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有机物的性质 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下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概念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二、甲烷CH4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三、乙烯C2H4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能够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乙烯还能够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3)聚合反应:四、苯C6H6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高一有机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有机物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有机物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石油、天然气、脂肪等。
掌握有机物的基本知识点对我们理解化学世界,甚至应用化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高一有机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碳的形成和属性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有着丰富多样的性质和结构。
碳原子可以形成长链、支链、环状甚至网状的结构,这是由于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和其他碳原子或其他元素形成很强的共价化合物。
碳原子还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这些键的形成直接决定了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
碳原子与氢原子的化合物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称为烷烃,如甲烷、乙烷等。
二、烃的分类和性质烃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碳原子的连接形式,可以将烃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的分子中只有碳碳单键,如烷烃;不饱和烃的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或三键,如烯烃和炔烃。
烷烃的性质相对稳定,难以发生反应;而烯烃和炔烃由于存在不饱和键,容易进行加成和加氢等反应。
三、官能团的存在与性质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指的是决定有机物性质和反应类型的功能性基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羰基、醚基、酮基、羧基等。
羟基的存在使得有机物具有了醇的性质,能够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羰基的存在使得有机物具有了醛和酮的性质,能够发生亲电加成和缩合反应;羧基的存在使得有机物具有了酸的性质,能够与碱发生酸碱反应。
四、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式有机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官能团的存在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确定命名的方式。
系统命名法根据有机物结构进行命名,通常以取代基为基础;常用命名法则根据有机物的易于使用和记忆的特点进行命名。
有机物的结构式是用化学式和官能团的表示方式来描述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式直接指示了有机物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相对位置和化学键的类型。
五、有机反应基本类型有机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之间或有机物分子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____字有机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生物体内的物质以及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
有机物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以及其在生物、医药、农业、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____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有机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简单的单原子有机物(如甲烷)、多元原子有机物(如乙醇)或者大分子有机物(如聚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烷烃、环状烷烃、芳香族化合物和功能基化合物等。
二、有机物的化学键和键能1. 有机物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可以是σ键或π键;极性共价键则在共用电子对中一种原子的电子密度高于另一种原子。
2. 有机物的键能:反映了化学键的强度,键能与化学键的键长和键级有关。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C-C键的键能较低,C=O键的键能较高。
三、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官能团的性质1. 官能团:是有机物中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基团。
常见官能团有羟基、羰基、羧基、胺基等。
2. 官能团的性质: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羟基可以发生酸碱反应和酯化反应,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
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1.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主要包括构造异构体、空间异构体和链式异构体。
2. 构造异构体: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导致结构不同,主要有结构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
3. 空间异构体:由于立体结构不同而导致物质性质不同,主要有立体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
4. 链式异构体:分子主链的取代基位置不同所导致的异构体,主要有链式异构体和环式异构体。
五、有机物的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1. 有机物的燃烧反应:一般是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热能。
高一化学有机知识点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碳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及其性质、反应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理解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关键。
高一学生在接触有机化学时,首先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性1. 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核心是碳原子,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能够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多样,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形成直链、支链甚至环状结构。
2. 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是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关键部分。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酯基、酮基等,不同的官能团赋予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这一特性使得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极为丰富,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在有机化合物中,某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例如,卤代烃的合成就是通过卤素原子取代烃中的氢原子来实现的。
2.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不产生副产物,如烯烃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从分子中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
这类反应通常需要酸性或碱性条件。
4.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通常伴随着氢的脱去或氧的加入,而还原反应则相反。
四、常见有机化合物及性质1. 烃:烃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
烷烃是饱和烃,性质稳定;烯烃和炔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或三键,性质较活泼。
2. 醇和酚: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醇,而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
高一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有机物是指含碳原子的化合物,除了碳原子外,还能有氢、氧、氮、硫等元素,大量存在于生物体中。
有机物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多变,应用广泛。
生物体和石油中所含的有机物占地球上所有有机物的绝大部分。
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烷烃的命名烷烃按照碳原子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其命名规则是以“-ane”结尾,例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2. 烯烃的命名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烷烃的基础上将末端碳原子的位置加上一个数字,并在末端碳原子后加上“-ene”,例如乙烯、丙烯等。
3. 炔烃的命名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烷烃的基础上将末端碳原子的位置加上一个数字,并在末端碳原子后加上“-yne”,例如乙炔、丙炔等。
4. 醇的命名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烷烃的基础上,将末端碳原子的位置加上一个数字,并在后缀前加上“-ol”,例如乙醇、丙醇等。
5. 醛的命名醛是一类含有羰基(-CHO)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对应的醇的基础上将“-ol”改成“-al”,例如甲醛、乙醛等。
6. 酮的命名酮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对应的醇的基础上将“-ol”改成“-one”,例如丙酮、戊酮等。
7. 酸的命名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在对应的烃的基础上将“-ane”改成“-anoic acid”,例如甲烷变成甲酸、乙烷变成乙酸等。
8. 酯的命名酯是一类含有酯基(-COO-)的有机物,其命名规则是将酯基的两个基围绕氧原子的前后次序依照“-yl”、“-oate”命名。
例如甲酸乙酯、丙酸丙酯等。
三、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 碳的四价性碳的四价性使得其能形成多种化学键,能构成多种不同的有机物。
2. 各种有机物的特性不同有机物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一生物有机物知识点一、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有机物是指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 包含碳元素:有机物必须至少含有一个碳元素。
2. 共价键:碳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通常是单键、双键或三键。
3. 多样性:有机物种类繁多,包括烃类、醇类、酮类、醚类、醛类、酸类、酯类等。
二、有机物的分类1. 烷烃: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只有单键连接,如甲烷、乙烷等。
2.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如乙烯、丙烯等。
3. 炔烃:含有碳碳三键,如乙炔、丙炔等。
4. 醇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物,如甲醇、乙醇等。
5. 酮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物,羰基位于碳链的内部,如丙酮。
6. 醛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物,羰基位于碳链的末端,如乙醛。
7. 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物,如甲酸、乙酸等。
8. 酯类:含有酯基(-COO-)的有机物,如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
三、有机物的重要性有机物在生物界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组成生物体:有机物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肪等。
2. 能量来源:通过有机物的新陈代谢,生物体可以获得能量,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 催化反应: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它们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4. 调节生理过程:多种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四、有机物的合成与应用1. 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的方式获得。
化学合成主要运用有机合成化学的方法,生物合成则依靠生物体内的酶催化合成。
2. 应用领域举例:a) 医药领域:很多药物都是有机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b) 农业领域: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c) 日常生活:香料、染料、合成纤维等。
五、有机物的环境保护意义1. 有机物的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水、废气和废渣,如果不进行正确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垃圾处理:生活垃圾中也包含有机物,如果不正确处理,容易引起异味、滋生病菌等问题。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和应用等方面。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的归纳总结进行探讨。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包括分子构建、键的类型、化学键的性质等。
分子构建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分子的构成元素和原子组成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分子中常见的键类型有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它们的性质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二、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所取代,这种反应一般以化学键的形式进行。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学键,而不改变原分子结构。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两个官能团结合脱离,生成一个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三、有机化学的官能团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同的官能团对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有机化学官能团包括醇、酮、醛、酸、酯等。
醇是带有羟基(-OH)的化合物,具有亲水性和酸碱中性。
酮和醛由羰基(C=O)功能团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酸是带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具有酸性。
酯是由酸和醇缩合而成,具有特定的酯基结构。
四、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是高中化学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根据命名规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主要包括链状碳骨架的命名和官能团的命名。
链状碳骨架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命名,而官能团的命名则依据官能团的特点和位置进行命名。
五、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是高中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有机合成方法、分离纯化技术和分析表征技术等。
有机合成方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目标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包括酯化反应、醛缩合反应等。
高一化学学考知识点有机物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有机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构成了我们周围许多物质的组成部分。
有机物的研究对于了解生命现象、石油化学以及合成新材料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高一化学学考中的有机物知识点进行一些解析和讨论。
一、有机物的基本性质有机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大多不溶于水。
有机物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极性,具有极性的有机物通常可以溶解于极性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此外,有机物还表现出燃烧、酸碱性等性质。
二、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是化学学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根据一定的命名规则,我们可以准确地表示和命名各种有机化合物,并推断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在命名有机物时,通常采用碳链命名法,即根据主链的长度和取代基的位置来进行命名。
此外,有机物的官能团也是命名的重要依据。
三、有机物的合成方法有机物的合成方法是高一化学学考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煤焦化、石油化工和合成有机化学方法等。
煤焦化是指通过对煤的加热处理来得到一系列有机物,如焦油、煤气等。
石油化工是指通过对石油和天然气等石油化工原料的加工和分离来获取有机物。
合成有机化学方法则是指通过各种有机反应来合成有机物,如酯化、酰基化、取代反应等。
四、有机物的应用领域有机物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的许多领域。
在生活中,有机物作为食品添加剂、药物、香料等广泛存在。
在工业中,有机物作为燃料、合成塑料、纤维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有机化学还在医药研发、农药研究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五、有机物与环境保护有机物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有机溶剂的挥发会造成空气污染,废水中的有机物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因此,在有机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而言之,高一化学学考中的有机物知识点非常重要,涉及到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命名规则、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高一有机物知识点总结引言:有机物是生物体中必不可少的化学物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物质。
高一阶段,有机化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有机物的性质、结构和合成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及科学原理。
本文将对高一有机物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醚等。
有机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
二、有机物的构成元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碳元素的独特性在于其原子核周围有四个空的杂化轨道,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从而构成多样性的有机化合物。
三、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结构式和空间结构式来表示。
分子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结构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空间结构式则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
四、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采用一定的规则,以确保准确明确地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命名法主要包括命名基本规则、官能团的命名和主链命名等。
五、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例如,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挥发和可燃。
另外,有机物还表现出酸碱性、溶解性和氧化性等特征。
六、有机物的反应有机物可以参与多种反应,其中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
例如,酯化反应、醇的氧化、酸的水解和银镜反应等。
这些反应有助于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用有机物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七、有机物的应用有机物在人类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是有机物的重要来源,用于发电、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等领域。
另外,药物、杀虫剂、染料和合成材料等也是有机物的应用领域。
结论:通过对高一有机物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了解到有机物的基本概念、构成元素、结构、命名、性质、反应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有机化学笔记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其基本单元是烃,烃的衍生物是各类有机物。
2. 有机物的性质:
物理性质: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二、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3. 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4. 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5.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三、有机物的命名
1. 烷烃的命名:根据碳链的长短和支链的位置命名。
2. 烯烃、炔烃的命名:根据烯烃、炔烃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命名。
3. 芳香烃的命名:根据苯环和侧链的结构特征命名。
四、各类有机物的通式与结构特点
1.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
2. 烯烃的通式为CnH2n,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相连,其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3. 炔烃的通式为CnH2n-2,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以三键相连,其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4. 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结构特点是苯环上连接着侧链,侧链可以是烷基、烯基或炔基等。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共性:熔沸点低、水溶性难溶、可燃性易燃烧
二、甲烷(CH4)
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坑道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溶解性难溶。
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1)燃烧反应
实验现象:火焰明亮且成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a.气体颜色变浅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有关化学方程式:
3可做麻醉剂、有机溶剂4可做有机溶剂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烃: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甲烷是组成最简单的烃。
2、甲烷的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特点: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3、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1)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3)碳原子之间可彼此以共价键构成碳链或碳环。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3.规律: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数越多,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就越多。
4.同分异构现象与有机化合物种类的关系: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是导致有
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第一课时石油的炼制乙烯
一、石油
1.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平均来说,碳元素和氢
元素在石油中的质量分数之和可达97%~98%。
2.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分馏
①利用石油中各烃类化合物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混分馏产物,分馏产
物仍然是混合物。
②含碳原子数越少的烃,沸点越低。
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汽化,经过冷凝液化后分离出来。
随
着温度的升高,较高沸点的烃再汽化,经过冷凝液化后又分离出来。
(2)石油的裂化
①定义: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或使用催化剂并加热),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
子质量小、沸点较低的烃的方法。
如十六烷的裂化:
②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十六烷、辛烷、辛烯的产量。
③裂化的原料:重油。
④裂化的方法:热裂化,催化裂化。
(3)石油的裂解
①概念: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断裂
成乙烯、乙炳等小分子烃的加工方法。
②目的:为了得到乙烯等小分子不饱和烃。
③原料:石油分馏产品。
二、乙烯
1.乙烯分子的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2.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根据其物理性质,收集乙烯可用排水法,而不能用排气法。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乙烯与氧气反应: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
(2)加成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原理:CH2=CH2分子的碳碳双键中,一个键断裂,然后在两个双键碳原子上分别加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双键变成单键。
可用通式表示为:
③乙烯的加成反应
a.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乙烯通入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化学方程式:
b.乙烯与其他物质如H2、H2O、HCL的加成反应
4.用途
(1)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2)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3)世界上将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第二课时煤的干馏苯
一、煤
1.煤的成分
(1)物质组成: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元素组成: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2.煤的干馏
(1)概念: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2)产物:煤干馏后可得到炉煤气(包括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等。
(3)目的:解决燃煤污染、提高燃煤的热效率,尤其是从煤中提取有关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工原料。
二、苯
1.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空间结构: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有毒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沸点是80.5℃,
熔点为5.5℃,当温度低于5.5℃时,苯就会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3.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①燃烧: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而带有浓烟的火焰,化学方程式:
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2)加成反应
①与氢气反应:
②将苯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不褪色,说明苯不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
双键。
(3)取代反应
①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硝基(—NO2)所取代的反应,又叫硝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②甲苯也可以发生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俗名TNT),化学方程式为;
4.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农药、医药、染料、
香料等;另外,苯也常用作有机溶剂。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乙醇
一、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二、乙醇的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5℃,
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燃烧:乙醇燃烧时能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与钠的反应
实验现象:钠粒位于乙醇的底部,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火焰呈淡蓝色,干燥的烧杯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催化氧化
实验现象:灼热至黑色的铜丝遇乙醇变为红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产生。
解释和结论:乙醇被氧化,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醛,化学方程式为:
三、乙醇的用途
1.用作燃料。
2.各种酒的主要成分。
3.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
3.医院里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做消毒剂。
第2课时乙酸
一、乙酸的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分子中的重要原子团:其名称为:羧基
二:乙酸的性质
1.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是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易挥发,能跟水、乙醇以任意
比互溶。
熔点为16.6℃;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2.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①CH3COOH是一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②与活泼金属(如Mg)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与CaO反应的方程式为:
④与碱反应,如NaOH等,化学方程式为:
⑤与盐(如Na2CO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酯化反应
①实验现象: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化学方程式:
③酯化反应: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④规律:酸去羟基,醇去氢。
第3课时酯和油脂
一、酯
1.概念: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结构简式: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原子团为:
3.物理性质:
(1)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密度:比水小。
(3)气味: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大都有芳香气味。
4.化学性质(以乙酸乙酯为例)————水解反应
与无机酸溶液,加热:
NaOH水溶液,加热:
5.应用:酯可用作溶剂,并用于制备食品工业的香味添加剂。
三、油脂
1.组成和结构:油脂是一种特殊的酯,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
亚油酸C17H31COOH等)与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2.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