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579.00 KB
- 文档页数:77
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及经济思想史。
一、经济史经济史是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横跨历史学与经济学,具有双重属性。
它要求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
经济史学界广泛开展了关于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
经济史研究过去的经济实绩。
因此学习研究经济史可以为现实经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的发展做出时序性、规律性的阐释。
因而经济史分析过去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来研究经济运行的框架。
并在合理的经济框架中解释现今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带来的实绩。
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源泉。
这样的创新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
也正因为这样,才能更容易推动理论的创新。
所以经济史可以说是经济学的“源”。
并且可以为经济学的实证方法提供基础。
一部人类经济史,是市场和市场经济产生、发育的历史,是走向市场化和市场化演变的历史。
市场化将古代、近代和现代经济相互贯通,从中可以看到经济现代化产生、发展的过程。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再到凯恩斯的通论。
如今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枝繁叶茂,几乎覆盖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所有方面。
建国后,经济史学界广泛开展了关于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
这些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发掘和积累了有关经济史的资料,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经济史研究的骨干,尤其是明清经济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论著数量成倍增长,伴随着正本清源,回归学术本真,经济史学界对既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延续与深化,同时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拓宽了近代经济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时限、放归整体,因此,我认为未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绪论【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经济问题和基本方法;理解学习经济学说史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论。
【知识点】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史的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研究方法、学科任务以及意义。
【本章重点】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对象。
【本章难点】领会并运用其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1、概念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经济”一词。
如“经济套餐”、“经济舱”、“经济适用房”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西方的演变①经济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
(色诺芬,《经济论》)②1615年,出现了“政治经济学”为名称的第一本书。
(蒙克来田《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③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学科。
这时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与现代相比更大一些,等同于现代的经济学概念。
④1897年,英国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第二版序言中,用“经济学”替代了“政治经济学”,更符合了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⑤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之后经济学即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3、东方的演变①古代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济民”,“经国”“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包括了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各种问题。
②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
中国严复翻译为“生计学”。
日本神田孝平翻译为“经济学”。
③(中国的使用)1903年后,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用“经济学”的名称。
④20世纪30~40年代,将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新经济学”。
⑤1949年建国后,大多数经济学家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对于政治经济学以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则使用“经济学”一词。
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个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4、地位①基础性。
小点补充:1.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两者区别在于增加货币手段不同重商主义对后世的影响:(1)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2)持久的影响了人们对商人的态度(3)倡导民族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干预经济)2. 威廉·配第(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政治剖视》、《政治算术》、《货币略论》作为大题的一个补充3.休谟(1711-1776)对斯密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主要经济学论著包括《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赋税》和《论社会信用》等,这些论著收集在他于1752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政治论丛》中。
休谟在这些论著中主要讨论了货币、贸易和利息等问题,他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
4.重农学派的外貌重农主义体系具有封建主义外貌重农学派体系的矛盾。
重农学派的理论有着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
思想基础: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重农学派提出了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
“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后面这一段是帮助理解5.著作1、《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2、《道德情操论》6.斯密价值学说的科学贡献(1)第一次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宣称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实际上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
(3)第一次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4)阐明了价值规律。
斯密悖论: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
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1.经济思想史的概念。
经济思想史讲的是西方经济思想史,有时也叫做经济学说史。
经济思想史是研究西方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以及产生的经济学政治背景,及这些经济思想所起的作用和在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及每个历史阶段,各个人物,各个学派之间的承袭、更替、对立关系。
简言之,就是经济学说或经济思想由古至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概括地说,从时间和发展的角度讲,经济思想史是由古至今经济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的内容是关于近代和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思想和学说。
2.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包括经济思想产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至20世纪30、40年代时间内的经济思想和和学说。
(1)萌芽及早期经济思想阶段: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经济思想史主要是市场经济发展或者商品经济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思想或学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大量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只能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
(2)系统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出现阶段:15世纪末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开始到17世纪。
(3)政治经济学正式成为系统的独立学科阶段:从18世纪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到19世纪30年代以前。
(4)经济思想的分化阶段:19世纪30—40年代。
(5)当代经济思想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直至当前。
经济思想史这门课程从第5个阶段基本就不包括在内了。
3.经济思想史的性质:阶级性和历史性经济思想史综合的学科非常多,其中一个就是历史学的知识,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济思想的发展。
所谓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学说,而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又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出现和它相应的各种经济学说。
例如:我国从封建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小范围的商品经济,也形成了一些经济思想但是还不系统,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经济理论和学说主要来自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或者是苏联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虽然都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总的经济学理论是很多经济学理论并存,如: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以同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学说。
绪论。
一.名词解释: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
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
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
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