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
- 格式:docx
- 大小:17.82 KB
- 文档页数:4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曾国藩名言语录篇1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曾国藩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曾国藩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25、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格被后人誉为“忠良之士”、“忠良曾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典语录,给后人启迪与指引。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曾国藩经典语录: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认为一个人首先需要自律,才能有能力管理家庭、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曾国藩提倡读书学习,认为广泛的知识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才华,使其在写作创作时能够获得灵感。
3. 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曾国藩倡导诚信为处世准则,认为只有真诚待人、守信用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
4. 克己复礼,敬天怀人:曾国藩主张自律自强,强调恪守礼仪,尊重天命,尊重他人,推崇“敬天怀人”的胸怀。
5. 为政不在多令旨,而在行率令行:曾国藩强调领导者的行为对下属的影响,认为领导者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推动工作。
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主张海纳百川,接纳不同意见和文化,相互包容,共同进步,才能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7.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曾国藩认为,只有尊重和爱护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在精到神通:曾国藩主张脚踏实地地向前,循序渐进地学习,追求博学多才,使自己能够具备高深的智慧和见识。
以上是一些曾国藩的经典语录,这些语录蕴含着他的深邃思想和哲学智慧,对于当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秉持这些价值观,成就更为美好的人生。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1、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2、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4、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8、心要安定,气要安定,神要安定,体要安定。
9、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
——《曾国藩书信》。
10、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
——《曾国藩书信》。
11、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
——《曾国藩书信》。
12、凡兵勇与百姓交涉者,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获名誉者在此,望阁下实心行之,幸勿视为老生常谈也。
——《曾国藩书信》。
13、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
——《曾国藩书信》。
14、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
——《曾国藩书信》。
15、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曾国藩书信》。
16、我不越境,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
稳守稳打,彼(敌)自意兴索然。
——《曾国藩书信》。
1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家书》18、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
——《曾国藩家书》19、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家书》20、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家书》21、风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曾国藩家书》22、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经典语录曾国藩经典语录11、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
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
----曾国藩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3、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曾国藩4、曾国藩是清代得名臣,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来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
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还给自己订了十二条规则。
5、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7、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
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
曾国藩8、行事常思退一步。
——曾国藩语录9、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
——曾国藩10、曾国藩是清代名臣,他把恒心当做习惯。
习惯使他博闻强识,习惯让他学富五车,习惯成就了他文人武侯的封号。
它是一颗星,映的.今晚也群星璀璨。
11、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12、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
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1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1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5、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
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经典语录21、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2、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曾国藩经典语录【30句】在风起云涌的中国近代史中,有一个奇人:他的一生失意过,读书识理过,弄文舞墨过,建功立业过,行权运势过,吃喝玩乐过,叱咤风云过,晚年又能功成身退,善始善终,实现中国人眼中的理想圆满人生。
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的曾国藩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与借鉴。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4.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8.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4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15.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6.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1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18.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1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2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21.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40句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
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
涉世甚艰,畜德宜豫。
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3、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4、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5、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6、清、勤、慎,为居官三鉴。
——《曾国藩书信》。
7、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
——《曾国藩书信》。
8、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曾国藩家书》9、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
——《曾国藩家书》10、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曾国藩家书》11、余所见将才杰出者极少,但有志气,即可予以美名而奖成之。
——《曾国藩家书》12、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
——《曾国藩家书》13、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曾国藩家书》。
14、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曾国藩1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曾国藩16、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曾国藩17、人以气为主。
——曾国藩18、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曾国藩19、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
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2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21、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曾国藩22、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
——曾国藩23、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名言名句,经典语录1、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3、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4、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故《说文》"君"字"后"字从口,言在上位者出口号令,足以服众也。
——《曾国藩书信》。
5、国家名器,不可滥予。
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曾国藩书信》。
6、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
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曾国藩书信》。
7、英才乃制胜之本。
——《曾国藩书信》。
8、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尤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曾国藩书信》。
9、军行战胜,尤须坚明约束,无令骚扰地方。
——《曾国藩书信》。
10、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书信》。
1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曾国藩家书》12、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
——《曾国藩家书》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书》14、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
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曾国藩家书》15、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
——《曾国藩家书》。
16、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曾国藩日记》。
17、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曾国藩日记》。
18、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曾国落日记》。
19、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
——《曾国藩日记》。
20、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曾国藩。
曾国藩格言语录大全(通用80句)1、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4、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7、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8、一旦焦躁,则好心绪必定减少,办事则必不能妥善。
9、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10、君子不依恃千万人的阿谀颂扬,而畏惧一二个有识者的暗自讥笑。
11、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2、位愈高则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则责之者多,恕之者少。
——《曾国藩书信》。
13、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4、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
——《曾国藩书信》。
15、凡在行间,人人讲求将略,讲求品行,并讲求学术。
——《曾国藩书信》。
16、但很战浪追,为我军向来大弊。
此次必须谋定后战,切不可蛮攻蛮打,徒伤士卒。
——《曾国藩书信》。
17、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
——《曾国藩家书》18、心以收剑而细,气以收敛而静。
——《曾国藩家书》19、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
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
——《曾国藩家书》20、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21、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曾国藩家书》22、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曾国藩经典语录曾国藩经典语录11、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曾国藩2、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3、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4、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5、诸弟读书不可不多。
用功不可不勤,故不可时时为科弟仕宦起见。
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字。
天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
礼义之旗帜也。
引自《曾国藩家书》P6、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7、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8、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9、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曾国藩10、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曾国藩11、俭以养廉,直而能忍。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12、忿怒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13、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
曾国藩1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5、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16、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1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18、爱民乃行军第一义。
——曾国藩19、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
——曾国藩20、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
曾国藩21、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2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23、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曾国藩名⾔,曾国藩语录【140条】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学家、政治家,他说的话也有举⾜轻重的地位。
以下是店铺作⽂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曾国藩名⾔140条》,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哦!曾国藩 1. 第⼀要有志,第⼆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 尽⼈事以听天,吾唯⽇⽇谨慎⽽已。
3. 须有宁拙⽏巧之意,⽽后可以持久。
4. ⽶已成饭,⽊已成⾈,只好听之⽽已。
5. ⼈之处于患难,只有⼀个处置。
尽⼈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义。
7. 禁⼤⾔以务实。
8. 学⽽废者,不若不学⽽废者。
学⽽废者恃学⽽有骄,骄必辱。
不学⽽废者愧⼰⽽⾃卑,卑则全勇多于⼈谓之暴,才多于⼈谓之妖。
9. 省事是清⼼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1. 智慧愈苦⽽愈明。
12. 常常提其朝⽓为要。
13.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得者,其得易失。
14. 以爱妻⼦之⼼事亲,则⽆往⽽不孝。
以责⼈之⼼责⼰,则寡过。
以恕⼰之⼼恕⼈,则全交。
15. 轻财⾜以聚⼈,律⼰⾜以服⼈,量宽⾜以得⼈,⾝先⾜以率⼈。
16. 惟正⼰可以化⼈,惟尽⼰可以服⼈。
17. 遇诡诈⼈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以⾄诚待之,彼术⾃穷。
18.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意不如平⼼。
19.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可⼤可久者也。
20. 不可轻率评讥古⼈。
21. 放开⼿,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2. ⾃其外者学之⽽得于内者谓之明,⾃其内者得之⽽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也。
23.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之贵,⼒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4. ⽆好⼩利。
25. 今⽇所说之话,明⽇勿因⼩利害⽽变。
26. 三乐:读书声出⾦⽯,飘飘意远,⼀乐也;宏奖⼈才,诱⼈⽇进,⼆乐也;勤劳⽽后憩息,三乐也。
27. 三寡:寡⾔养⽓,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8.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29.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声⽆臭,既要精当,⼜要简捷。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句子大全、说说大全、标语大全、口号大全、心语大全、经典语录、名人名言、个性签名、祝福语、幽默笑话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ntences, sayings, slogans, slogans, heart words, classic quotations, famous quotes, personalized signatures, blessings, humorous joke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1、不轻进,不轻退。
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精选175句)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精选175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
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11、甘苦自得。
2、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3、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4、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8、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9、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0、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3、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4、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1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6、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7、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18、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9、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20、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1、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2、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3、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5、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2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9、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
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语录
[标签:栏目] ,曾国藩语录
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
静在心,不在境。
4、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7、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8、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9、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0、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1、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2、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3、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
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
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14、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5、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1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0、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
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3、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4、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5、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6、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8、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29、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3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3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2、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33、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4、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3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9、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40、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1、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42、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
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4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44、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45、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46、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7、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48、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9、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50、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5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52、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53、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54、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
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5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56、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57、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58、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5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6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61、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6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63、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
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
涉
世甚艰,畜德宜豫。
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64、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6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66、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67、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68、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6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70、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7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7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73、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
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74、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
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75、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76、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77、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78、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7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80、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8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