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
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能在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等制造行业中从
事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五金冲压模具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机械零件设计绘图员,产品开发与造型设计,模具加工与装配,模具生产技术管理,模具零件和产品测绘及质量
验收,模具销售与技术服务等;
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
”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全省模具企业已有60000家以上,对模具专业
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的模具专业人才需求很大。
我国模具人才仍然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
展需求,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缺乏等方面。
据有关资料,全国模具从业
人员约缺口30—5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尤其紧缺的是优秀的调试工人和模具开发人员。
2002年,模具高级班毕业生月薪均达3000元以上,工作几年后,月工资涨到8000元不成问题。
如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的技术人才一般月薪3000元左右,数控技术人才3500元左右,如熟悉设计、加工、造型整个操作过程的高级技术人才月薪高达5000元以上,
而技能突出的月薪超过万元也是常见。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主要担任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职业认知一、模具类型及结构认知模具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工具,其类型和结构因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而异。
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人员,需要对各种模具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有深入的了解。
1.1模具类型认知:包括模具的分类、各类模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范围等。
1.2模具结构认知:包括模具的组成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
二、模具材料及选用认知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模具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2.1模具材料认知:了解各种模具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如钢、铸铁、铝合金等。
2.2材料选用原则:掌握选择模具材料的依据和原则,如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三、模具加工方法认知模具加工方法的选择对模具的质量和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加工方法具有不同的加工能力和精度等级。
了解和掌握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重要基础。
3.1成型加工法: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传统加工方法。
3.2特种加工法: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3.3其他加工法:如快速原型制造、3D打印等新兴加工方法。
四、模具设计程序和方法认知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核心环节,其设计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必要条件。
4.1设计基本流程:了解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包括产品分析、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
4.2设计基本原则: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标准化、模块化、可靠性等。
五、模具制造程序和方法认知模具制造是实现模具设计意图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各种加工方法的运用和实践。
了解和掌握各种制造程序和方法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能。
5.1制造基本流程:了解模具制造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备料、加工、装配、检验等。
5.2制造基本方法:掌握各种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如铣削、车削、磨削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生涯规划随着工业制造的不断发展,在模具行业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专业领域之一。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可以说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电子、家电等各个行业,它为各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个人从业经历,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
1.认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针对各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开展的,涵盖了模具的设计、制造、试验和维修等多个方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掌握较多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学、CAD/CAM软件等等,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应对现代复杂生产环境的挑战。
2.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职业前景较为广阔。
开展职业生涯时,极有可能遭遇压力、挑战、竞争等多种因素,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在行业内拓宽视野,加强学习和自我提升,提高自己应对变化的能力;- 通过实践了解先进技术,了解行业内重要机会或趋势,抓住发展机遇;- 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拓展关系,提高自身价值,建立稳定的职业发展基础。
3.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合理设置目标,着眼于长期发展。
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员,可采取如下的职业发展规划:- 较低阶段:掌握基本技能,承担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了解企业业务范围、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高阶段打下基础;- 中阶段:深入分析、研究,对模具制造、设计和其他相关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专攻,特别是同时开展案例分析,掌握先进技术;- 高阶段:积极推销自己的擅长点,并关注行业重要技术发展的方向,拥有更多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领导经验,发展管理和技术人员,多学习专业领域中的其他重要知识,着眼长期发展。
4.总结总的来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个需要掌握多种技能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更高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行业动态。
关于对UG学院教学计划编制的思考和说明三维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三维产品设计及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分析和制造,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机械与计算机结合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任职岗位:1、在设计部门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2、在制造部门从事工艺规程制定及工装设计工作,3、机电产品的生产工艺与实施及现场管理。
4、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管理工作。
5、在产品销售部门从事销售工程师工作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制造的工艺分析与实施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2)掌握UG三维产品设计和工程图生成技术,能阅读和草绘机械加工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正确标注尺寸等技术要求。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基本知识。
(4)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对机电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装配。
(5)掌握机、电、液技术在设备及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知识。
(6)掌握计算机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了解企业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主干课程:1、三维设计及工程图技术2、工程力学3、机械原理4、机械设计5、电工与电子技术6、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7、机械制造技术 8、现代设计方法9、机械系统设计 10、数控加工技术11、UG高级设计应用12、液压与气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分析和制造,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任职岗位:1、从事冷冲压及塑料制品的生产工艺规程制定与实施及现场管理。
2、从事冷冲模、塑料模等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模具制造是一种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制造一直就有“一切制造之母”的称号.模具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早在1989年就被国家定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第一位,在“十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
鉴于模具作为包括机床工具、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等在内的机械行业中机械基础件产业,以及电工电器、电子及信息行业的支持产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当中,处于非常关键并服务全行业的地位,其发展对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产业聚集优势的形成将起到链接和枢纽作用。
我院自2004年开办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且就业率均在97%以上,目前在校生329人,具有一定师资、教学、实验及实训条件和教学管理经验。
纵观4年来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趋势,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重点进行专业建设和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充实师资队伍,扩建实训室、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扩建本院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专业办学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立了一套高职模具专业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且在4年来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4年来,我们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活跃在模具设计、制造、销售、调试安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的一线人员,就业率高达97%,且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4年来的教学和改革,使我院高职模具专业办学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并且基本完善了。
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实验实训设备日趋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使本专业形成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成为珠三角地区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之一。
专业教学改革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形成如下鲜明的特色、创新点和亮点:1 课程开发的动态适应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本专业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则如下:1)以社会需求为前提。
模具加工和模具制造专业介绍
模具加工与模具制造专业是研究和开发模具加工技术、模具制造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技术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模具加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模具自动化技术以及联合技术等等。
模具加工和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科组成包括机械原理、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CAM技术等。
模具加工和模具制造专业的主要知识方面包括:模具加工原理和技术,包括模具结构、模具设计、切削加工、焊接,零件组合等;模具制造技术,包括机械制造、铸造、冲压,塑料成型等;模具加工工艺和加工中的特点包括机床操作,数控技术,加工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模具加工自动化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控技术。
模具加工和模具制造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汽车制造厂、航天航空航天组件制造厂、模具厂、造船厂、航空工业广泛应用,并可以担任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和管理等职位。
- 1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将全面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任务。
二、教学目标1.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常见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学会使用相关的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4.掌握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5.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工程师。
三、教学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定义和分类•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2. 模具结构与工作原理•塑料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压铸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冲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型腔和零件的设计原则3. 模具制造工艺与加工方法•模具材料的选用与表面处理•模具加工工艺和设备介绍•模具配套设备的选用与使用•模具加工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塑料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压铸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冲压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实际中遇到的模具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使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锻炼模具设计的实际能力;3.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并解决模具设计中的问题;4.课程项目: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制作。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导论》2.《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3.《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4.《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六、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要求完成模具设计和制造项目;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七、教学资源支持1.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模具设计软件和相关的模具制造设备;2.图书馆:提供教材和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源;3.网络资源:提供模具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案例分析。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怎么样就业方向与前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怎么样就业方向与前景高考填报志愿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怎么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包含: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以及毕业后具备的能力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明:专业好不好,主要看适不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的是模具加工工艺与制作及维修。
旨在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业生产所需模具及其工装的设计与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塑料模具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冲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机械、模具CAD/CAM、模具价格估算、机加工实习、钳工技能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模具技能实训、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培养要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体现为制造方面达到模具制造的技师水平,设计方面达到助理设计师的水平。
培养技能冷冲模、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模具、汽车、航空、医药等行业,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设备调试与管理、数控操作与编程、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技术工作。
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三一重工、东莞汇新模具公司、株洲日新模具有限公司、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丰汽车模具公司、北京殷华激光快速成形与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博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1. 引言模具设计与制造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家电等众多行业息息相关。
模具的质量和制造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成本。
因此,本文将探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重点介绍设计过程、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2. 毕业设计概述毕业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一般来说,毕业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题与确定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并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方案设计: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方案,并进行初步评估和调整。
•材料选择:根据模具设计的要求和所需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以及复合材料等。
•制造工艺:选择适当的制造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电火花加工等,进行模具的制造。
•质量控制:通过对模具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3. 设计过程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它包括了众多的设计环节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模具设计过程: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对待设计的模具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功能、工艺和性能要求。
2.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绘制模具的整体结构草图,并进行初步评估和优化。
3.详细设计:根据概念设计的结果,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各个零件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设计。
4.材料选择:根据模具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考虑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
5.制造工艺: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组装。
6.质量控制:进行模具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 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耐用性和制造成本。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钢材、铜材和铝材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修课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修课程是一个涉及到工程设计、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加工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各类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学习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模具结构和功能,掌握模具选材、参数计算和评估方法等。
2. 模具CAD/CAM技术: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3D 建模,掌握CAM软件的操作技巧,能够进行模具的自动化加工。
3.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模具制造的各项工艺技能,包括模具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了解模具制造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模具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4. 模具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的模具应用实例,掌握模具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和作用,了解模具设计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环境。
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未来从事模具设计、加工和制造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1 -。
材料学院专业介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系统的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知识;具有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研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成为相关行业与部门业务骨干和领导者所需要基本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材料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理论力学、材料研究方法、制造技术、材料表面技术、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失效分析、粉末冶金原理、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计算机在材料学中的应用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科研、生产及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习和掌握材料科学及其成型工艺和技术,掌握材料加工成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材料成型形状控制、材料组织、结构性能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和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能力以及机械与自动化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的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成型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机械设备与模具设计、微机原理与计算机应用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
专业适用范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院示范性教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并特别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突出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强化基础技能训练,重点学习先进的AutoCAD、Pro/E、UG NX等现代设计软件及数控编程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家电、机械、汽车、电子、塑料等行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钳工、模具修理技师、机械制图技术员、产品设计员、工艺造型设计员、各种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及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能运用Pro/E、UG NX、AutoCAD等先进软件进行制品设计和模具设计及数控编程加工制造。
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及公差、计算机辅助设计、C程序高级语言设计、机械设计、冷冲模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钳工工艺、数控机床及编程技术、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CAD/CAM、快速原型及模具技术等。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专科)
专业适用范围: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主要培养毕业生面向各行业,从事焊接结构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工艺实验等工作,可从事焊接车间的一般生产与技术管理和焊接操作。
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金属学及热处理、电弧焊及电渣焊、弧焊电源、焊接冶金和金属焊接性、焊接检验、焊接方法与机电一体化等。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具备包装系统设计、包装制造工艺、包装结构及装潢设计、包装质量检验测试、包装材料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化设计和制作手段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在包装新材料、复合软包装材料、包装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等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相关包装产品检验的知识。
专业主干课程:包装工程学、材料加工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包装工艺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基础、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测试技术、运输包装、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包装自动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