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 格式:ppt
- 大小:991.50 KB
- 文档页数: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材分析:人的一生要吃掉大量的食物,吃无毒、无害的食物是健康饮食的基本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被用于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加工,环境的污染也影响到食品的安全。
因此,食品是否安全、是否被污染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所以,有必要帮助学生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的常识。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1、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
2、调查加工食品是否安全,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加工食品。
3、认识天然食品是否一定安全。
4、学习食品安全常识。
学情分析:改革开放,市场繁荣,各种食品应有尽有,丰富了我们的饮食。
现在的小学生又都比较喜欢加工食品,同时对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缺少了解。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调查加工食品中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饮食的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调查加工食品中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了解安全饮食的常识。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准备些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标签。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1—2个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成分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先来开一个食品博览会,然后把我们对食品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要知道到底吃什么,怎样吃才安全。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对整节课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二)开一个食品博览会1、小组准备博览会。
2、举办食品博览会。
小组同学互相参观带来的实物标本,了解食物的味道、色彩及配料情况。
3、师生交流活动。
(1)分类:这些食物中哪些是加工食品,哪些是天然食品?(2)讨论:食品中诱人的色彩是什么?你知道关于色素的问题吗?(3)小结:食品中添加人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但多吃了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4.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并了解人工色素及其他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从而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过程与方法:学会如何选择食物,并学会安全饮食的常识,初步建立科学生活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我们的食物安全吗?这是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从而提高安全系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谈话:今天你们吃饭了吗?都吃了什么吗?平时都爱吃什么小食品?水果,爱喝什么饮料?学生充分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食物按照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分类分两行书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一行食品有什么特点?那这一行又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呢?学生发现特点并进行分类。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把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概念说一说。
并板书:天然食品加工食品(出示课件: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概念)你还知道那些也是天然食品,加工食品还有什么?活动2【讲授】二、探究加工食品是否安全1、了解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1)、讨论:我这里准备了两种饮料,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2)、追问:这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学生可能回答糖、色素)食品中添加使用色素有什么作用呢?师小结:色素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进去的。
其实为了改变食物的颜色、外观和形状,我们会往食物中添加一些物质,添加的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食品添加剂。
2、了解食品添加剂(1)、出了色素,你还知道别的食品添加剂吗?(课件出示食品添加剂的种类)(2)、这些添加剂对人物有什么益处和害处呢?(课件出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3)、小组合作:调查食品中都含有哪些添加剂。
(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发放的食品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合作完成调查表)(4)、小组交流展示调查结果,并讨论: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活动3【活动】探究天然食品是否安全1、讨论:是不是天然食品都安全呢?2、你见过或知道哪些天然食品也不安全呢?(教师利用课件补充学生的认识)小结:人每天都要吃东西,可是像垃圾猪、污染的鱼、有残留农药的蔬菜等不安全的天然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出现,它们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课题: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48----50页。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天然食品。
能够识别常见食品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天然食品。
2、知道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有损健康。
3、能够识别加工食品包装袋上添加剂的安全范围标志。
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教师:1、课件制作;2、学生食物收放盒;3、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谈话式导入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可见食物对我们多么重要,同学们,你吃过哪些食物?学生说吃过的食物。
师:同学们吃过各种各样的食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我们的食物。
(板书:我们的食物)二、合作式探究(一)学会识别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
1、师:课前每个同学都带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现在根据要求,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
根据什么标准呢?就根据该食物有没有被加工。
2、小组活动,学生分类。
3、请小组汇报,集体核对分类方法。
引出并板书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追问:你知道什么是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吗?4、课件出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的概念。
学生齐读后:说说天然食品有哪些。
(二)探究加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天然食品收起来,桌上只留下加工食品。
(学生收天然食品)1、师:你们喜不喜欢吃这些加工食品呀?(喜欢)它里面到底有什么诱人的东西,喜欢它的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为:色、香、味。
小结:刚才同学说的颜色好看其实就是指我们加工食品里面的?(色素)香味就是里面的?(香料)包括味道独特都是加工食品里面的添加剂。
其中有一种添加剂能让我们的食物保存的时间更长,你知道是什么吗?(防腐剂)2、师:你们想知道我们桌上的加工食品内是否含有色素、香料、防腐剂吗?(想)通过课前的调查,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加工食品的安全性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方面:①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去超市调查、查阅书刊等途径,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科学资料的能力;③通过分析收集的资料,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吃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使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②通过学习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食品安全有关的问题的讨论与活动;③在收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④增强安全饮食的意识,关心食品安全问题。
⑤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科学知识方面:①通过教学,了解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②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③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怎样吃才安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吃得安全。
教学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教学准备1)各种膨化食品、饮料等的包装纸(印有配料表)2)搜索有关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相关资料、网页为学生提供知识来源3)调查记录表1份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可以到超市去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加工食品里添加了什么”。
查有关“食品添加剂利弊、绿色食品”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一)区分天然食品、加工食品1、你们平时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2、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成两大类: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
你知道哪些是天然食品吗?(生举例)3、(PPT示图)天然食品——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
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4、这些是天然食品吗?(示图加工食品)5、PPT图文:加工食品——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二)引入课题1、你是否想过我们所吃的食物安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调查研究“加工食品的安全性”(揭示课题)二、发现问题————调查统计食品添加剂(一)、观察配料表,找出各类食品添加剂(过渡)、加工食品安全不安全,关键因素是什么?(食品添加剂)1、小组交流:请仔细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配料表,找一找有哪些食品添加剂?2、反馈:食品添加剂有色素、香料、防腐剂、甜味剂、膨松剂、乳化剂等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共几课时 2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调查加工食品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了解安全饮食的常识,知道通过调查可以分析事情。
3.知道怎样吃食物才安全。
4.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5.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教学资源准备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标签。
搜集关于不安全食品的资料。
每人准备1—2个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成分说明。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讨论新鲜食品是否安全。
1.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意识到污染使新鲜食品不安全。
3.讨论生活中有哪些污染?4.汇报交流二、讨论怎样吃才安全1.举例。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1.提问:新鲜的肉、蛋、粮食、蔬菜等安全吗?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垃圾猪的饲养、偷卖中毒鱼等。
3.组织学生就表演进行更深刻、更激烈的讨论。
1.小结并提问: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个大问题,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在食品添加了化学药剂,你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2.面对这么多不安全食品,我们应该怎么办?点或提出好的建议。
(1)学生展示资料:如何辨别安全食物。
(2)模拟购物,辨别食物。
(3)购物时要注意什么? (4)买回来的食品怎么处理。
三、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的《我们的食物安全吗》2.制作科学小报。
(1)出示资料:社会上一些人想法过激,他们对食物的现状非常担忧。
(2)出示资料:政府部门对食物安全加强管理。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 : 空气1 、空气具有 ( 占据空间 ) 、 ( 有质量 ) 、 ( 有流动性 ) 、 ( 可以被压缩 ) 等性质 。
2 、被压缩的空气叫 ( 压缩空气 )。
压缩空气有 ( 弹性 )。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调查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科学知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利弊,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安全饮食的意识,关心食物安全问题。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对食品的污染、保障食物的食用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意识到安全使用食物的重要性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学情分析: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四课《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本单元是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分析自己生活中食物的食用、搭配、在人体内的消化及食用安全,了解到身体科学的基本知识。
颜色鲜艳;食用色素可使加工的食品看起来漂亮诱人;防腐剂可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长期食用能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食品添加剂在允许用量内被认为是安全的,然而孩子们往往被它们诱人的色彩、浓郁的香味吸引而吃得过多,长此以往,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三无”产品和未经检疫的食品仍屡禁不绝。
孩子们经常在学校周边买一些垃圾食品,为唤起孩子们的安全饮食意识,杜绝一切垃圾食品!三、教学过程:教学用具:食物包装袋、多媒体一、导入新课(师):民以食为天,随着时代在进步我们周围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这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一定是健康安全的吗?(生:不是)今天的科学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食物的安全。
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食物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A.师:看课件对这些食物进行分类,你知道哪些是天然食品?哪些是加工食品?学生回答:略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对,这些食品是人工加工的,方便人们长期保存,叫“加工食品”;而这些食品是未加工,或经过初级加工的叫“天然食品”B探究加工食品1、认识色素(1)师提问:加工食品安全吗?我们先通过小实验来探究。
品尝胡萝卜汁和橙汁,观察舌头上颜色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2)很多加工食品首先吸引我们的是诱人的色彩,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诱人的颜色吗?(3)讲述:制备或烹调食物时所添加的对健康无害的色素,主要是用来增加食物的美观,促进食欲。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共几课时 2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调查加工食品色素等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了解安全饮食的常识,知道通过调查可以分析事情。
3.知道怎样吃食物才安全。
4.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5.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教学资源准备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标签。
搜集关于不安全食品的资料。
每人准备1—2个食品包装袋及饮料瓶上的成分说明。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讨论新鲜食品是否安全。
1.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意识到污染使新鲜食品不安全。
3.讨论生活中有哪些污染?4.汇报交流二、讨论怎样吃才安全1.举例。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好的建议。
1.提问:新鲜的肉、蛋、粮食、蔬菜等安全吗?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垃圾猪的饲养、偷卖中毒鱼等。
3.组织学生就表演进行更深刻、更激烈的讨论。
1.小结并提问: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个大问题,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在食品添加了化学药剂,你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2.面对这么多不安全食品,我们应该怎么办?(1)出示资料:社会上一些人想(1)学生展示资料:如何辨别安全食物。
(2)模拟购物,辨别食物。
(3)购物时要注意什么? (4)买回来的食品怎么处理。
三、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的《我们的食物安全吗》2.制作科学小报。
法过激,他们对食物的现状非常担忧。
(2)出示资料:政府部门对食物安全加强管理。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天然食品。
2.知道食品添加剂的利弊,了解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有损健康,能够识别加工食品包装袋上添加剂种类。
3.认识食品安全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
知道怎样做到安全饮食。
【教学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教学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老师手里拿了包什么?(薯片)喜欢吃吗?各种各样的食物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零食只是我们众多食物的一种,可是,你们在吃食物的时候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吗?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二、加工食品的安全(一)通过对比,了解天然食品与加工食品1.分别出示猪肉和火腿肠(课件)问:两种食品有什么不同?(天然的和加工过的)。
2.出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定义。
(板书:天然食品加工食品)3.出示食品,让学生进行分类。
(二)了解加工食品的添加成分1.出示果冻,介绍色素。
2.观察食品包装袋,找一找上面有哪些信息,填入表中。
3.了解添加剂的种类。
4.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配料表,并把添加剂一一找出来,小组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并由小组长汇报。
三、天然食品的安全1.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能够知道一些加工食品中,会有一些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称作“添加剂”(板书)。
那么对于天然食品的安全是不是就不用那么担心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
2.这些天然食品安全吗?(不安全)为什么?(被污染)3.为了使我们吃的安全,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四、小结通过本科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吃的学问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科学探究:根据需要多渠道查阅资料。
科学知识: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调查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利弊,知道安全饮食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安全饮食的意识,关心食品安全问题。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学习成果:1.能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2.能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3.认识到天然食品业存在安全问题4.学会安全饮食的常识教学材料:常见食品的挂图、色彩鲜艳的小食品和饮料、食品包装袋、果汁瓶上成分说明教学步骤:集中话题1.我们常吃的食物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食品,一类是加工食品,你知道这些食品中哪些是天然食品哪些是加工食品吗?2.你是怎么来区分的?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引出食品安全的话题探索和调查1.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通常吃的这些加工食品安全吗?2.你知道这些食品和饮料中漂亮的颜色是什么吗?3.下面请同学们来调查一下,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来。
4.出示一些天然食品的图片,然后请同学说说这些天然食品安全吗?为什么?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反思和解释1.分析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加工食品?2.什么样的天然食物才安全?3.怎样吃才安全?。
《我们的食品安全吗》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4单《吃的学问》第4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区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并了解人工色素及其他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从而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过程与方法:学会如何选择食物,并学会安全饮食的常识,初步建立科学生活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师深入添加剂商店调查研究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特别注意配料表里添加剂信息。
了解其中一种添加剂。
收集安全饮食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这几天你吃了哪些食物?看,我们每天要吃许多不同种类的食物,所以有句话说民以食为天,同意吗?还有一句话叫食以安为先。
安全的安,先后的先,怎么理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食品安全的课(板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一)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食品(实物)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食品有何不同?(分别出示橙子和果粒橙饮料)————(由此引出天然的和加工的?)2、(出示一组食品的图片,让学生区分哪些是天然的食品,哪些是加工的食品?)师:老师这儿还有一组食品,请同学们以刚才的标准分类。
3、学生按天然的和加工过的进行分类,并汇报。
4、师:这两组食物在加工方法上有差异。
像左边这组未加工或只经过简单加工,里面不含有其他物质的食品,我们把它们称为“天然食品”;(板书天然食品)而右边这组却经过了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并且添加了某些物质。
像这类食品,我们称为“加工食品”。
(板书加工食品)5、(1)思考:“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有什么不同?(PPT出示文字资料同学自行阅读)(2)师启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加工食品安全吗?”并组织学生讨论。
(3)引导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二)探究加工食品的安全性1、了解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1)我们要具体以几种加工食品为例子展开调查研究。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分析:人的一生要吃掉大量食物,吃无毒、无害食物是健康饮食的基本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被用于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加工,环境的污染也影响食品安全。
因此食品是否安全,是否被污染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学习了食物的营养、合理搭配、消化器官的保健之后,有必要帮助学生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的常识。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部分,第一课时我们学习前两部分:1、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学习给食物分类的另一种方法。
食物除了可按其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分类外,还可以根据生产方式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两大类,为了长期保存,便于食用,人工加工的食品叫加工食品,从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食物叫天然食品。
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的主要区别,培养分类能力,引导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调查加工食品是否安全,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加工食品,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三层:(1)、认识加工食品中的色素,知道加工食品中除食物还加入了其他的成分,加工食品中添加色素,可使食品外观漂亮,更加诱人,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引导学生认识色素是一种添加剂,初步了解区分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的简易方法。
(2)调查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了解他们中作用与危害,让学生经历“调查食物—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这样一个科学调查研究的过程(3)、用食品添加剂的知识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饮食是否健康,自觉改变对加工食品的喜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分辨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
2、知道食品中的人造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过量对我们的健康有害的。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课件展示,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由加工食品引出常常使用食品添加剂。
利用课间介绍添加剂的种类,以及过量使用添加剂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饮食的安全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加工食品里的添加剂,初步掌握这些分析方法。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天然食品。
2.知道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有损健康。
过程与方法:3.能够识别常见食品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天然食品。
4.能够识别加工食品包装袋上添加剂的安全范围标志。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5.意识到安全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6.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教学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
教学准备:学生:1调查集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
教师:1 .收集各类食品。
2.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关于食物,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按营养成分分:淀粉类物质、蛋白质类物质……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按食物的生产方式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师:了解了这种新的分类方法之后,请同学们按食物的生产方式给这些食物分分类?(生动手分类,找一个组汇报。
)师:这些食物中,你最喜欢吃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自由谈)师:同学们都非常诚实。
老师还想问一下:在选择吃这些食物时,你最关心食物的什么?生回答: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师揭题:同学们的想法和老师一样。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食物中的添加剂1.认识色素。
师:(出示饮料)你知道这瓶饮料中的漂亮颜色是什么?(生回答:色素)师:色素是加工食品中的一种常用添加剂。
关于色素,你搜集到哪些知识?2.生汇报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可能有)(1)色素分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
天然色素按其来源又分三类:植物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花青素等;动物色素,如血红素、胭脂虫红等,微生物色素,如红曲色素、核黄素等。
(2)色素的危害:人造色素多数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的,它们不但无营养价值,而且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3.那既然长期食用人造色素有危害,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辨别我们吃的食物中的颜色是天然色素还是人造色素呢?生回答:区分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的方法:品尝法:品尝后,如果舌头上留有很明显的颜色,就是人工色素。
小学科学4我们的食品安全吗(教案)我们的食品安全吗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饮食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食品安全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例如:“你们平时吃的零食都有哪些?”“你们知道食品安全吗?”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食品的来源、质量、营养和卫生等方面。
可以结合食品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Step 3: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平时饮食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一些典型的食品安全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过期食品的风险、食品残留物的危害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Step 4:食品安全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原则、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和实际食品样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Step 5:饮食健康习惯培养(1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食物、减少高糖高盐食品的摄入等。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介绍一些健康美味的食谱,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Step 6:综合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设计综合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案例可以涉及学生常见的饮食场景,例如选择午餐时如何判断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正确购买蔬菜水果等。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天然食品。
能够识别常见食品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天然食品。
2、知道食品中的人造食用色素。
食品添加剂过量及微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是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害的。
3、能够识别加工食品包装袋上添加剂的安全范围标志。
了解怎样吃食物才安全。
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配料表了解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的区别;通过对常见食物的分类巩固认识2、通过调查加工食品是否安全,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加工食品3、结合环境污染和食物腐败变质的常见现象指导学生认识天然食品是否安全4、学习食品安全常识,指导学生健康饮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安全饮食的意识,关心食物安全问题。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难点: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
教学准备:鲜榨橙汁芬达饮料食品包装袋食物分类名称磁铁透明一次性水杯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记录单(奖品)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有一杯是鲜榨橙汁,一杯是橙子味芬达饮料,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食品图片,想请大家帮忙分一分,并在一分钟内完成实验记录单第一项。
3.展示:时间到!你们说,我来贴。
板书:食品图片4.提问:同学们看黑板,结合图片,想一想,什么样的食品叫天然食品?什么样的食品叫加工食品?板书:天然食品加工食品5.小结:我们发现鲜榨橙汁只有鲜橙和水,没有添加其他的东西;像鲜橙汁这样的食品未经过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叫天然食品。
像芬达这样由工厂制造生产,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叫加工食品。
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
6.出示课题:这么多诱人的食品,这些食物安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二、认识加工食品1.互动: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谁愿意上台来?2.讲解:你们两位同学对着大家,这位同学含住不喝杯中物质,另一位含住不喝杯中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