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连接分类及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634.00 KB
- 文档页数:31
钢结构的特点及技术要求钢结构建筑是以建筑钢材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
通常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梁、柱、桁架等构件构成承重结构,其与屋面、楼面和墙面等围护结构共同组成建筑物。
一、钢结构的特点建筑型钢通常指热轧成型的角钢、槽钢、工字钢、H型钢和钢管等。
由其构件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称型钢结构建筑。
另外由薄钢板冷轧成型的、卷边或不卷边的工形、U形Z形和管形等薄壁型钢,以及其与小型钢材如角钢、钢筋等制成的构件所形成的承重结构建筑,一般称轻型钢结构建筑。
还有采用钢索的悬索结构建筑等,也属于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材料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匀;(2)便于工厂生产和机械化施工,便于拆卸,施工工期短;(3)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4)无污染、可再生、节能、安全,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以说钢结构的发展是21 世纪建筑文明的体现。
钢结构的缺点是易腐蚀,需经常油漆维护,故维护费用较高。
结构的耐火性差,当温度达到250℃时,钢结构的材质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当温度达到500℃时,结构会瞬间崩溃,完全丧失承载能力。
二、钢结构的主要技术要求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CB55006-2021对钢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如下:(一)钢结构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1.满足适用、经济和耐久性要求;2.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营维护水平;3.符合国家节能、环保、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等政策;4.符合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鼓励新技术应用。
(二)基本规定当施工方法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应进行施工方法对主体结构影响的分析,并应对施工阶段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进行验算。
三)材料要求钢结构承重构件所用的钢材应具有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抗拉强度和磷、硫含量的合格保证、在低温使用环境下尚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或碳当量的合格保证。
(四)设计要求1.螺栓孔加工精度、高强度螺栓施加的预拉力、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连接板摩擦面处理工艺应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已施加过预拉力的高强度螺栓拆卸后不应作为受力螺栓循环使用。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被大众所质疑,究其原因因为混凝土技术在当下已经日趋完善。
但是即使是技术不停地发展还是有它的弊病比如说施工速度较慢,并且污染环境、浪费材料。
在大力倡导绿色建筑的今天,钢结构建筑显然具有更多的优势。
框架结构更加可靠、标准化程度高,污染程度较小,设计施工周期短。
并且可以满足私人订制的要求。
随着钢结构被广泛使用,钢结构的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用于房屋建筑的结构体系有:1、平面承重结构体系平面结构体系有承重体系和附加构件两部分纸成,其中承重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平行平面结构组成,承担该结构平面内的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并传递到基础。
附加构件由纵向构件及支撑组成,将各个平面结构连成整体,同时也单受结构平面外的纵向水平力。
轻式刚架结构(图1)是最近几年来广泛应用的平面承重结构体系,除厂房建筑外,还有商业建筑(如超市等)、汽车展厅、体育馆等。
常用的有两铰刚架、三铰刚架及无铰刚架,梁柱戒有等截面及变截面两种形式。
2、空间受力结构体系空间受力结构体系分为网性室间结构和柔性闻结构等。
(1)刚性空间结构的网格结构有网架结构和网壳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
下图是空间网格结构的一种.它是以大致相同的格子或尺寸较小的单元组成。
由于网架结构其有优献的结刊性能,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与适用性,在我国的应用也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屋盖中更为常见。
人们通常将平板型的空间网格结构称为网架,将曲面型的空闻网格结构称为网壳。
(2)网架一做是双层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做成三层网架结构受杆件通过节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节点一般设计成铰接,材料主要承受轴向力,杆件的截面相对小。
网架结构最大的转点是由于杆件之间的互相支撑作用,很多杆件从两个方间成多个方向有规律的组成高次超静定空间结构,它刚度大多、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而且能够承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即使在个别杆件受到损伤情况下,能自动调节杆件的内力,保持结构的安全:网架的杆件多为钢管,有时也采用其他型钢,材质为Q235或Q345。
01钢结构定义02发展历程由钢材制成的工程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从工业革命时期的初步应用到现代建筑业的广泛应用,钢结构经历了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钢结构定义及发展历程钢材性能与分类钢材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如抗拉强度、屈服点、延伸率、冷弯性能等。
钢材分类根据化学成分、冶炼方法、用途等不同,钢材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多种类型。
0102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节能环保等。
耐火性差、易腐蚀、隔音效果一般、设计要求高等。
优势局限性钢结构优势与局限性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建筑、桥梁、海洋平台等领域。
发展趋势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钢结构将朝着更加轻质、高强、耐久、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模块化等新型建造方式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03通过电弧或火焰将焊条和焊件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形成永久性的连接。
焊接连接原理包括焊接前准备(如坡口加工、清理焊件等)、装配与定位、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焊接操作以及焊后检验等步骤。
工艺流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等,设备包括焊机、焊枪、焊条等。
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连接原理及工艺流程01螺栓连接类型包括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其中高强度螺栓连接又分为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
02选用原则根据连接件的受力情况、工作环境、安装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螺栓类型和规格。
03安装与紧固螺栓连接安装时应保证螺栓与孔洞的配合精度,采用正确的紧固方法和力矩,避免过紧或过松。
螺栓连接类型与选用原则铆接技术简介及实例分析铆接技术简介铆接是一种通过铆钉将两个或多个构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具有连接可靠、承受载荷大等优点。
实例分析以某钢结构桥梁为例,介绍铆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包括铆钉的选用、铆接工艺以及铆接质量的检验等。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铆接技术的优缺点,如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好但拆卸困难等,并指出其适用于承受较大载荷和需要密封的场合。
钢结构的塑性铰连接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它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构件,具有高强度、大跨度、轻质化等优势。
塑性铰连接作为钢结构中常用的连接形式之一,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被广泛应用于抗震设计中。
一、塑性铰连接的定义和特点塑性铰是指在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在连接节点形成的可变形区域。
与刚性连接相比,塑性铰连接具有以下特点:1. 可变形:塑性铰连接允许在连接节点处发生变形,从而吸收和缓解结构受力过程中的能量。
2. 良好的抗震性能:塑性铰连接能够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通过变形来消耗和抵抗地震荷载,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3. 高延性:塑性铰连接能够提供较大的位移既有性能,从而在抗震设计中为结构提供一定的延性。
4. 方便的维修与更换:塑性铰连接在发生损伤时,可以通过更换连接件来实现维修和恢复功能。
二、塑性铰连接的构造形式塑性铰连接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剪力铰连接、转动铰连接、拧转铰连接和小角旋转铰连接等。
1. 剪力铰连接:剪力铰连接是通过在柱与梁的连接处设置开槽,并将螺栓穿过槽孔的方式实现。
当结构受力时,剪力铰连接会剪切槽孔,形成铰。
2. 转动铰连接:转动铰连接是通过柱与梁的挡块或螺栓垫片之间的差异实现。
当结构受力时,挡块或垫片会发生塑性变形,形成铰。
3. 拧转铰连接:拧转铰连接是通过在柱与梁的连接处设置特殊形状的连接件,使其在受力时发生拧转变形,形成铰。
4. 小角旋转铰连接:小角旋转铰连接是通过在柱与梁的连接处设置可旋转连接件,使其在受力时发生小角度旋转变形,形成铰。
三、塑性铰连接的优势和应用塑性铰连接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连接形式,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塑性铰连接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保护建筑物和桥梁工程的安全。
2. 提高结构延性:塑性铰连接能够提供较大的位移既有性能,从而在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提供一定的延性,避免结构发生突然破坏。
分析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节点连接技术要点随着现代建筑的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节能、环保且具有快速施工特点的新型建筑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节点连接是确保整个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节点连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节点类型与分类装配式建筑中的钢结构节点可以分为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两种类型,其主要区别在于节点是否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变形。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可以进一步将这两种节点进行分类。
1. 刚性节点刚性节点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不允许产生可见变形或较大位移的节点连接。
这类节点通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实现预制浇注混凝土等方式进行固定。
2. 半刚性节点半刚性节点是指在荷载作用下允许产生一定程度变形或位移,并通过设计合理的限制条件来控制这种变形或位移。
半刚性连接可以通过铰链、弹性连接和减振器等方式实现。
其优点是能够吸收地震或风荷载引起的结构变形,降低节点应力集中,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二、节点设计原则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节点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强度与刚度兼顾节点的设计既要满足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内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力和应力,又要确保足够的刚度来限制节点位移。
这样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 可拆卸与可重复使用装配式建筑需要经常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在节点连接设计时,需要考虑方便施工拆卸和复用性。
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对螺栓材质和尺寸进行选择。
3. 考虑防火要求由于钢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软化和失去承载能力,节点连接设计中需要考虑防火要求,采取适当措施增加节点耐火极限。
4. 考虑腐蚀防护装配式建筑通常需要面对不同的环境,例如海洋环境或腐蚀性气候。
节点连接设计时应考虑合适的防护涂层或采用不锈钢材料等可靠措施来延长节点使用寿命。
三、关键技术要点在装配式建筑中,节点连接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引言概述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的结构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特点及技术要求,包括其耐候性、强度与刚度、施工便利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特点和技术要求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钢结构,并在实践中合理应用。
正文内容1.耐候性1.1钢结构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可以在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下使用。
1.2钢结构对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紫外线辐射等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1.3钢结构可通过选用合适的涂装和防腐处理方法进一步增强耐候性。
2.强度与刚度2.1钢结构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抗风、抗震的能力。
2.2钢结构可以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材和适当的连接方式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
2.3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要求。
3.施工便利性3.1钢结构具有较轻的自重,可以减少基础结构的负荷,便于施工和运输。
3.2钢结构采用预制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在工厂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批量生产,提高施工效率。
3.3钢结构采用现场焊接和螺栓连接等装配方式,可以简化施工工艺并减少施工周期。
4.可持续性4.1钢结构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2钢结构可以通过精确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减少施工浪费和材料浪费。
4.3钢结构可以采用环保的涂装和防腐处理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5.经济性5.1钢结构的材料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提供较高的物质性价比。
5.2钢结构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减少了施工期间的费用支出。
5.3钢结构的维护成本较低,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运营和维修费用。
总结钢结构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强度与刚度、施工便利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和技术要求。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特点和技术要求,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钢结构,能够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和经济的建筑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钢结构将不断迭代和改进,为人们创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铝合金与钢结构的连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连接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还具备快速、高效、环保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的常用方式及其特点,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一、常用的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方式1. 拼接连接拼接连接是最常见且最简单的一种连接方式。
它通过螺栓或焊接将铝合金构件与钢结构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相对静态负荷较小的场景,例如建筑外墙面板等。
2. 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是一种使用高强度螺栓将铝合金构件与钢结构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方式。
它具有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大跨度大跨径结构中,如桥梁、体育馆等。
3. 结点化设计结点化设计是一种将铝合金和钢结构按照特定的结点进行拼接的方式。
通过设计合理的结点连接,可以使铝合金与钢结构之间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了连接的刚度和稳定性。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楼梯、天桥等细节处。
二、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方式的特点1. 快速施工装配式建筑中采用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相比传统的现场焊接或固定连接,铝合金与钢结构的预制和加工更加简单快捷,能够大量减少施工时间。
2. 资源可回收利用装配式建筑注重环保理念,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倡导资源可回收利用。
铝合金与钢结构的连接方式符合这一要求,不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而且旧建筑可以进行拆卸,其中的构件可以重新利用。
3. 强度和稳定性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方式在保证建筑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具备优势。
无论是使用螺栓连接还是采用焊接技术,都能够确保铝合金与钢结构之间的紧密连接,使整个建筑具备良好的抗载荷能力。
4. 维护方便装配式建筑中的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方式还具备维护方便的特点。
由于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和预制化加工,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更换或修复单个构件来解决,而不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繁琐的维修。
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下列特点:一、钢结构的重量轻钢材的容重虽然较大,但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它的强度却高得多,因而当承受的荷载和条件相同时,钢结构要比其他结构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并可跨越更大的跨度。
二、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塑性好,使钢结构一般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
韧性好,则使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
钢材的这些性能对钢结构的安全可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三、钢材更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钢材的内部组织比较均匀,非常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
这些性能和力学计算中的假定比较符合,所以钢结构的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的受力情况。
四、钢结构制造简便,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施工安装周期短钢结构由各种型材组成,制作简便。
大量的钢结构都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制造厂中制造;精确度高.制成的构件运到现场拼装,采用螺栓连接,且结构较轻,故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
此外,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易于拆卸、加固或改造。
五、钢结构的密封性好钢结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较好,因此一些要求密闭的高压容器、大型油库、气柜、管道等板壳结构,大多采用钢结构.六、钢结构的耐热性好,但防火性差众所周知,钢材耐热而不耐高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就降低.当周围存在着幅射热,温度在150以上时,就应采取遮挡措施。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结构温度达到500以上时,就可能全部瞬时崩溃。
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火等级,通常都用混凝土或砖把它包裹起来。
七、钢材易于锈蚀,应采取防护措施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处于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必须刷涂料或镀锌,而且在使用期间还应定期维护。
这就使钢结构经常性的维护费用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另外,钢结构价格比较昂贵,钢材又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必需的重要材料。
从全局观点来看,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设计时要尽量节约钢材。
但若采用其他建筑材料不能满足要求或不经济时,则可考虑采用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