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夹具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12 KB
- 文档页数:2
焊接夹具设计范文
焊接夹具设计是为了辅助在焊接工作中固定和保持工件或零件的位置和结构,从而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准确性。
一个好的焊接夹具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确保焊接接头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焊接夹具设计的过程和要点。
首先,在设计焊接夹具之前,需要明确焊接的要求和目标。
这包括焊接的工艺和焊接条件,以及工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焊接后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
其次,在设计焊接夹具时,需要确保夹具的结构稳固和坚固,能够承受焊接时的热变形和应力。
因此在选择夹具的材料时,通常会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热性的材料,如铸铁、铸钢或合金钢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夹具的制造工艺和成本,以及夹具的重量和体积等因素。
总之,焊接夹具设计是一个复杂和综合性的工程任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要求和因素。
良好的焊接夹具设计可以提高焊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并确保焊接的安全和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充分重视焊接夹具的设计和选择,以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焊接夹具设计原理
焊接夹具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夹具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这包括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等参数的选择。
根据焊接工艺参数,设计夹具的结构和部件。
2. 确定焊接夹具的结构: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取决于所要焊接的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夹具的结构应该能够确保工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且能够满足所需的焊接质量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如固定夹具、移动夹具和自动化夹具等。
3. 确定夹具的部件:夹具的部件包括夹持装置、支撑装置、导向装置和调节装置等。
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工件,保证其位置的稳定性。
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工件,防止其变形。
导向装置用于引导工件的移动轨迹,保证焊接质量。
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夹具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不同工件的焊接需求。
4. 确定夹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夹具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或损坏。
常用的夹具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和铸铁等。
夹具的加工工艺应该考虑到材料的加工难度和成本因素,合理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
5. 进行夹具的试制和调试:夹具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试制和调试,验证夹具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试制和调试,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夹具的正常工作。
总之,焊接夹具设计的原理是根据焊接工艺参数和工件要求,设计出结构合理、部件功能完善的夹具,以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焊接夹具设计规范焊接夹具设计规范一、目的:规范工程师设计工作,标准化焊接夹具制造工艺。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焊接夹具设计。
三、资料要求:首件打样需提供详细资料.对于焊接夹具需提供GERBER 、实板及要求.对于外厂加工而本厂返修则需提供Gerber及具体数据要求.四,设计要求:1.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总之针对PCB焊接夹具要求: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简单实用.2。
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步骤与内容。
A、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步骤:①根据生产要求,确定实际要焊接元件的数量和位置。
②根据要焊接原件的插装方式初步确定焊接夹具的组装结构。
③根据每一个需要焊接的元件的实际情况,设计夹具的详细结构,如元件避位,元件定位等问题。
B、焊接结构装配方案的确定:总的要求是能够快速实现定位,拿取方便。
焊接夹具的结构大致分为以下两种:①翻转结构。
翻转结构一般用在被焊接元件是在PCB板在正面插装,然后翻转180°焊接的情况。
翻转结构的治具一般都带压盖。
②非翻转结构。
非翻转结构按样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有压盖结构和无压盖结构。
有压盖结构是指被焊接元件在PCB板的正面插装,然后也在正面焊接,但是需要施加外力把被焊接元件固定在PCB板上的结构。
对被焊接元件施加力的作用的结构一般被称为压盖。
无压盖结构是指被焊接穿孔元件先安装在焊接夹具上,然后再把PCB板定位在焊接夹具上的结构。
此时PCB 上的穿孔刚好被穿孔元件的元件脚穿过。
C、夹具体设计1。
夹具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由于电路板上元件较多,不允许压到元件,所以要根据PCB板的实际情况避开元件,包括定位和压紧均是如此.2。
PCB板要放置平整,否则容易造成焊接元件不良,翘起等问题。
第1页。
焊接夹具基本设计理念
焊接夹具是用于固定和切削焊接材料的工具,它在焊接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基本的设计理念是确保夹具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固定焊接材料,以确保焊接的准确性和质量。
以下是关于焊接夹具基本设计理念的一些关键点:
1. 稳定性:焊接夹具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任何形式的移动或震动。
为此,夹具的基座和夹持部分应具有足够的重量和刚度,以保持稳定。
2. 夹持力:焊接夹具应能够提供足够的夹持力,以确保焊接材料的稳定性。
夹具的夹持部分应设计成能够均匀分布压力,避免产生过度或不足的夹持力。
3. 焊缝可访问性:焊接夹具应设计成能够使焊接操作员能够轻松访问焊缝。
因此,在夹具设计中,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焊接枪或电极能够自由进入并操作焊缝。
4. 可调性:焊接夹具应具有可调节的部分,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焊接材料和焊缝。
这可以通过可调节的夹持臂、夹具座或夹具垫来实现。
5. 制造精度:焊接夹具的制造精度对于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夹具应精确制造,以确保各组件的几何尺寸和位置准确,从而确保焊接工艺的准确性。
6. 重复性:焊接夹具应设计成能够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夹持和
支撑功能的稳定性。
为此,夹具应设计成易于装配和拆卸,并具有耐久性,以承受重复使用的频率。
总之,焊接夹具的设计理念是确保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夹持焊接材料,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准确性和质量。
稳定性、夹持力、可访问性、可调性、制造精度和重复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
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焊接夹具设计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更复杂和高要求的焊接工艺。
工装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序言一、工装夹具设计任务1、产品零件图2、产品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二、工装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1、基准面的选择(夹具体方式的确定)2、定位方式及元器件选择3、夹紧方式及元器件选择4、装配方案5、夹具总装结构三、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四、主要零件设计的说明1、夹具体2、定位元件3、压紧元件4、其它元件五、工装夹具的装配要求六、工装夹具的使用说明1、夹具的操作步骤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七、本次课程设计小结、体会及建议八、参考资料序言焊接工装夹具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焊接工装夹具就是将焊件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便于焊件进行装配和焊接、保证焊件结构精度方面要求的工艺装备。
在现代焊接生产中积极推广和使用与产品结构相适应的工装夹具,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加速焊接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进程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焊接生产过程中,焊接所需要的工时较少,而约占全部加工工时的2/3以上的时间是用于备料、装配及其他辅助的工作,极大的影响着焊接的生产速度。
为此,必须大力推广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焊接工装夹具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可靠的定位和夹紧,可以减轻甚至取消下料和划线工作。
减小制品的尺寸偏差,提高了零件的精度和可换性。
(2)有效的防止和减轻了焊接变形。
(3)使工件处于最佳的施焊部位,焊缝的成型性良好,工艺缺陷明显降低,焊接速度得以提高。
(4)以机械装置代替了手工装配零件部位时的定位、夹紧及工件翻转等繁重的工作,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可以扩大先进的工艺方法的使用范围,促进焊接结构的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综合发展。
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工装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夹具在生产中投入使用时要承受多种力度的作用,所以工装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夹紧的可靠性。
夹紧时不能破坏工件的定位位置和保证产品形状、尺寸符合图样要求。
既不能允许工件松动滑移,又不使工件的拘束度过大而产生较大的拘束应力。
焊接夹具设计及制造标准总体技术要求:1、所有的夹具均采用气动控制压紧及车型转换方式(特殊规定可采用手动压紧器压紧或不用压紧)。
2、夹具应保证可靠的定位,防止变形,确保装配焊接质量和精度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3、夹具工艺性能优良:各部件装配调整方便、人工焊接易于操作、产品取放方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快捷。
4、夹具上产品的高度应在700~800mm之间,对于四周焊接作业困难的应增加360°旋转转盘装置(特殊情况要求还需增加旋转定位锁紧装置)。
5、所有夹具须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一、焊接件技术要求:1、焊缝高度不得<5mm、不允许有虚焊脱焊现象、重要部位须采用连续焊缝。
2、焊后清理焊渣、焊缝磨平。
所有部件在焊接后须退火消除应力再进行机加工。
-二、夹具底板1、夹具底板台面全部加工完成后厚度≮20mm,底板与槽钢等加强板料焊接前应校平,留有吊运点或叉车搬运位置,焊后应经退火处理和校平后再进行机加工等后续作业,加工完成后应对台面涂油处理。
2、加强筋规格选用标准(长方形的取最大值):(1)当夹具台面≤1400mm×14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10#以上槽钢;(2)当夹具台面>1400mm×14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16#以上槽钢;(3)当夹具台面>2000mm×20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20#以上槽钢;(4)底座周边的槽钢开口向外,中间加强筋用槽钢的间距不得>700mm.。
3、夹具台面的基准孔及网格坐标线:(1)基准孔:夹具台面上应留有两个坐标系的检测用基准孔,每个方向为两组,每组两个孔,孔径为φ10mm,孔距100mm.(在基准孔附近安装标牌或刻上钢字码,注明坐标数值)(2)网格坐标线:网格坐标线应与产品设计的坐标线对应。
深度及宽度均为0.5mm,间距为200mm.4、夹具台面的周边轮廓尽量与产品零件的轮廓相似,不得有突出的锐角,并尽量往里收,方便操作。
一概念及名称1 . 基准点及车线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汽车坐标系的原点规定为车前轮轴心线的中点。
TL或X――表示车长以车前轮为原点向车尾方向为正,向车头方向为负。
BL或Y――表示车宽以车的对称中心线为原点,面对车的行驶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WL或Z――表示车高以车前轮为原点,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见图1-1;有时,汽车生产厂家也可自行规定基准点及坐标系的位置。
图1-1由于夹紧位置的需要而将夹紧单元旋转一定角度时,其车线的标注如图1-2,其中α≤45º图1-22.夹紧单元(POST)一个典型的夹紧单元通常包括L板、支板、夹紧臂、定位块、垫片、回转销、定位销、定位销连接板、到位止动块或限位块,、连接板、气缸等。
见图1-3图1-33.夹具一套完整的夹具一般包含若干夹紧单元(POST)、基板(BASE)、举升机构(LIFTER)甚至旋转机构。
根据操作方式可划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及液压夹具;根据控制方式可划分为气控夹具、电控夹具等。
见图1-4(手动夹具), 见图1-5(气动夹具)。
图1-4 图1-5二基板(Base板)Base板一般由槽钢与钢板焊接而成。
槽钢多采用10#、12#、14b#、16#、20#、25b# 等,钢板厚度多采用t=20mm或t=25mm(此为加工完成的厚度,选用毛料时,因考虑加工余量,相应的板厚取t=25mm或t=30mm)。
对于小夹具或滑台等亦可采用t=30~40mm的钢板焊接而成,而对于总拼夹具以及顶盖装焊夹具,其滑台及支架则可采用矩形方管与钢板焊接而成。
1.Base的最大外形尺寸对于Base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焊接及加工的工艺性,以及吊装、运输等方便性。
对于只加工顶底两面的普通Base而言,其长度暂不界定,但宽度不得大于2m,能够运输的最大宽度(非Base本身)为2.3m。
见图2-1图2-1而对于较宽大的Base,为了使其便于加工,往往将其划分为若干个Base,Base间则以支架相联接,此时该Base的单侧或双侧就需加工。
焊接夹具设计规范篇一:焊接夹具的设计的要求焊接夹具的设计的要求焊接工装是摩托车车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质量不仅直接影响车架的精度,而且也决定生产效率和工人的作业条件。
1 焊接工艺方案的确定1.1 准备工作主要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和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
一般应具备下列原始资料。
a)车架的生产纲领(年产量)、生产性质与类型。
b)车架图纸、技术要求及其他相关件的装配关系。
c)车间的生产条件,如作业面积、动力供应及技术水平等。
d)相关技术标准、法规和本企业的发展目标。
1.2 工艺方案的设计在调查研究和对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拟定车架的工艺方案(包括焊接工艺规程、工程计划表和结构草图等)。
需对下列内容进行构思和选择。
a)根据生产纲领等确定车架的生产节拍。
b)根据车架零部件的装配顺序、焊接方法、焊缝的位置及质量要求、生产节拍和各工序工时的均衡来规定生产组织形式和工艺路线的安排,包括划分车架零部件组焊的工序和所需焊接工装的数量及其在车间的布局。
c)实现某种功能拟采用的原理和相应的机构。
如定位与夹紧的方式和机构、焊件的翻转或回转等。
d)各工序所需工装的基本构成、车架零部件的定位、夹紧位置和总体布局,主要零部件的基本结构。
2 焊接工装的设计2.1 焊接工装的设计原则首先是焊接工装满足工艺技术要求,并应便于操作、安全、可靠及满足外观和经济上的要求。
2.2焊接工装的设计要求a)焊接工装应具有动作迅速、操作方便,操作位置应处在工人最容易接近、最易操作的部位。
特别是手动夹具,其操作力不能过大,操作高度应设在工人最易用力的部位,当夹具处于加紧状态时应能自锁,一般操作高度应控制在800~900mm。
b)焊接工装应有足够的装配、焊接空间,不能影响焊接操作和焊接观察,不妨碍焊件装卸。
所有定位元件和夹紧机构的执行元件应可调,即能伸缩和转位。
同时必须保证焊接机头的焊接可达性。
c)夹紧可靠,刚性适当。
加紧时不能破坏焊接件的定位位置和几何形状(如变形、凹陷、划伤等),且要保证夹紧后不能使焊件松动滑移,可以采取压头行程限位、加大压头接触面积或在压头上安装铜、铝、硬塑料衬垫等措施。
焊接夹具设计要点,注意事项一、一般情况BASE的设计和制造原则:夹具底座等结构件要求采用 Q235-A 板材和型材焊接而成, BASE 底板的焊缝采用非连续焊缝; BASE 板面 1M 以下板材厚度不低于20mm ,型材采用 10 号槽钢, 1M 以上要求板厚在 22 mm ~ 26mm ,型材采用16 号槽钢,焊后经热处理退火消除应力(不允许采用机械消除应力)并喷砂处理,定位块、夹紧块的常用材料及其处理方式:定位块、夹紧块必须采用优质 45# 钢并经热处理去除加工应力。
二、一般支撑块/压块(下型块/上型块)的材料及处理方式:采用45#钢,淬火处理(HRC38~42);夹紧块(上型块);三、一般定位销的材料及处理方式:定位销采用 40Cr ,并淬火和调质( HRC40-45 ),表面镀铬处理,保证其硬度和耐磨性;四、一般情况下夹具的操作高度:点焊夹具应为 750mm ~ 800mm ,总体原则要求符合人机工程要求,弧焊夹具为850mm ~ 950mm五、常用的汽车覆盖件的保护措施:装焊夹具设计时应考虑汽车覆盖件的外表面有防止出现焊点压痕的保护措施,保护板的材料选用 CuCrZr( 铬锆铜 ), 其有效板厚 10 ~ 12mm ,对刚性较差的大型零件应考虑工件抬起机构,对不便于施焊的焊点应设计焊钳导向机构,保证焊接点的准确位置六、一般设计时候气缸的预留行程是多少:气缸运动夹具设计时,气缸在压紧点处必须留有 3~ 5mm 运动行程,防止运动到端点。
七、一般情况下脚轮的选用原则:要求移动的焊装夹具配装脚轮,大型夹具(重量大于1.5吨)要求用 8 英寸铸铁滚轮,并且要求大型夹具有水平调整螺栓;中型夹具(重量大于0.8吨)要求用 6英寸PU脚轮,小型夹具要求用 4英寸PU脚轮(重量小于0.8吨)八、一样夹具的夹紧力要多少:一般情况下压紧位置要求有30kg的压紧力,弧焊夹具要求有50kg的压紧力;九、定位销形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用1圆+1菱,特殊情况下可选用2圆销;十、夹具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限位块:1、夹持臂上有基准销时。
1.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夹紧的可靠性(3)焊接操作的灵活性(4)易于装卸焊件(5)加工性好2.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设计前准备灯具设计的原始数据包括以下内容:1)夹具设计任务清单;2)工件图纸及技术条件;3)工件装配工艺规范;4)治具设计技术条件;5)夹具标准化和标准化数据,包括国家标准,工厂标准和标准化结构图集等。
(2)设计步骤1)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2)图纸夹具总图阶段3)图纸装配焊接夹具零件图纸阶段4)编制装配焊接夹具设计规范5)如有必要,还需要准备组装焊接夹具的操作手册,包括机器的性能,使用注意事项等。
3.夹具制造的精度要求夹具的制造公差可根据其功能和组装要求分为四类1)第一种是直接与工件接触,并严格确定工件的位置和形状,主要包括接头定位部分,V形块,定位销等定位元件。
2)第二种是各种导向元件,尽管它们并不直接与定位工件接触,但它们决定了第一类元件的位置。
3)第三类相互之间属于夹具部件的内部结构,例如夹持装置的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公差。
4)第四个是它不影响工件的位置,并且不与其他组件(例如夹具的主框架)配合使用。
4.夹具结构过程(1)夹具良好加工性的基本要求1)整体夹具结构的组成应尽量使用各种标准件和通用件,特殊件的比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制造劳动量和成本。
2)各种特殊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应易于制造和测量,并且易于组装和调试。
3)方便夹具的维护和修理。
(2)合理选择装配基准1)装配基准应为夹具上的独立基准面或直线。
其他组件的位置仅用于调整和修复表面或线条。
2)一旦处理完装配基准,就不应更改其位置和大小。
因此,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调整或修复位置和尺寸的那些表面或线条不能用作组装基准。
(3)结构的可调性通常使用螺栓紧固和销定位的方法。
调整并组装固定装置后,可以轻松地磨削某个元件的尺寸。
此外,可以在组件之间设置调节垫圈,调节垫圈或调节套筒,以控制组件尺寸,补偿其他组件的误差并提高夹具精度。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第二车身厂焊接夹具设计制作标准编制:余水2010年3月22日焊接夹具设计及制造标准总体技术要求:1、所有的夹具均采用气动控制压紧及车型转换方式(特殊规定可采用手动压紧器压紧或不用压紧)。
2、夹具应保证可靠的定位,防止变形,确保装配焊接质量和精度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3、夹具工艺性能优良:各部件装配调整方便、人工焊接易于操作、产品取放方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操作方便快捷。
4、夹具上产品的高度应在700~800mm之间,对于四周焊接作业困难的应增加360°旋转转盘装置(特殊情况要求还需增加旋转定位锁紧装置)。
5、所有夹具须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一、焊接件技术要求:1、焊缝高度不得<5mm、不允许有虚焊脱焊现象、重要部位须采用连续焊缝。
2、焊后清理焊渣、焊缝磨平。
所有部件在焊接后须退火消除应力再进行机加工。
-二、夹具底板1、夹具底板台面全部加工完成后厚度≮20mm,底板与槽钢等加强板料焊接前应校平,留有吊运点或叉车搬运位置,焊后应经退火处理和校平后再进行机加工等后续作业,加工完成后应对台面涂油处理。
2、加强筋规格选用标准(长方形的取最大值):(1)当夹具台面≤1400mm×14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10#以上槽钢;(2)当夹具台面>1400mm×14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16#以上槽钢;(3)当夹具台面>2000mm×2000mm时,底板的加强筋应采用20#以上槽钢;(4)底座周边的槽钢开口向外,中间加强筋用槽钢的间距不得>700mm.。
3、夹具台面的基准孔及网格坐标线:(1)基准孔:夹具台面上应留有两个坐标系的检测用基准孔,每个方向为两组,每组两个孔,孔径为φ10mm,孔距100mm.(在基准孔附近安装标牌或刻上钢字码,注明坐标数值)(2)网格坐标线:网格坐标线应与产品设计的坐标线对应。
深度及宽度均为0.5mm,间距为200mm.4、夹具台面的周边轮廓尽量与产品零件的轮廓相似,不得有突出的锐角,并尽量往里收,方便操作。
焊接夹具设计——机械毕业制造设计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款焊接夹具设计,并为机械毕业制造设计提供参考。
该夹具可以快速夹住待焊接部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设计要求1. 夹紧力度:确保夹具可以牢固夹住待焊接部件,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焊缝不齐。
夹紧力度:确保夹具可以牢固夹住待焊接部件,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焊缝不齐。
2. 易于调整:为适应不同尺寸的焊接部件,夹具需要具备一定的调整性能,以达到最佳夹紧效果。
易于调整:为适应不同尺寸的焊接部件,夹具需要具备一定的调整性能,以达到最佳夹紧效果。
3. 耐用性:由于焊接夹具属于重复使用的工具,需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耐用性,可以经受住高频的使用和调整。
耐用性:由于焊接夹具属于重复使用的工具,需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耐用性,可以经受住高频的使用和调整。
4. 生产成本: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夹具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夹具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成本。
设计方案1. 夹紧方式:采用机械手臂与可调凸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夹紧部件的快速夹紧和松开。
该方案可以确保夹紧力度均匀,并具有一定的调整性能。
夹紧方式:采用机械手臂与可调凸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夹紧部件的快速夹紧和松开。
该方案可以确保夹紧力度均匀,并具有一定的调整性能。
2. 结构设计:为确保夹具的耐用性,夹具的主体采用钢材制造,并进行表面处理,以防生锈。
凸轮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耐磨合金材料制造,以达到足够的耐用性。
结构设计:为确保夹具的耐用性,夹具的主体采用钢材制造,并进行表面处理,以防生锈。
凸轮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耐磨合金材料制造,以达到足够的耐用性。
3. 成本控制:夹具的结构设计简洁,采用的制造工艺简单,可以直接进行车铣加工和焊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成本控制:夹具的结构设计简洁,采用的制造工艺简单,可以直接进行车铣加工和焊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焊接夹具设计规范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焊接已成为一种最为常用的加工工艺。
无论是生产线上还是维修现场,焊接工序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而与焊接密切相关的焊接夹具的设计规范也显得愈加重要。
首先,焊接夹具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使用的场合。
不同的焊接场合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冶金铸造行业来说,采用夹具时应注意防止夹具局部发热变形或损坏。
而对于焊接修补行业,夹具则应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和可调节范围,便于随时更改工作条件。
其次,焊接夹具的材料也应该得到重视。
夹具作为焊接工作的支撑和保持,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才能保证长时间连续工作。
在选择材料时,应综合考虑价格、加工难度和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因素。
此外,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也很重要。
一方面,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夹具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焊接质量。
另一方面,其设计也应该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焊接夹具的设计和制造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
在国内,随着国家标准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制造。
而在国际上,则有着一系列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ISO、ANSI等。
严格按照规范制造的夹具,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保障。
总的来说,焊接夹具的设计规范对于现代工艺的发展和提高焊接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无论是焊接夹具的制造企业,还是使用方,都应该保持警惕,注重规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焊接夹具设计
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防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夹具。
汽车车身焊接夹具的设计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生产纲领,熟悉产品结构,了解变形特点,把握制件及装配精度,通晓工艺要求。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对焊接夹具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一、生产纲领生产纲领决定焊接夹具的自动化水平及焊接工位的配置,是通过生产节拍体现的。
生产节拍由夹具动作时间、装配时间、焊接时间、搬运时间等组成。
夹具动作时间主要取决于夹具的自动化程度;装配时间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精度、工序件精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序;焊接时间主要取决于焊接工艺水平、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焊钳选型的合理化程度等;搬运时间主要取决于搬运的自动化程度、物流的合理化程度等。
只要把握住以上几点,就能合理地解决焊接夹具的自动化水平及制造成本这对矛盾。
二、汽车车身的结构特点汽车车身一般由外覆盖件、内覆盖件和骨架件组成,覆盖件的钢板厚度一般为0.8-1.2mm,骨架件的钢板厚度多为1.2-2.5mm,也就是说它们大都为薄板件。
对焊接夹具设计来说,有以下特点:1、结构形状复杂,构图困难汽车车身都是由薄板冲压件装焊而成的空间壳体,为了造型美观和壳体具有一定的刚性,组成本身的零件通常是经过拉延成型的空间曲面体,结构形状较为复杂。
2、刚性差、易变形经过成型的薄板冲压件有一定的刚性,但和机械加工件相比,刚性要差得多,而且单个的大型冲压件容易变形,只有焊接成车身壳体后,才具有较强的
刚性。
3、以空间三维坐标标注尺寸汽车车身产品图以空间三维坐标来标注尺寸。
为了表示覆盖件在汽车上的位置和便于标注尺寸,汽车车身一般每隔200mm或400mm划一坐标网线。
三个坐标的基准是:前后方向(X向)———以汽车前轮中心为0,往前为负值,往后为正值;上下方向(Z向)———以纵梁上平面为0,往上为正值,往下为负值;左右方向(Y向)———以汽车对称中心为0,往右为正值,往左为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