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10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
- 格式:doc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32
学案55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品词析情,整体感悟复习任务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语言风格及其赏析方法。
考情微观知识图要均见学案54前备知识——语言风格及语言特征和诗人风格一、辨析两组概念1.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语言特点(特色)泛指一切语言相别于其他语言的风格特点,而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且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既包括语言风格,又包括用词、造句、叙述口吻等表达技巧要素。
2.语言风格与诗人风格不同的诗人因其个性、经历与思想不同,而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等。
诗人风格中包括语言风格,但不全是指语言风格,它还包括思想感情等诸多要素。
诗人风格是变化的,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如李清照早年诗词清新明丽,而晚年则婉约凄凉。
诗人的风格是多样的。
如苏轼风格是旷达豪放的,但其某些诗篇又是委婉细腻的。
同样,李清照词是婉约的,但她的词作也有豪放的一面。
我们在赏析某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时,不要先入为主地判定诗人的创作风格;我们在赏析语言风格时,不要等同于作者的创作风格。
总之,我们要就诗论诗,从诗歌的实际出发。
二、古诗常见的九种语言风格风格类型类型解说代表人物豪迈雄奇语言气势磅礴,节奏奔放,形象豪迈博大,意境恢宏阔远,情感积极向上。
苏轼、王昌龄沉郁顿挫语言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诗人似有千言万语,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杜甫悲壮慷慨思绪悲壮,出语高昂,充满感慨;怀才不遇,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愤慨不平。
辛弃疾、陆游朴素自然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质朴无华,平淡中蕴含深意。
陶渊明、白居易婉约细腻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李清照、柳永活动一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
(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A.沉郁顿挫B.悲壮慷慨C.清新自然D.委婉含蓄E.平淡质朴F.华美绚丽G.婉约缠绵H.雄奇豪放I.明快简洁答案①C②E③F④D⑤G⑥I⑦B⑧H⑨A(二)整体判断语言风格(2019·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考点掘金】考点展示: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为探究F。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考点掘金:金脉7:小说阅读之情节构思金脉8: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金脉9: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金脉10: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金脉11:小说阅读之感情主旨【金脉分布】【考情预测】从今年的高考情况看,高考九套卷有四套(包括山东)考查了小说,和前几年相比,小说的考查似乎有“退潮”之意,尤其是一直以来坚持考查小说的全国课标卷,卷二文学类“居然”考查散文。
但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小说的重要性降低,事实上,相对于散文的文本阅读难度大、命题相对范围小等特点,作为文学类考查的重头戏,小说考查一直被广泛的重视。
这一趋势不会短期内发生根本转变。
以新课标卷为例,小说的考查采取了1+2的模式,即一个选择题加两个主观题。
不仅题目数量减少,选择题也从五选二改为四选一,难度降低。
考查重点仍然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为主。
由此可以预知,18年的高考,小说是仍是各省市尤其是新课标的重点,考查重点仍然是兄说的三要素,复习时,要紧紧抓住这几个重点考向,踏实训练循序渐进,就可以在考试中从容应对,考出理想的成绩。
语言类题目的考查,17年课标卷特别重视,尤其是课标3卷用了两个大题进行考查,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一方面是为了和课标1区分开难度(3卷的难度要比1卷低),另一方面也表明考试中心的态度:语言的鉴赏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小说考题探究(14):语言类题(语言特色)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赏析文章划线段落语言风格。
②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本文语言的重要特色,请举例简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语言特点特点的角度特点的具体内容用词之美(1)动词、形容词: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
(2)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3)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4)化用成语:富有文采;使用文言词语,典雅优美。
句式之美(音韵之美)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使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修辞之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描写之美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
语言风格风格类型具体表现豪放与婉约豪放:所表现的主题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方式激越昂扬;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婉约: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腻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
直露与含蓄直露: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
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用描绘性语言。
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用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讲解一、小说语言的赏析角度一、修辞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形象夸张:易于突出本质,表达强烈情感排比: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反语:比直接表达更有力,感情强烈二、表现手法象征:形象表现思想情感,深沉含蓄以小见大:突出表现中心,增强感染力细节描写:使小说描写丰富细腻,深化主旨对比:突出鲜明特征,表现作者好恶褒贬三、表达技巧1.五种语言表达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相结合2.描写语言的表达技巧、方法角度:(1)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视觉的位移、各种觉得综合运用(听、视、触、感觉等的综合运用)、颜色得搭配、点线面结合(2)人物描写:正面(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外貌)、侧面(3)场面描写:点面结合(4)五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四、表达技巧的分类认定粗笔勾勒(白描)精笔细描(工描)五、语言特色1.看词语使用:重点关注小说中的形容词、动词、叠词。
①形容词:使塑造的形象生动活泼,有感染力②动词:真实形象,充满灵气③叠词:音律和谐,富有艺术魅力2.看句式特点:重点关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①长短句交错使用:使语段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整散结合:使句式富于变化,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3.看艺术手法:重点关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小说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使小说意蕴深刻4.看语言风格:辨析语言风格的类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①平实质朴: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感情真②含蓄幽默:含蓄深刻地揭示小说的主旨,引人深思5.看语体色彩:辨析书面语和口语,并指出其效果①书面语:语言表达精确、严谨、规范。
符合小说中特定的环境背景②口语:使小说更加真实、接地气儿,吸引读者二、小说的语言1.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作用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人物的对话、独白。
由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不同,语言也就呈现出个性化特征。
小说:赏析语言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赏析语言(一)提问示例1.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5.“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6.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二)赏析小说语言类试题,多数表述为“赏析某句话的妙处(含意、意蕴)”。
解题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这句话所在的语境,包括上下文、描述(说话、评论)的对象、小说的主旨等;②分解要赏析的语句,看看能分解成几部分,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这句话有没有蕴含什么深刻含意(字面意义、语境含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等),对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主旨表达、情节发展等的作用;③分析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格、人称、结构等),分析语句表现出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语言特点专题(含答案)近年来,高考对散文的语言艺术进行考查,主要从分析文本或某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进行。
考查方式包括赏析画线句子、分析修辞手法、描写画面、分析人物语言特色和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等。
修辞手法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这些手法可以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排比句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强化表达的情感。
描写手法包括白描、细描、动静结合、视嗅听结合、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
这些手法可以使描写生动、细腻,刻画事物逼真、形象、鲜明。
字词的使用也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如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
叠词可以使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也可以强化意思,起到强调作用,使上下文联系紧密。
引用诗词、化用典故可以使语言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句式的运用也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如反复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
不同句式的交错运用,可以使文章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语言风格也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包括质朴通俗、委婉含蓄、亲切自然、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口语化、文白相间、方言运用等。
语体方面,书面语结构严谨,口语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与人物身份相符。
在语言特点方面,平实是现代文中高频出现的一种语言特点,而华丽则常出现在浪漫主义、花间派诗人的作品中。
明快晓畅和含蓄蕴藉则相当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刚健和柔婉则常出现在诗歌中,分别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
在喀吾图,裁缝店很常见,因为人们身材高大宽厚,需要量身定做的衣服。
我们租的店面虽小,但很温暖,因为烧炉子会让房间变得特别暖和。
我们还养了金鱼,用来转移顾客注意力,让他们看到美丽的鱼儿后,谈价钱时口气会软下去。
老头儿很少进店,而女人们则经常来瞅一瞅,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布料。
当地儿媳妇也会来做裙子,她们会用鸡来付订金,而我们则会收下。
高考小说语言风格总结第1篇(1)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有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
(2)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词语的使用特点,包括叠字、叠词、精练的动词和形容词、准确的副词和形容词的选用,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语体色彩)和方言(地域色彩)的选用等;句式的使用特点,包括整句与散句搭配,长句与短句的选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反复句的选用等。
(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包括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通感、设问、反问、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的选用。
(4)从丰富内涵的角度,赏析语言在描摹人物时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等方面的艺术魅力。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高考小说语言风格总结第2篇1.(2007年高考湖北卷)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2.(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3.(2019年高考浙江卷)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分析语言风格试题主要有两类:(1)分析小说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如第1题。
(2)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如第2、3题。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试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出语言特点的,如第2题已给出语言风格幽默;一种没有给出语言特点的,如第3题。
从分析范围上分类,又可分为全文和语段两类试题。
第1、2题是针对全文分析语言特点,第3题分析语段的语言特点。
高考小说语言风格总结第3篇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的艺术特色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首先要品味小说的语言:一是要品味作家在语言风格上的个性化风格,如鲁迅的刚毅冷峻、孙犁的清新秀美等。
二是要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其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红楼梦》的语言极有个性,如贾宝玉语言的温和、奇特;林黛玉语言的机敏、尖利;王熙凤语言的得体、动听;薛宝钗语言的圆融、平稳等。
汪曾祺的作品就像一阵清风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刮过,让人眼前一亮。
他的小说语言如同铺在池底的鹅卵石一般,干净清爽,十分圆润。
他在小说中,将家乡的俚言俗语与现代白话文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又从古典文学和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错落有致、亦庄亦谐、文白杂糅的“大白话”的语言风格,这种类似于长短句的大白话,浅显直白,却又充满古典韵味,字里行间都浸透着一种淡泊超然的气韵。
汪曾祺把“大白话”写得清新独到,俗而不鄙,雅而不涩,即使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婚丧嫁娶,极其平常,也能写得韵味无穷。
在《侯银匠》中他写道:“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
两块从连万顺买来的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
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一封书’样式的银簪子上的(他记得的唐诗本不多)。
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段文字洗尽铅华,尽显朴实。
这些句式都非常地短小,读起来却朗朗上口,流畅如小河流水,给人以一种音乐感、节奏感。
1.鉴赏一:题目(1)一般小说选题方式:①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②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③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④以主要人物为题。
⑤以特定环境为题。
(2)答题方式:手法+题目本义+内涵(揭示人物特征、揭示情节安排、引领读者思考)。
2.鉴赏二:人称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①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直接抒情。
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距离。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考点掘金】考点展示: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为探究F。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考点掘金:金脉7:小说阅读之情节构思金脉8: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金脉9: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金脉10: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金脉11:小说阅读之感情主旨【金脉分布】【考情预测】从今年的高考情况看,高考九套卷有四套(包括山东)考查了小说,和前几年相比,小说的考查似乎有“退潮”之意,尤其是一直以来坚持考查小说的全国课标卷,卷二文学类“居然”考查散文。
但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小说的重要性降低,事实上,相对于散文的文本阅读难度大、命题相对范围小等特点,作为文学类考查的重头戏,小说考查一直被广泛的重视。
这一趋势不会短期内发生根本转变。
以新课标卷为例,小说的考查采取了1+2的模式,即一个选择题加两个主观题。
不仅题目数量减少,选择题也从五选二改为四选一,难度降低。
考查重点仍然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为主。
由此可以预知,18年的高考,小说是仍是各省市尤其是新课标的重点,考查重点仍然是兄说的三要素,复习时,要紧紧抓住这几个重点考向,踏实训练循序渐进,就可以在考试中从容应对,考出理想的成绩。
语言类题目的考查,17年课标卷特别重视,尤其是课标3卷用了两个大题进行考查,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一方面是为了和课标1区分开难度(3卷的难度要比1卷低),另一方面也表明考试中心的态度:语言的鉴赏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在18年的高考备考中,要特别重视这一趋向。
【高考金脉】真题:【2020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
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
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
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
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
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
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
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5分)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6分)【答案】4.B5.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6.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解析】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既考查小说的情节设置,也考查小说的主旨。
B项,“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错误。
文中说“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也会软下来许多”,可见应是“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在这荒寒地带的不可思议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
【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
分析文意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象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如是小说,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
本题中,B项对文意的分析有误,脱离了文本的内容妄加猜测。
【名师点睛】理解句子含意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结构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
长句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
遇到这类长句,我们首先要分清它是单句还是复句。
如果是单句,就要运用紧缩法,删去句子的枝叶成分(定、状、补),抽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谓、宾),把句子压缩变短,其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是复句,就要通过分析句子的层次关系来把握它的基本意思。
修辞分析法,就是根据修辞特点去分析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
有些句子由于运用了比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法,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运用有关修辞知识,有助于准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
由表及里法,有些句意比较含蓄,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它的深层含意往往隐含在字面之下,这就需要运用由表及里的方法,透过字面意思去挖掘它所蕴含的深层含意。
语境分析法,就是根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依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如首括句、过渡句、结尾句、主旨句、呼应句等)综合分析、理解句意。
本题中所给的句子处于段末,且句子中没有修辞,又极为短小,故可以采取关键词分析加语境分析来解答本题。
【名师点睛】赏析文章的语言,首先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包括: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风格的幽默、辛辣、简明、含蓄、深沉;长短句式的特点,各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音韵、构图和结构之美,含蓄与直白,赋比兴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
可以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进行赏析,词——炼字、语体色彩、词藻;句——长短、整散等。
答案层次:明确特色,举例分析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整体的特点,即“充满生活气息”,考生只要理解这一特点的内涵,然后到文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掘金技巧】1.语句的含义、作用及表述形式(1)语句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语句的表层含义,二是隐含在表层下的隐含义。
(2)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渲染、铺垫、衬托、对比、过渡、呼应或点题、深化等;一是内容上的作用,这样的语言特点对表达文章内容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