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风险分级与管控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54
纺织行业企业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实施指南
概述
本指南旨在为纺织行业企业提供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的指导。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质量风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步骤
1. 制定风险评估指标: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适用于纺织行业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体系、市场竞争力、供应链可靠性等。
2. 评估质量风险:基于制定的风险评估指标,对企业的各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其分级,确定高、中、低风险等级。
3. 制定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监测和改善质量流程、提升员工培训和技能水平、加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管理等。
4. 实施管控措施:根据制定的管控措施,逐步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并进行跟踪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
5.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效果,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注意事项
- 在制定风险评估指标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确保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在制定管控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资源和能力,确保措
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跨
部门协作机制。
- 建议定期组织培训和内部交流,提高员工对质量控制风险分
级管控体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为纺织行业企业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希
望能帮助纺织企业优化质量管理,降低质量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纺织公司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标准版)纺织公司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目的应用组织化与系统化的方法,对有关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以下同)进行辨识,并及时更新,评价其风险水平,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以此作为:制定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策划、实施是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
决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或操作规程的修改。
监督管理需求以确认其实施有效性及适时性。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临邑澳泰纺织有限公司范围内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定义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并不对两者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3.危害识别:是认知一个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的本身。
4.风险:一个特定危害事件发生之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
河北省纺织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一六年六月目录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1)二、染整加工 (9)三、服装行业 (15)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 (16)五、公共部分 (17)河北省纺织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风险分级/风险标识主要防范措施依据责任部门/责任人(一)前纺工序1 清梳棉⑴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设备、管道摩擦、撞击产生金属火花;⑵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⑶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
火灾中毒和窒息5万纱锭以上未装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B级/橙色⑴排除金属杂物: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将金属杂物从原料中分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将打开、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建立保障安全装置、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制度;⑵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车间机动车采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设置防火分区,采用A1、A2级不燃性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防火门进行分隔;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⑶检查和清洁: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应制定分级管理检查责任制;⑷有火险现场处置方案并做好培训。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5万纱锭以上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C级/黄色12 从抓棉至成卷的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轧点、传动、旋转,以及平台等部位⑴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损坏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⑵机械轧点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无警示标识;⑶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无警示标识;⑷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合要求;⑸处理故障违规操作;⑹擅自拆除联锁装置、防护装置;⑺不使用生头板操作。
纺织行业风险分级与管控指南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经验了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由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挑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纺织行业需要与时俱进地掌握相关的风险分级与管控指南,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一、纺织行业的风险分级纺织行业的风险分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是纺织行业所面临的首要风险。
2.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环境、行业环境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环境的调整等,都会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3. 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技术先进的企业将会前行于市场,而技术更新慢的企业则会被淘汰。
4. 人员风险:人力资源是企业稳定运营的关键,如果企业的员工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需要,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纺织行业的风险管理针对以上的风险,纺织行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科学的风险管控。
1. 竞争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化管理机制,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等方式来应对竞争风险。
2. 市场风险: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及时适应市场变化。
另外,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及时迎接市场变化,制定灵活的战略规划。
3. 技术风险: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核心技术水平。
此外,企业还可与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共同促进技术创新。
4. 人员风险:企业需要注重培养和管理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针对纺织行业中的风险问题,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和应对,在调整自身经营策略方面优先考虑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立相应的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
这不仅是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纺织行业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纺织行业风险分级与管控指南1. 引言纺织行业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制造业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
在纺织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如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纺织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科学分级和严格管控。
本指南旨在帮助纺织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和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以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纺织行业风险分级和管控的步骤和要点。
2. 风险分级步骤2.1 了解纺织行业的主要风险在进行风险分级前,首先需要了解纺织行业的主要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物理风险:纺织行业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物体打击伤害等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纺织行业使用的染料、助剂等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生物风险:纺织行业可能存在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风险;•人为因素:纺织行业的工作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可能导致工人疲劳、意外行为等因素引发风险。
2.2 制定风险分级标准根据纺织行业的主要风险,制定风险分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风险分级标准可以根据风险的潜在危害程度、发生频率等指标进行划分。
常见的风险分级标准可以采用五级或四级划分,例如:•一级风险:致命的、高危险的风险;•二级风险:重大的、较高危险的风险;•三级风险:中等的危险风险;•四级风险:较低风险;•五级风险:极低风险或可接受的风险。
2.3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潜在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对纺织行业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各种风险进行分级,并确定其风险等级。
3. 风险管控指南在进行风险管控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轻风险的影响:3.1 加强培训和教育员工是纺织企业的核心资源,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对于风险管控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3.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纺织行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实用标准河北省纺织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实用标准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一六年六月目录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1)二、染整加工 (9)三、服装行业 (25)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 (27)五、公共部分 (29)河北省纺织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序可能导致的风险分级/责任部门/场所 / 环节 / 部位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依据号事故类型风险标识责任人(一)前纺工序5 万纱锭以上未⑴排除金属杂物: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⑴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装火灾自动报警、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将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灭火系统金属杂物从原料中分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设备、管道摩擦、撞击产B级/橙色将打开、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建立保生金属火花;火灾障安全装置、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制度;1清梳棉《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⑵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中毒和窒息 5 万纱锭以上安⑵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棉纺织企业吸烟等点火源;装了火灾自动报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安全生产规程》⑶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警、灭火系统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车间( AQ7003 )等引发火灾。
C级/黄色机动车采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设置防火分区,采用A1、A 2级文档序可能导致的风险分级/责任部门/场所 / 环节 / 部位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依据号事故类型风险标识责任人不燃性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防火门进行分隔;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⑶检查和清洁: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应制定分级管理检查责任制;⑷有火险现场处置方案并做好培训。
从抓棉至成卷的机⑴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⑴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混开棉机滚筒部位、滚《纺织工业企安全联锁装置不械打手观察窗、检门损坏或联锁装置缺失、机械伤害筒顶盖、打手部位,开棉机打手部位和成卷机综业安全管理规2齐全、不符合规定修门、轧点、传动、无效,无警示标识;高处坠落合打手处等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应安装电气范》(AQ7002)C级/黄色旋转,以及平台等⑵机械轧点部位防护装联锁与机械联锁的保险装置,做到完整、可靠、《棉纺织企业文档实用标准序可能导致的风险分级 /责任部门 /场所 /环节 /部位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依据号事故类型风险标识责任人部位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无有效;应落实分级管理检查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程》警示标识;⑵当设备运转时,观察窗、检修门应确保无缺失,( AQ7003 )⑶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不可打开,张贴安全警示标识;《纺织机械安护装置缺失,无警示标⑶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使用有机玻璃,厚度全要求》( GB/识;不小于 3 毫米,且无破损缺口;T 7780.1 )⑷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安全联锁装置齐⑷机械打手采用网孔结构补风门时,其开口宽度、《固定式钢梯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合全、符合有关规定直径及圆孔的短轴尺寸必须小于12.5 毫米,与危及平台安全要要求; D 级/蓝色险区域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92 毫米;求》⑸处理故障违规操作;⑸成卷压辊棉层轧点部位配备生头防护装置,做( GB4053.3)⑹擅自拆除联锁装置、防到完整、有效,未采取自动成卷的设备应配备生护装置;头板;⑺不使用生头板操作。
DB 37/T 3283—2018纺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2018-06-12发布2018-07-12实施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旸、宋强、张凯龙、王凯、范安顺、吴迪。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纺织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纺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纺织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纺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依据纺织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杆企业的典型经验做法,制定了同类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同类型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纺织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 、DB37/T 2974-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纺织行业企业设备维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一、背景纺织行业企业设备的维护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维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纺织企业必须重视并实施的工作。
二、概述本指南旨在为纺织行业企业设备维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提供指导。
通过对设备维护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帮助企业建立维护风险的分级管理体系,从而优化维护资源的配置,提高维护效果。
三、实施步骤1. 维护风险识别通过对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故障频率- 维护操作的复杂程度- 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维护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设备维护对生产工艺的影响等2. 维护风险评估基于维护风险的识别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
可以采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和评分体系,综合考虑维护的关键性、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等因素,确定维护风险的级别。
3. 维护风险控制根据维护风险的级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比如:- 对高风险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加强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配备必要的维护备件和工具- 建立维护记录和统计分析体系等4. 维护风险监控和改进建立维护风险的监控机制,定期对维护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维护风险的分级和管控策略,确保维护风险的管控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四、总结纺织行业企业设备维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对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提供了一份实施指导,帮助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维护风险分级管理体系,从而优化维护工作,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