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及发展趋势
- 格式:ppt
- 大小:6.01 MB
- 文档页数:64
第一章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发展1. 分析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史,描述你认为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事件并分析其对当前护理教育造成的影响。
答题参考思路:国外护理教育发展史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学徒式的职业培训、以医院护校为基础的正规护理教育、高等护理教育。
可选择其中任意阶段的某一个有影响力的事件为切入点,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和文献,论述其对当前护理教育的影响。
要求证据充分,论述有说服力。
2. 描述当前美国护理教育的六大教育层次,分析其差异和联系。
答题参考思路:当前美国护理教育主要分为职业护理教育、证书护理教育、大专护理教育、本科护理教育、硕士护理教育、博士护理教育六个等级。
可从培养目标、学制、招生对象、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
3. 比较美、英、澳、日四国当前护理教育中最大的差异。
答题参考思路:通过分析美、英、澳、日四国当前护理教育的现状,选择你认为的最大一处差异展开论述,可从教育层次、课程设置或培养目标等角度展开。
需在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论点。
要求论点清晰,论据详实,论述合理。
4. 比较中、美、英、澳、日五国护理课程体系的相同和差异。
答题参考思路:可从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模式等方面展开比较。
5. 分析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护理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及多样化;强调高级护理实践人才培养;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改革;重视社区护理的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多样化。
6. 比较中美护理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差异。
参考答案:美国自1983年展开护理高等教育评价以来,至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价工作是由高等教育机构授权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或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USDE)对院校或专业评价机构进行认可,再由经认可的院校或专业评价机构对各级各类的院校或专业进行评价。
第1篇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分支,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护理教育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护理教育学的课程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护理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护理教育的内涵与价值1. 护理教育的内涵护理教育是指通过系统、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培养具有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
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旨在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2. 护理教育的价值(1)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理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2)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护理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护理教育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3)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护理教育有助于推动护理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高护理学科的整体水平。
二、护理教育课程体系1. 基础护理学:主要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
2. 护理伦理学:培养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提高护理质量。
3. 护理心理学:使护理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高护理效果。
4. 护理管理学:培养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5. 护理教育学:研究护理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三、护理教育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
2. 实践教学:通过临床实习、模拟实验、技能操作等,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技能。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习渠道。
四、护理教育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78教研与美育美眉 2023.01下职教天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效果分析王洋(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劳动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高职院校是展开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劳动课程开展要结合着学科专业、职业技能以及实习实训等方面来进行,并使其通过根据专业课程的学习、实习来良好体现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等,进而构建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崇高、最美丽的观念,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和良好三观构建。
但是在当前社会中,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课程构建方面还处于探究阶段,整体建构还不够科学、完善,而且针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劳动课程构建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其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
一、劳动教育课程开设背景及现状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以来,各地、校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而且该理念也将劳动教育从之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转变为了国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德育、智育等教育比重并行。
此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的出台,正式将劳动教育列为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这也为德智体美劳综合人才培养良好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各院校也开始秉持这一政策着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措施,加大设计和落实劳动教育方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展开劳动教育、怎样开展、怎样教学等系列问题也成为了当下教育行业的关注重点。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一)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有很多高职院校都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对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有一定缺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意义,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在展开劳动教育时,大多数的学生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是比较“排斥”。
浅析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目前,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对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现状分析1. 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为基础,同时注重临床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还加强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学、护理研究等方面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2. 实践教学方面护理本科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训练、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等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与医院合作开展实习或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融入临床实践环境,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3. 教学方法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方法创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存在问题1. 教学资源不足目前,一些学校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实践设施不够完善,临床实习教学平台匮乏,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短板。
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部分学校对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不够明确,缺乏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脱节。
3. 教学内容不合理有些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内容设置偏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能力不足。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实践教学应通过与医院合作,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更加实用的护理专业人才。
2.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学校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护理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护理教育的课程Curriculum of nursing education护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Bas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program一、课程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一)广义的课程概念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1、课程为学校指导下提供给学生的全部经验,即“课程是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就,而采取的一切有程序的学习活动和经验”,是学科教学与学生活动的集合体。
Curriculum is all the experiences which the guidance provided for school students. That means” School curriculum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learning achievement, but there are procedures to take all the learni ng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Is the subject of a collection of teaching and student activities2、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Hidden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curriculum3、把课程视为教育系统的软件The courses as the education system's software(二)狭义的课程概念The concept of a narrow curriculum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Course: Refers to all type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in order to achiev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ubject disciplines and their objectives, contents, scope, activities, processes and so the sum of. 二、课程的功能Course features课程的本质是社会对未来人才培养要求的体现,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护理专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23-2023)一、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旳(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旳,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硕士教育,整合优势,创立特色,做精、做强,培养出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社会需求旳实用型护理人才。
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明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旳环境和条件,实行“一种目旳、三个结合”旳宽口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种目旳: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到达护理人员旳基本规定,为进入毕业后实践与硕士教育奠定基础。
三个结合: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实现医学与人文社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技能结合。
深入确立、强化教学旳中心地位,要以2023年接受教育部《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旳护理专业人才。
(二)建设目旳1、发展规模十一五期间护理专业总体招生规模不做太大旳调整,护理专业由2个班发展为3-4个班。
2023年护理专业招生计划本科128人(2个班)。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根据市场旳需求合适扩大护理本科招生旳规模到192-256人(3-4个班);其中增长护理专业国际交流方向五年制本科64人(1个班)。
伴随专任教师师资队伍构造及人才梯队建设旳条件成熟,适时考虑护理专业从四年制理学士改为五年制医学士,适时组建护理系。
2、师资队伍建设⑴既有师资队伍状况:副专家2人,助教人,都是硕士学位。
尚未形成合理旳梯队构造及学历构造。
⑵按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23年,临床医学院护理专业15个班(每年平均3-4个班,持续4年计算)960人。
按18:1计算,临床医学院护理专业应有专任教师53人,根据专业课时比例折算,护理专业课(理论及实践课在内)比例为47%,即护理专业可以有专任教师25人。
除附属医院可以折算15%(4人)外,护理专业至少应有专任教师21人(护理技能培训中心试验员除外)。
教育科技 汉中科技2007年第1期 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展望 贺晓莲,齐生智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也面临着重大变革。本文结合我国目前护理专业发展 现状,分析了未来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将在教育体系、教学方法、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等方 面出现的新局面。 关键词:教育改革;护理教育;发展展望
自南丁格尔1 860年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开创了正规的护理教育起,它的发展便充满了 波折与传奇色彩。从不屈的奋斗开始,经历了 被忽视,失去机遇,满怀梦想,顽强努力,以 至取得当今的巨大成功。目前,世界各国的护 理教育都处于飞速发展和剧烈演变的时期,它 正在努力促使护理向一个完全成熟的专业发 展。我国的护理教育与世界各国同样经历了许 多曲折,甚至更多磨难。1921年,美国人开办 私立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创我国高等护理教 育。建国后,我国政府接管了中国的公立私立 高等院校,并同时进行了教育改革,取消了高 等护理教育,大力发展中专教育。在此后的三 十多年中,护理教育与中华民族同样经历了许 许多多的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 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国际环境的今天 和明天,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未来, 使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了经济轨道。我国从 1984 ̄正式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目前,全国 已有29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办护理本科教育, 5所院校开办护理硕士教育,正在形成以大 专,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 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新理 论、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随之人们的 健康观念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护理观念也已 形成,护理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到以人的健 康为中心上来。护理工作进入到理论化、信 息化、程序化阶段,将为病人和健康人提供 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护理教育是以培养 护理专业人员,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为目 的的,为了适应新形势,培养出更符合社会 需求的护理人员,也面临着新的变革。作者 就未来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论述将在 以下几个方面出现一个新局面。 1护理教育体系 建国后,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 按照前苏联模式取消了高等护理教育,以大 力发展中专护理教育为主。这一决策虽然顺 应了国家当时多、快、好、省发展生产的总 目标,却忽视了教育的远期效果。由于缺少 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也难以提高,并且生源以初中毕业为主,缺 乏高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基础文化偏低,综
护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计划护理工作是医疗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康复,还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护理工作的现状1、护理人员短缺目前,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工作时长,使得许多护士感到身心疲惫,从而导致人员流失。
此外,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也限制了新鲜血液的补充。
2、工作压力大护士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护理任务,如打针、换药、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等,还要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复杂的医疗操作。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压力。
3、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护理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护士在面对新的疾病和复杂的病情时,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影响护理质量。
4、患者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他们不仅希望得到身体上的照顾,还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人文关怀。
5、护理工作环境有待改善部分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环境较差,如设施陈旧、工作空间狭小等,这不仅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1、护理专业化未来,护理将更加专业化,护士将在特定的领域,如手术室护理、重症监护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以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护理服务。
2、信息化护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也将实现信息化。
电子病历、移动护理终端等将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便于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3、人性化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护士将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