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250.04 KB
- 文档页数:168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
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
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
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庄子·养生主(节选)》(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2、《谏太宗十思疏》(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专升本 大学语文重点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提分点提分点【综述】考查类型1.2.3.备考策略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1.形近致误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2.音近致误例题实战【正确答案:C】例题实战【正确答案:A】解题锦囊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从意义方面辨析。
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从意义方面辨析。
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从意义方面辨析。
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2.从色彩方面辨析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2.从色彩方面辨析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3.从用法方面辨析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3.从用法方面辨析例题实战例题实战【正确答案:B】例题实战例题实战【正确答案:D】例题实战【正确答案: 聘请】例题实战【正确答案: 遵照】解题锦囊-关联词总结解题锦囊-关联词总结解题锦囊-关联词总结解题锦囊-关联词总结考查类型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1.望文生义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2.指代错位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3.褒贬误用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4.不合逻辑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5.重复累赘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6.轻重失度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7.搭配不当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8.不够得体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9.忽视语境例题实战例题实战【正确答案:D】例题实战例题实战【正确答案:B】解题锦囊备考策略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单选)1.语序不当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单选)1.语序不当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单选)2.搭配不当。
前言《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公共课,几乎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学都要参加此门课的考试。
自考的课程,只要是考试大纲、教材没有变动,每次的考试出题的内容、难度是不会有变化的。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四部分的内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本课程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浅层次的掌握就是要求考生记忆课文中的内容,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深层次的掌握则要求考生在对课文记忆的基础上对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加以深刻理解,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对于古文,要能够读通、读懂,同时对重点字词(课文后面的注释)要一一掌握。
二、在熟练掌握每篇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后面的提示,逐个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对【考试大纲】、【提示】的考核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较多。
三、要灵活掌握语文知识这是学习的难点,历年来考生丢分很多。
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主要有:1、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其中两种论据、三种论证方法是重点;2、10种修辞手法;3、记叙文的表现手法;4、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5、诗词的直接抒情手法,间接抒情的六种手法;6、记叙的顺序。
参照教材50页、148页、217页、287页学习。
四、作文自考作文一般可以写成夹叙夹议夹抒情的文章。
在写作作文时,可以参看《纪念傅雷》一文的写法。
从试卷的组成来看,除去作文,考核课文知识的题目中,非常容易的题目大约占15分;较容易的题目大约占20分;较难的题大约占20分,难的题目大约占15分。
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大学语文》(高教第二版)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学时数:
80课时(第一学期)
二、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大专课程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语文》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一年级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
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一是通过优秀语文作品学习、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二是通过对优秀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讲授规定的12篇必讲篇目,选讲一定数量的自选篇目。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体悟能力。
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
4、结合教学,播放2至3次著名影视文学作品。
五、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方法
1.课程安排(明细附后)
2.课程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教学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来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
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考核方式:全院统考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大学语文》(第二版),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辅助教材:《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陈洪、李瑞山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七、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使修课学生,激活、强化、重组其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在更高的级别上研习较复杂的语文材料,提高对优秀汉语文章的的鉴赏力,体认文章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改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语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使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
课程安排。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B022010年福建省高职高专升本科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说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注意事项: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庖丁解牛”作为《庄子·养生主》一文的论据是()A、比喻性论据B、理论性论据C、现实性论据D、假设性论据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职责新法“生事”的观点时,所持的依据是()A、“受命于人主”B、“举先王之政”C、“为天下理财”D、“辟邪说,难壬人”3、《张巡传》的作者是()A、许远B、辛弃疾C、韩愈D、李翰4、“垂拱而治”一词出自()A、《庄子》B、《谏太宗十思疏》C、《孟子》D、《史记》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该句中的“两年以前”指的是()A、1931年B、1911年C、1934年D、1919年6、“在腹者名曰胞羔,初生者曰乳羔,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为走羔”一句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B、列数字C、分类别D、作比较7、《风波》一文的线索是()A、辫子事件B、张勋复辟C、辛亥革命D、湘妃竹烟管8、赋的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是()A、先秦B、唐代C、晋代D、汉代9、宋人词集中数量最丰富的是()A、《乐章集》B、《稼轩长短句》C、《漱玉词》D、《东坡乐府》10、下面篇名中未体现文体名称的是()A、《垓下之围》B、《陋室铭》C、《谏太宗十思疏》D、《始得西山宴游记》11、《虞美人》上阙的核心句子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B、往事知多少C、小楼昨夜又东风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2、“和戎诏下十五年”中的“诏”指的是()A、澶烟之盟B、隆兴和议C、靖康之变D、安史之乱1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一句的表现手法是()A、借景抒情B、情景交融C、融情于景D、移情于景14、《山居秋冥》全诗的“诗眼”是()A、“空”B、“归”C、“歇”D、“留”15、《故乡的野菜》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芥菜、紫云英和()A、野菜花B、草紫C、鼠曲草D、眼亮花16、袁宏道主张诗文写作要()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B、“辞必己出”C、“独抒性灵,不拘格套”D、“惟陈言之务去”17、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桥的运动》属于()A、抽象事理说明文B、文艺性说明文C、实体事物说明文D、非文艺性说明文18、“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该句所用的修辞是()A、比喻B、借代C、夸张D、模拟19、《登西台恸哭记》中作者“登岸谒子陵祠”,这里的“子陵”是()A、西汉隐士B、东汉隐士C、东晋隐士D、西晋隐士20、《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说理抒情的主要景物是()A、明月、清风、白露B、箫声、清风、白露C、明月、箫声、江水D、明月、江水、清风二、词语解释题21、将崇.极天之峻22、然尚恨有缺.者23、各为诗以.寄所思24、文长皆斥而奴.之25、身死东城,尚不觉悟.三、填空题26、操吴戈兮被犀甲,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
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
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
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庄子·养生主(节选)》(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2021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总则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考试内容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一)《蒹葭》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1、《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与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1、汉代文学: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七)《将进酒》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时世造就的积极入世与怀才不遇以至消极悲观两者结合的诗人人格)。
3、李白诗歌的风格:以气驭诗、雄奇飘逸。
2023年福建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福建2023年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考生注意!下文是关于福建省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福建考生速来看看详细的考试说明内容吧!下面是整理的“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供福建考生参考阅读。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是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阶段相关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各普通本科院校择优选拔,确保招生质量。
专升本考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语文》作为专升本考试的公共基础课,其注重考查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篇章语段的理解、鉴赏和语言文字的表达、应用。
引导考生通过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家国情怀、精深博大的传统文化、壮美多姿的自然山水和文脉相连的海峡情缘,再佐以实用文类的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本科院校培养有较好语言基础的专业人才。
结合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以及我省考试命题的实际,依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特命制本考试说明。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立足基础,突出应用,考查考生在高职阶段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语言文字的表达应用。
具体而言,主要由六个主题(家国情怀、经史风流、亲情吟诵、自然山水、精辩哲思、陆台情缘)的三十三篇固定选文(“古诗词鉴赏”这一题型,则可从课外选取难度适中的古代诗词)、应用写作知识(常用的党政机关公文、常见的应用文)和语言的表达应用三个模块组成。
考核内容有的独立成为模块,如语言的表达应用;有的则融合在选文里,如语文基础知识和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