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内涵与构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问题: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1)非竞争性。
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
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
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
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
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
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
“三分法”。
a.公共政策。
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
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
c.非政府组织管理。
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
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实数据来检验理论假设。
2. 规范研究法:侧重于分析应然状态,即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实际是什么样子。
3. 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共管理实践来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4.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来获得对公共管理的深入理解。
5.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特定公共管理案例的深入分析,来理解和提炼公共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6. 实验法:通过控制一定条件来观察和测量公共管理行为或结果的变化,以检验理论假设。
7. 观察法:通过观察公共管理行为或结果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了解实际情况。
8.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数据,以了解公众对公共管理的需求和期望。
9. 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公共管理政策文件的内容来了解政策的方向和重点。
10. 数学建模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和评估公共管理行为或结果的可
能变化。
以上就是公共管理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与社会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和运作的学科。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是公共管理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石。
一个优秀的研究设计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并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
I. 引言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复杂因素的学科,因此,一个恰当的研究设计对于在公共管理领域取得成功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供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参考,以期帮助他们设计出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研究。
II. 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公共管理学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与问题相关的数据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实证研究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的研究结果,并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2.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深入研究特定现象或问题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对案例中的因果关系进行观察和推理来获得研究结论。
案例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问题的背景、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
3.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一种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探索因果关系。
在公共管理学中,实验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政策措施或组织改革的有效性。
实验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但在实践中可能受到一些限制。
III. 研究设计1. 确定研究问题一个好的研究设计开始于一个明确、具体且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研究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选择一个能够推动该领域发展的研究问题。
2. 选择研究方法在明确研究问题后,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应该与研究问题相匹配,并能够提供可靠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还应该考虑时间和资金等限制因素,以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3. 收集和分析数据一旦确定了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主编第1章导论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章教学目的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三种不同观点(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在的联系: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资源的学科。
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被运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一种研究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当前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建立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收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通过设计问卷并发送给目标人群,研究者可以获得来自不同参与者的反馈和观点。
问卷调查可以用于收集定量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来验证假设和研究目标。
3.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直接观察公共组织或政府机构的运作过程,研究者可以获取真实的数据和情境背景。
实地观察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并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4.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专家、从业人员或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来收集数据。
深度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详细的案例描述和个人经验,从而深入了解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5.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适用于研究公共管理中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
通过在实验室或现实环境中设计和实施规范的实验,研究者可以识别和测量特定因素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验证理论假设并提供有关政策和管理决策的实证依据。
这只是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的方法和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公共管理实践和问题。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获得全面的研究结论。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对问题的系统、有科学性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总体概括。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获取研究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和提出研究结论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首先是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公共管理研究中常见且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研究对象,研究者可以获取大量的研究数据。
问卷调查法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调查数据可量化等优点,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意见和态度等。
但是问卷调查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样本选择偏差、回复率低、问卷设计不合理等,研究者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其次是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整理和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其中一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
文献研究法具有快速、经济、全面等优点,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开展新研究之前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
但是文献研究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献的质量、可信性等,研究者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分析和总结。
再次是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现象和过程等,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法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行为特征等。
实地观察法具有直观、真实、客观等优点,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但是实地观察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可操作性低、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干扰等,研究者在使用实地观察法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最后是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并观察、记录和分析其反应和变化等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研究法具有可控制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可以帮助研究者验证因果关系。
但是实验研究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环境与实际环境的差异、实验对象的选择等,研究者在使用实验研究法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第一章绪论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一)概念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无非:因袭、权威、常识、科学、思辨。
其中关于一门学科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就是方法论。
科学发现由科学方法和思辨产生,但方法论只钟情于科学方法。
1、方法论(methodology)是认识论(epistemology)的分支,是验证知识与寻找新知识或新发现(new findings)的科学。
某一学科的方法论就是该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程序和规范。
从过程来看,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信度效度判断、研究报告或论文撰写等环节的规范和逻辑。
2、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就是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
(二)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公共管理研究结果的性质1、客观性(事实的WHA T、WHY、HOW等的YES OR NO问题)2、实证性(观察和实验)3、规范性①研究者用文字清楚地报告取得研究结果的整个过程,使得其他研究人员可据此判断你的观察数据的获得和分析结果以及导出的结论是否可靠;②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即其他人能应用相同的程序和方法得出同样的结果。
4、一定的概括性(适用效度)(管理研究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的各种问题,它们无论多么复杂,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使人及其携带的资源形成1加1大于2的局面。
所以,公共管理研究的发现或结论须有一定共性才是有意义的。
)(三)公共管理研究的性质或定位科学方法思辨方法逻辑直觉客体与情境分离客体与情境交融科学艺术学科研究的定位频谱原因:1、管理者的形象思维与个性(感觉、直觉、意愿、决心)2、管理情境(系统的复杂性,社会生态、社群环境、组织系统)3、主客体都是人,价值的偏好。
(决策,两难;事实与价值的结合)(四)(公共)管理研究的类型1、按功能:基础研究(WHY,THEORY;FOR EXPLANA TION);应用研究(WHAT AND HOW;FOR APPLICATION)2、按研究内容的表现式样和研究目的:探索型(EXPLORATION)、描述型(DESCRIPTION),解释型(EXPLANA TION),规范型(PRESCRIPTION)四种不同类型研究的特征3、按论证的手段: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IES)和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IES)①理论研究(演绎法):从更高抽象层次的公理、定律、法则或学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结果;②实证研究(归纳法)根据假设去寻找论据,从现实资料和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1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第1章导论1.1 公共管理学概述1、公共管理的含义〔1〕概念: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中国,公共管理还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2、1993年,波齐曼《公共管理:艺术的现状》论文集〔第一次全学会〕;1993年,凯特尔、米尔沃德《公共管理的现状》论文集〔第二次全学会〕;1990年,波齐曼、斯特拉斯曼《公共管理战略》〔第一部较完整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1.2 公共管理学到概念范畴1、基本范畴:公共public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范畴,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policy, public affairs, public goods , public services , public sector, public governance.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学派之争:第一,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学派;第二,认为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范式;第三,认为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
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
本书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相同: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相异:设计——运作、政府行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组织、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手段、过程程序内部取向——结果外部取向。
〔4〕中国:公共管理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概念,而且是大于公共行政的学科概念。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相对于的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内涵与构成
2010年12月27日 20:30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25
王枫云
一、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研究主体在研究公共管理时所运用的
最一般的思维原理和分析方法,它处于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第二层次,
包括逻辑方法和数理分析方法。
1.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以逻辑规律为指导,以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成果为参照,根
据事实材料,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构成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方法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某一逻辑理论体系的应用就是广义的逻辑方法。而狭义的逻
辑方法主要包括:演绎与归纳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
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使用逻
辑方法这一概念。
(1)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归纳是指对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对象及其现象进行分析,从许多个别
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学科假说,证明学科假说和理论,确定学科假
说的支持度,理论择优,对事件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各种管理决策等。归纳法只
是对现存的有限的公共管理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因而不仅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普
适性,而且难以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这就使得归纳、推理、结论
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演绎是以公共管理学的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
法,即依据公共管理中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
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的推理方法。演绎方法不受客观事物的影响,强调的是
“应该是什么”。它从公共管理的一般原则出发思考问题,但它无法保证自己的
前提即由此出发的一般原则本身是否正确无误。
在研究公共管理的思维运动中,归纳法和演绎法虽然都有重要作用,但
各自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应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统一
的方法,即在归纳之后,需要通过演绎将归纳所得的一般结论推广到未知的事实
上,并用这些事实来检验一般结论的正确与否;演绎之后,又要将演绎所得的个
别结论与事实相比较,并通过新的归纳来检验、修正、充实原有的演绎前提。公
共管理研究中的归纳和演绎只有在如此周而复始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才能弥补各
自的缺陷,充分发挥其在公共管理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分析方法是指在公共管理研究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
方面和特点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分析的任务是从事物或现
象的总体中,分出构成该事物或现象的部分、要素和属性。公共管理是由多种要
素构成复杂的有机体,人们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其本质,必须首先把它的各个部分
和要素暂时分离开来,然后对它们分别进行考察和研究。由于分析方法得到的是
关于事物的各个部分的知识,而不是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使人们着眼于局部的研
究,有可能将人们的思维局限于狭小的领域内,容易导致“见木不见林”的形而
上学的片面性。
综合方法是指在公共管理研究中,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
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方法可以把认识对象的
各个部分、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并在思
维中再现出来,从而全面正确地把握研究对象。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指分析和综合应互相依
赖、相辅相成。一方面,综合方法的运用应以分析方法为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
综合;另一方面,分析方法的运用应以综合方法为前导,这是因为任何分析都是
在一定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其次是指分析和综合应互相转化。一方面,分析
向综合转化,有助于形成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另一方面是综合向分析转
化,是后一阶段分析方法运用的起点。在公共管理研究中,主体的认识就是在分
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和提高,逐步从公共
管理的多种属性和各个方面中抽象出那些必然的本质的东西,从而形成公共管理
的科学概念和判断。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