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空时系统的天线选择算法_宋高俊
- 格式:pdf
- 大小:297.37 KB
- 文档页数:5
空时分集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优化策略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通信系统信号传输质量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时分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优化策略和应用案例等方面探讨空时分集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空时分集技术,即空间分集技术,借助于多天线的发射和接收,通过信号的多路径传输和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率。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道特性分析、信号处理算法和天线配置等方面。
1. 信道特性分析空时分集技术的有效性受到信道特性的影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信道进行相关性矩阵分析,得到信道的相关系数和信道容量等指标。
基于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信道的多样性和信号传输质量,为系统的优化策略提供参考。
2. 信号处理算法信号处理算法在空时分集技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算法包括最大比合并法(MRC)、选择合并法(SC)、最大选取法(MRC)、波束赋形等。
这些算法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加权和合并,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性能。
3. 天线配置天线的合理配置对空时分集技术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线的间距、天线的方向和天线的个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信号的接收和传输。
针对不同的场景和应用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天线配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通信效果。
二、优化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时分集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性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优化策略。
1. 波束赋形技术波束赋形技术通过控制发射天线的权重和相位来调整信号的辐射形状,以增强期望信号的功率和抑制干扰信号。
通过优化波束赋形算法,可以实现更精确的信号传输,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2. 频谱分配策略合理的频谱分配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通过根据用户需求和信道特性进行动态频谱分配,可以使不同用户间的传输信号相互独立,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量。
基于V-BLAST OFDM系统的天线选择算法
池连刚;武妍艳;张欣;杨大成
【期刊名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29)6
【摘要】研究了天线选择,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V-BLAST)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相结合的系统的发送天线选择算法,使选用的发送天线组合对所有子载波的最小信号噪声干扰比(SNIR)最大化,以较好地解决V-BLAST系统检测要求信道的无线环境中有丰富的散射体,否则会严重恶化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应用该算法明显改善了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总页数】4页(P94-97)
【关键词】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选择【作者】池连刚;武妍艳;张欣;杨大成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功率分配和天线选择算法的V-BLAST系统设计 [J], 王凌云;马惠珠
2.基于迫零检测的分布式发射天线V-BLAST OFDM系统中的载波频偏补偿 [J], 邓凯;唐友喜;邵士海
3.V-BLAST MIMO系统中基于增广信道矩阵分析的发射天线选择算法 [J], 刘建国;杨绿溪
4.适用于两发射天线V-BLAST OFDM系统的排序插值QR分解算法 [J], 李颖;张扬;魏急波
5.结合STBC的V-BLAST多天线超宽带OFDM系统性能研究 [J], 谢丹;朱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nss数据解算天线高量取方式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导航和定位的技术。
在GNSS数据解算中,天线高量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用于确定接收天线的高度,以便进行精确的位置计算和导航。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天线高量取方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天线相位中心法天线相位中心法是一种常用的天线高量取方式。
它通过测量接收天线的相位中心与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差,来确定天线的高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距仪器,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精度。
但是,它对仪器的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测量。
二、天线相位顶点法天线相位顶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天线高量取方式。
它通过测量接收天线的相位顶点与接收机天线相位顶点之间的距离差,来确定天线的高度。
相比于天线相位中心法,天线相位顶点法在仪器要求和操作上更加简单,测量时间也相对较短。
然而,该方法对于天线相位顶点的判断有一定的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天线相位斜率法天线相位斜率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天线高量取方式。
它通过测量接收天线的相位斜率与接收机天线相位斜率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天线的高度。
相比于前两种方法,天线相位斜率法对仪器的要求更高,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距仪器和精密的相位测量设备。
然而,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天线高度信息,适用于精密的导航和定位应用。
四、天线相位差分法天线相位差分法是一种基于相位差分的天线高量取方式。
它通过测量接收天线与参考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异,来确定天线的高度。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大气和电离层的影响,获得更加准确的高度信息。
然而,天线相位差分法对于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之间的距离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数据处理,因此操作相对复杂。
天线高量取在GNSS数据解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天线高量取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天线高量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如大气和电离层的影响等。
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卫星移动链路ACM方法韦亮;宋高俊;田亮【摘要】在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下,由于信道时变特性以及巨大的往返传输延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卫星移动通信上下行链路的视线信道分量满足近似互易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在满足平均发射功率和平均比特错误率的约束条件下,导出了最优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和功率分配方法.提出的方法克服了现有自适应方法的局限性,同时,通过频谱效率性能的仿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子学报》【年(卷),期】2018(046)009【总页数】5页(P2063-2067)【关键词】卫星移动通信;自适应编码调制;莱斯阴影模型;传输延迟;部分信道信息;频谱效率【作者】韦亮;宋高俊;田亮【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71 引言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ACM)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输衰落补偿技术,保证了通信系统在不同环境下有效地传送信息,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陆地移动卫星(Land Mobile Satellite,LMS)通信系统的链路时变特性以及星地之间巨大的信号传输延迟,ACM系统的发射机只能获得接收端反馈的“过时”信道状态信息,极大地限制了传统ACM技术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献[1,2]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状态的ACM技术,虽然解决了信道信息时变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完全采用统计量信息的自适应方式忽略了信道在整个状态中的变化特性,能实现的性能很有限.文献[3,4]采用了开环信道信息、闭环的统计信道信息和接收端反馈的应答信息(ACK/NAK)相结合的链路自适应方法,进一步降低了时变和传输延迟造成的信道估计误差问题,但考虑到应答信息受反馈延迟的影响,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慢时变的轻阴影卫星通信链路.针对卫星上行链路自适应的时变信道动态延迟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ACM方法;系统发射机根据下行链路的视线信道信息以及反馈的上行链路多径信道散射的统计信息(我们将其合称为部分信道信息)实现最优自适应,有效避免了传输延迟的影响。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
法
1 概述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
就需要使用更加高效的调制方法,以满足信息传输的需求。
本文介绍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
2 空时调制
空时调制是指利用多个天线发射不同的信号,在空间上形成类似
于码分多址的效果,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
空时调制可以分为单
天线空时调制和分布式发射天线空时调制两种。
在单天线空时调制中,数据经过一个天线发射,而在分布式发射天线空时调制中,数据经过
多个天线发射。
3 差分空时调制方法
差分空时调制在传输信号时,将不同的数据差分编码形成符号,
以便接收端进行解调。
差分空时调制将空时调制和差分编码相结合,
从而使得传输信号更加稳定,且在复杂的无线信道中也能够保证数据
的传输质量。
4 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
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是一种将分布式发射天
线和差分空时调制相结合的新型调制方法,它利用多个天线发射不同
的符号,并对这些符号进行差分编码,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并恢复原始数据。
这种调制方法可以通过空间分集技术来抵消多径效应,从而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速率。
5 总结
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是一种新型的调制方法,它采用了空时调制和差分编码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将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种利用发送天线选择及相位变换提高MIMO系统空时编码
性能的方法
葛勤革;张江林;杨平
【期刊名称】《舰船电子工程》
【年(卷),期】2007(027)006
【摘要】基于相位旋转空时分组码(R-QO-STBC),将准正交空时码序列映射到合适的发送天线,传输信号根据信道状态信息交错选择天线发送,接收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能获得分集增益,同时分析不同天线发送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如果采用最小均方误差方法接收,能获得近似理想的性能,与开环方案相比,在分集增益上大约提高4~5dB.
【总页数】3页(P91-93)
【作者】葛勤革;张江林;杨平
【作者单位】海司通信部,北京,100841;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武
汉,430079;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3
【相关文献】
1.发送天线选择对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 [J], 徐凯;罗涛;尹长川;乐光新
2.MIMO ARQ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天线选择的联合优化 [J], 史志华
3.分布式MIMO系统发送天线选择与预编码联合设计 [J], 崔维嘉;郑娜娥;裴喜龙;
陆杰青;
4.分布式MIMO系统发送天线选择与预编码联合设计 [J], 崔维嘉;郑娜娥;裴喜龙;陆杰青
5.一种利用机器学习优化MIMO窃听信道天线选择的方法 [J], 王博; 钱蓉蓉; 任文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高速移动和多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传统的调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差分空时调制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旨在提高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一、差分空时调制技术概述差分空时调制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的技术。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调制信号,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差分空时调制技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空时编码和差分编码。
空时编码是指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信号,使得接收端可以在空间上接收到多条相互独立的信号。
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差分编码是指对发送的信号进行差分编码,以便在接收端进行解码。
差分编码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
二、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分布式发射天线是指将天线分散在一个区域内,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在传统的差分空时调制技术中,多个天线都需要集中在一个位置上进行发送。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信号传输距离短、发射功率大等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发射天线的差分空时调制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将多个天线分散在一个区域内,并利用分布式天线进行信号发送。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将多个天线分散在一个区域内,每个天线的位置都不同。
2. 对于要发送的信号,将其分成两个部分:空时编码和差分编码。
空时编码使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信号,差分编码则利用差分编码技术对信号进行编码。
3. 在进行信号发送时,利用分布式发射天线同时发送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4. 在接收端,利用空时解码和差分解码技术对信号进行解码。
空时解码可以将接收到的多个信号进行合并,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差分解码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
5.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如果某个天线出现故障或者信号传输失败,可以利用其他天线进行补偿,从而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