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解剖及生殖内分泌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7.45 MB
- 文档页数:116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内分泌腺、激素以及调节机制等内容。
在医学领域中,内分泌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分泌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器官组成,其中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器官包括心脏、肾脏、消化系统等。
这些内分泌腺和器官通过合成激素,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流通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挥其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二、内分泌激素分类根据功能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内分泌激素可以分为蛋白质类、类固醇类、氨基酸类以及其他类别。
蛋白质类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类固醇类激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皮质醇等;氨基酸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
三、内分泌反馈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激素释放受到复杂的反馈调节机制的控制,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
其中负反馈是指当某一激素水平升高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神经系统或激素本身抑制或促进其合成和分泌,以维持体内内分泌水平的稳定;而正反馈则是指某一激素的释放会促进同一激素或其他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形成一种循环增强的效应。
四、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会导致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内分泌学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分泌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激素水平的检测和调节、新型内分泌药物的研发等。
这些进展为内分泌学的发展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内分泌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第十六章内分泌疾病第145节甲状腺疾病甲状腺体积较小,约5cm宽,在颈部喉结节正下方,由皮肤覆盖,腺体的两半(叶)由中间部位(峡部)连接。
因此甲状腺形似英文字"H"或蝴蝶节形。
正常情况下,肉眼看不到,也较少能触及。
如果体积长大,很易触及,且在喉结下部或两侧可见隆起(甲状腺肿)。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速度(代谢速率)。
甲状腺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机体代谢率:刺激几乎所有组织合成蛋白质;增加细胞耗氧量,细胞负担加重,器官代谢加快。
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碘是一种存在于水和食物中的元素。
甲状腺摄取碘,加工成甲状腺激素。
当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后,其中含的碘元素会重新返回甲状腺,反复循环,合成更多的甲状腺激素。
机体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机制相当复杂。
首先由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再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顾名思义,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
当血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达到某一水平时,垂体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当血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垂体则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甲状腺激素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甲状腺素(T4),在甲状腺内产生,存在时间短,对机体代谢率影响较小。
T4在肝脏及其他脏器转化为有代谢活性的另一种形式甲状腺激素,叫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约80%有活性的激素在T4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剩余20%由甲状腺自身产生。
很多因素能影响T4向T3转化,包括机体随时随刻的需要。
大部分T3、T4与血中某种蛋白紧密结合,只有在非结合状态下,才具有活性。
机体主要以此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保持代谢率正常。
下列因素:下丘脑、垂体、血中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及甲状腺和其他组织中的T4向T3转化过程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甲状腺功能的正常。
实验室检查可用数个实验室检测项目评价甲状腺功能状态。
最常用者是测定血中促甲状腺激素。
此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最新:生殖内分泌知识生殖内分泌最重要的是对卵胞发育的调控,为了生育、繁衍后代,需要通过一些基础干预来调控卵胞的发育。
整个生殖的中心,主要涉及的激素有,促腺激素和释放激素,两个细胞,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两个性腺激素雌激素和B激素。
促腺激素通过颗粒细胞核膜细胞来调节卵道的发育,在整个系列当中,促腺激素、颗粒细胞和膜细胞是整个生殖中心最关键的部位。
在FSH和LH的作用下,膜细胞核颗粒细胞的功能发生特异性的、有序的变化。
FSH是针对颗粒细胞发挥作用,刺激颗粒细胞增殖,只有颗粒细胞具有FSH 受体。
FSH颗粒细胞是内分泌,而颗粒细胞存在着雄激素的受体,颗粒细胞对FSH 的敏感性,属于糖分泌调节。
另外一颗粒细胞存在着芳香化酶,只有颗粒细胞存在着芳香化酶,它能够把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颗粒细胞在FSH作用下,能合成B 激素,B激素既发挥反馈作用,也有是内分泌后反馈的作用,又发挥糖分泌作用。
颗粒细胞的特点第一、颗粒细胞在LH成功之前,不具有类固醇快速调节蛋白,所以在LH空之前,颗粒细胞不能够合成孕烯醇酮。
第二、颗粒细胞没有遇到α羟化酶,它不能合成雄激素。
第三、早期的卵胞期,颗粒细胞是没有FG受体的,它不能接受FG 的刺激,要到完全胞期才能形成FG受体。
颗粒细胞在晚卵胞期,形成了FG受体,它的意义,第一个是在优势卵胞的优势化中的意义,也是人类单卵胞发育的精神之一。
只有颗粒细胞出现了LH受体的的卵胞,才能够在FSH下降的同时接受FSH和LH的刺激,让免疫闭锁,继续发育。
这时候LH补充了L体、FSH的不足,发挥了相同的作用。
也就是卵胞的后期,我们LH可以取代FSH的作用。
所以说优势卵胞是FSH和雄激素受体分布,而后期能够出现LH受体。
另外一个颗粒细胞出现LH受体,为它最后能够接受LH通,是整个颗粒细胞防腐化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形成LH受体,这种颗粒细胞不能放腐化。
所以颗粒细胞在卵胞发育的后期形成了LH受体,意义非常重大。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简明概述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学科。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其分泌的激素组成,它们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靶组织,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了解内分泌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内分泌腺体:内分泌腺体包括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调节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免疫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2. 激素:激素是内分泌腺体分泌的化学信号分子,它们以血液为介质传递到靶组织,通过与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来调节靶组织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3. 负反馈调控机制: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通过负反馈调控机制来调节激素的分泌。
当某个激素的浓度过高时,它会通过反馈机制抑制其分泌腺体或垂体前叶的激素分泌,从而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
二、主要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1. 下丘脑垂体系统:下丘脑垂体是位于脑底部的一个腺体,它分泌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调控着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2. 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包括调节能量代谢、体温调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
3. 胰岛: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调节血糖的降低和升高,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4. 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机体对压力的应激反应,如调节血压、代谢等。
5. 性腺:性腺分泌的激素调节生殖发育和性特征的形成,包括睪固酮、雌激素、孕激素等。
三、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类型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等。
这些疾病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异常相关。
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3. 垂体疾病:垂体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疾病,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身材异常生长或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解剖学知识点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主要由内分泌腺体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内分泌系统通过内分泌物质的分泌和输送,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
下面将重点介绍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
一、垂体(下垂体)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器官之一,分为前叶和后叶。
前叶主要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调节激素,而后叶主要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垂体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和生殖等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二、甲状腺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一个重要腺体,主要分泌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等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结节、亢进和功能减退等病变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需要及时诊治。
三、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主要分为皮质和髓质。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而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肾上腺功能异常可导致慢性疲劳、血压异常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四、生殖腺生殖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卵巢和睾丸。
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而睾丸主要分泌睾丸素。
生殖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和生育问题等。
五、胰腺胰腺是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器官,分泌胰岛素和胰腺素等激素。
胰腺功能失调可能引起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并且伴随着疼痛、胰外分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综上所述,内分泌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和胰腺等重要腺体。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机制,及时预防和诊断相关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