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
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治疗组给予左金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反流性食管炎(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一组致病机制、症状和并发症的慢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烧心、吞咽困难、呕吐、反酸等。
左金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消食、健脾、和胃的功效。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在体内的作用主要是疏泄,这一理论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本研究旨在观察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25~68岁,平均年龄46.3±6.7岁。
入选标准:符合GERD的诊断标准,同时伴有肝胃不和证候。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过敏药物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消化道病变、器质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
1.2 分组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治疗组28例男性,7例女性;对照组11例男性,24例女性。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左金丸加减治疗:左金丸10g,生大黄、黄芩各10g,泽泻15g,生姜15g,俞明、竹茹各30g。
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和不良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进行预后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左金丸加减对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预后评价显示,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结论认为左金丸加减治疗该病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重探讨优化治疗方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
【关键词】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不良反应、预后评价、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反流性食管炎(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引起炎症和损伤。
据统计,全球有大约10%~20%的成年人患有GERD。
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是GERD 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与肝气郁结、脾胃失调等有关。
当前治疗GERD的主要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如长期使用负性反应药会导致药物依赖性,手术治疗费用高昂且术后恢复期长。
寻找一种有效、安全且经济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
左金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调畅肝气、健脾化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在临床实践中,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得到了初步验证,但仍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的临床观察数据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我们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4例予奥美拉唑合莫沙必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改善胆汁返流有非常显著疗效。
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胆汁返流性胃炎;半夏泻心汤;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他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烧灼感等症状[1]。
我院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病,并以西药奥美拉唑合莫沙必做对照,观察其疗效且探讨其疗效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及排除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
1.2 一般资料两组共收治患者52例,均为门诊患者。
治疗组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对照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两组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58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
本组患者中做过胃次全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术4例,大便检出有蛔虫卵8例,B超检查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18例,胃镜检查合并有食道炎12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十二指肠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
2 研究方法2.1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法半夏、枳实、蒲公英各15 g,黄芩、干姜、党参、生大黄各10 g,大枣12枚,黄连3 g,砂仁5 g(打碎,后下),炙甘草6 g。
并根据临床中医辨证分型,随证变而加减治疗。
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背景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受损,出现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则是指病因与肝胃不和相关的一种特殊类型。
肝胃不和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概念,其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脾胃失和,导致气滞、痰湿等病理现象。
传统中医认为这种肝胃不和型疾病应以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为治疗原则。
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探索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左金丸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方剂,具有理气和胃、燥湿化痰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介入治疗,并观察其对疾病的影响,以验证左金丸加减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
通过对照组的设置,评估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对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探讨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意义,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招募了10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5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实验组,接受左金丸加减治疗,另外50名患者被分配至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症状评分、内镜检查、血常规等检查。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加减,持续观察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等药物治疗。
治疗后再次进行病情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
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等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
调胃饮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
邹秋贤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2(033)007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应用调胃饮合左金丸(黄连、苍术、延胡索、砂仁、陈皮、吴茱萸、木香、枳壳、香附)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镜检查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4%.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调胃饮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834-835)
【作者】邹秋贤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深圳,5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
【相关文献】
1.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80例 [J], 刘雪强;宿录贞
2.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J], 何洪周;冉晓刚
3.调胃饮合左金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J], 李静;谢睿
4.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8例 [J], 徐云
5.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J], 段文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方在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变化、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引言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常常表现出胸骨后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控制为主,但部分患者对于单一用药反应并不理想。
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的迫切需求。
本文介绍的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方在治疗此病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结合左金丸加减方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药物的加减调整。
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体征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数据。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如胸骨后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2. 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在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XX%。
其中,显效病例占XX%,有效病例占XX%,无效病例占XX%。
3. 不良反应:在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四、讨论1. 药物作用机制: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胃、降逆止呕的作用,而左金丸则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功效。
两者合用,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
2. 个体化治疗: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调整,实现了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3. 安全性与有效性: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且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临床观察
赵芳超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22(37)1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
方法纳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74例,来源于郑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住院病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为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疗,结束后评价2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腹痛、反酸、嗳气、腹胀、胸闷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左金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显著,安全性较高,Hp根除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赵芳超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医院脾胃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2.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48例临床观察
3.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4.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5.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治疗Hp阳性胃溃疡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左金丸在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GERD)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50例肝胃不和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金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GERD-SSS评分、EGD评分、PH值及PPI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GERD有显著的有效率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减轻反流程度,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Zuoji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stomach disharmony typ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6%,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GERD-SSS score, EGD score, pH value and PPI usag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分析张建强 张奉海(莒县中医医院 276500)【摘要】目的:分析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收治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缓解率和缓解时间。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化(p<0.05)。
结论: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获取的治疗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3-0015-02本文将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收治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效果,具体如下:1临床数据资料与方法1.1临床数据资料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我院收治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5例。
对照组:男性5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42.13±2.13)岁。
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为6个年,平均(1.72±1.23)年。
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8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42.12±2.12)岁。
最短病程4个月,最长为7个年,平均(1.73±1.24)年。
以上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为p>0.05。
1.2方法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中,处方组成部分为黄连、黄芩、法半夏以及党参,这些药物的含量为10克。
也要增加6克的干姜、吴茱萸6克。
如果发现患者表现为胃痛,可以增加10克的五灵脂,如果患者表现为口苦症状,需增加10克栀子。
便秘者增加10克的大黄。
其剂量为一天一剂,主要为早中晚三次服用。
其煎熬方式为500毫升的水,达到150毫升后口服。
一个疗程为4周,治疗四个疗程[1]。
1.3效果判定标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缓解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记录患者的胆汁反流时间和频率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的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分析中,采用了SPSS17.0版本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两组患者的胆汁反流时间和频率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t数值检验,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p<0.05,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为93.33%,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为6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符合p<0.05。
表1: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对比分析(%)组别例数泛酸症状缓解胃痛症状缓解饱胀症状缓解缓解率观察组1535693.33对照组1534260.00X2 4.6584P0.0309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胆汁反流时间和频率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符合p<0.05。
表2:两组患者胆汁反流时间和频率对比分析(min、次)组别例数胆汁反流时间频率观察组1511.82±2.2448.23±3.13对照组1530.24±2.4598.14±2.42T值21.490348.8573【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Zuojin Pill and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bile reflux gastritis.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bile reflux gastriti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15) and control group (n=15)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th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Zuojin Pill combined with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for the gastritis has good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Zuojin Pill and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reatment;其探究评价指标表现为:常规组患者79例,FEVl(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为(2.4±0.2),研究组FEVl(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为(2.8±0.3),t=9.86,P<0.05;常规组FVC(用力肺活量)为(2.7±0.9),研究组FVC(用力肺活量)为(3.3±0.7),t=4.67,P<0.05;常规组FEV%(占肺活量比值)为(49.9±3.5),研究组FEV%(占肺活量比值)为(58.6±2.9),t=17.01,P<0.05。
以上指标均采用(x s±,L)表示。
2.2不良反应探究评价经探究评价数据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即差异显著(P<0.05)。
其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常规组患者79例,呕吐为(8),研究组患者79例,呕吐为(2)(X2=3.84,P=0.04);常规组头晕(11)、研究组头晕(3)(X2=5.01,P=0.02);常规组恶心(12),研究组恶心(4)(X2=4.45,P=0.03)。
3讨论本文发现,相对于单一的抗生素治疗而言,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更适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的慢性阻塞肺气肿。
其主要优势为: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甾体激素,是一种既可以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也可以由人工合成的激素。
对慢性阻塞肺气肿有抗菌消炎、阻碍毛细血管大幅扩张的作用。
可以有效减少病情或炎症扩张的作用。
并且可以诱导抗炎因子、脂皮素、炎症蛋白质等合成,有效促进血管收缩并阻碍蛋白水解酶的发散[3]。
②既可以有效减少与抑制单核细胞、心肌抑制因子的合成,促进心肌收缩力。
也可以增加抗毒、解热的调节性与降低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
有效减少病症扩张[4]。
且经探讨分析发现,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组。
即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因此,经本文探究发现,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中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有显著改善与治疗作用。
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1]李万军.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运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4):123-125.[2]林娜.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12):98-99.[3]苏振轩.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04):123-124.[4]王红胤.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94-95.(收稿时间:2018-11-16)(收稿编辑:关家越)[下转第17页][上接第14页]评价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杨 慧(梁山县人民医院 272600)【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2)行常规护理,优质组(n=62)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优质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优质组MBI、FMA 评分均明显更高。
结论:优质护理可优化整体护理流程,促进运动功能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梗死;优质护理;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3-0017-01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指栓塞、脑动脉硬化等引起脑部供血功能障碍,所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组织软化(或坏死)[1],发生率占所有脑卒中80%左右,其发病与高血压、心律失衡、糖尿病等疾病有着密切关系[2],且病症预后极差,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肢体瘫痪等并发症,致残(死)率极高,为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在予以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借助科学、合理护理方式干预,提高日常护理质量,对优化护理方案,保证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我院为评价优质护理应用效果,特行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124例脑梗塞患者,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符合脑梗塞诊断标,且均伴有一定头晕、失语、中枢性面瘫(舌瘫)、四肢无力等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40.1~79.5岁,平均(60.25±11.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11.6h,平均(5.58±2.63)h;优质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41.2~78.4岁,平均(60.38±10.86)岁,发病时间1.9~12.2h,平均(5.67±2.72)h,本研究排除伴有心、肾等功能障碍者,存在严重免疫性疾病者,对比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询问掌握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既往疾病史,病症特点、程度等内容;并做溶栓治疗前后患者心理辅导,用药指导工作;叮嘱患者正确用药,并严密患者体征变化,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合理控制溶栓、抗凝药物用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患者黑便、皮下出血情况,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优质组行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验丰富专科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程跟踪服务,①心理疏导: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起病较急,患者发病时将遭受巨大生理痛苦,并面临死亡威胁,导致大多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况,影响临床护理服务顺利实施,降低护理服务质量;因此,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情况,借助图片、文字等方式,结合通俗言语为患者讲解病症知识,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变化,予以及时疏导;1.3观察指标由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主要包括护理环境、护士服务态度、自身感受度等内容,共100分,≥90分为很满意,75~89分为满意,<75分不满意;满意度=(n很满意+n满意)/n总人数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