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 科学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当种子具备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时,就会萌发。
在种子萌发后,会长成幼苗。
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且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则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着植物的身体。
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会开花结果。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后,经过受精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等阶段。
像蚕这样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而像蝗虫等昆虫,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鸡、鸭、鹅等鸟类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
哺乳动物则一般是胎生,比如猫、狗、牛等。
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的身体会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蚕在幼虫期会不断蜕皮,身体逐渐长大。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在测量温度时,要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水有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水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在冷却到0 摄氏度时会结冰。
冰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这些变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第四单元磁铁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
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我们可以通过悬挂法或指南针来确定磁铁的南北极。
在生活中,磁铁有很多应用,比如磁悬浮列车、指南针、冰箱门的磁条等。
第五单元电路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四年级下科学科学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自然规律。
在四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有关生活、动物和植物的知识。
本文将就这些内容进行介绍和论述。
一、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生活中到处都是科学知识,我们身边的事物都有着科学的原理。
例如,我们每天选择什么衣服穿、怎样保持卫生等都涉及到科学知识。
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选择衣物,了解它们的材质和功能。
此外,在生活中如何保持卫生、预防疾病等也是我们将在这个学期学习到的重要内容。
二、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
在这个学期,我们将学习不同种类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比如,鸟类具有羽毛和翅膀,可以飞行;鱼类具有鳞和鳃,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植物的种类和特点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群体,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这个学期,我们将学习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它们的特点。
例如,我们将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学习一些常见的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分等。
通过对植物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植物资源。
四、实验与观察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培养我们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通过亲自动手和观察现象,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颜色变化、水的沸点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学会记录实验结果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五、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培养我们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手段。
在这个学期,我们将在科学课堂上进行一些科学探究的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野外考察或者小组合作去解答一些问题,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四年级下科学课程将围绕生活、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展开。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培养实验观察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第一章:生活中的力-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状变化。
- 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 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 摩擦力:物体表面之间的阻碍运动的力。
-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的合成可以得到合力,合力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力。
第二章:水的特性- 水的存在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 水的循环:水从地表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后冷凝成云,再经过降水回到地面形成水源。
- 水的净化:自来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等处理过程后可以变成可直接饮用的水。
第三章: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 光的反射:光线在遇到光滑的镜面时会发生反射。
- 光的折射:光线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颜色:白光经过三棱镜分光,可以得到七种颜色的光谱。
第四章:动物和植物的感觉- 动物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皮肤。
- 动物的视觉:眼睛是动物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可以看到光和物体的形状、颜色等。
- 植物的感觉:植物对外界的刺激有一定的反应,如光的刺激使植物向光源弯曲,重力的刺激使植物向下生长。
第五章:物体与声音-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音。
-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空气、液体或固体传播。
- 声音的特点:音调、音量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点。
- 声音的利用:人们可以利用声音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的简要内容介绍。
详细内容请参考实际教材。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拟态、保护色等。
- 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人体与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功能。
- 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变化- 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冷凝现象。
-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
- 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衡。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
- 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大气与气候-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构成,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降水过程。
- 初步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如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的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重点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第一单元水的初步认识课题1 水研究目标1. 了解水的特点和作用。
2. 研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教学内容- 水的定义和特点- 水的来源和作用-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电子课本内容- 水的定义和特点:电子课本详细介绍了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水的形态。
- 水的来源和作用:电子课本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水的来源,如河流、湖泊、海洋等,并解释了水在生物、农业、工业等领域的用途。
-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电子课本强调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提供了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等。
课题2 水的净化研究目标1.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
2. 研究制作简单的净水器。
教学内容- 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沉淀、吸附、消毒等。
- 净水器的制作:研究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如沙滤、活性炭滤等。
电子课本内容- 水的净化方法:电子课本通过图解和文字解释了过滤、沉淀、吸附、消毒等净化方法的原理和过程。
- 净水器的制作:电子课本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材料清单,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净水器。
第二单元天气与气候课题1 天气研究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和特点。
2. 研究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
教学内容- 天气的定义和特点:研究天气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如晴天、雨天、雾天等。
- 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并用语言描述天气状况。
电子课本内容- 天气的定义和特点:电子课本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各种天气的特点和分类。
- 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电子课本提供了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如何用语言描述天气状况。
课题2 气候研究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特点。
2. 研究判断和描述气候类型。
教学内容- 气候的定义和特点:研究气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 判断和描述气候类型:研究如何判断和描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电子课本内容- 气候的定义和特点:电子课本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各种气候的特点和分类。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
实验一:水的循环
材料:碗、水、透明塑料薄膜
步骤:将一碗水放在太阳底下,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碗口,观察
几个小时后,可以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沿着塑料薄膜凝结成水滴,
最后滴回到碗中。
实验二:植物的吸水能力
材料:鲜花、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水杯
步骤:将鲜花放入水杯中,加入食用色素,观察几个小时后,可
以看到花叶逐渐变色,说明植物通过根部吸水的过程。
实验三:磁铁的吸引力
材料:磁铁、铁钉、纸片
步骤:用磁铁吸引铁钉和纸片,观察不同距离的磁铁对物体的吸
引力,了解磁性物质的特点。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
材料:弹簧、空瓶、纸盘
步骤:在空瓶口放入弹簧,用纸盘盖住瓶口,敲击瓶身,可以听
到不同声音的传播效果,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实验五:光的折射
材料:玻璃杯、水、吸管
步骤:将玻璃杯中注满水,用吸管观察水中的图形,移动吸管时,可以看到光线发生折射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六:空气的占有率
材料:气球、电吹风
步骤:用电吹风吹气球,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了解空气的可压
缩性和占有率。
实验七:力的作用
材料:弹簧测力计、各种物体
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实验八:温度的变化
材料:温度计、冰水、热水
步骤:用温度计测量冰水和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了解不同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通过以上八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科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操作,享受实验过程中的乐趣。
(2024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大全实验1:物体的浮力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实验器材- 一个透明容器- 水-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小球、木块、塑料袋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
2. 将不同形状的物体一个个放入水中观察。
3.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记录下浮力的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不同。
某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某些物体会沉到水底。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
形状较大、体积较大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较大,形状较小、体积较小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较小。
实验2:光的传播路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一个透明玻璃容器- 水- 一个激光笔或手电筒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容器装满水。
2. 将激光笔或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到透明玻璃容器中。
3. 观察光线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实验结果光线在水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向水面法线弯曲。
实验结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从光疏介质(如空气)进入光密介质(如水)时,会向法线弯曲。
实验3:电流的通路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了解电流的通路和电灯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 AA电池- 电灯泡- 电线- 电池盒实验步骤1. 将电池盒和电灯泡用电线连接起来。
2. 将电池正极与电灯泡的一端连接,将电池负极与电灯泡的另一端连接。
3. 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结果当电路连接正确时,电灯泡会亮起。
实验结论电流需要一个通路才能流动。
当电路中的电池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电灯泡时,电流就会通过电灯泡,使其发光。
实验4: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了解声音的传播特点。
实验器材- 一个铃铛- 一个空玻璃杯- 水实验步骤1. 将空玻璃杯装满水。
2. 将铃铛放在空玻璃杯的边缘。
四年级下(Xia)册科学知识点第一(Yi)单元《电》●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飘动;冬天梳头发,头发容易打结;干燥的季节用手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干燥的季节脱毛衣(Yi),会发出啪啪声和电火花;阴云密布的天空,常产生雷电……这些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后,会发生互相排斥的现(Xian)象,这是因为(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Ling)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有正电“+”和负电“-”两种。
★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人通常(Chang)感觉不到物体带电的原因:物质同时具有正负两种电荷,由于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不显示带电。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Yi)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可分为(没有触电危(Wei)险)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的电线、插座的电是(220V)交流电。
220 V 以上的电压很不安全,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不能做实验及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来说,低于(36 V)的电压是安全的。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路径。
★通路、断路和短路的区别: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电流从干电池的一端经(铜帽,正极)流出,通过用电器(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1.身体结构与功能
在四年级下册科学中,我们学习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
头部包括头颅和面部,躯干包括颈、胸、腹、腰,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每个部位都担负着特定的功能,如头部是人体的智慧之源,躯干是人体的支撑所在,四肢是人体的活动工具。
2.太阳系与地球
四年级下册科学还学习了太阳系和地球。
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矮行星、卫星、流星组成。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她是我们居住的家园。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运动,自转使白天和黑夜交替,公转使四季更替。
3.动物的生存环境
四年级下册科学还讲解了动物的生存环境。
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如沙漠中的骆驼耐干旱,水中的鱼耐水中生活。
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具有各自的各种特征和特点,如乌龟有坚硬的外壳,企鹅的羽毛密集。
4.植物的生长特性
在四年级下册科学中,我们还了解到植物的生长特性。
植物吸收阳光、水分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养分。
植物有生长和繁殖两大特征,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生长。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归纳,通过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身体结构与功能、太阳系与地球、动物的生存环境、植物的生长特性等内容,希望大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注重实践和探索,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
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
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二、探究过程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观察: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科学知识点一:地球和太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太阳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地球每天都绕着太阳自转,同时也围绕着太阳公转。
太阳光照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让我们有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科学知识点二:天气的变化天气是指一天之内的气象变化。
天气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比如,当天气晴朗时,我们可以出门游玩;而当天气阴雨时,我们需要带雨具或者待在室内。
天气的变化是由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科学知识点三: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
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变成液态,这就是融化;而当温度降低时,水从液态变成固态,这就是冻结。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我们称之为蒸发。
科学知识点四:种子的发芽种子是许多植物的繁殖形式。
当种子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照射,它们就会发芽。
种子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生长出幼苗,然后逐渐成长为大树或者花草。
科学知识点五:电的产生与传输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用于照明、发电和驱动设备等方面。
电的产生主要依靠发电厂,通过燃煤、核能或者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
电能可以通过电线传输到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供我们使用电器设备。
科学知识点六: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呼吸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就像人类一样。
而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还释放出氧气供我们呼吸。
科学知识点七:节约用水与环保水是我们生活中必需的资源,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并节约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掉水龙头、洗菜水重复利用等方式来节约水。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水源,禁止乱倒垃圾和污染水体,做好环保工作。
科学知识点八:回收与分类垃圾垃圾分类和回收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通过分类回收垃圾,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更洁净的生活环境。
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大全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事物间的关系。
在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探索各种有趣的科学知识,从植物、动物到天文、地理,涉及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一同回顾和学习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大全。
一、植物世界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以光合作用为基础,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研究了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繁殖和植物的生长。
通过观察植物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植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生存方式。
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它扎根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茎是植物的支撑和输送器官,它通过内部的维管束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片和其他部位。
叶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器官,它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养分和氧气。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配合,使得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完成各种生存活动。
植物的繁殖是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结构与功能、花的授粉和花的受精过程。
无性繁殖包括植物的萌芽、扦插和分株等方式。
通过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繁衍生息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植物的生长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和生长的周期。
光、水、土壤和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
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植物,使它们茁壮成长。
二、动物世界动物是地球上最为多样化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动物的生存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通过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各种动物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动物的分类是动物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门、纲、目、科和属的分类方式,并通过实例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自然科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 状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性。
4. 动物的分类- 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常见动物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二、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 主要的天气现象(如风、雨、雪)及其成因。
-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3. 太阳系和宇宙- 太阳系的构成,包括太阳和八大行星。
- 宇宙的基本概念,如恒星、星系、黑洞。
三、科学实验和探究1. 实验设计- 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 控制变量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2. 科学探究- 观察、分类、推理和验证的基本方法。
- 实验安全和伦理。
四、科学、技术和社会1. 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新兴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2. 科学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个人和社区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一个概要,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添加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具体的教学要求。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苏教版科学四下期末试卷一、选择题(40分)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叫(D )。
A. 206B. 骨头C. 306 D、骨骼2、下面的描述最为恰当的是(A )A.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B.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关节来实现的。
C.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骨来实现的。
D.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来实现的。
3、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C)含量高的食品。
A. 蛋白质和脂肪B. 钙和脂肪C. 蛋白质和钙D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4、打网球戴护腕是为了(B )A. 增强心肌B. 减少运动创伤机会C. 使肌肉发达D 增强腿部肌肉5、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分别是()A 手骨、头骨、躯干骨、腿脚骨B手臂骨、头骨、躯干骨、腿脚骨C手臂骨、下颌骨、躯干骨、腿脚骨D 手臂骨、头骨、躯干骨、腿骨6、少年儿童经常做广播体操可以锻炼肢体的()A体力B柔韧性C耐力D体力柔韧性耐力7、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A 幼、卵虫、蛹、成虫B 卵、幼虫、蛹、成虫C 蛹、卵幼、虫、成虫D 卵、幼虫、成虫、蛹8、蚕蜕皮的原因是( )。
A、皮太旧了B旧皮阻碍身体长大C、有病菌D、环境改变了9、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
A、变化B、成长C、变态D、一生10、如果想改变摆的快慢,只需调整()即可。
A摆线的长度B摆角的大小C摆锤的重量D风向11、汽车在路面上前行,车轮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的复合运动。
A直线和来回B曲线和来回C曲线和直线D、没有规律12、从学校到少年宫,小红用了12分钟,小刚用了15分钟,小明用了10分钟。
他们的行走速度又慢到快依次是()A、小红、小刚、小明B、小刚、小红、小明、C小明、小红、小刚、13、小明和爸爸坐在同一行驶的火车里,如果以()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A、爸爸B、路旁大树C、运动D静止14、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参照物是()。
A、电梯B、火车C、铅笔盒D、地球15、四年一班同学们在科学课上探究“小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选择正确的序号,完成下列三道题。
他们实验的假设应该是()。
A与轮子多少有关B、与路面好坏有关C、与小车拉力大小有关D、空气阻力有关16、我们知道1牛顿的力约等于()克的力A 、10 B、100 C、1000 D、不能换算17、体操运动员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A、增大摩擦力B、减小摩擦力C、做记号D、美观18、哪一项不能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
()A、热气球升空B、苹果总是落到地面C、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D、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19、在使用测力计前要首先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
A、上端B、下端C、零刻度D、刻度20、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时都能产生力,这样的的力叫()。
A、浮力B、弹力C、电力D、升力二、判断题(40分)1、人体的手骨是由多块骨头组成的。
()2、在睡觉时,我们身体的所有肌肉停止运动。
()3、跳高和举重两项运动锻炼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4、骨骼又硬又结实,不可以生长。
()5、我喜欢的运动是远足,对身体的柔韧性特别有好处,今后我还要羽毛球锻炼。
()6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着的。
()7、物体的运动不仅有速度,而且有方向。
()8、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速度只跟小车的拉力有关。
()9、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10、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1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形式,但不能改变物体形状。
()12、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不会产生摩擦力。
()13、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其伞面的大小有关,和其他没有关系。
()14、橡皮筋、弹簧具有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去掉外力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点,墙壁、石头等也具备这种特点。
()15、磁铁吸回形针是属于重力。
()16、下雪天,在鞋底上绑上一些带子是为了增加摩擦,减少因路滑而导致的摔跤。
()17、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牛顿。
()19、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2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连线题(5分)一切都在运动中节拍器运动的快慢参照物运动的方式速度小车的运动曲线运动摆拉力四、画图题(5分)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几种物体的运动。
(1)风车旋转(2)沿直线走路(3)拍球(4)荡秋千摆动(5)青蛙跳动五、综合题(5分)四年二班的五个小组在研究摆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共设计了5条摆,摆长见下图,请你根据你的经验填空(1)5条摆中摆得最快的是()号摆。
(2)摆得最慢的是()号摆。
(3)比④号摆快的有()。
比④号摆慢的有()。
(4)根据你的结果,你认为摆的快慢与()有关。
六、问答题(5分)25、请你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一、填空题(31分)1.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来感受力的存在。
可以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
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影响的。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头)、(躯干)、(手臂)、(腿脚)四部分构成3.运动实际上是指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4.螺旋桨的运动方式是(直线)运动和(曲线)合在一起的。
溜溜球可看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合一起的运动。
5.蚕一生的形状是变态的,分为四个阶段:(卵)、(蚕)、(蛹)、(蚕蛾)。
6.骨骼具有(支撑)、(运动)、(保护)的作用。
7.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关节)而实现的。
8.蚕最喜欢吃(桑叶)。
9.刚刚生下来的蚕卵是(淡灰)色的,用放大镜观察看起来是扁扁的,有点椭圆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10、人体有(206)块骨头,其中手掌有(27)块骨头组成。
11、(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二.判断题(26分)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2.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3.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
(√)4.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些可以减小摩擦力。
(√)5.物体的形状与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无关。
(×)6.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其伞面的大小有关。
(√)7.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8.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9.增加弹簧上挂的钩码可增加弹簧伸长的长度,要使弹簧伸长得最长,钩码挂得越多越好。
(×)10.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振动。
(×)11. 橡皮筋、弹簧具有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去掉外力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点,墙壁、石头等也具备这种特点。
(√)12.我们可以拉住一样物体,阻碍它向前运动,因此凡是拉力都是阻力。
(×)13.由于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各种摩擦力。
(×)三.选择题(20分)1、下列行为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A搬运货物时在下面垫上圆木B 车胎上加上花纹C运动员在举重前在手上擦白粉D自行车加刹车皮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B )。
A、天平B、弹簧秤C、体温计3.研究过“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这个问题的科学家是( A ) A、英国的牛顿B、中国的张骞C、法国的瓦特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咱性质叫( C )。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A )。
A、弹力B、引力C、弹性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B )。
A、静物B、参照物C、运动方式6、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A )。
A、关节B、骨头C、骨骼7、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C)A、引力B、重力C、阻力8、手上的指纹是(A )摩擦力。
A、增大B、减小C、没有作用9、同学们在玩跳跳球时,是改变它(A )来增加他们弹性的。
A、形状B、体积C、面积四、连线题(13分)1.将办法与目的用线连起来。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增大摩擦力轴承中的小钢珠车胎上的防滑链条流线型的船体减小摩擦力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2.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关节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肩关节膝关节指关节旋转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颌关节屈伸桡尺关节髋关节四、问答题(10分)1.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三种,一是直线运动,如拉锯;二是曲线运动如水车转动;三是复合运动如易拉罐的滚动。
2、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答:经常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1)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2)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3)使人肌肉发达且收缩率强,体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