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正定二次型
- 格式:pdf
- 大小:335.45 KB
- 文档页数:13
二次型正定求取值范围二次型是数学中一类重要的函数形式,在多元函数和线性代数中广泛应用。
而二次型的正定性是研究二次型性质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二次型正定求取值范围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定义什么是二次型。
二次型是指形如\[f(x_1,x_2,\dots,x_n) = a_{11}x_1^2 + a_{22}x_2^2 + \dots + a_{nn}x_n^2 +2a_{12}x_1x_2 + \dots + 2a_{ij}x_ix_j + \dots + 2a_{n-1,n}x_{n-1}x_n\]的函数,其中\(a_{ij}\)为常数,\(x_1,x_2,\dots,x_n\)为变量。
可以看出,二次型包含了平方项、交叉项和常数项。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二次型的正定性。
一个二次型被称为正定的,如果对于所有非零向量\(\mathbf{x} = (x_1,x_2,\dots,x_n)^T\),都有\(f(\mathbf{x}) > 0\)。
也就是说,正定二次型的取值恒大于零。
现在我们来确定二次型正定的取值范围。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假设二次型的系数矩阵是对称矩阵,即\(A = (a_{ij})\)满足\(a_{ij} = a_{ji}\)。
这样的假设并不失一般性,因为对于非对称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对应项的系数使之对称。
首先,我们来考虑二次型的判别式。
对于一个\(n\)元二次型,其判别式为\[\Delta = \begin{vmatrix}a_{11} & a_{12} & \dots & a_{1n} \\a_{21} & a_{22} & \dots & a_{2n}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a_{n1} & a_{n2} & \dots & a_{nn}\end{vmatrix}\]如果判别式\(\Delta >0\),则二次型是正定的。
关于正定二次型判定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正定二次型判定一、教学目标(1)掌握正定二次型的定义;(2)理解正定二次型的判定关系;(3)能够用正定二次型的判定关系来判定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
二、教学过程(1)师生讨论:定义正定二次型首先让学生一起讨论定义正定二次型的概念,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次型:一元二次多项式ax^2+bxy+cy^2+dx+ey+f(a不等于0),如果其函数图象在所有可能取值下都不会成为负值,就称这个多项式为正定二次型。
(2)讲解:正定二次型的判定关系让学生明白,通过对二次型的某几个特征量进行判定,便可以得出其是否为正定二次型。
例如: a>0:表示此二次型一定是正定二次型。
ac-b^2>0:表示此二次型一定是正定二次型。
4af-e^2<0:表示此二次型一定是正定二次型。
f-2bc-ad<0:表示此二次型一定是正定二次型。
(3)学生实践:用正定二次型的判定关系来判定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给学生实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判定关系来判定其是否为正定二次型。
让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正定二次型判定,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评价在完成了上述教学之后,以习题检测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正定二次型的判定关系来判定一个二次型的正定性,以及其运用的顺畅程度,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较为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提出有关正定二次型的认识,又注重实践性,给学生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判定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练习,运用正定二次型的判定关系来判定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
但是这次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重心太偏理论,少了实例分析,所以今后可以在实践性方面进一步提高。
正定二次型的判定方法
判定正定二次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特征值法:计算二次型的矩阵表示的特征值,如果所有特征值都大于0,则说明该二次型为正定二次型。
2. 主元法:将二次型化简为标准形式,观察正元的个数,如果正元的个数等于变量的个数,则说明该二次型为正定二次型。
3. 拉氏判别法:利用拉氏变换,将二次型表示为拉氏标准型,观察拉氏标准型中各项的系数,如果全部大于0,则说明该二
次型为正定二次型。
4. 完全平方展开法:将二次型表示为完全平方的形式,观察其中的平方项的系数,如果全部大于0,则说明该二次型为正定
二次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是对二次型的矩阵表示进行推导判断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限制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来判断正定二次型。
正定二次型判定方法正定二次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线性代数中,正定二次型是指对于任意非零向量,其二次型值都大于零。
本文将介绍正定二次型的判定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二次型。
二次型是指一个关于n个变量的二次齐次多项式,通常表示为Q(x)=x^TAx,其中x是一个n维列向量,A是一个对称矩阵。
二次型在很多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优化问题、概率统计和物理学中。
对于一个二次型,我们希望能够判断它是否是正定的。
如果一个二次型是正定的,那么它具有以下性质:1. 二次型的所有特征值都大于零;2. 对于任意非零向量x,有x^TAx>0。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呢?有以下几种方法:1. 特征值判定法:计算对称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如果所有特征值都大于零,则二次型是正定的。
这是一种常用的判定方法,但需要计算所有的特征值,计算复杂度较高。
2. Sylvester判准则:根据A的主子式的符号判断。
一个n阶矩阵A的主子式是A的前k行和前k列所组成的子矩阵的行列式,记作Dk。
如果A的所有主子式Dk的符号交替,即D1>0,D2<0,D3>0,...,(-1)^(n-1)Dn>0,则二次型是正定的。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主子式的符号来判断二次型的正定性,计算复杂度较低。
3. 正定矩阵的定义:如果一个矩阵A满足对任意非零向量x,都有x^TAx>0,则A是正定矩阵,对应的二次型是正定的。
这种方法直接使用正定矩阵的定义进行判断,判断过程较为直观。
总结起来,判断二次型是否是正定的方法有特征值判定法、Sylvester判准则和正定矩阵的定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正定二次型的判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在优化问题中,我们希望找到一个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的向量,可以通过判断二次型的正定性来确定是否存在最小值。
正定二次型的判别方法正定二次型是数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它在矩阵、线性代数、数学分析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判别一个二次型是否为正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了二次型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正定二次型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别正定二次型的方法。
正定二次型的定义我们来看一下正定二次型的定义。
对于一个n维向量x=(x1, x2, ..., xn)^T,它的二次型可以表示为:Q(x) = x^TAx = ∑∑(a_ijxi*xj)其中A是一个n×n实对称矩阵,a_ij表示矩阵A的元素,xi和xj表示向量x的元素。
如果对于任意非零向量x,都有Q(x)>0,那么我们称二次型Q(x)是正定的。
如果Q(x)<0,则称为负定;如果Q(x)的值在0附近变化,则称为不定。
我们还定义半正定和半负定二次型,即当Q(x)≥0时称为半正定,当Q(x)≤0时称为半负定。
正定二次型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判别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性质:1. 正定二次型的特征值全为正数。
设A为一个n×n实对称矩阵,它的特征值为λ1, λ2, ..., λn,那么A是正定的当且仅当所有的特征值都是正数。
2. 正定二次型的主对角元素全为正数。
对于一个正定矩阵A,它的主对角元素a_ii都是正数。
3. 正定方阵的行列式大于0。
对于一个n×n的正定矩阵A,它的行列式det(A)>0。
1. 利用主元法利用主元法判别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我们将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成阶梯型,然后判断主对角元素是否都大于0,如果是,则该二次型是正定的。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二次型Q(x) = x^T Ax,A是一个实对称矩阵,如果我们可以将A 化成阶梯型:| a11 a12 a13 || a12 a22 a23 || a13 a23 a33 |然后判断a11, a22, a33是否都大于0,如果是,则二次型Q(x)是正定的。
5..4 正定二次型一、定义:假设12(,)(),T n f x x x f X X AX == 为实二次型,TA A =,12(,)T n X x x x O =≠ ,则1、如果12(,)()0T n f x x x f X X AX ==> ,则称二次型12(,)()n f x x x f X = 为正定二次型,矩阵A 称为正定矩阵。
2、如果12(,)()0T n f x x x f X X AX ==< ,则称二次型12(,)()n f x x x f X = 为负定二次型,矩阵A 称为负定矩阵。
3、如果12(,)()0T n f x x x f X X AX ==≥ ,则称二次型12(,)()n f x x x f X = 为半正定二次型,矩阵A 称为半正定矩阵。
4、如果12(,)()0T n f x x x f X X AX ==≤ ,则称二次型12(,)()n f x x x f X = 为半负定二次型,矩阵A 称为半负定矩阵。
二、判定定理:1、二次型12(,)n f x x x 正定A ⇔为正定矩阵12(,)()0T n f x x x f X X AX ⇔==> 12(,)n f x x x ⇔ 的标准型2221122n n d y d y d y +++ 中的系数0,1,2i d i n >= 12(,)n f x x x ⇔ 的正惯性指数等于n 12(,)n f x x x ⇔ 的规范性为22212n y y y +++ A ⇔合同于单位矩阵E ⇔存在可逆矩阵C 使得TA C C =A ⇔的顺序主子式全大于零12(,)n f x x x ⇔- 负定。
证明:(1)二次型2221122n nd x d x d x +++ 正定0,1,2i d i n ⇔>= 事实上,如果0,1,2i d i n >= ,则对任意的12(,)n x x x O ≠ , 22211220n n d x d x d x +++> ,即2221122n nd x d x d x +++ 正定。
正定二次型判断方法正定二次型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判断一个二次型是否正定的方法是线性代数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正定二次型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一、正定二次型的概念和性质1.1 正定二次型的定义设f(x1,x2,...,xn)是一个n元二次齐次函数,则称f(x1,x2,...,xn)是正定二次型,如果对于任意的非零向量x=(x1,x2,...,xn),都有f(x)>0。
(1)正定二次型的值域是正实数。
(3)正定二次型的解析式一定是一个关于字母的二次有理函数。
(4)正定二次型的非零二次型矩阵一定是可逆矩阵。
对于二元二次型f(x1,x2)=2x1^2+2x2^2-x1x2,我们可以验证该二次型是否正定。
根据定义,我们需要对于任意的非零向量(x1,x2),都有f(x)>0。
即需要满足如下条件:2x1^2+2x2^2-x1x2>0化简得:由于x1^2和x2^2始终是非负数,并且当x1=x2=0时,x1^2+x2^2+\frac{1}{2}x1x2=0,因此只要证明\frac{1}{2}x1x2的系数大于等于0,就能证明f(x)是正定的。
根据矩阵乘法的定义可得到f(x)=x^T\begin{bmatrix}2 & -\frac{1}{2} \\-\frac{1}{2} & 2\end{bmatrix} x由于该矩阵是正定矩阵(两个特征值均为正数),因此该二次型是正定的。
2.1 特征值法设二次型为f(x)=x^TAx,其中A为二次型的系数矩阵,λ1,λ2,...,λn为矩阵A的n 个特征值,则有如下结论:当A是正定矩阵时,有λ1>0,λ2>0,...,λn>0。
2.2 主元法当二次型f(x)对应的矩阵A是可逆矩阵时,有如下结论:当二次型的系数矩阵A的顺序主子式(行列式)都大于0时,二次型成为正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