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的参照简表-深圳
- 格式:doc
- 大小:256.00 KB
- 文档页数: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根据国家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确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结合我省实际予以细化,归纳整理如下:一、房屋高度超过以下规定的高层建筑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烈度 6 7 8 9框架60 55 45 25框架-抗震墙130 120 100 50抗震墙140 120 100 60部分框支抗震墙120 100 80 不应采用框架-核心筒150 130 100 70筒中筒180 150 120 80板柱-抗震墙4 0 35 30 不应采用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4、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适用的最大高度;5、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以上摘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条还规定: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规范条文说明规定“一般降低20%左右”)。
(二)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6、7度8度9度框架110 90 50 框架-支撑(抗震墙板)220 200 140 筒体(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筒)和巨型框架300 260 180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以上摘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8.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8.1.1条还规定: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三)短肢剪力墙较多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相关规定:第7.1.2条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造超限判别表 (2022版)高层建造超限判别表 (2022版)1. 背景说明1.1 目的和范围本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超限判别表,以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鉴别高层建造超限情况。
1.2 相关定义在本中,超限指的是建造物或者结构在高度、分量、尺寸等方面超出规定的范围或者标准的情况。
1.3 相关法律法规高层建造超限判别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建设法规和建造设计规范等。
请在使用本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超限判别准则2.1 高度超限判别高度超限包括总高度和层高两个方面。
根据当地的建造设计规范,确定高度超限的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判别。
2.2 分量超限判别分量超限指建造物或者结构的总重超过了规定的范围。
根据建造构造的类型和当地的设计规范,确定分量超限的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判别。
2.3 尺寸超限判别尺寸超限指建造物或者结构的某些部份的尺寸超出了规定的范围。
根据建造构造的类型和当地的设计规范,确定尺寸超限的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判别。
3. 高度超限判别表3.1 高度超限判别表13.1.1 建造物类型A的高度超限判别表3.1.2 建造物类型B的高度超限判别表...3.2 高度超限判别表23.2.1 建造物类型A的高度超限判别表3.2.2 建造物类型B的高度超限判别表...4. 分量超限判别表4.1 分量超限判别表14.1.1 建造物类型A的分量超限判别表 4.1.2 建造物类型B的分量超限判别表 ...4.2 分量超限判别表24.2.1 建造物类型A的分量超限判别表 4.2.2 建造物类型B的分量超限判别表 ...5. 尺寸超限判别表5.1 尺寸超限判别表15.1.1 建造物类型A的尺寸超限判别表 5.1.2 建造物类型B的尺寸超限判别表 ...5.2 尺寸超限判别表25.2.1 建造物类型A的尺寸超限判别表 5.2.2 建造物类型B的尺寸超限判别表 ...6. 附件6.1 附件一:高层建造超限判别表填写示例6.2 附件二:超限判别表相关法律法规摘要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建设法规建设法规是指规范建造行业各种建造活动的法律法规,通过遵守建设法规,可以确保建造物的安全和质量。
⾼层建筑超限判别表(201X版)
⾼层建筑⼯程抗震设防超限审查判别表建设单位:
⼯程名称:
表⼀:房屋⾼度超限判别
表⼆:房屋结构⼀般不规则判别
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判断是否计⼊不规则的⼀项。
表三:房屋结构特别不规则判别(⼀)
表四:房屋结构特别不规则判别(⼆)
连接。
表五:其他⾼层建筑
综合结论:本⼯程属于(不属于)超限⼯程。
设计单位:(打印及盖出图章)施⼯图审查机构:佛⼭市中图建筑技术
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结构师:(签名及盖注册章)审查⼈:(签名)⽇期:⽇期:。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审查质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本技术要点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一) 高度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 规则性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屋盖超限工程:指屋盖的跨度、长度或结构形式超出《抗震规范》第10章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索结构技术规程》等空间结构规程规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不含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和空气支承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体范围详见附件1。
第三条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跨度或长度超过《抗震规范》第10章适用范围的大跨屋盖结构;(五) 其他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附件1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参照简表表1: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类型6度7度(0.1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9度混凝土结构 框架 60 50 50 40 35 24 框架-抗震墙 130 120 120 100 80 50 抗震墙 140 120 120 100 80 60 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100 80 50 不应采用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30 100 90 70 筒中筒 180 150 150 120 100 80 板柱-抗震墙 80 70 70 55 40 不应采用较多短肢墙 140 100 100 80 60 不应采用错层的抗震墙 140 80 80 60 60 不应采用错层的框架-抗震墙 130 80 80 60 60 不应采用混 合 结 构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200 160 160 120 100 70 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220 190 190 150 130 70 钢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 260 210 210 160 140 80 型钢(钢管)混凝土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280 230 230 170 150 90钢结构 框架 110 110 110 90 70 50 框架-中心支撑 220 220 200 180 150 120 框架-偏心支撑(延性墙板) 240 240 220 200 180 160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 300 300 280 260 240 180注: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序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1a 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 参见GB50011-3.4.31b 偏心布置偏心率大于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长15%参见JGJ99-3.2.22a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等参见GB50011-3.4.3 2b 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参见JGJ3-3.4.33 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参见GB50011-3.4.34a 刚度突变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按高规考虑层高修正时,数值相应调整)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80%参见GB50011-3.4.3,JGJ3-3.5.24b 尺寸突变竖向构件收进位置高于结构高度20%且收进大于25%,或外挑大于10%和4m,多塔参见JGJ3-3.5.55 构件间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参见GB50011-3.4.36 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 参见GB50011-3.4.37 局部不规则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或个别楼层扭转位移比略大于1.2等已计入1~6项者除外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当连梁刚度较小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表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超限审查判别表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表一:房屋高度超限判别
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
表二:房屋结构一般不规则判别
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三:房屋结构特别不规则判别(一)
表四:房屋结构特别不规则判别(二)
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50223。
综合结论:本工程属于(不属于)超限工程。
设计单位:(打印及盖出图章)施工图审查机构:佛山市中图建筑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
注册结构师:(签名及盖注册章)审查人:(签名)
日期:日期:。
[资料]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1/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根据国家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确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结合我省实际予以细化,归纳整理如下:一、房屋高度超过以下规定的高层建筑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烈度6 7 8 9框架 60 55 45 25框架-抗震墙 130 120 100 50抗震墙 140 120 100 60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80 不应采用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00 70筒中筒 180 150 120 80板柱-抗震墙 40 35 30 不应采用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4、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适用的最大高度;5、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以上摘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条还规定: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规范条文说明规定“一般降低20%左右”)。
(二)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 6、7度 8度 9度框架 110 90 50框架-支撑(抗震墙板) 220 200 140筒体(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筒)和巨型框架 300 260 180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以上摘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8.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8.1.1条还规定: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三)短肢剪力墙较多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相关规定:第7.1.2条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实施办法一、内容对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审核批准。
法律依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第二条。
二、设定的法律依据(一)《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7月1日施行);(二)《广东省建设厅委托实施行政许可项目》(2008年2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1次常务会议通过);(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第五、六条;(四)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做好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工作的通知》(粤建法字[2009]34号)。
三、数量及方式无数量限制。
随时受理,直接向本机关申请。
四、条件(一)符合《建设部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建质[2010]109号)要求;(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为“通过”。
五、申请材料(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二)高层建筑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应说明其超限的类型(如高度、转换层形式和位置、多塔、连体、错层、加强层、竖向不规则、平面不规则、超限大跨空间结构等)和程度,并提出有效控制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抗震技术措施的适用性、可靠性,整体结构及其薄弱部位的加强措施和预期的性能目标。
(三)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岩土特性参数、地基承载力、场地类别、液化评价、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地基方案。
当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提供结构工程时程分析所需的资料。
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的边坡稳定评价、断裂影响和地形影响等抗震性能评价内容。
(四)建设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五)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软件名称和版本,力学模型,电算的原始参数(是否考虑扭转耦连、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修正系数、内力调整系数、输入地震时程记录的时间、台站名称和峰值加速度等),结构自振特性(周期,扭转周期比,对多塔、连体类含必要的振型)、位移、扭转位移比、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刚度比、墙体(或筒体)和框架承担的地震作用分配等整体计算结果,主要构件的轴压比、剪压比和应力比控制等。
附件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的参照简表注: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Ⅳ类场地,按减少20%控制。
二、具有下表所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三、同时具有下表所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四、其他建筑工程注:表中大型建筑工程的范围,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附件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1、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申报日期,勘察单位及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方式等)。
2、抗震设防标准(包括: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分类等)。
3、勘察报告基本数据(包括: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持力层名称和埋深,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不利地段评价等)。
4、基础设计概况(包括:主楼和裙房的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厚度,桩型和单桩承载力,承台的主要截面等)。
5、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包括:主楼高度和层数,出屋面高度和层数,裙房高度和层数;防震缝设置;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类型是否属于复杂、特殊类型;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的尺寸和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等)。
6、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包括:计算软件;总剪力和周期调整系数,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竖向地震取值;纵横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层位移角和位置、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墙体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和钢构件应力比;楼层刚度比;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时程法的波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结果比较,隔震支座的位移;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稳定性等)。
7、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包括: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筋、钢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强度;关键部位梁柱的最大和最小截面,关键墙体和筒体的最大和最小厚度;短柱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梁、转换桁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关键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形式、基本的连接构造;型钢混凝土柱的含钢率和构造等)8、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包括:性能设计目标简述;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有待解决的问题,试验结果等)。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
建质[2015]6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工作,我部组织修订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现印发你们,请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审查。
2010年10月印发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5月21日
附件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参照简表
表1: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
注: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当连梁刚度较小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3:具有下列2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2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
表1)
表4: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2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
的复杂连接。
表5:其他高层建筑工程。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发布者:admin 来源:发布时间:2010-10-28 11:13:57下列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房屋高度大于24米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不含轻型的膜结构)。
附录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的参照简表表一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注:当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时,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表二、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三、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二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表四、其他高层建筑附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建质〔2010〕109号).doc 注:表中大型建筑工程的范围,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说明:1、当规范、规程修订后,最大适用高度等数据相应调整。
2、具体工程的界定遇到问题时,可从严考虑或向全国、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委员会咨。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高层建筑应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房屋高度(m)超过表一规定的高层建筑 《广东省超限不规则》表一结构类型 6度 7度 8度本工程实际抗震高度结论混凝土结构框架 60 50 40 118<120m.本工程不属于超限结构框架-剪力墙130 120 100 剪力墙 剪力墙140 120 100 7 118 部分框支剪力墙120 100 80 较多短肢墙 120 100 80 筒体框架-核心筒150130100筒中筒180 150 120板柱-剪力墙80 70 55 错层的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 100 80 60 混合结构框架-核心筒 钢外框-钢筋混凝土筒200 160 120 型钢混凝土外框-钢筋混凝土筒220 190 150 筒中筒钢外框-钢筋混凝土筒260 210 160 型钢混凝土外框-钢筋混凝土筒280 230 170 钢结构框架110 110 90 框架-支撑(剪力墙板) 220 220 200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300300260注:1.当平面和竖向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时,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10%;2.较多短肢墙指短肢墙承担的倾覆力矩占总倾覆力矩的30%以上。
二、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广东省超限不规则》表二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是否满足不规则条数结论1 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 是2 本工程不属于超限结构2a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等是2b 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否3 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否4a 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侧向刚度小于上层侧向刚度的80% 否4b 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位置缩进大于25%或外凸大于10%和4米否5 竖向构件不连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否6 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75% 否注:1、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I类扭转不规则及I类竖向构件不连续可各计0.5项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及竖向构件不连续分类详第三条。
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表版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确保这些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超限判别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超限判别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表。
一、什么是高层建筑超限判别高层建筑超限判别,简单来说,就是对高层建筑的各项设计指标和参数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超出了现行规范所允许的范围。
这些范围通常涵盖了建筑的高度、结构体系、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抗震性能等多个方面。
如果建筑的设计超出了这些规范限值,就被认定为超限建筑。
二、为什么要进行高层建筑超限判别首先,是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荷载和环境条件,如地震、风荷载等。
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建筑在极端情况下发生倒塌等严重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通过合理的超限判别,可以避免过度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性价比。
再者,能够促进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在面对一些特殊的建筑需求和设计挑战时,通过超限判别和相应的技术研究,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在结构设计、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三、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表的构成要素1、建筑高度相关指标房屋高度:指从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的高度。
最大适用高度:不同结构体系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所允许的最大高度。
2、结构体系判别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常见结构体系的判别标准。
对于复杂结构体系,如连体结构、带转换层结构等的特殊判别要求。
3、平面不规则性判别扭转不规则:考虑楼层的最大扭转位移比。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的比例限制。
楼板不连续:楼板开洞面积、错层高度等的规定。
4、竖向不规则性判别侧向刚度不规则:相邻楼层刚度变化的限制。
竖向构件不连续:竖向承重构件的中断情况。
楼层承载力突变:楼层承载力的差异限制。
5、抗震性能要求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选择。
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表版关键信息项:1、判别表的适用范围2、判别标准及具体参数3、判别流程4、数据来源与准确性要求5、责任与义务6、争议解决方式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表(以下简称“判别表”)的使用规则、流程以及相关责任,以确保对高层建筑超限情况进行准确、公正的判别。
111 适用范围本判别表适用于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结构复杂或具有特殊用途的高层建筑。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写字楼、住宅楼、酒店等。
112 判别标准及具体参数1121 高度超限标准:建筑高度超过具体数值米。
1122 结构不规则性判别参数:包括扭转不规则、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
1123 承载力超限参数:根据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设计要求,确定构件的承载能力限值。
113 判别流程1131 提交资料:建设单位应向相关部门提交建筑设计图纸、计算书等相关资料。
1132 初步审核:相关部门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133 专业评估:组织专业人员对建筑进行详细评估,依据判别表中的标准和参数进行判别。
1134 结果出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判别结果,明确建筑是否超限。
114 数据来源与准确性要求1141 数据来源:用于判别的数据应来源于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的正式文件。
1142 准确性要求: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如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5 责任与义务1151 建设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
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和评估工作。
按照判别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进行加固设计或调整建筑方案。
1152 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严格按照判别表和相关规定进行判别工作。
保护建设单位提交资料的机密性。
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判别结果,并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建议。
116 争议解决方式1161 如建设单位对判别结果存在异议,应在收到结果后的具体天数天内提出书面申诉。
1162 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重新评估,并在具体天数天内给出最终结论。
附件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范围下列高层建筑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1.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高度超过以下范围(m):2.钢结构的房屋高度超过以下范围(m):4.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7度抗震设计时大于100m, 8度抗震设计时大于60m。
5.错层结构: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大于80m和60m。
二、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包括:1.同时具有两项以上(不含两项)平面、竖向不规则以及某项不规则程度超过规定很多的高层建筑。
平面、竖向不规则类型分述如下:(1)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 倍。
(2)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在扣除凹入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小于5m。
(3)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
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在扣除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小于2m;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4)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与房屋高度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75倍;当上部结构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9倍,且水平外挑尺寸大于4m。
(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未上下连续贯通。
(6)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的专项审查工作,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下列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 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 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 房屋高度大于24米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不含轻型的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范围参见附录一。
第三条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于24m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 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 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 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三) 审查后及时将审查信息录入全国重要超限高层建筑数据库,审查信息包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附录二)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情况表(附录三)。
附件一: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的参照简表
注: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Ⅳ类场地,按减少20%控制。
二、具有下表所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同时具有下表所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四、其他建筑工程
注:表中大型建筑工程的范围,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附件二: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
1、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申报日
期,勘察单位及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方式等)。
2、抗震设防标准(包括: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分类等)。
3、勘察报告基本数据(包括: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持力层名称和埋深,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不利地段评价等)。
4、基础设计概况(包括:主楼和裙房的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厚度,桩型和单桩承载力,承台的主要截面等)。
5、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包括:主楼高度和层数,出屋面高度和层数,裙房高度和层数;防震缝设置;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类型是否属于复杂、特殊类型;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的尺寸和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等)。
6、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包括:计算软件;总剪力和周期调整系数,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竖向地震取值;纵横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层位移角和位置、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墙体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和钢构件应力比;楼层刚度比;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时程法的波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结果比较,隔震支座的位移;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稳定性等)。
7、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包括: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筋、钢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强度;关键部位梁柱的最大和最小截面,关键墙体和筒体的最大和最小厚度;短柱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梁、转换桁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关键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形式、基本的连接构造;型钢混凝土柱的含钢率和构造等)
8、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包括:性能设计目标简述;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有待解决的问题,试验结果等)。
注:填表人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增减,自行制表,以下为示例。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示例)
附件三:
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建设单位申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需提供以下材料:
1、我局对该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意见书(复印件);
2、申请书;
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申报表项目见附件二,至少5份);
4、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至少5份);
5、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至少5份);
7、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至少5份);
8、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
应提供相应的说明;
9、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出抗震试验研究报告。
二、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提供的资料,应符合下列具体要求:
1、高层建筑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应说明其超限的类型(如高度、转换
层形式和位置、多塔、连体、错层、加强层、竖向不规则、平面不规则、超限大跨空间结构等)和程度,并提出有效控制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抗震技术措施的适用性、可靠性,整体结构及其薄弱部位的加强措施和预期的性能目标。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岩土特性参数、地基承载力、场地类别、液化评价、
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地基方案。
当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提供结构工程时程分析所需的资料。
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的边坡稳定评价、断裂影响和地形影响等抗震性能评价内容。
3、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软件名称,力学模型,电算的原始参数(是否考虑
扭转耦连、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修正系数、内力调整系数、输入地震波和峰值加速度等),结构自振周期、振型、位移、扭转位移比、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刚度比、墙体(或筒体)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等整体计算结果,主要构件的轴压比、剪压比和应力比控制等。
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
采用时程分析时,其结果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对多个软件的计算结果应加以比较。
4、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的要求,
设计说明要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等内容。
5、抗震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要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结论。
附件四:
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
专家名单(深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