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画与外国动画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4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比较导 语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电影也水涨船高。
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潜伏与发展之后,中国的动漫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动漫电影的发展有了新的趋势,但是中国国内的动漫电影与国外的动漫电影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产生了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的对比。
本文基于国内受众的视角,对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国内动漫电影的发展建议,促进国内动漫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劣势我国国产动漫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
在当今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这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史有极大关系。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势从2015年中国的动漫电影《大圣归来》获得了9.56亿的票房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动漫电影出现在人们的眼见,比如《大鱼海棠》、《大护法》、《小门神》、《十万个冷笑话》等。
这些国产动漫电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从目前我国观众的反馈来看,动漫电影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认可。
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我国的动漫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
其票房情况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于豆丁网《2015-2016 国产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到2018年间国产动漫的上映数量如下: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发现国产动漫在制作数量方面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上看电影的质量却在不断地上升。
2018年暑期25部国产动漫电影相继在各大影院上0 102030403930 10 2016-2018年上映数量上映数量线,最多的一天有4部动画电影上线。
在整个动漫电影的发展领域,国产电影占据了64%的比例。
我国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国产动漫电影业的繁荣。
有了一大批电影制作公司。
像彩条屋影业、若森数字、其欣然数码、友梦文化等主打动漫的公司,同时还有阿里影业、万达影视、五洲发行、光线传媒、聚合影联、寰亚发行等公司参与一些相关的项目。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在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音乐配搭等方面的差异。
东方动画电影注重细腻的画面表现和深刻的哲思,而西方动画电影则更注重幽默风趣和情感传达。
在角色设计上,东方动画倾向于塑造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角色,而西方则更倾向于展现英雄主义和戏剧性。
色彩运用方面,东方动画多以柔和的色调和细腻的过渡展现情感,而西方动画则常用鲜明对比和饱和色彩突出氛围。
本文总结了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的主要区别和相似之处,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东西方动画电影在美学风格上的不同之处,为动画电影制作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音乐配搭、总结、启示与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背景:动画电影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而东西方对于动画电影的发展轨迹和审美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
西方动画电影受到欧洲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强调写实主义和科幻元素,以及讲述成人主题的趋势。
而东方动画电影则受到东方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注重幻想与传统审美,多以童话、神话为题材。
在这样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东西方动画电影在美学风格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和特点。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比较,揭示其不同之处和共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两大地区动画电影的创作特点和审美趣向,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综合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音乐配搭等方面,以期达到对于东西方动画美学风格比较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差异,探讨其在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音乐配搭等方面的异同。
东西方动画片的异同——以花木兰和梁祝为例中国的动漫还是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所以才会多数是动物以抓住孩子的眼球。
而且在商业运作和制作费用上稍显薄弱。
教育意识极重,而且审核后就会和谐掉一批好作品。
其实中国的漫画作品是很出色的,甚至有些是比日本某些商业作品要丰富而有内涵的多!美国的动漫成两种极端,一种是非常搞笑,动物化,英雄式,因此内容范畴狭隘。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插画作品是非常大气而让人震撼的,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能让人看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构造驾驭能力。
在画面风格上,西方的动画的线条偏向简单硬朗,不罗嗦,人物描绘写实,突出肌肉和骨骼,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人物个性鲜明;东方的动画则要相对柔和,画风较复杂,画工精细和倾向唯美,并注重细节描绘。
在用色方面,西方动画喜欢用大的色块,看起来很粗犷;东方的动画用色则多样,比较活泼。
东方动画很明显的具有东方小巧的气质,运用故事多变曲折、情感的纠葛和架空的世界来叙述和塑造故事和人物,并用大量的效果来烘托气氛。
而西方的动画显得大气,具有强有力、阳刚的男子气,情节清晰明朗,寓教于乐、积极向上,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小朋友在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亲情、友情地可贵。
在功能上,西方动画作品更侧重于娱乐性,语言、动作活泼幽默,表情丰富。
而东方动画似乎更看重叙事性,画面优美,表情、动作则没有美国来的丰富多彩,并且主题还带有一定的成人化。
所以,使得西方动画看起来更加活泼,而东方动画看起来更加厚重深沉。
这也代表了东西方民族的品味与性格,以及人的不同欣赏趣味和需求。
西方动画片通常借助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影射着美国的意识形态。
在整个迪斯尼的发展历史当中,都从周围的文化中寻找创意的源泉,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且通常打上了进取、热情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大无畏精神等标签,总会有一个勇敢、坚强、拯救人类的英雄形象,宏大的场面,很强的速度、力度感,常让人产生一种崇高感、一种征服的喜悦。
国漫与日漫两种动漫风格的对比动漫,即日本动画,是一种源于日本,以插画和手绘动画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而国漫,指的是中国动画,是中国自主创作的动画作品。
虽然两者都属于动画领域,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制作风格的不同,国漫和日漫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漫与日漫的故事题材、风格表现以及文化特色进行对比。
一、故事题材国漫和日漫在故事题材上有明显的不同。
日漫通常涵盖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幻想、科幻、冒险和校园等。
日漫的题材多样化,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而国漫在较早的时期受限于政府审查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主题多集中在革命历史、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等方面。
然而,随着国漫逐渐发展壮大,现代题材的作品也逐渐增多,如都市生活、科幻故事和奇幻冒险等。
二、风格表现日漫和国漫在画风、角色设计以及动作表现上有所差异。
日漫的画风多样化,有些作品追求写实主义,有些则更注重夸张并强调角色特征,例如大眼睛、夸张的表情和特殊的发型等。
相比之下,国漫的画风更加接近传统中国绘画,注重纹理、线条和布局的表现,尤其在历史和传统题材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角色设计上,国漫常常追求深度和内涵,注重对角色性格和形象的刻画;而日漫则更加注重角色的外观和服装设计,追求个性化和萌系风格。
在动作表现上,日漫的动作更加夸张、流畅和富有感染力,而国漫则更加留白、含蓄和讲究内敛。
三、文化特色国漫和日漫在文化特色上也存在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以及价值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日漫通常注重个人的成长、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强调人物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特定社会背景也常常被融入到作品中。
而国漫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家国情怀、友情和亲情等,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国漫中的人物形象多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相关,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结起来,国漫和日漫在故事题材、风格表现以及文化特色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国漫相对于日漫而言,在题材上的选择较为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国漫的题材越来越多元化。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显示静态图像来呈现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中外动画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首先,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倾向于使用手绘技术和传统水墨画风格。
例如,《大闹天宫》和《老鼠爱大米》等中国动画作品,都尽可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幻想主义的结合,通常采用计算机生成图像和三维动画技术,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
其次,在受众群体上,中外动画的目标群体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多地面向中国国内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
中国动画的内容普遍偏向于教育和娱乐,力求在娱乐中传递正能量,例如《小猪佩奇》和《喜羊羊与灰太狼》。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全球市场,旨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通常具有更多的情感和成长主题,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例如,《冰雪奇缘》和《飞屋环游记》。
另外,在动画行业的发展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动画产业发达,技术实力强大,投资规模庞大,例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等动画制作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而中国动画产业相对较为薄弱,制作水平和市场影响力都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开始崭露头角,如《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等。
最后,在主题和故事性上,中外动画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注重教育和传统文化,而西方动画更注重情感和成长主题。
中国动画通常具有浓厚的寓意和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正面价值观。
而西方动画虽然也有教育意义,但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人成长。
例如,《头脑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等西方动画作品,通常通过角色成长和情感冲突展现主题。
总体而言,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受众群体、产业发展和主题故事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动画更注重传统文化和教育,面向国内儿童观众,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全球市场,面向不同年龄段观众。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动漫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在世界范围内,中日美动漫一直是最受关注和热爱的动漫产业之一、本文将从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美动漫的不同之处。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涉及到的题材包括奇幻、武侠、古装、都市生活、校园生活等,同时也包含一些具有深度和哲思的题材,如人性、社会问题等。
相比之下,美国动漫相对更多地涉及超级英雄、科幻、冒险等题材。
美国动漫更注重角色的个性和冒险故事的发展,而中日动漫则更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对角色的心理和成长过程有更深入的描写。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采用了较为夸张和卡通化的画风,线条简单、色彩鲜艳,注重表现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给人以活泼、可爱的印象。
而美国动漫则更多地运用了写实和细致的画风,色调更加暗沉,给人以成熟、严肃的感觉。
两者的不同艺术风格反映了中日美文化差异,也能够吸引不同风格的观众。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市场影响力方面也有所不同。
日本动漫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出口量和观众群体广泛,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输出品。
中国动漫则相对来说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尽管国内市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之一,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庞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日动漫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画风夸张、色彩鲜艳,市场影响力在日本比较强大;美国动漫则更注重冒险故事和角色个性,画风写实、色调暗沉,市场影响力全球较为广泛。
同时,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中国动漫弱势说到动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经典形象就是米老鼠、加菲猫、机器猫┉┉中国有自己的经典动漫形象吗?从大量借鉴京剧手法制作的《大闹天宫》、齐白石的《小蝌蚪找妈妈》、国画色彩鲜明的《鹿铃》、没有旁白的《兰花花》等,1980年之前制作的动画片数量虽少,但其画面的精美、富有特色的个性、故事情节的不落俗套、艺术含量之高绝对在世界动画中处于第一流的水平。
《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哪吒》等几乎是让人百看不厌。
这些片子的质量足以让美国的动画大片逊色三分。
在当时电视动画片的制作也很不错,如《火童》、《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
水墨动画、蜡染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品种的丰富更是让人赞叹,每一种类型的动画都有精品,而且题材也非常多样。
但是从七十年代末之后,中国动漫开始没落。
改革开放后,众多的国外动漫乘虚而入。
很多70年代的人印象深刻的《铁臂阿童木》,当初是免费赠送给中国放映的;到了1992年前后,《七龙珠》、《圣斗士星矢》等日本漫画铺天盖地席卷中国,我们自己的漫画就基本没有声音了。
从《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花仙子》,到卡通《机器猫》,到后来的《同班同学》、《爱情白皮书》、《东京爱情故事》等,再加上台湾朱德庸的《涩女郎》等,放眼望去,几乎叫得响的动画片中没有一部是中国内地创作的。
目前内地漫画市场的99%以上被日本漫画占据。
据统计,现在全国动画从业者不足1万人,只及韩国1/3。
国产动画年产量不足1万分钟,仅及日本的1%。
国内的动画播映市场,积弱经年,更遑论其衍生产品。
超过80%的青少年最为推崇的是日本动画。
现在中国当代动漫确实是没落了,中国动画业在运作上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提到中国当代动漫,就不能不提《画书大王》。
1993年,中国第一家漫画公司“金虹制作组”在四川成立,随后在深圳扎根。
隔年,国内第一本漫画杂志《画书大王》出版发行,这标志着国内漫画的新开始。
中国漫画的真正发展,应说是在1996年之后。
国漫与日漫动作戏对比动画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而国漫和日漫作为两个重要的动画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动作戏作为动画剧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元素。
本文将对国漫和日漫的动作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画风差异国漫和日漫在画风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国漫在画面表现上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画风更加写实,角色形象更加立体。
国漫常常展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具象化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而日漫则多倾向于夸张和卡通化的风格,角色形象更加可爱且活泼。
日漫的画风更加适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二、剧情类型差异国漫和日漫在剧情类型上也存在差异。
国漫的动作戏往往与历史题材相结合,注重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强调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以及角色间的心理变化。
国漫倾向于讲述史诗般的故事,将动作戏融入到复杂的剧情中。
而日漫的动作戏多与科幻、奇幻等题材相结合,注重角色成长和情感的表达。
日漫常常通过动作戏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打造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三、动作戏表现差异国漫和日漫在动作戏的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国漫的动作戏注重动作的技巧性和视觉冲击力,通过精确的画面展示和细腻的动画制作,营造出激烈、紧张的戏剧效果。
国漫的动作戏往往融入中国武术的元素,展示出独特的技艺和风格。
而日漫的动作戏则更加注重速度感和节奏感,通过华丽的特效和流畅的动画制作,呈现出快节奏的战斗画面。
日漫的动作戏给人以视觉冲击和快感,多用快速的镜头切换和变身的手法,制造出离奇、震撼的效果。
四、文化背景差异国漫和日漫的动作戏还受到各自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国漫的动作戏往往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儒家思想、仁义道德等。
国漫的动作戏常常融入中国武术、古代兵器等元素,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而日漫的动作戏则更加注重世界观的构建,常常涉及到虚构的星球、异世界等设定,创造出跨越时空的奇幻冒险。
中国动画比欧美动画好在哪里中国动画发展十分之迅速,近来的中国动漫文化有了较大的变革。
风格与以往不同的动漫有了较大改变。
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暴露出了中国动漫大量的优点和弊端。
那中国动画比欧美动画好在哪里呢?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动画是没有前景的,怎么做都比不上日本和欧美的动画。
我却不这么认为!中国动画相比欧美动画更简单易懂,故事简洁,人物个性分明,记忆点丰富明确。
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很多网友都指责这是一部脑残动画片,但我却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低龄商业动画片。
越通俗的东西越容易被大众认知和接受。
《喜洋洋和灰太狼》故事单一,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巩固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记忆。
而且灰太狼的形象也塑造得十分的生动和刻苦铭心,因此也成为不少女观众求偶的标准。
它独特的故事模块也创造了很多记忆点例如:每次灰太狼被打飞都会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每次喜洋洋想问题都有习惯的动作,红太狼总有用不完的平底锅等等。
单纯的故事线路却有不一样的丰富搞笑的故事情节。
相比欧美动画,中国动画发展更加的健康和和谐。
中国的政策在这方面帮了很大的忙。
没有那些色情暴力和乱伦不堪的故事内容及画面。
动画面向的观众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儿童,而欧美动画里就有不少暴力血腥的画面如:《但丁的地狱之旅》《腐臭都市》《死亡空间》等。
未成年人看了这些动画电影,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与之相比,中国动画更具特色。
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水墨动画。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如:《牧笛》中的牧童骑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庄。
题目:国内动画与外国动画对比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学院
10电子信息专业
学号:2010 0202 00XX
姓名:听风
摘要:我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动画大国的动画题材都是取自于我国的文化,但是国内动画起步较晚,缺乏创新型人才现在很多的方面都不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
恰恰相反欧美等动画大国,走过漫长的历史,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很强,原创能力实力比较雄,能够实现动画的商业化。
关键字:动画创新国内日本欧美
通过上这门选修课使我对动画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具体清晰地明白了动画是怎样发展到如当今的高度的。
动漫发展的过程,无疑是从技术到艺术一层层不断进步的。
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个过程后,是否也了解当今动画产业前景如何,中国动画所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问题呢?这对于我们这些新生代力量是个不可不思考的问题。
动画是从十九世纪创立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复合艺术形式,不论在娱乐方面、教育方面还是广告等方面,动画都展现了极强的魅力,深深的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从现在的动画大片上映情况而反观中国动画制作的现状,发展前景的确令人担忧。
国内动画状况分析
现在谈谈我们的中国动漫,国产动画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努力冲破幼稚的枷锁,并向商业动画前进。
目前还处于动画片起步阶段,种种创作所暴露的问题是暂时性的。
中国动画创作者也正在基于民族文化上努力寻求改变和突破,新的动画风格和形象的尝试。
《秦时明月》《喜羊羊与灰太狼》《西岳奇童》、电影版《葫芦兄弟》等动画都是中国动画在不断尝试下的新作。
我们要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充分认识创作实践中艺术之间的个性和共性,努力打造我们本国自己的动画品牌。
当然国产动画也有优秀的作品,比如我们所欣赏过的国产美术片《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部动画的脍炙人口程度已经无须多说了。
其中的人物造型在传统的唯美上有了很大突破,简单的线条勾勒令人耳目一新。
而作为一部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台词的影片,其中的配乐就大显功力了,至今都能在音乐会上听到其中插曲音乐的演奏,甚至还有为此故事作的流行歌曲睐。
人物设计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寥寥几笔就完全表现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具有幽默感,又给人以朴拙、善良的美感。
在场景造型上,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山、水、庙的大全景具有水墨山水画造型的味道,影片还把西方动画片的现代漫画表现手法,巧妙地结
合并融化在民族风格之中。
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除《三个和尚》外,还有《大闹天空》、《小蝌蚪找妈妈》等。
尽管有些省份动漫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漫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漫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漫开始时的作品,民族性文化的重熏,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漫缺少传统的传承。
在国内现阶段原创动漫作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播出的要求,有些所谓的原创变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模韩”等现象。
创新性人才,无疑是动画产业一个重要的支柱。
虽然,如今的众多高校已经规划产生了动漫有关的专业。
但是,这些专业却往往走了专攻技术的道路。
这样断送了多少以创作为主的人才。
的确,现实中,技术往往比艺术更稳定的可以混口饭吃。
这也是许多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专业技术的原因。
当然,技术是创作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创作的要求要远远超过对技术的要求才对。
曾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构成了自成一家的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下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神笔马良》等一批开山之作以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金色的海螺》(剪纸)《小蝌蚪找妈妈》(水墨)《聪慧的鸭子》(折纸)等动画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让动画表现艺术更加多样化.直到70年代涌现了动画电视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TV版动画片,起步阶段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相信不少人都会历历在目.跟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90年代动画界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商业运作上飞速产业化发展,制作手法上动画艺术逐渐和高科技接轨,表现手法令和电影电视越来越濒临,题材越来越广泛,观众春秋阶层一直提高.在这同时,改造开放使大批国外动画涌进中国市场,再加上国内各界对动画产业的不重视以及毛病认识使中国动画失去了方向,被这场变更中的大赢家日本和美国甚至本来本土动画的忠诚观众远远的抛在脑后.
回顾我们曾经的辉煌,应该总结经验。
近几年因由于年轻人的参加中国动画也仿佛有意模仿外国,但给人感觉岂但没有提高,反而倒退了不少,原因在哪?就在于没断定方向.咱们所谓的学习并不是剽窃,更不是捡人家的旧货来改革.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技术不是什么机密,概念上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就好像接力赛,人家已经跑到你眼前,你所要做的就是接过棒来朝前跑,可是如今是你不但不往前,反而偏要回到起点,把人家的路重跑一遍,试问这样跑怎么能跑赢别人!
国外动画状况分析
目前放眼世界,动漫发展大国无疑就是美国和日本,他们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经济产业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动漫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在日本也是他本国第二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越好莱坞的电影业成为该国的最大娱乐业,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原创动漫的开发为主的产业方式,而且走过来漫长的历史,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很强,原创能力实力比较雄厚。
现在的状态就是如此,日本美国等已经将动画发展到某种水平,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的基本上创新.怎么创新?学学日本吧,这个国家生成就有种抄的才能,硬是将人家的抄成自己的,然后彻底的发挥光大.理所当然就成了自己的.所以变形金刚就变成了高达(之后还首创了数不尽的机械动画,扼杀了变形金刚在人们心中的影子),悟空就成了日本人(之后还培养了更多的日本悟空,在他们身上竟然还找不到中国悟空的影子).为什么日本就能抄得如此成功,一是他们理解接力赛的规矩,而是我们更应该学习"以人为本".这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在商业社会中"人"当然是指消费者,动漫的消费者当然是宽大动漫喜好者.能打动听心便是领导人们消费的重要手腕.
如何看待动漫,至少从日本动漫中,我感受到它是人们寄托自己的理念,梦想的一个载体。
就如同电影,电视一样,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
可以通过这个载体痛斥现实社会的黑暗,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的勇气,可以唤醒人心深处,那最为宝贵的财富---爱!
日本的动漫不单单是给小孩子看的励志片,其中包含着大量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
甚至有一些反思非常的精辟,深刻。
日本的动漫的确有很多充斥着低级,色情等等负面的因素,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更加应该具备分析信息,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某些动漫的思想,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日本,绝对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反华的,都是好战的,都是极端主义者。
他们中有一些人,是痛恨日本当前这种“唯利是图”社会现实的,是同样希望一个美好未来。
这种对人性美的颂扬,对人生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关怀的诠释,我想不仅仅适用于物欲横流的日本社会,同样适用于今天我们中国这个各种思想交织,冲突的社会。
总结:
中国动画发展前景还是一片阳光明媚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入动画制作创作的浪潮中。
这过程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我们需要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从创新的角度找到属于中国的品牌动画。
从文化、艺术、音乐、价值观、哲学、生活等方面带给全世界不一样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