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深化设计与应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41.00 KB
- 文档页数:18
*****一期智能化工程设计方案年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21.1系统设计目标31.2系统设计原则31.3系统设计依据3第二章系统设计需求42.1项目建设需求42.2摄像机的位置需求42.3系统功能需求5第三章整体系统设计63.1视频监控总体架构原理图63.2系统说明73.3系统功能83.4主要设备功能介绍8前端设备8公共区域设备13第四章主要工程量(详细见合同清单)16第一章项目概述视频监控系统一直是监控领域中的热点,它以直观、方便、信息容丰富而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次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小区的现场情况,再结合业主方的需求,在小区围设置视频监控,以提高小区安防监控能力,更好地保障业主方对******小区的人、物、财等管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先进、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统设计方案。
1.1系统设计目标本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以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高性价比、低维护量作为出发点,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先进、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1.2系统设计原则在方案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的特殊要求,系统方案设计时紧密结合业主方对******小区的实际使用需要,把握当前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
为此,我们在设计中始终遵循以下几项总体原则:1、规性:严格按省公安厅发的《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进行设计。
2、先进实用: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和易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
采用技术成熟的数字监控技术和设备及通信技术,同时要考虑对现有设备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护原有的投资。
3、网络化、智能化、模块化、多媒体化:使本监控系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要求,使得系统在线维护、升级简单、方便。
上述系统设计的原则将自始自终贯穿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3系统设计依据《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 (GB50198-94)《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I6572-1996)《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50198-94)《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第二章系统设计需求2.1项目建设需求******建筑面积17万平米,容积率2.11,绿化率超过6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智能爬架)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表时间:2018-08-23T11:27:34.1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岳轮[导读] 如何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一直是施工单位绕不开的话题。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由于材料使用量小,维护成本低,高效便捷,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多,随着科技的发展,配合自动控制操作系统,使得爬架更为先进、智能。
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爬架的构造、深化设计以及使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对高层建筑中智能爬架的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智能爬架;深化设计;高层施工前言:如何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一直是施工单位绕不开的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爬架的引入,不但解决了传统钢管脚手架材料用量大,搭设周期长的问题,也避免了诸多安全隐患,以其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便捷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外防护脚手架。
下文简称“智能爬架”。
1、工程概况某大型住宅小区,建筑面积总计约为16.67万㎡,高层区有11栋高层,其中9#楼、10#楼采用“全钢智能爬架”代替普通的钢管脚手架作为外围防护,是公司新技术应用的试点项目。
9#楼层高3.0米,30层,总高度为95.5米,单层面积9#楼为503㎡,外边周长约160米,设置机位42个;10#楼层高3.1米,32层,总高度为106.7米,单层面积为356㎡,外边周长为110米,设置机位28个。
爬架自二层开始安装使用,主体结构封顶后利用塔吊拆除,外墙工序采用工具式吊篮施工。
2、爬架的特点及对比3、智能爬架的构造智能爬架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组成:(见智能爬架结构示意图)水平桁架、竖向桁架、防倾防坠机构、安全防护、智能升降同步系统1)水平桁架:由大横杆、小横杆水平斜撑、防滑走道板组成。
2)竖向桁架:由内立杆(竖向主立杆)、内外普通立杆、竖向斜撑、导链通道桁架,底部桁架组成。
楼宇自动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设计总说明楼宇自动安全防范系统(SAS)包括的子系统主要有:防盗报警子系统、电视监控子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停车场综合管理子系统、巡更报警子系统、周界管理及住户内部安全管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由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实习时的一个大厦为背景,对其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系统进行设计。
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智能楼宇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其次了解了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最后通过对各个子系统的硬件组部分的选型完成了对安全防范系统硬件的设计。
重点应用组态王软件对防盗报警子系统进行了组态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防盗报警子系统The designing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afe precautionsystem in the buildingDesign DescriptionSecurity System (SAS), including the major subsystems are: anti-theft alarm system, TV monitoring system, and import and export control (access control) sub-system, video intercom system, car park management subsystems, alarm subsystems Patrol Zhou sector management and household management, internal security,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monitoring, burglar alarm, access control systems.The main work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 building at the time of attachmen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ir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design security.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afety at home and abroad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followed by understanding of the securit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and various subsystems of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and finally the various subsystems of 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Selection Group completed security system for hardware design. Focus on software applications Kingview a burglar alarm system design configuration.Keywords:Intellectual building, Safe precaution system,anti-theft alarm system目录1.绪论11.1智能建筑的现状发展及前景11.2安防系统概述11.3论文工程背景介绍21.4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22.楼宇安防系统的主要子系统介绍32.1电视监控子系统32.1.1闭路监控系统概述32.1.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32.1.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组成形式5 2.2防盗报警子系统52.2.1防盗报警子系统概述52.2.2系统基本组成及特点62.2.3系统报警原理图72.3出入口控制系统72.3.1出入口控制系统概述72.3.2常见的出入口控制的方式82.3.3系统结构原理图92.4停车场系统概述93.楼宇自控安防各个系统的硬件选型与设计9 3.1电视监控子系统硬件设计93.1.1系统硬件选型原则93.1.2系统硬件选型设计103.2防盗报警子系统硬件设计与选型123.2.1系统工作原理123.2.2报警探测器的布置123.2.3报警探测器的选型原则123.2.4系统的硬件选型设计133.3出入口子系统设计143.3.1系统硬件选取原则143.3.2系统硬件选型设计143.4停车场子系统方案设计153.4.1系统需求分析153.4.2 系统的进出及操作流程163.4.3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型164.防盗报警子系统组态设计174.1组态软件的选择174.1.1.组态软件的选择174.1.2.软件介绍174.2系统组态设计195.总结23致谢23参考文献24附录241.绪论1.1智能建筑的现状发展及前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只有楼宇自动化系统所提供的建筑环境已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摘要】智能建筑产业是指通过现代电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以现代建筑技术为基础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是信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结晶,是随着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而诞生的。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搞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从生活到学习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的主要成分。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建筑设计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
是集现代科学技术达成的产物,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智能建筑是当前用户对建筑体系新需求,新要求的结果,是人们对居住环境中高效的、舒适的、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非常迅速,是由当前电子科学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晶。
1 智能建筑的起源智能建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在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已经逐步的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方面。
将这四种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智能建筑系统工程是弱电系统中的一种,是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反战过程。
是一个设计领域广,综合性能强的新型化产业。
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
2 智能建筑的设计综述在当前,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是由建筑院和开发商联合设计的。
建筑设计院负责常规(最初)设计,系统集成商做深化设计。
在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过程中是通过用户投资和使用的具体要求对弱点范围进行控制和组成的部分,是常规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资料,是供弱电系统招标使用的,是深化设计的基础。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界面的确定,包括施工图深化、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系统调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施工准备。
2. 明确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确保与其他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电气、供暖通风空调和电梯等工程的协调。
3. 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涉及的机电设备及管路的安装位置,监控系统的管线敷设、穿线和接线的工作,设备调试及相互的配合方式。
二、工程实施1. 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的要求,对设备和材料进行进场验收,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
2. 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应在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并合格后进行,各种探测器、传感器的安装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3. 施工单位在安装完成后,依据合同文件和设计要求,以及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对系统进行自检。
三、质量控制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及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的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和复核。
2. 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施工要点:机房应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供电应为两路电源,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弱电系统的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联结。
3. 设备、元件安装要点:现场控制器的位置应安装在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各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检测性能的位置。
四、系统检测1.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对系统进行检测,确保系统功能的实现和性能的稳定。
2. 检测内容包括:系统功能、性能、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等。
五、竣工验收1.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
2. 竣工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款支付、工程资料、工程使用功能等。
总之,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工程将在我国建筑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确定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在施工图深化、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系统调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明确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的范围和目标。
2. 施工图深化:从其他施工图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针对智能化工程进行施工图深化。
3. 设备、材料采购和验收: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要求,对设备和材料进行进场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二、施工内容1. 深化设计:根据施工图深化,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通信网络、信息网络、建筑监控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安全防范、综合布线、系统集成、接地与电源、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等系统的设计。
2. 工程实施: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包括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
3.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
4. 系统检测:在系统调试完成后,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功能及性能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工程竣工验收:在工程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三、施工技术要点1. 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施工要点:机房应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地板高度能满足地下管线的敷设;供电应为两路电源,并在末端自动切换;弱电系统的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联结。
2. 设备、元件安装要点:现场控制器的位置应安装在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各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检测性能的位置。
3. 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供暖、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工程的协调工作。
总之,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通过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高效运行,为人们创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的审查与深化: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一样由工程承包方负责工程的施工图深化,设备、材料采购,管线施工,设备安装与检测,系统调试开通及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直至交付利用。
本目重点是: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组成和施工程序,智能化系统设备、元件安装技术。
不懂,例子,分类,重点1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组成和施工程序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组成建筑智能化工程按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划分为十个子分部工程: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平安防范治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一)通信网络系统的组成通信网络系统使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视频靠得住的传输。
包括: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电视会议系统、背景音响及广播系统等。
1.通信系统(网)的组成通信系统要紧包括用户互换设备、通信线路和用户终端设备三大部份。
(1)用户互换设备: 程控数字用户互换机或虚拟互换机等。
(2)通信线路:常规传输线路或综合布线。
(3)用户终端设备:机、机等电视会议系统由摄像机、麦克风、彩色显示器、音箱、操纵器、通信网络等组成。
3.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网)的组成有线电视系统由信号源装置、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系统和用户分派网络组成。
(1)信号源装置:共用天线、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和录放设备等。
(2)前端设备: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等。
(3)干线传输系统:光缆、同轴电缆、放大器等。
(4)用户分派网络:同轴电缆、电视分支器、电视分派器、用户终端等。
广播音响系统有音源设备,声源处置设备,扩音设备、放音设备和传输线缆等组成。
(二)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运算机网络设备(互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管工作站、效劳器等)应用软件、治理软件及网络平安等。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治理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阐述楼宇智能化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策略一、楼宇智能化的涵义智能楼宇(IB,Intelligent Building)也称智能建筑,又称智能大厦。
智能楼宇是将建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各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相互融合、合理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动化、信息管理科学、服务高效优质、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是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
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将这5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
我国对智能楼宇所下的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環境。
”二、智能楼宇的起源与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现代社会将大量要求信息化,加快信息传递,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人类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利用信息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即建筑技术和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于是产生"楼宇智能化"。
楼宇智能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智能楼宇的内涵是其功能,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楼宇智能化不会是一个终极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大陆第一幢智能大厦是1989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
智能系统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尤旭鸣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8期设计源自于生活,科技改变生活,作为一个21世纪室内设计人员不光要通过设计赋予人们生活的乐趣、美感、情趣,更要将舒适的生活理念植入人们的生活,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智能系统在室内设计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是设计人员与工程人员不断进取的目标和必须追求的任务。
智能家居系统让您轻松享受生活。
出门在外,您可以通过电话、电脑来远程遥控您的家居各智能系统,例如在回家的路上提前打开家中的空调和热水器;到家开门时,借助门磁或红外传感器,系统会自动打开过道灯,同时打开电子门锁,安防撤防,开启家中的照明灯具和窗帘迎接您的归来;回到家里,使用遥控器您可以方便地控制房间内各种电器设备,可以通过智能化照明系统选择预设的灯光场景,读书时营造书房舒适的安静;卧室里营造浪漫的灯光氛围……这一切,主人都可以安坐在沙发上从容操作,一个控制器可以遥控家里的一切,比如拉窗帘,给浴池放水并自动加热调节水温,调整窗帘、灯光、音响的状态;厨房配有可视电话,您可以一边做饭,一边接打电话或查看门口的来访者;在公司上班时,家里的情况还可以显示在办公室的电脑或手机上,随时查看;门口机具有拍照留影功能,家中无人时如果有来访者,系统会拍下照片供您回来查询。
这一切的舒适都需要室内设计人员高瞻远瞩对居室的整体布局、及功能要求有系统的认识和准确的整合能力,使整个室内设计工程和智能化系统能够有机的结合,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智能系统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目前智能系统的主要特征大致包括以下几种1)一键控制、集中控制模式智能家居内的所有家用电器设备与灯光通过无线局网进行集中控制,联动所有的开关以及插座,任意构造开关模式。
2)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简单地进行安装,而不必破坏隔墙,不必购买新的电气设备,系统完全可与你家中现有的电气设备,如灯具、电话和家电等进行连接。
各种电器及其它智能子系统既可在家操控,也能完全满足远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