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699.65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同等学力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导论

简述题

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P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分析方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在资源稀缺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因此,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P21)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如果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需要通过对现实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理论,并根据现实修正理论。其具体内容包括:

(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论述题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P18)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发展的特征:

(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4)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一、名词解释

1.需求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规律

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3.供给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4.供给规律

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称为供给规律。

5.均衡价格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6.比较静态分析

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7.需求的价格弹性

反映了相应于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8.需求的收入弹性

反映了相应于消费者收入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9.需求的交叉弹性

反映了相应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10.供给的价格弹性

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即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11.支持价格

是指政府规定的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使该政策有效,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

12.限制价格

指政府规定的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后果是供给小于需求。为使该政策有效,政府需要配额、票证等辅助措施。限制价格往往会造成黑市交易。

二、简述题

1.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正常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需求量增加;而对低档物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需求量反而减少。

(2)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3)相关商品(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如果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

2.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供给的?

(1)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产量,从而使供给量增加。(2)生产的成本。生产成本的上升或下降会减少或增加利润,从而使供给量减少或增加。

(3)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另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如果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供给量增加。

(4)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政府政策等也会对一种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

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

(1)“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

“谷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属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增产不增收。

同理,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石油的价格上涨,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油价下降,造成损失。故要限制石油产量。

三、计算与证明

1.若某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20-3P,求价格P=2时需求的点弹性值。该厂商如何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答:∵P=2,∴Q=20-3×2=14

∵,∴△Q/△P=-3

∴E=△Q/△P×P/Q=-3×2/14=-3/7,

∴∣E∣<1,该产品缺乏弹性

∴要使总收益增加,该厂商应该提价。

第二章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13.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