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校内纪念雕像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0
梁锦堂参观西南交大校园,聆听百年交大校史
心得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并聆听了关于百年交大校史的讲座。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交大所秉持的理念和悠久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交通运输类高等学府之一。
校园位于美丽的四川省成都市,占地广阔,环境优美。
步入校园,我被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景象所吸引。
校园内散发着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仿佛激励着每一位学子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热爱。
在讲座中,我了解到西南交大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摇篮之一,始建于1896年。
百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和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同时,学校还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校史讲座中,我还了解到西南交大校园内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和纪念馆。
例如,亲子楼是学校最早的校舍之一,见证了百年风雨和发展的历程。
此外,学校还建有交通运输学院创始人邓希贤铜像纪念馆和交通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等。
这些建筑和纪念馆不仅让人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通过参观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和聆听百年交大校史的心得,我对这所学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深感受到西南交大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更是一所为实现中国工程技术和交通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知名高等学府。
作为一名学子,我倍感荣幸能够踏入这片土地,接受这所学府的教育熏陶,并立志成为西南交大的一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游记】西南交大故地重游_故地重游的经典诗句
我的家乡在峨眉山市,结婚也结在了本地,是一个县级市,很小但是却特别的干净,园林绿化也特别的好,所以从来没有想过会去其他城市定居,刚好老公是我的高中同学,所以就更有理由定居在本市了,西南交大是峨眉山市唯一一个本科学院,因为和老公不在一个大学,所以每个寒暑假,我们去的最多的就是西南交大!
西南交大的峨眉校区是老校区了,不得不说里面的园林绿化特别的好,整个校园都是大树环绕,还有两个特别大的荷花池,校外也是一条小吃街,汇集了峨眉所有的特色小吃,好吃又不贵,所以是很多年轻人约会的首选!里面的楼梯也是出奇的陡和长,因为有很多小山坡,所以只能修又长又陡的楼梯吧,每次上课可能得提前半小时从宿舍出门吧,有点费时,但是却可以锻炼身体!
而且出了后校门就是著名的峨眉山风景区的前大门!又能读书又能旅游,好几年没有去过了,所以趁着假期带上宝宝一起去交大的校园走走,宝宝最爱这种长楼梯了,跑跑跳跳,上上下下,宝爸还一本正经的给宝宝说,闺女,以后你就在这里读大学了,离家近,我说你还真想的远,那你当初怎么不上这个大学,还想去远点摆脱父母获得自由,世界那么大你还想走出去看看呢!
一草一木还是那样的美,只是我们都老了几岁,还多了个宝宝,还好我们还是在一起了,虽然爱情长跑不容易,不过上天还是眷顾我们的,在亿万人群中遇见你并爱上了你!虽然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不过你对我们好就足够了,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感谢您的阅读!。
参观西南交大观后感
《参观西南交大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观了西南交通大学。
这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走进校园,我就被它的美丽景色所吸引。
校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湖泊和溪流点缀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
校园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建筑元素,彰显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西南交通大学在交通领域的卓越贡献。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此外,我还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和一些重要的实验室。
在校史馆中,我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实验室中,我看到了学生们正在进行各种创新实验和研究,他们的专注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参观让我对西南交通大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高等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学生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来参观这所优秀的学府,感受它的魅力和活力。
作文三篇:参观西南交大有感【篇一:参观西南交大有感】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都早了些。
正午后的时光最是惬意,阳光不骄不躁,柔柔地洒在大地上,人们的脸上,像似恋人轻柔的一吻。
在这样一个好天气里,我们全班来到了西南交大,也为揭开了那大学的一层神秘面纱。
初进大学校园,内心毫无疑问是十分激动的,与初中高中都不一样的是,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汽车、自行车,因为大学里面真的很大,与想象中的大学不一样的是,那里面就像一个街区,什么都有,但不同的是,那里随地都可闻见浓厚的学术气息。
随着参观的进行,也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开拓了眼界。
比如我们所先参观到的牵引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是以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以高速、重载列车为核心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
我们在那里粗略了解了机车车辆设计理论,机车车辆耦合系统动力学以及摩擦学理论及应用。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悬浮列车技术。
我们亲眼目睹了超高速真空管道,领略了悬浮所带来的力量。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坐上真正的磁悬浮列车,去感受科技与高速所带来的震撼,以高达6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穿梭在城市与田野之间。
后来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列车的驾驶,在驾驶舱里,感受到了列车的加速与减速时的状况。
列车在不同天气中所对应的不同操作方式以及车灯的开闭,我们了解到,这看似简单的驾驶操作也很有讲究,列车以一个极高的速度在铁轨上行驶,最重要的便是不能超速。
列车在超速情况下会发出警报提醒,提醒驾驶员及时减速。
其实每个驾驶员的选取都是十分严格的,他们必须要有高达五年的列车驾龄以及最熟练的操作技巧,除了这些更要做到的是拥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心志,以去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半天的参观下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那些高科技设备工具,更是那些一直以来献身研究的科学工作者。
他们拥有着对科学研究的最高热爱,以及永远炽热的心,无论研究的道路再苦,他们始终在那里,不离不弃且没有一丝怨言。
优秀校园雕塑作品
1.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碑: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由该校77、78
级校友捐赠,以纪念母校建校100周年。
该雕塑以水滴为造型,寓意饮水思源,表达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2.华南理工大学卓越之树雕塑: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海河园,由该校师生共同
设计完成。
该雕塑以树为造型,寓意卓越之树常青,表达了学校对培养优秀人才的追求和期望。
3.西安交通大学追梦人雕塑:位于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由该校师生共同
设计完成。
该雕塑以奔跑的人为造型,寓意追梦人不断追求梦想和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师生们不断前行。
一座雕塑,一段故事作者:白茉晴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2年第02期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大学校园里那些庄严矗立的雕塑,它们安静地驻于校园一隅,淡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守护着一段过去的故事。
有人说:“一所大学竖起了什么样的雕塑,就选择了与什么样的精神为伍。
”的确,校园里的雕塑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装饰物,更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精神文化。
让我们走进大学校园,一起来聆听这些雕塑背后的故事吧!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孺子牛”雕塑坐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东校区的“孺子牛”雕塑是学校的标志性雕塑,也是学校的文化象征物之一。
1983年夏天,恢复高考后的中国科大首届毕业生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告别母校,他们决定集体赠予母校一座雕塑,以纪念那一段求学岁月,同时也以此来激励学弟学妹们。
这就是“孺子牛”雕塑的来历。
在中华文化里,牛向来是勤劳、奋进、力量的象征。
只见这座雕塑上的两头牛犊双目圆睁,低首蹬足,用犄角、阔背奋力地推动“地球”,象征着对科学一往无前的追求,与中国科大学子骨子里不畏艰险、勤勉踏实、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相契合。
据说,这座雕塑原定名“扭转乾坤”,有人觉得这个名字取得过于张扬,和中国科大内敛的办学风格不太符合,于是改名为默默耕耘的“孺子牛”。
“孺子牛”雕塑给了无数中国科大学子鼓舞和启迪。
中国科大学生沈涛在随笔《<孺子牛>的启示》中写道:“……看着这孺子牛,你仿佛感到它周身有奔涌的热血,感到它喘息喷吐的热气,听到它短促而振聋发聩的咆哮。
我惊叹于那惊心动魄的一刹那,折服于那粗犷、神奇的力的美。
”“孺子牛”的精神激勵着一代代中国科大学子在探索科学的路上不断求索。
在国内的高校中,有很多所名为“××交通大学”的大学,看着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究其源头,只有五所“嫡系”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台湾交通大学(现为台湾阳明交通大学)。
峨眉校区——自然和人文水乳交融一、峨眉校区基本概况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时称山海关铁路官学堂,是我国近代创办最早的工科大学之一。
1905年迁校于唐山,先后更名为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
1964年开始在峨眉办学,1972年学校正式命名西南交通大学。
1989年,西南交通大学主体迁入成都市后,根据铁道部意见,学校在峨眉设立西南交通大学峨眉分校。
2003年,峨眉分校更名为峨眉校区。
峨眉校区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峨眉山风景区内,是西南交通大学“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区占地1033.7亩,总建筑面积25万㎡。
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有良好的教学与生活设施,享有“园林式单位”的美誉,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峨眉校区已成为国家铁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峨眉校区现有在校生7000余人,拥有土木工程系等10个教学系部,有土木工程等26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有4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分中心。
●报国寺下的“大学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作为天下名山,峨眉山以秀美著称。
峨眉校区就坐落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数百年古刹报国寺旁边。
校园占地1038亩,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建筑物都掩映在高树绿草之中,和周围的风景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初到者甚至想像不到这是校园。
但学子们忙碌的身影,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使得校园充满了人文气息。
自然和人文,现代生活的两大要素在这里浑然一体。
从1966年,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统一部署自唐山内迁,到1989年扩建成都,成立峨眉分校,西南交通大学主体在这里度过了23年时间。
一个多世纪的悠长岁月,近四分之一的年华消逝在峨眉。
此后的17年,交大的血脉依然继续在这里流淌………不过,如今这种自然和人文水乳交融的胜景在这25年的大部分时间中是看不到的。
40年前,长途跋涉几千里而来的交大师生们所面对的是一片荒山峻岭。
但困难从来难不倒交大人,教师在,学生在,学校就存在。
大学里的那些标志性建筑,你去过哪些?(一)身边处处是风景,更何况是在象牙塔尖的高等学府。
名校校园成为旅游胜地在全世界都屡见不鲜,即使是一般校园,也经常会被周边的居民当作公园不时溜达一下。
这都不但得益于高校校园较好的绿化和风景,与其代表的历史和文化符号也不无关系。
那些甚至发展处了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的校园,更是值得学生们一观。
本篇即介绍了大学标志景观中的雕塑系列和故居系列。
北京师范大学:木铎金声作为北师大的标志性雕塑,矗立在京师广场西面的“木铎金声一百年”,是在2002年9月6日师大百年校庆时隆重揭幕的。
这座高12米、用紫铜精心打造的纪念碑,由校友捐赠,著名雕塑设计大师陈箫汀艺术加工,正面的“师大”两字传为钱玄同先生所书,背面“木铎金声一百年”则出自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之手。
复旦大学:驴背诗思“驴背诗思”是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捐赠方送给哲学学院作为学校哲学系建系五十周年的贺礼。
当我们注视着这塑像,驴子的笃诚、诗人的忧郁一起构成了“驴背诗思”的深邃意境。
正如唐代郑启所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又如钱钟书先生所说:“驴子仿佛是诗人特有的坐骑。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碑饮水思源碑落成于1933年4月2日建校37周年之际,由1930届116名毕业生捐赠助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铸铁校徽、塔顶部线脚、碑身及碑文、塔底座及台阶、水池和附近景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修复,一直完好保留至今,给历代交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浙江大学:奔马雕塑奔腾广场又名奋进广场,坐落于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前,占地约3亩。
广场景物以前方升旗台和后方奔马雕塑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广场中心有喷泉池、奔马雕塑,雕塑高4.5米,长5.7米,重达2.5吨,象征学校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
石雕基座上“奔腾”二字为陈云同志所题,深寓“奋进”之意。
这座象征着远大志向和豪放气脉的鲲鹏雕像,是1977、1978级校友毕业时赠予母校的礼物,表示他们立志像鲲鹏一样展翅翱翔。
西南交大附近景点
西南交大附近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一些推荐:
* 西南交大机车博物园:这里收藏了多种类型的机车,是了解中国铁路历史的好地方。
* 安靖蜀绣公园:安靖是中国蜀绣之乡,这个公园展示了蜀绣的历史和精美的工艺。
* 天府蜀绣艺术馆:这里收藏了许多蜀绣精品,可以深入了解这种传统工艺。
* 犀浦: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
*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石刻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
* 西华大学:这所大学的校园景色优美,有一个特别大的水池和喷泉,是散步和拍照的好地方。
*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这个校区的景色很美,校园里还有一个科技馆,适合参观学习。
* 成都欢乐谷:虽然离学校稍远,但这是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有各种娱乐设施和表演,适合一日游。
* 三道堰古镇:位于郫都区,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 喜仙·音乐现场| 集合空间:直线距离1.7km,是一个集合了音乐、艺术、文化、创意的现场空间。
以上景点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娱乐等多个方面,可
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安排进行选择。
跟着地图游福泉(6)西南交大旧址
从福泉山出来,大门边有一道小坡通往正在拆迁中的工地,从墙上的体育运动彩绘还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响当当的福泉中学,也即是抗战期间西南交大的播迁地。
西南交大的前身为唐山交通大学,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唐山等地相继沦陷,学校从河北唐山辗转南迁,同年12月在湖南湘潭杨家滩复课。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形势危急,学校不得不再次播迁。
就在全校师生四处逃亡中,热心士绅谭克敏、刘儆予力邀学校迁往平越(今福泉),并取得贵州地方的支持;他们承诺把中小学和福泉山地址腾给学校,教学地点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尽量设法解决。
最终,他们的热情感动了师生,加之平越交通便利、环境清幽,学校决定内迁平越。
1939年1月底,学校全体师生到达平越,开始了将近6年的相对平静的办学。
猜测福泉中学的前身可能是一座文庙,要不怎么会有这样的泮池和圜桥?
可惜茅以升的雕像也没能保留下来
校园一角的小亭子还未拆掉
昔日的校园中,有一株巨大的国槐,估计是与前面的池与桥属于同时代的吧
福泉中学的教学楼已经拆掉一半
重要的抗战遗迹,同时也是文化圣地,就这样被拆得面目全非,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建设么?。
西南交大雕像观后感走进西南交大的校园,那些雕像就像一个个无声的讲述者,静静诉说着这所学校的故事,每一尊都给我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先说说那尊詹天佑的雕像吧。
詹天佑可是咱中国铁路建设的大英雄啊!站在他的雕像前,我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艰难又热血的时代。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衣服,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你看他微微抬起的下巴,好像在对全世界宣告:“咱中国人自己也能修出厉害的铁路!”我站在那儿,脑海里就浮现出他带着工人们在崇山峻岭间艰苦施工的画面,那时候的条件得多艰苦啊,可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修成了京张铁路,狠狠地给那些看不起中国的外国人一个大嘴巴子。
我心里就琢磨着,咱现在生活这么好,遇到点小困难就想退缩,和詹天佑比起来,可真是太不应该了。
这雕像就像一个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无声号角,每次看到它,都能给我打一针满满的鸡血。
还有那些刻画着交大学子认真学习、搞研究场景的雕像。
这些雕像特别有趣,它们把学生们那种专注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的雕像里,学生眼睛紧紧盯着书本,眉头微皱,那模样就像是正在跟书本里那些复杂的知识较劲儿呢。
还有的雕像展现着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讨论问题,每个人都手舞足蹈的,像是在为自己的观点激烈地争辩。
看着这些雕像,我就想啊,西南交大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肯定和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分不开。
这些雕像就像是校园里的一群“学霸精灵”,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好好学习,不然都对不起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里溜达的时候,我发现每一尊雕像都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得特别好。
它们不是那种孤零零地站在那儿,而是好像和花草树木、教学楼都有着一种默契。
比如说,在图书馆旁边的那几尊学者雕像,就像是图书馆的守护者一样,见证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
阳光洒在雕像上,斑斑驳驳的光影就像是岁月的痕迹,给这些雕像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总的来说,西南交大的这些雕像可不仅仅是一些冰冷的石头或者铜块,它们就像是学校的灵魂碎片,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西南交大犀湖的故事标题:《西南交大犀湖的传说与变迁》犀湖,位于我国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所百年名校之中。
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是西南交大历史文化的见证。
本文将为你讲述犀湖的传说、历史以及变迁。
一、犀湖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犀湖所在地有一片美丽的湖泊,湖中生活着一只神奇的犀牛。
这只犀牛具有灵性,能够预知未来。
一天,犀牛向当地村民透露了洪水即将来临的消息。
村民们因此得以提前搬迁,避免了一场灾难。
为了纪念这只神奇的犀牛,人们将这片湖泊称为犀湖。
二、犀湖的历史犀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当时,这里是成都平原的一片湿地。
随着西南交通大学的建立,这片湿地被改造成了湖泊,成为了校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犀湖见证了西南交大百年来的变迁,承载着无数校友的青春回忆。
三、犀湖的变迁1.20世纪初,犀湖刚刚形成,周围环境较为简陋,但湖水清澈,绿树成荫,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游玩。
2.20世纪50年代,犀湖周边开始修建一些基础设施,如桥梁、道路等,使得犀湖的交通更加便利。
3.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南交通大学的发展,犀湖周边的建筑逐渐增多,但仍然保留着湖面的美景。
4.进入21世纪,犀湖成为了西南交通大学的一张名片。
学校对犀湖进行了多次改造,增设了观景台、亲水平台等设施,使犀湖变得更加美丽。
四、犀湖的现状如今的犀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
湖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犀湖不仅是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了市民游客的打卡地。
犀湖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成为了西南交通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总结:犀湖,一个充满传说和历史的美丽湖泊,见证了西南交通大学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如今,犀湖以其秀美的风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
现代理念与历史情结:西南交大校前区校庆纠集碑“解读”魏国富;刘斌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
【年(卷),期】1998(018)001
【摘要】对西南交大校交区“百年校庆纪念碑”雕塑构思进行深入的剖析,深化
以“百年交庆纪念碑”理念的理解。
从环境、视觉空间、造型、材质、色彩、碑体尺度、艺术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肯定纪念碑设计成功之处,于供同类创作借鉴。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魏国富;刘斌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51.1
【相关文献】
1.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 [J], 邢至怡
2.整合中创造和谐——解读青岛大学图书馆及校前区广场改扩建设计 [J], 钱玉斋;金俊
3.基于"现代化"的理念--解读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J], 徐彦文
4.聚焦百年校庆挖掘档案历史r——校志编研工作创新谈 [J], 赵崇明
5.践行现代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协调发展——武汉市黄山陂区前川一小剪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大主要景点介绍五卅纪念碑兴建于1950年,位于教三楼北面。
在青松碧柏围绕中的史、穆烈士墓、英烈浮雕和五卅纪年碑,三个景点组成一组景观观,激励人们要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力拼搏,是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烈浮雕兴建于1991年4月,位于教三楼北面。
在青松碧柏围绕中的史、穆烈士墓、英烈浮雕和五卅纪年碑,三个景点组成一组景观,激励人们要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力拼搏,是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穆烈士墓兴建于1950年,位于教三楼北面。
在青松碧柏围绕中的史、穆烈士墓、英烈浮雕和五卅纪年碑,三个景点组成一组景观观,激励人们要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力拼搏,是交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水思源1979年重建,位于第一宿舍前。
“饮水思源”充分表达了交大人报效母校载培之恩的深情厚意。
该景点由喷泉和造型绿化组成。
喷泉的背景后用珊瑚树修剪成三层阶梯式的波浪纹,以突出“水”的感觉。
整个背景由高大的罗汉松和玉桂衬托。
喷泉的前半部分是草坪,草坪中间配上圆弧形的花坛,热烈而雅致。
汉白玉雕塑1985年3月塑成,位于包兆龙图书馆前。
由二个汉白玉女大学生雕塑和喷泉组成,意喻莘莘学子在此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茁壮成长。
与日俱进1925年初建,1988年重建。
一九三八级校友毕业50周年之际,校庆归来,古稀团聚,饮水思源,无限感奋,重建日晷,合献母校。
勉励师生“任重道远,与日俱进”。
女大学生雕塑1986年9月塑成,女大学生手握书卷,思绪万千,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现移至闵行校区。
百年校庆里程碑1996年4月建造,位于四块大草坪中心。
校庆里程碑位于徐汇校区大草坪中央平台上,12.5米,碑面为暖灰色花岗岩,正上方刻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成一流大学”。
碑体呈三角形,寓言教书育人于德、智、体为根本,里程碑上台阶浮雕象征交通大学经历了百年沧桑,大小不一的不锈钢环,围绕着住碑意贺百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