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41.42 KB
- 文档页数:24
药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药品分类药品可以根据其用途、来源、剂型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药品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需要专业指导的药物。
非处方药是指可以直接购买的药品,通常用于治疗一些较为轻微的症状或疾病。
此外,药品还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化学药品、天然药品和生物制品等。
化学药品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生产的药物,天然药品是从植物、动物等自然界中提取或制备的药物,生物制品则是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
2.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可以分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阶段。
吸收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特性以及给药途径。
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后分布到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血流灌注量等因素的影响。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肝等器官代谢成为更容易排泄的物质的过程,药物代谢可以增加药物的水溶性、降低毒性和延长作用时间。
排泄是指药物通过肾脏、胆汁、肠道等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排泄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降低毒性。
3.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药物的作用时间、浓度等参数的影响。
药效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理、药效曲线、剂量反应关系等方面的参数。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和作用规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和药物研发等工作。
4.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良效应,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药物毒性、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物在体内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因此,临床用药人员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药学知识点汇总1. 药物分类与剂型-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 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 固体剂型:片剂、胶囊、颗粒- 液体剂型:溶液、悬浮液、乳剂- 半固体剂型:软膏、凝胶- 气体剂型:喷雾、气雾剂2. 药物动力学- 药物吸收:口服、注射、经皮-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组织分布- 代谢:肝脏代谢、肾脏代谢- 排泄:尿液排泄、粪便排泄3.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 药物副作用与毒性4. 药物制剂技术- 制剂设计原理- 制剂工艺流程- 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5. 药物分析- 定性分析:色谱法、光谱法- 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 药物纯度与杂质检测6. 临床药学- 药物选择与用药指导-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监测与个体化治疗7.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品注册与审批流程- 药品市场准入与医保政策 -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8. 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滥用与依赖性- 合理用药原则与指南9. 药物经济学- 药品成本效益分析- 药品市场定价策略- 药品价值评估10. 药物信息学- 药物数据库管理- 药物信息检索与利用- 电子处方与药物信息系统11. 药物合成与天然药物化学 - 有机合成药物方法- 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 生物合成与半合成药物12. 药物储存与运输- 药品储存条件与有效期- 药品运输管理- 药品召回与退货处理13. 特殊药物管理- 放射性药物- 疫苗与生物制品- 高风险药品管理14. 药物教育与培训- 药学专业知识教育- 药事法规与伦理- 药师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15. 药物研究与开发- 新药发现与开发流程- 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 药物上市后监测与评价以上是药学知识点的汇总,涵盖了药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药物的分类、动力学、效应学、制剂技术、分析方法、临床应用、政策管理、安全合理用药、经济学、信息学、合成化学、储存运输、特殊药物管理、教育培训以及研发等。
药师初级知识点总结一、药学基础1、药物学的概念与分类(1)药物学的概念:药物学是研究药物的起源、性质、合成、制备、贮存、运输、配制、生物利用度、代谢转化及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是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学、药物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的综合应用。
(2)药物的分类:a.按用途分类:镇痛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b.按来源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微生物药等;c.按性质分类:生物药、化学药等。
2、药品管理法规知识药师需要了解药品管理的相关法规,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这些法规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都有相应的规定,药师在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药物依从性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正确、规范地服用药物并进行长期治疗的意愿和能力。
药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以确保治疗效果。
二、药物化学1、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师需要了解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包括药物的酸碱性质、溶解度、稳定性等,这对于药物的稳定存储、调剂配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的合成和构效关系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以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这有利于药师对药效的理解和药物的研制。
三、药剂学1、药剂学基本理论药物在人体内的溶解度、吸收度、分布度和代谢度与药物分子的形状、大小、极性、疏水性等因素有关,而药剂学正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这些性质和规律的科学。
2、药物质量控制药师需要了解药物质量的控制标准、检测方法等内容,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四、生物药剂学1、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师需要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这对于合理用药和用药指导至关重要。
2、药物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的科学,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指导合理用药。
五、临床药学1、药师的用药指导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情况、药物过敏史等因素,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础药学服务知识点总结药学服务是指药师通过提供用药指导、药物信息、药学知识、药物治疗方案等服务,帮助患者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药学服务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同时也为药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药学知识药学知识是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基础。
药师应当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包括药理学、药物化学、临床药学、药物分析、制剂学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药物监测。
药理学是药学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过程。
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学科,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特点及其与药效的关系,这对于解释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的学科,药师需要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用药原则、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禁忌症等,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的质量、纯度、稳定性等的学科,药师需要能够对各种药物进行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
制剂学是研究药剂的制备、生产和贮存的学科,药师需要熟悉各种药剂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方法。
二、用药指导用药指导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医师开具处方后,患者往往需要药师的指导来正确使用药物。
药师应当对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的解释,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疾病知识药师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便向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2. 用药原则药师需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3. 不良反应药师需要向患者介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醒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症状的变化,及时就医。
药学(士)《基础知识》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重金属通常是以下列哪种离子为代表A、Pb2+B、Mn2+C、Fe2+D、Cu2+E、Zn2+正确答案:A2、下列哪项为机体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可加速幼红细胞的增殖?()A、雄激素B、叶酸C、铁D、血红蛋白E、EPO正确答案:E3、关于外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作用广泛B、无抗原性C、细菌释放的蛋白质D、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E、细菌细胞壁成分正确答案:C4、盐酸普鲁卡因中需要检查的特殊杂质是()。
A、对氯苯乙酰胺B、对氨基酚C、对氨基苯甲酸D、莨菪碱E、游离水杨酸正确答案:C5、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是()。
A、辐射B、战栗D、对流E、蒸发正确答案:E6、血小板的止血功能,错误的是A、释放B、黏附C、收缩D、沉淀E、吸附正确答案:D7、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去甲肾上腺素D、组胺E、5-羟色胺正确答案:C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B、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C、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时,机体则出现皮肤血管舒张、发汗等现象D、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E、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主要是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加正确答案:E9、盐酸普鲁卡因可先后与稀盐酸+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作用,生成猩红色的偶氮化合物,是由于其结构中含有A、氨基醇B、芳香第一胺C、氨基酮D、脂肪叔胺E、脂肪仲胺正确答案:B10、通常苷类在何种溶剂中溶解度最大B、氯仿C、石油醚D、乙醇E、酸水正确答案:D11、醋酸泼尼松属于A、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B、合成雌激素代用品C、雄激素类药物D、非甾类抗炎药E、孕激素类药物正确答案:A12、氨基甲酰磷酸参与的代谢途径是A、鸟氨酸循环B、葡萄糖-丙氨酸循环C、乳酸循环D、三羧酸循环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正确答案:A13、健康个体血糖水平的正常范围是A、3.89~6.11mmol/LB、4.05~6.07mmol/LC、4.53~5.45mmol/LD、3.43~6.64mmol/LE、4.50~6.05mmol/L正确答案:A14、维持细菌外形的是A、核酸B、细胞壁C、细胞膜D、脂类E、芽胞正确答案:B15、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为A、特异性B、回收率C、精密度D、稳定性E、准确度正确答案:E16、无菌制剂室空气消毒最常选用的方法是()。
事业单位药学基础知识作为一名从事药学工作的事业单位员工,掌握基础的药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事业单位药学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药学领域的理解和应用。
一、药学的定义和职责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与应用的科学。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药学涵盖药物的研发、制造、销售和使用过程,以及与药物相关的药理学、药剂学、毒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应用内容。
事业单位的药学人员承担着确保安全有效用药的任务,他们需要熟悉常用药物的性质、副作用和相互作用,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建议。
二、药物分类和特点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照药理作用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药理作用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分类,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2.按照化学结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化学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如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等。
3.按照用途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主要的临床应用进行分类,如抗感染药物、降压药物等。
药物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物的特点对于用药安全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药学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并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指导。
三、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药物是事业单位药学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
合理使用药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适应症: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药学人员需要熟悉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2.用药剂量: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
药学人员应了解药物的剂量范围和剂量调整的原则,为医生提供剂量指导。
3.用药时机: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疾病进展,确定药物的使用时机。
药学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制定用药计划,确保药物的时机和顺序合理。
4.用药监测:对于一些需要监测的药物,药学人员需要与医生共同制定监测方案,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的药物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药学基础综合
药学基础是药学的核心科目,主要涵盖药物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药物的研发、制造、质量控制和临床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药学基础的主
要内容:
1、药物化学:主要涉及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合成方法、药
物分子与受体的结合机制和药物分子的药效学效应等内容。
2、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包括药物代谢途径、代谢酶和代谢产物等。
3、药物分析:主要涵盖药物的分析方法、药物成分检测、质量
控制等。
4、药物制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各种剂型的制备、性质、质量控
制和应用等。
综合起来,药学基础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
同时也是药学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
在药学实践中,药学基
础知识的应用和掌握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以及保障药物质量都有
非常重要的影响。
药学(士)《基础知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属于哌啶类合成镇痛药的是A、盐酸美沙酮B、纳洛酮C、喷他佐辛D、可待因E、盐酸哌替啶正确答案:E2.某药厂生产的维生素C要外销到英国,其质量的控制应根据A、局颁标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C、日本药局方D、国际药典E、英国药典正确答案:E3.米非司酮属于A、雌激素受体调节药B、孕激素拮抗药C、孕激素D、糖皮质激素E、醛固酮拮抗药正确答案:B4.属于组胺H2受体拮抗药的是A、盐酸西替利嗪B、盐酸雷尼替丁C、氯雷他定D、阿司咪唑E、苯海拉明正确答案:B5.骨骼肌细胞的收缩与何种离子传递有关A、钾离子B、钠离子C、氯离子D、镁离子E、钙离子正确答案:E6.硝酸银试液用于A、葡萄糖中的重金属检查B、氯化物检查C、硫酸盐检查D、铁盐检查E、磺胺嘧啶中的重金属检查正确答案:B7.关于抗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具有大分子性C、具有异物性D、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E、具有特异性正确答案:D8.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核质B、细胞壁C、细胞膜D、荚膜E、芽胞正确答案:E9.地西泮化学结构中的母核为A、1,4-=氮杂卓环B、苯并硫氮杂卓环C、二苯并氮杂卓环D、1,5-苯并二氮卓环E、1,4-苯并二氮卓环正确答案:E10.中药大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木脂素类化合物B、蒽醌类化合物C、三萜皂苷化合物D、甾体皂苷化合物E、生物碱类化合物正确答案:B1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主要是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增加B、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C、温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D、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时,机体则出现皮肤血管舒张、发汗等现象E、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正确答案:A12.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过多会引起A、动脉硬化B、痛风C、胆结石D、高血糖E、尿黑酸症正确答案:B13.属于孕激素拮抗药的是A、甲羟孕酮B、甲睾酮C、米非司酮D、醛甾酮E、炔诺酮正确答案:C14.关于噬菌体,正确的是A、宿主细胞范围广B、不能改变宿主细胞遗传性C、非细胞型微生物D、可侵袭真菌E、可用光镜观察正确答案:D15.血清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A、凝血因子B、血小板C、凝血酶D、纤维蛋白E、纤维蛋白原正确答案:E16.属于茛菪烷类生物碱的是A、番木鳖碱(士的宁)B、汉防己乙素C、小檗碱D、麻黄碱E、阿托品正确答案:E17.按照抗肿瘤作用机制和来源分类,氟尿嘧啶属于A、抗代谢类B、烷化剂类C、生化药物D、抗有丝分裂药物E、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正确答案:A18.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药学基础知识一、药品的基本概念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含义作了法定的解释:〝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理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则有顺应症或许功用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新药:是指不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动剂型、改动给药途径、添加顺应症的,亦依照新药管理。
已有国度规范的药品:是指消费国度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曾经公布正式规范的药品。
现代药:是用现代医学、药学实际方法和化学技术、生物学技术等现代迷信技术手腕发现或取得的并在现代医学、药学实际指点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
现代药通常分为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剂和生化药品。
传统药:传统药包括中药、蒙药、藏药、维药等,是人类在与疾病作妥协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发现、运用的并在传统医学、药学实际指点下用于疾病预防、治疗的物质。
假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度药品规范规则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许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一)国务院药品监视管理部门规则制止运用的;(二)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需同意而未经同意消费、出口,或许依照本法必需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三)蜕变的;(四)被污染的;(五)运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需取得同意文号而未取得同意文号的原料药消费的;(六)所标明的顺应症或许功用主治超出规则范围的。
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契合国度药品规范的为劣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许更改有效期的;(二)不注明或许更改消费批号的;(三)超越有效期的;(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资料和容器未经同意的;(五)私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六)其他不契合药品规范规则的。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单选题:1.关于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EA.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B.药物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C.规定药物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D.药物可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化药物E.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药物结晶能直接供病人使用2.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的给药形式,即剂型 AA.安全、有效、稳定B.安全、有效、经济C.经济、有效、稳定D.安全、经济、稳定3.关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A.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能直接使用原料药B.必须将药物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C.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充分发挥药效D.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毒副作用E.适宜的药物剂型便于使用与保存4.关于剂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剂型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剂型不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C.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D.剂型对药效的发挥起极为重要的作用5.关于剂型的重要意义,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A.不同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B.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C.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D.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E.有些剂型影响疗效6.下列哪种剂型起效最快 AA.注射剂B.胶囊剂C.缓释制剂D.植入剂7.下列哪种剂型属长效制剂 CA.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缓释制剂D.口腔崩解片剂8.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作用 AA.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B.起局部C.经吸收而发挥全身D.以上皆不对9.胶囊剂系指将药物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CA.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B.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C.以上均可D.以上均不对10.关于胶囊剂的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A.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药物在体内起效慢C.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软胶囊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缓释胶囊E.可使胶囊具有各种颜色或印字,便于识别11.片剂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的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 CA.经制粒B.不经制粒C.以上均可D.以上均不对12.关于片剂的优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A.剂量准确、含量均匀B.化学稳定性不好C.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D.产量高、成本低E.可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分散片、缓释片、口崩片、肠溶包衣片、咀嚼片等13.片剂可供 DA.只能内服B.只能外用C.以上均对D.以上均不对14.关于普通片剂不足之处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A.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B.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C.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D.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增加15.分散片在21℃ 1℃下的水中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μm孔径的筛网 A分钟分钟分钟 D.以上均不对16.关于分散片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EA.直接吞服B.加入水中分散后饮用C.可咀嚼D.可含服E.以上皆不对17.缓释片系指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以药物作用时间的一类片剂 CA.缩短B.不改变C.延长18.缓释片具有血药浓度的优点 BA.波动B.平稳C.与普通制剂一样19.缓释片具有服药次数的优点 AA.少B.多C.与普通制剂一样20.缓释片具有治疗作用时间的优点 AA.长B.短C.与普通制剂一样21.关于缓释片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 AA.直接吞服B.可掰开后服用C.可咀嚼D.可压碎后服用22.口腔崩解片可怎样服用 DA.可按普通制剂吞服B.可放于水中崩解后送服C.可不需用水吞咽服药D.以上皆可23.口腔崩解片可适用于哪些患者 FA.老人B.小儿C.吞咽困难的患者D.取水不方便的患者E.一般患者F.以上皆可24.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作用称为兴奋 BA.减弱B.加强C.不变25.药物的选择性高是因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且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 CA.小,高B.大,低C.大,高D.小,低26.选择性高的药物,药理活性较 ,使用时针对性较 AA.高,强B.高,弱C.低,强D.低,弱27.下面哪种说法不是选择性低的药物的特点DA.作用范围广B.使用时针对性不强C.不良作用较多D.作用范围小28.一些与治疗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患者不利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BA.有关B.无关C.相关29.根据治疗目的、用药剂量大小或所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按其性质不包括:G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继发性反应E.后遗效应F.致畸作用 G、疗效30.关于不良反应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A.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有不良反应,每个用药者都会发生B.该用药时,当用药,不要“因噎废食”C.必须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D.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31.副作用是指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BA.用药剂量过大B.用药物的治疗量C.用药时间过长D.以上均不对32.下面关于副作用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A.一般都较严重,是不可逆性的功能变化B.随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C.因是用治疗量的药物时出现的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故可事先向患者说明,以免误认为病情加重D.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设法纠正33.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CA.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B.治疗时利用了药物的一种或两种作用,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C.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窄D.药物的选择性高,作用范围窄34.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DA.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B.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C.因长期用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称为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D.毒性反应是不可预期的E.临床用药时应注意掌握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必要时应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35.受体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哪些 AA.不饱和性B.特异性C.可逆性D.高亲和力36.受体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哪些 AA.非立体选择性B.区域分布性C.亚细胞或分子特征D.结构专一性E.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F.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37.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的高低成 ,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AA.正比B.反比C.不成比例38.把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称为 CA.最小有效量B.阈剂量C.最小中毒量D.最大有效量39.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不包括 C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40.药物被吸收入血后,与结合的药物量与被吸收入血的药物量的比率叫血浆蛋白结合率 AA.血浆中特定蛋白B.血浆中所有蛋白C.组织中特定蛋白D.组织中所有蛋白41.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意义不包括哪一种 B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大小是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B.大多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C.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体内消除较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D.同时应用两种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42.关于药物的代谢,哪种是错误的 DA.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B.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药物代谢酶的催化,进行化学变化,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C.药物代谢使药理活性改变D.所有的药物均会通过代谢43.关于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CA.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灭活B.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变为有活性或活性强的药物,称为活化C.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药物留在体内D.排泄:药物在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44.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就可得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通过该曲线可定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AA.动态B.静态C.恒定45.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在服用药物某一剂量后一定时间内吸收入血的药物相对量如果服用一种药物同一剂量的两种不同剂型后得出的AUC不同,则表明两者吸收率AA.不同B.相同C.恒定46.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DA.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B.药峰浓度Cmax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C.药峰时间Tmax是指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D.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率无关47.关于残留期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DA.残留期:体内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从体内完全消除B.残留期的长短与消除速率有关C.残留期长,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慢D.残留期长,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48.潜伏期主要反映了药物的什么过程 AA.吸收和分布过程B.消除过程C.代谢过程D.以上均不对49.药峰浓度Cmax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与药物剂量成 AA.正比B.反比C.不成比例50.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意义,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A.不用于评价仿制药品的生物等效性B.考虑食物对于药品吸收的影响C.考察某一药物对另一药物吸收的影响D.考察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对药物吸收的影响E.评价药物的首过效应51.关于药物消除半衰期t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D1/2A.消除半衰期也称生物半衰期,t1/2,简称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还与机体消除器官的功能有关C.如果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有改变,表明消除器官的功能变化D.肝、肾功能低下者,药物的生物半衰期缩短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长,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水平或坪值 A52.连续给药的情况下,需经过个半衰期t1/2~5 ~2 C.2~3 ~753.关于稳态血浆浓度的定义,正确的是 AA.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又称为坪浓度B.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大于消除量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C.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小于消除量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54.关于稳态血浆浓度的意义,哪些是错误的 AA.临床用药上,力求服药后能缓慢达到稳态血浆浓度,使药物缓慢发挥效应B.临床用药上,力求服药后能迅速达到稳态血浆浓度,使药物迅速发挥效应C.力求稳态血浆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D.使药物既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又很少出现不良反应55.合并用药后,作用的总称为协同作用 AA.增强B.减弱C.不变56.合并用药后,作用的总称为拮抗作用 BA.增强B.减弱C.不变57.下列哪种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DA.片剂B.颗粒剂C.胶囊剂D.经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5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59.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E60.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B6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D62.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C63.经营药品的医药公司,需要进行什么认证 E64.药品的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什么认证 A65.关于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哪项是错误的 CA.普通片剂和胶囊剂口服后首先崩解成细颗粒状,然后药物分子从颗粒中溶出,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B.颗粒剂或散剂口服后没有崩解过程,迅速分散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较快C.混悬剂的颗粒较大,因此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过程更慢D.溶液剂口服后没有崩解与溶解过程,药物可直接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当中,从而使药物的起效时间更短66.关于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正确的是哪项 BA.混悬剂>溶液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B.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C.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D.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多选题:1.公司主打品种的剂型有等A.胶囊B.分散片C.口腔崩解片D.缓释片E.缓释胶囊2.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的特点有A.吸收快B.吸收慢C.生物利用度高D.生物利用度低3.口腔崩解片有哪些特点A.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B.服用方便,提高患者服药顺应性C.肠道残留少,降低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D.起效快、首过效应小4.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的过程的动态变化;上述诸过程也称药物的体内过程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5.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膜动转运6.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常与等密切有关A.给药途径B.药物的理化性质C.吸收环境7.药物的吸收状况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A.快慢B.强弱C.环境8.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B.各器官的血流量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D.体液的pH值E.药物的理化性质F.血脑屏障9.药物的体内分布将影响药物的A.储存B.消除速率C.药效D.毒性10.影响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制剂方面的因素包括哪些A.药物颗粒的大小B.晶型C.充填剂的紧密度D.赋形剂的差异E.生产工艺的不同11.半衰期t具有哪些重要意义1/2A.确定多次用药的给药间隔时间:多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最好等于或接近该药的t1/2B.在肝、肾功能受损时,调节剂量C.可预测连续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水平或称坪值的时间:经过1~2个t1/2才能达到D.停药后经过4~5个t1/2,血药浓度约下降95%12.药物在体内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从排出体外A.粪便B.尿液C.汗液D.乳汁E.唾液13.药物作用有等主要的蛋白靶点A.受体B.离子通道C.酶D.载体14.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哪些A.对因治疗B.治本C.对症治疗D.治标15.在量效关系的研究中把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小浓度称为A.最小有效量B.阈剂量C.最小中毒量D.最大有效量16.下列哪些剂型起效快,常用于急救A.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丸剂D.缓控释制剂E.植入剂17.下列哪些剂型作用缓慢,属长效制剂A.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丸剂D.缓控释制剂E.植入剂18.关于GMP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的中译文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的检查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制剂生产的全过程19.关于分散片的用法,哪些是正确的A.直接吞服B.加入水中分散后饮用C.可咀嚼D.可含服20.关于缓释片的用法,哪些是错误的A.直接吞服B.可掰开后服用C.可咀嚼D.可压碎后服用21.下列的剂型,哪些是固体制剂A.注射溶液B.片剂C.胶囊剂D.颗粒剂22.关于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正确的有哪些A.普通片剂和胶囊剂口服后首先崩解成细颗粒状,然后药物分子从颗粒中溶出,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B.颗粒剂或散剂口服后没有崩解过程,迅速分散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较快C.混悬剂的颗粒较小,因此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过程更快D.溶液剂口服后没有崩解与溶解过程,药物可直接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当中,从而使药物的起效时间更短23.关于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哪些是正确的A.溶液剂>混悬剂B.散剂>颗粒剂C.胶囊剂>片剂D.片剂>丸剂。
药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一、药学基础的定义1. 药学基础是研究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药物的化学成分、制备工艺、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药学基础的主要内容1.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药学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的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掌握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式、命名规则等基本知识,并了解药物的化学反应、药物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2.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稳定性、药物输送系统、药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掌握药物制剂的种类、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储存条件等内容,并了解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稳定性评价等知识。
3.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作用效应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药效学、剂量反应关系、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内容,并掌握药物的药理学基础知识。
4.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动力学过程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参数,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5.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毒理作用机制、毒性评价、毒性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的毒理学基础知识、毒性评价方法、安全性评价等内容,并了解药物毒理学在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
6. 药学统计学药学统计学是研究药物研究设计、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研究设计的原则、统计分析方法、临床试验设计等内容,并了解药学统计学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7. 药学文献检索药学文献检索是研究药物相关文献的检索方法、文献综述的撰写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了解药物相关文献的检索技术、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文献评价等内容,并学会利用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单选题:1.关于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E)A.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B.药物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C.规定药物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D.药物可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化药物E.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药物结晶能直接供病人使用2.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的给药形式,即剂型(A)A.安全、有效、稳定B.安全、有效、经济C.经济、有效、稳定D.安全、经济、稳定3.关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A.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能直接使用原料药B.必须将药物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C.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充分发挥药效D.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毒副作用E.适宜的药物剂型便于使用与保存4.关于剂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剂型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剂型不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C.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D.剂型对药效的发挥起极为重要的作用5.关于剂型的重要意义,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不同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B.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C.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D.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E.有些剂型影响疗效6.公司现有8个主打产品的给药途径是哪种?(A)A.口腔B.直肠C.皮下D.静脉7.下列哪种剂型起效最快?(A)A.注射剂B.胶囊剂C.缓释制剂D.植入剂8.下列哪种剂型属长效制剂?(C)A.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缓释制剂D.口腔崩解片剂9.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作用(A)A.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B.起局部C.经吸收而发挥全身D.以上皆不对10.胶囊剂系指将药物而制成的固体制剂(C)A.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B.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C.以上均可D.以上均不对11.关于胶囊剂的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A.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药物在体内起效慢C.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软胶囊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缓释胶囊E.可使胶囊具有各种颜色或印字,便于识别12.片剂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的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C)A.经制粒B.不经制粒C.以上均可D.以上均不对13.关于片剂的优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A.剂量准确、含量均匀B.化学稳定性不好C.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D.产量高、成本低E.可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分散片、缓释片、口崩片、肠溶包衣片、咀嚼片等14.片剂可供(D)A.只能内服B.只能外用C.以上均对D.以上均不对15.关于普通片剂不足之处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B.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C.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D.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增加16.分散片在21℃ 1℃下的水中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μm孔径的筛网(A)分钟分钟分钟 D.以上均不对17.关于分散片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E)A.直接吞服B.加入水中分散后饮用C.可咀嚼D.可含服E.以上皆不对18.缓释片系指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以药物作用时间的一类片剂(C)A.缩短B.不改变C.延长19.缓释片具有血药浓度的优点(B)A.波动B.平稳C.与普通制剂一样20.缓释片具有服药次数的优点(A)A.少B.多C.与普通制剂一样21.缓释片具有治疗作用时间的优点(A)A.长B.短C.与普通制剂一样22.关于缓释片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A)A.直接吞服B.可掰开后服用C.可咀嚼D.可压碎后服用23.口腔崩解片可怎样服用?(D)A.可按普通制剂吞服B.可放于水中崩解后送服C.可不需用水吞咽服药D.以上皆可24.口腔崩解片可适用于哪些患者?(F)A.老人B.小儿C.吞咽困难的患者D.取水不方便的患者E.一般患者F.以上皆可25.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作用称为兴奋(B)A.减弱B.加强C.不变26.药物的选择性高是因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且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C)A.小,高B.大,低C.大,高D.小,低27.选择性高的药物,药理活性较,使用时针对性较(A)A.高,强B.高,弱C.低,强D.低,弱28.下面哪种说法不是选择性低的药物的特点?(D)A.作用范围广B.使用时针对性不强C.不良作用较多D.作用范围小29.一些与治疗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患者不利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B)A.有关B.无关C.相关30.根据治疗目的、用药剂量大小或所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按其性质不包括:(G)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继发性反应E.后遗效应F.致畸作用 G、疗效31.关于不良反应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A.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有不良反应,每个用药者都会发生B.该用药时,当用药,不要“因噎废食”C.必须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D.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32.副作用是指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B)A.用药剂量过大B.用药物的治疗量C.用药时间过长D.以上均不对33.下面关于副作用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A)A.一般都较严重,是不可逆性的功能变化B.随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C.因是用治疗量的药物时出现的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故可事先向患者说明,以免误认为病情加重D.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设法纠正34.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C)A.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B.治疗时利用了药物的一种或两种作用,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C.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窄D.药物的选择性高,作用范围窄35.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A.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B.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C.因长期用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称为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D.毒性反应是不可预期的E.临床用药时应注意掌握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必要时应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36.关于受体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D)A.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B.受体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C.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D.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核酸37.受体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哪些?(A)A.不饱和性B.特异性C.可逆性D.高亲和力38.受体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哪些?(A)A.非立体选择性B.区域分布性C.亚细胞或分子特征D.结构专一性E.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F.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39.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不包括哪种?(D)A.肾上腺素受体B.多巴胺受体(D)羟色胺(5-HT)受体 D.胰岛素受体40.激动剂(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B)A.最小效应B.最大效应C.中等效应D.弱效应41.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B)A.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B.部分激动剂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很强的效应C.即使部分激动剂的浓度增加,也不能达到完全激动剂那样的最大效应D.因部分激动剂占据受体,故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生理效应42.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的高低成,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量效关系(A)A.正比B.反比C.不成比例43.把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称为(C)A.最小有效量B.阈剂量C.最小中毒量D.最大有效量44.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阳性反应(质反应)或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或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如果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可改用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中毒剂量(T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剂量(LD50)表示(B)%和100% %和50% %和10% %和50%45.药物的TC50、 TD50、LC50或LD50值,则药物的安全性越高(C)A.越小B.一般C.越大46.治疗指数为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该比值(B)A.越小越安全B.越大越安全C.越大越不安全47.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的处置(B)A.药物对机体B.机体对药物C.药物对药物48.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效学)是研究的处置(A)A.药物对机体B.机体对药物C.药物对药物49.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不包括?(C)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50.药物被吸收入血后,与结合的药物量与被吸收入血的药物量的比率叫血浆蛋白结合率(A)A.血浆中特定蛋白B.血浆中所有蛋白C.组织中特定蛋白D.组织中所有蛋白51.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意义不包括哪一种?(B)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大小是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B.大多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C.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体内消除较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D.同时应用两种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52.关于药物的代谢,哪种是错误的?(D)A.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B.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药物代谢酶的催化,进行化学变化,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C.药物代谢使药理活性改变D.所有的药物均会通过代谢53.关于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C)A.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灭活B.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变为有活性或活性强的药物,称为活化C.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药物留在体内D.排泄:药物在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54.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就可得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通过该曲线可定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变化(A)A.动态 B.静态 C.恒定55.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在服用药物某一剂量后一定时间内吸收入血的药物相对量如果服用一种药物同一剂量的两种不同剂型后得出的AUC不同,则表明两者吸收率(A)A.不同B.相同C.恒定56.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A.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B.药峰浓度(Cmax)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C.药峰时间(Tmax)是指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D.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率无关57.关于残留期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A.残留期:体内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从体内完全消除B.残留期的长短与消除速率有关C.残留期长,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慢D.残留期长,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58.潜伏期主要反映了药物的什么过程?(A)A.吸收和分布过程B.消除过程C.代谢过程D.以上均不对59.药峰浓度(Cmax)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与药物剂量成(A)A.正比B.反比C.不成比例60.生物利用度(F)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某一口服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指的比值(A)口服/AUC静脉注射静脉注射/AUC口服口服/AUC口服61.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意义,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A.不用于评价仿制药品的生物等效性B.考虑食物对于药品吸收的影响C.考察某一药物对另一药物吸收的影响D.考察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对药物吸收的影响E.评价药物的首过效应62.关于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D)A.消除半衰期(也称生物半衰期,t1/2,简称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还与机体消除器官的功能有关C.如果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有改变,表明消除器官的功能变化D.肝、肾功能低下者,药物的生物半衰期缩短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长,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水平或坪值(A)63.连续给药的情况下,需经过个半衰期(t1/2~5 ~2 ~3 ~764.关于稳态血浆浓度的定义,正确的是?(A)A.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又称为坪浓度B.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大于消除量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C.稳态血浆浓度是指连续多次用药后,当用药量小于消除量时,多次用药的锯齿形药时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称为稳态血浆浓度65.关于稳态血浆浓度的意义,哪些是错误的?(A)A.临床用药上,力求服药后能缓慢达到稳态血浆浓度,使药物缓慢发挥效应B.临床用药上,力求服药后能迅速达到稳态血浆浓度,使药物迅速发挥效应C.力求稳态血浆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D.使药物既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又很少出现不良反应66.合并用药后,作用的总称为协同作用(A)A.增强B.减弱C.不变67.合并用药后,作用的总称为拮抗作用(B)A.增强B.减弱C.不变68.下列哪种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D)A.片剂B.颗粒剂C.胶囊剂D.经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69.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7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E)71.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B)72.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D)7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C)74.经营药品的医药公司,需要进行什么认证?(E)75.药品的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什么认证?(A)76.关于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哪项是错误的?(C)A.普通片剂和胶囊剂口服后首先崩解成细颗粒状,然后药物分子从颗粒中溶出,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B.颗粒剂或散剂口服后没有崩解过程,迅速分散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较快C.混悬剂的颗粒较大,因此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过程更慢D.溶液剂口服后没有崩解与溶解过程,药物可直接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当中,从而使药物的起效时间更短77.关于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正确的是哪项?(B)A.混悬剂>溶液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B.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C.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D.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多选题:1.公司主打品种的剂型有等()A.胶囊B.分散片C.口腔崩解片D.缓释片E.缓释胶囊2.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的特点有()A.吸收快B.吸收慢C.生物利用度高D.生物利用度低3.口腔崩解片有哪些特点?()A.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B.服用方便,提高患者服药顺应性C.肠道残留少,降低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D.起效快、首过效应小4.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的过程的动态变化;上述诸过程也称药物的体内过程()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5.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膜动转运6.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常与等密切有关()A.给药途径B.药物的理化性质C.吸收环境7.药物的吸收状况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A.快慢B.强弱C.环境8.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B.各器官的血流量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D.体液的pH值E.药物的理化性质F.血脑屏障9.药物的体内分布将影响药物的()A.储存B.消除速率C.药效D.毒性10.影响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制剂方面的因素包括哪些?()A.药物颗粒的大小B.晶型C.充填剂的紧密度D.赋形剂的差异E.生产工艺的不同)具有哪些重要意义?()11.半衰期(t1/2A.确定多次用药的给药间隔时间:多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最好等于或接近该药的t1/2B.在肝、肾功能受损时,调节剂量C.可预测连续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水平或称坪值的时间:经过1~2个t1/2才能达到D.停药后经过4~5个t1/2,血药浓度约下降95%12.药物在体内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从排出体外()A.粪便B.尿液C.汗液D.乳汁E.唾液13.药物作用有等主要的蛋白靶点()A.受体B.离子通道C.酶D.载体14.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哪些?()A.对因治疗B.治本C.对症治疗D.治标15.在量效关系的研究中把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小浓度)称为A.最小有效量B.阈剂量C.最小中毒量D.最大有效量16.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药物相互作用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引起药物作用和效应变化B.药物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也可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重C.药物相互作用按作用机制可分为药动学方面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D.药物相互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E.协同作用包括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及增敏作用F.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增强,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包括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作用、生化性拮抗及化学性拮抗17.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有哪些?()A.影响药物的吸收:促进胃肠道排空的药物能减少药物的吸收B.影响血浆蛋白的结合:由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可逆性和饱和性的特点,联合用药时药物间可竞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C.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如SSRI)可减少在肝脏转化的另一种药物的代谢,从而使另一种药物的药效增强D.影响药物的排泄: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自肾排泄,减慢碱性药物的排泄18.下列哪些剂型起效快,常用于急救?()A.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丸剂D.缓控释制剂E.植入剂19.下列哪些剂型作用缓慢,属长效制剂?()A.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丸剂D.缓控释制剂E.植入剂20.关于GMP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的中译文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的检查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制剂生产的全过程21.关于分散片的用法,哪些是正确的?()A.直接吞服B.加入水中分散后饮用C.可咀嚼D.可含服22.关于缓释片的用法,哪些是错误的?()A.直接吞服B.可掰开后服用C.可咀嚼D.可压碎后服用23.下列的剂型,哪些是固体制剂?()A.注射溶液B.片剂C.胶囊剂D.颗粒剂24.关于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正确的有哪些?()A.普通片剂和胶囊剂口服后首先崩解成细颗粒状,然后药物分子从颗粒中溶出,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B.颗粒剂或散剂口服后没有崩解过程,迅速分散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较快C.混悬剂的颗粒较小,因此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过程更快D.溶液剂口服后没有崩解与溶解过程,药物可直接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当中,从而使药物的起效时间更短25.关于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哪些是正确的?()A.溶液剂>混悬剂B.散剂>颗粒剂C.胶囊剂>片剂D.片剂>丸剂。
事业单位药学基础知识第一篇:药学基础知识是指药学领域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原理和技术,为从事药学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
本文将围绕药学基础知识展开讨论。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科学,它包括多个分支,如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
其中,药物化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探索药物治疗的原理。
药剂学则研究药物的制剂、配方和给药方式,为合理用药提供基础。
药学基础知识中,药物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药物可以根据其来源、化学结构、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按照治疗作用可分为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了解药物的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药物。
除了药物分类,还有一些与药物相关的重要概念需要掌握。
例如,药动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了解药动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
药动学与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密切相关,人们需要根据药动学知识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此外,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也是药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药物的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称为药物的副作用。
对于常见的副作用,人们需要提前了解,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
另外,一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人们需要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的结果。
总之,药学基础知识是从事药学工作的人员必备的知识基础。
了解药物的分类、药动学、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将继续介绍药学基础知识的其他内容。
第二篇: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药学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本篇将继续介绍其他方面的知识。
药物剂型是药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药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A. 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 B. 药物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C. 规定药物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 D. 药物可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化药物 E. 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药物结晶能直接供病人使用
2. 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给药形式, 即
剂型 ________________ A. 安全、有效、稳定 B. 安全、有效、经济 C. 经济、有效、稳定 D. 安全、经济、稳定
3. 关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A) A. 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能直接使用原料药 B. 必须将药物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 C. 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充分发挥药效 D. 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毒副作用 E. 适宜的药物剂型便于使用与保存 4. 关于剂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B) A. 剂型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 剂型不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C. 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 D. 剂型对药效的发挥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5. 关于剂型的重要意义,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A. 不同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 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 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D. 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E. 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6. 下列哪种剂型起效最快? ( A)
A. 注射剂B.胶囊剂C.缓释制剂D.植入剂
7. 下列哪种剂型属长效制剂 ? (C) A. 注射剂B.吸入气雾剂C.缓释制剂D. 口腔崩解片剂
8. 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 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B. 起局部 C. 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D. 以上皆不对 9. 胶囊剂系指将药物 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 C) 10. 关于胶囊剂的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
( B) A. 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 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药物在 体内起效慢 C. 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软胶囊 D.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缓释胶囊 E. 可使胶囊具有各种颜色或印字,便于识别
11. 片剂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的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 (C) A.经制粒 B.不经制粒 C.以上均可 D.以上均不对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片剂的优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A. 剂量准确、含量均匀 B. 化学稳定性不好 C. 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 D. 产量高、成本低 E. 可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分散片、缓释片、口崩片、肠溶包衣 片、咀嚼片等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剂可供 ( D)
A. 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 C.以上均可 B. 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 D.以上均不对 A. 只能内服B.只能外用C.以上均对D.以上均不对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普通片剂不足之处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 (D)
A. 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B. 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C. 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D. 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增加
15. 分散片在21 C ? 1C下的水中 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 z 孔 径 的 筛 网 (A) A. 3分钟 B.15分钟 C.1分钟 D.以上均不对
16. 关于分散片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___________ (E) A. 直接吞服 B.加入水中分散后饮用 C. 可咀嚼 D.可含服 E.以上皆不对
17. 缓释片系指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以药物作用时间的一类片剂 _______ (C)
A. 缩短 B.不改变 C.延长
18. 缓释片具有血药浓度的优点 __________ (B) A.波动 B.平稳 C.与普通制剂一样 19. 缓释片具有服药次数的优点 ___________ (A) A.少 B.多 C.与普通制剂一样
20. 缓释片具有治疗作用时间的优点 _____________ (A) A.长 B.短 C.与普通制剂一样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缓释片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 直接吞服 B.可掰开后服用 C.可咀嚼 D.可压碎后服用
22. 口腔崩解片可怎样服用? ___________ (D) A. 可按普通制剂吞服 B.可放于水中崩解后送服
C.可不需用水吞咽服药 D.以上皆可
23. 口腔崩解片可适用于哪些患者? ___________ ( F) A. 老人 B.小儿 C.吞咽困难的患者 D.取水不方便的患者
E. 一般患者 F.以上皆可
24. 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作用称为兴奋 ( B)
A.减弱 B.加强 C.不变
25. 药物的选择性高是因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且组织细胞对药物的 反应性 ___________ ( C) A.小,高 B.大,低 C.大,高 D.小,低 26. 选择性高的药物,药理活性较 ,使用时针对性较 _______ ( A)
A.高,强 B.高,弱 C.低,强 D.低,弱
27. 下面哪种说法不是选择性低的药物的特点? ( D)
A.作用范围广 B.使用时针对性不强 C.不良作用较多 D.作用范围小
28. 一些与治疗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患者不利的反应, 称为不良反应 _____
(B)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治疗目的、用药剂量大小或所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不 良反应按其性质不包括: ( G) A. 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继发性反应 E. 后遗效应 F.致畸作用 G.疗效
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不良反应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A. 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有不良反应,每个用药者都会发生 B. 该用药时,当用药,不要“因噎废食” C. 必须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D. 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1. 副作用是指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B) A.用药剂量过大 B.用药物的治疗量 C.用药时间过长 D.以上均不 对
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关于副作用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A. —般都较严重,是不可逆性的功能变化 B. 随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 C. 因是用治疗量的药物时出现的副作用, 是难以避免的,故可事先向 患者说明,以免误认为病情加重
A.有关 B.无关 C.相关 D.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设法纠正 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A. 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B. 治疗时利用了药物的一种或两种作用,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 C. 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窄 D. 药物的选择性高,作用范围窄
34. 下面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B. 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 C.因长期用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称为慢性毒性(致
癌、
D. 毒性反应是不可预期的
用其他药物 35. 受体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哪些?
性E.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 F.生物体存在内源性 配体
37.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的高低成,亦与 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 A.正比 B.反比 C.不成比例
(D) 致畸、致突变) E.临床用药时应注意掌握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 必要时应停药或改
A.不饱和性 B.特异性 C.可逆性 D.高亲和力
36. 受体的主要特征不包括哪些? A.非立体选择性 B.区域分布性 ___________ ( A)
C. 亚细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