脂多糖覆盖,使其能够被宿主识别并引发细胞内信号传导。
其中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和CD14是脂多糖常见的信号传导受体,能够辨别共生种属与致病种属。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可促进炎症反应与骨质吸收,Hamedi等[1]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现脂多糖能够促进单核细胞中的促炎症因子,如 IL-1α、IL-1β、IL-6、IL-8、IL-18及TNF-α等的生成。
然而,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在诱导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与其他革兰阴性菌相比,有学者认为其自身刺激宿主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较弱,也有人认为它能够拮抗其他病原体,减弱其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
1.2 脂多糖的结构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在结构上有其独特的特征。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进展齐帅,林晓萍[摘要]牙龈卩卜琳单胞菌(Por/Ayr麵〇麵,户.咖和《仏)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是牙周炎尤其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病原菌。
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 P0)有关,这一过程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而P.扣以m仏作为关键牙周致病菌之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我们对P.扣#m仏与A P0的关系及 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
该文拟通过回顾近年来发现的仏与A P0之间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对A 咖a f e与A P0的联系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不良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72(2021)03-0265-04[doi] 10.13591/ki.kqyx.2021.03.014Progress of research on correlations between P o r p h y r o m o n a s g i n g i v a l i s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QI Shuai, LIN Xiaoping. ( Department o f Stomat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Abstract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ingivalis)is a gram-negative anaerobic bacterium, which is the main pathogen of periodontitis ,especially chronic periodontiti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iodontitis is related to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 APO). This process involves a variety of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P. gingivalis,as one of the key periodontal pathoge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At presen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gingivalis and APO and its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is still limit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iew the direct or indirect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gingivalis and APO in re-cent years, and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gingivalis and APO.Key words:periodontitis ;periodontal pathogen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Stomatology, 2021,41(3) : 265 - 268牙周病是由于牙周病原囷和宿主免疫防御系统 长期相互作用所致,有学者提出少数特定微生物引 起的宿主口腔菌群的持续性失调是引起牙周组织破 坏的主要原因,极低水平(细菌总数的0.01 %)的牙 銀 口卜琳单胞菌(gin扣;a f c,尸. gi/i g k a/h)可诱发小鼠牙周炎,并造成局部细囷数量 和菌群结构的显著改变,因此也被称为“关键致病菌”1]。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特征为牙龈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组织破坏性损伤。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在口腔中广泛存在的厌氧菌,与牙周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该菌能够产生大量的细菌胞外聚集素和毒素,促进口腔细菌生长和黏附,进而引起牙周炎的发生。
牙周炎病变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牙龈组织中大量增加,会导致牙周组织向深层结缔组织的破坏,影响牙周组织的稳定性,加重炎症反应,严重者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因此,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索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建立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小鼠模型。
选择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2.采集牙龈组织,制备组织切片。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情况。
4.利用文库筛选出一种与MMP-2和MMP-9表达调控相关的miRNA,采用miRNA mimics和inhibitors对小鼠口腔卟啉单胞菌感染模型中牙龈组织细胞进行转染,观察MMP-2和MMP-9表达变化及相应的功能变化。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周炎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细菌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生活中十大厌氧菌,你都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直存在一群只能在无氧或低氧分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对人类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厌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支原体,因此也常称之为厌氧菌。
厌氧微生物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存在,所以一直是科学家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厌氧微生物正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并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它们。
1什么是厌氧菌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是指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一类细菌。
这类细菌由于缺乏完善的酶系统,因此只能以无氧发酵进行能量代谢。
2厌氧菌的分布与危害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包括环境、土壤、水源和动物中。
其中,人体本身也有众多的厌氧菌,大多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肤、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厌氧菌对人体无害,只有当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等情况下,会诱发感染,从而造成腹腔内感染、牙周炎及妇科炎症、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疾病。
3厌氧菌分类根据对厌氧的耐受程度不同,可将被分为三大类:(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
(2)中度厌氧菌:此类厌氧菌较为常见,在相应的技术条件下,容易被分离出,即使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 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仍然能被分离出来。
(3)耐氧厌氧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4生活中常见的厌氧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etani)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长 4~8μm,宽 0.3~0.5μm。
它以芽胞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泥土、人畜肠道、粪便、皮肤和锈器表面等。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杆菌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什么是牙龈卟啉单胞菌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牙龈卟啉单胞菌,但是真正了解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牙龈卟啉单胞菌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病菌,但是由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知识,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非酵解糖的革兰氏阴性厌氧球杆菌,是研究广泛且证据充足的重要牙周致病菌之一。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37%的0~18岁个体中均可检测到
P.gingivalis,而有关其在青春期个体中的定植情况,国内研究
不多。
牙龈蛋白酶(Gingipains)是P.gingivalis在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胰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其致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包括具有与赖氨酸特异结合活性的牙龈蛋白酶K(gingipain K,Kgp)和与精氨酸特异结合活性的牙龈蛋白酶R(gingipain R,Rgp)。
其中,Kgp是最有潜能的纤维蛋白降解酶,与牙龈出血倾向以及持续的P.gingivalis感染有关。
患牙周病不是什么好事,口腔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也对健康不利,这是引发牙周病的一种主要细菌。
不仅牙龈卟啉单胞菌可
以引起发炎,它还能导致现在常见的抗生素抗性。
事实上它们会把对牙齿有益的细菌挤兑走,并取代它们的位置。
牙龈卟啉单胞菌一旦失控,它最终会导致牙齿从牙龈上脱落下来。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牙龈卟啉单胞菌,我们知道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好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预防,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