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39
关于电的科学常识一、电的起源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一位叫作塔利斯的人。
他在发现琥珀经过摩擦后具有吸引小物体的特性后,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电”,这也是电这个词的来源。
二、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物质的属性,是物质中带有电荷的粒子的运动形式。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正电荷的单位是正库仑(C),负电荷的单位是负库仑(C)。
三、电的流动电的流动是指带电粒子在导体中的运动。
当导体两端施加电压差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四、电的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能够自由传导电流的物质,如金属、液体和等离子体等。
而绝缘体则是不能自由传导电流的物质,如橡胶、塑料和玻璃等。
五、电路和电路图电路是指由导体、电源和电器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路图是一种用符号表示电路中各元件连接关系的图形表示方法。
六、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是电子在电路中移动的动力源。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是电子在电路中流动的电荷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七、直流电和交流电直流电是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流,如电池产生的电流。
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如家庭用电的电流。
八、电能和功率电能是指电流在电路中传输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是电流乘以电压乘以时间。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提供的能量,是电能的变化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九、安全用电常识1. 安装电路时应遵循国家规范和标准,合理布线,使用优质材料。
2. 家庭用电时应注意插头的接触良好,避免使用破损的插座和电线。
3. 使用电器时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超负荷使用和长时间使用。
4. 雨天或潮湿环境下应避免触摸电器设备。
5. 发现电线老化、电路故障或电器漏电等情况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生活中的电学知识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势等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无处不在,从电灯的亮起到手机的充电,都离不开电学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些与电学相关的生活常识。
一、电流和电压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是电荷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通常用电流表来测量。
电压是指电流流动的推动力,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通常用万用表来测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电流和电压常常被用来描述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例如,家用电路中的电压通常为220V,这是为了满足大多数家用电器的工作需求。
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器的功率和电阻。
当我们使用电热器时,电流较大,因为电热器的功率较高。
而使用手机充电时,电流较小,因为手机充电器的功率较低。
二、电阻和导体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是导体内部的电子碰撞和摩擦产生的能量损耗。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通常用电阻表来测量。
导体是指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例如金属、水和人体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阻和导体的概念经常被应用在电路和电器中。
例如,家用电路中的电线通常采用铜质导体,因为铜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具有较低的电阻。
而电热器的电阻丝通常采用镍铬合金制成,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电阻,能够产生大量的热能。
三、电容和电感电容是指导体存储电荷的能力,是单位电压下的存储电荷量。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通常用电容表来测量。
电感是指导体对电流变化的反应能力,是电流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通常用电感表来测量。
电容和电感常常被应用在电路和电子设备中。
例如,电容器可以用来储存电荷,当电容器充满电荷时,可以释放出电能。
而电感线圈可以用来产生磁场,当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四、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内的电荷受到磁场作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电磁感应的原理被应用在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中。
例如,汽车发电机通过转动磁场和线圈产生电流,为车辆提供电能。
电学基本常识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2.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4.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发生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制叫电源.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直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导电.7.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接通的电路电通路;断开的电路电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8.电流强度等于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I"表示电流,"Q"表示电量,"t"表示时间,则I=.1安=1库/秒.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9.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0.6安和0~3安;接0~0.6安时每大格为0.2安,每小格为0.02安;接0~3安时每大格为1安,每小格为0.1安.10.电流表使用时: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1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用“V”表示.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每个也是1.5伏,铅蓄电池每个2伏,家庭电路电压为220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超过36伏.12.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伏和0~15伏;接0~3伏时每大格为1伏,每小格为0.1伏;接0~15伏时每大格为5伏,每小格为0.5伏.13.电压表使用时: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14.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是“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千欧(kΩ)=1000欧(Ω).15.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16.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是:I=.17.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公式是W=UIt.电功的单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时=3.6×106焦,“度”也是电功的单位.18.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公式是P=UI.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PZ220V100W"表示的是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19.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结论叫焦耳定律.公式是Q=I2Rt.热量的单位是“焦”.电热器是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如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20.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零线是接地的.测量家庭电路中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电能表.它的单位是“度”.21.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达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更换保险丝时,应选用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的保险丝.绝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22.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插座分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23.测电笔的使用是: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24.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特别要警惕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应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工常识及口诀电气工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电工作为电气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每一个从事这个领域的人来说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电工常识。
在电工工作中,运用一些口诀能更好地帮助记忆和理解。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介绍电工常识及口诀。
一、电压、电流、电阻电压是指电荷在两点之间的势能差,用“V”来表示。
用Ohm定律可以计算电信系统的电流分布和电阻分布。
它分别表示为I和R。
二、直流电和交流电直流电和交流电是电力传输中最重要的两种电力方式。
直流电是一种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一般来自电池或发电机。
交流电则是一种电流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常见的就是那些来自电源插座的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电工工具时必须要了解电流的类型,以便选择正确的工具。
三、电工安全在电工工作中,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以下是关于电工安全的一些口诀: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电路负荷不过大,安全措施不放松。
3. 请使用合格的电工工具,防止漏电或触电问题出现。
4. 拆卸电器时,要先将电源切断,以便安全操作。
5. 遇电器漏电时,要紧急断电。
四、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工业中最关键的部分,熟知电子元件的用途和特性十分重要。
以下是几个用于电子元器件学习的口诀:1. 电阻、电容、电感是三大元件。
2. 相位、容量、电流,不可忘记。
3. 伏特定律、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学习电子元件必备知识。
通过对电工常识及口诀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工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电工工具和方法,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常用电子元器件及使用常识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用途广泛,涵盖了电源、传感器、模拟器件、数字器件等多个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其使用常识。
1. 电源模块:电子产品通常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电源模块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
常见的电源模块有稳压二极管(Zener diode)、稳压管(Voltage regulator)、开关电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等。
2. 传感器:传感器可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常用于测量温度、光强、压力、湿度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Thermistor)、光敏电阻(Photoresistor)、压力传感器(Pressure sensor)等。
3. 模拟器件:模拟器件可以处理模拟信号,常用于放大、滤波、调节信号等。
常见的模拟器件有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二极管(Diode)、三极管(Transistor)等。
4. 数字器件:数字器件用于处理数字信号,常用于逻辑运算、计数、存储等。
常见的数字器件包括逻辑门(Logic gate)、触发器(Flip-flop)、计数器(Counter)等。
5. 存储器件:存储器件用于存储数据,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
常见的存储器件有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闪存(Flash memory)等。
6. 开关器件:开关器件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常见的开关器件有继电器(Relay)、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双极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等。
7. 接口器件:接口器件用于连接电路之间的信号传递和数据交流。
常见的接口器件有USB接口、串行通信接口(UART)、并行通信接口(Parallel interface)等。
电子电工安全用电常识电子电工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电力的危险性,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必须非常小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子电工安全用电常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1. 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安全用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正确使用电源设备可以防止电火灾的发生。
其次,安全用电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损坏。
最重要的是,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可以预防触电事故,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a) 检查电源设备:在使用电器之前,务必检查设备的线缆、插头和插座是否损坏。
如果有任何损坏,请及时更换。
此外,还要确保电源设备的接地线是良好连接的。
b) 不重负荷运行:电源设备都有额定功率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使用设备可能导致过载。
因此,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要遵循设备的额定功率来避免设备过载。
c) 建立短路保护:合理建立短路保护装置可以预防短路事故。
例如,使用电闸和熔断器可以在电流过大时切断电源,防止电火灾的发生。
d) 定期维护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可以确保它们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于长期未使用的设备,也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安全。
3. 高压电源的安全用电a) 对于高压电源设备,应特别小心。
在操作这类设备之前,可以戴上绝缘手套和鞋子以防止触电。
b) 在开机前,应先将电源设备置于关机状态,并检查设备的接地线是否完好连接。
c) 在高压实验时,要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任何危险行为,例如触摸高压电源部件或非法连接电路等。
4. 避免电源设备的错误操作a) 不要随意拆卸电源设备的外壳,以免触电或损坏设备内部元件。
b) 遵循电源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步骤,确保每个步骤都正确执行。
c) 不要在潮湿或多尘的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以防止短路或电器故障。
5. 学习使用电器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应该学习一些使用电器的基本知识。
可以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课程,以便了解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电子产品的使用小常识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娱乐休闲时,我们总是需要依靠电子产品来完成一些事情。
但是,使用电子产品也需要注意一些小常识,以确保使用安全和效率。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电子产品使用的小技巧。
1.手机使用小常识现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对我们的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有关手机使用的小常识:1.1.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眼睛、颈部和手腕等部位造成伤害。
因此,建议您在使用手机时做一些适当的休息动作,如盯着远处看几分钟等。
1.2.勿在低电量状态下使用手机在低电量状态下使用相对危险,因为电量过低可能会导致爆炸等安全问题。
因此,在使用手机前请先确保电量充足。
1.3.选择好质量的充电器虽然手机充电器价格不高,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请不要购买便宜的、不知名的充电器。
选购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以确保安全。
2. 笔记本电脑使用小常识笔记本电脑轻薄便携,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但是,使用笔记本电脑也需要谨慎,防止电脑过热、电池故障等损坏。
以下是一些有关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小常识。
2.1. 不要在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在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可以放松身心,但不幸的是,这也是因电脑过热而造成的又一个原因。
防止过热,还是建议您使用专门的电脑桌或支架。
2.2. 避免在电脑上放置重物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长时间放置书籍等重物会给屏幕造成很大的压力。
所以,建议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3. 充满电后尽量弃用电池电脑电池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使用时间、使用环境等。
因此,在电脑充满电后建议关闭电源,使用电源线供电。
这样可以大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智能家居使用小常识现在,智能家居越来越普及,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使用智能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以下是一些有关智能家居的使用小常识。
3.1. 安装智能产品时避免临近水源智能插头、智能家居控制器等都需要插在电源插座上,而电源插座通常会建在卫生间或厨房附近。
电学常识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电流、电压和电阻1. 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中电荷的数量和速度有关。
2.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是电流的推动力,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压是电压源提供给电路的能量,使得电荷在导体中形成电流。
3.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即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电压降,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是导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函数,还与温度有关。
二、电路基本定律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I=U/R。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描述闭合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的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示电流在节点处相互之和等于零,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表示闭合电路中沿不同路径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3.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和高斯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统一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理论,是现代电学的基础。
三、电路基本元件1.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消耗电能,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特殊电阻。
2. 电容:电容是可以存储电荷和能量的元件,用来储存电压和释放电能。
电容具有充放电的特性,能够实现信号的滤波和延时。
3. 电感:电感是能够产生磁场并储存能量的元件,用来储存电流和释放电能。
电感具有阻碍变化电流的特性,能够实现信号的滤波和稳压。
4. 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流输出的元件,用来为电路提供能量。
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和脉冲电源。
四、电路分析方法1.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的方式,电流经过每个元件都相同;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并联连接的方式,电压相同、电流不同。
电子厂常识一、色环电阻瓣认:(一)先定好第三位,浅色为尾。
(二)看数值范围:由第三位确定。
金黑棕欧,红橙黄K,绿蓝M。
(三)分近似值:橙与黄(橙带鲜),绿与蓝(有65无65),灰与白(灰带杂色),白与银(银带光)。
(四)有四色环的电阻为精密电阻,第三位为倍数。
二、进口电容的识别:(进)(国)(一)无单位的电容多数是PF;如200,51,1000(PF)。
(二)微法以上的电容多加μ字母或用不是1的小数表示:如4、7μ,10μ,0、01,0、47。
(三)用别表示法:F、m、μ、n、p(字母表示)如:1F=1000mF 1mF=1000μF 1μF=1000nF 1nF=1000PF 4n7=4700P 2m2=2200μ47n=4700P=0、047μ=473 数字表示法:前面两位表示数值,后面一位表示零数,单位Pf。
如:101=100P 102=1000P 103=10000P=0、01μ151=150P 222=2200P 104=100000P=0、1μ201=200P 202=2000P 333=33000P=0、033μ三、二极管:用R⨯1Ω档在路正向30 Ω,反向表针摆动很小。
四、三极管:电子厂中使用的均为硅管,KC位用9011(NPN),NC和IF均用9018,9018可用1359和1417代换,OTL功率放大级用9015、9014做前置推动管,用9012、9013作互补推挽管。
判别e极和c极的方法:无论NPN或PNP管,先找出b极,然后用10K档或1K档分别对换表笔测量另外两极,当出现电阻小时,原先接b极的那个表笔就是e极。
在线路中测量三极管,一般用R⨯1Ω档,测得b对c对e的正向电阻为30 Ω左右为正常,反向测量表针摆动很小。
五、中周:除红周是振荡线圈外,其它中周的槽路电容均做在中周内部,有时中周直流电阻正常,但槽路电容损坏同样会出现单独绕组损坏时的故障。
AM:红(本振)黄(一周)白(二周)黑(三周、检波周)。
电子产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与安全常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等。
然而,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相关的事项和安全常识,以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子产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常识。
一、防护视力1. 调整屏幕亮度:使用电子产品时,适宜的屏幕亮度能够减轻对眼睛的刺激,同时也能减少眼睛疲劳。
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调整屏幕亮度到一个适宜的水平。
2. 控制使用时间: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屏幕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甚至引发眼部不适。
因此,应该控制使用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远离屏幕,进行一些眼部放松运动。
3. 保持适当距离:使用电子产品时,建议与屏幕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是50-70厘米。
过近地看屏幕可能会增加眼睛的负担。
二、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1. 控制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对眼睛有害,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颈椎、肩膀疼痛等。
因此,应该控制使用时间,合理安排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2. 使用耳机:长时间使用手机时,最好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或收听音乐。
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机辐射对头部的影响。
3. 定期清洁手机:手机是一个容易积聚污垢和细菌的物品。
定期使用专用清洁剂清洁手机,并注意保持手机屏幕清洁,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三、保障网络安全1. 使用强密码: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确保使用强密码来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
强密码应该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并且长度应该超过8位。
2. 不点击陌生链接:收到来自陌生人或不信任的链接时,应该避免点击。
这些链接可能包含病毒、恶意软件等,会对个人信息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3.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及时更新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可以修复一些已知的安全漏洞,提高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四、充电注意事项1. 使用原装充电器:为了保障电子产品的安全和充电的效果,建议使用原装充电器。
健康常识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来处理工作、获取信息、娱乐等。
然而,长时间、不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健康常识。
1.保持适度的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问题。
为了保护眼睛健康,我们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
眼科专家推荐使用“20-20-20法则”,即每隔20分钟,视线向20英尺(约6米)外看20秒钟,这可以有效缓解眼睛疲劳。
此外,为了保护颈椎,正确的姿势和适度的活动也非常重要。
2.控制屏幕亮度和距离使用电子产品时,适当调整屏幕亮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高或过低的亮度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保持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不至于过亮或过暗,对眼睛健康更有利。
此外,保持适当的屏幕距离也是重要的。
一般建议保持手机与眼睛之间至少30厘米的距离,电脑显示器与眼睛之间至少50厘米的距离。
3.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屏幕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远离电子产品,活动视力和眼睛,同时也可以防止颈椎的过度疲劳。
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眼部放松运动,比如眨眼、转动眼球等。
4.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对使用电子产品至关重要。
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可能导致颈椎疼痛、肩膀僵硬等问题。
正确的坐姿包括坐直、双脚平放在地上、肩膀放松等。
此外,使用电脑时,合适的椅子和支撑器材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正确的坐姿。
5.注意使用环境电子产品在使用时的环境对我们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避免在强光下使用电子产品可以减少眼睛疲劳,尽量选择光线柔和的环境。
此外,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也是重要的,避免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空间中使用电子产品。
6.适度运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对眼睛和颈椎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引起久坐不动的问题。
久坐不动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100个实⽤电⼦⼩常识1 ⼲簧管是感元件,当磁铁近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感电路触点负荷仅为⼗毫安2 通常玩具直流电动机⼯作电压低,虽然在1.5~3V就可以启动,但起动电流较⼤(1~2安培),电动机空载时运转电流约为500mA3⼩功率硅管8050,其集电极最⼤允许电流ICM可达1.5A,以满⾜电动机起动电流的要求4 双⾦属复⽚开关,当热时闭合5 通常光敏电阻器,例如MG45有光照射时的亮阻2~10kΩ光敏电阻器是⼀种受光照射导电能⼒急剧增的电⼦元件。
常⽤的型号为MG45-1 ⼯作电压在5V时,通过的电流不应超过2mA6 ⽔的电阻约50kΩ7 般情况下,8-10毫安以下的⼯频电流,50毫安以下的直流电流可以年作⼈体允许的安全电流⼀般情况下,⼈体电阻可按1000-2000欧考虑8 低电压(5V)蜂鸣器,其⼯作电流仅需⼗个毫安9 继电器线圈(JRC—21F)⼯作电流⼤约60mA,⽐玩具电动机⼯作电流⼩,⽐蜂鸣器、发光⼆极管⼯作电流⼤常⽤的超⼩型⼩功率继电器,型号为JRC-21F,线圈电源电压为3V或6V 触点⼯作直流24V、1A继电器线圈电阻从⼗欧(3~6v)~⼗千欧(220v) 24V⼤约1K多线圈电流不⼀般不超过100m10 发光⼆极管和普通⼆极管不同的地⽅是在导通时的正向压降⽐较⼤,⼀般为1.5~2.V(普通硅⼆极管约为0.7V)。
发光⼆极管的⼯作电流⼀般为10~40mA11 万⽤表⼆极管档测出来的是压降⼆极管的导通电阻在百欧或千欧之间12 如果数管共阳极形式,那么它的驱动级应为集电极开路(OC)结构,如果数管为共阴极形式,它的驱动级应为射极输出或源极输出电路13 稳压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稳定电压14 220V的灯泡电阻⼤约在千欧(25⽡灯泡电阻⼤约2000欧姆,⼯作电压220伏特)电流百毫安⼩灯泡(3v-5v)电阻⼗欧电流百毫安15 汽车起动机的启动电流为200~600A17 电动机线圈电阻不超过2欧电流安到百安对于380V电机 1千⽡对应2安18 点⽕线圈初级线圈电阻不超过1欧次级⼤约千欧19 IC输出能⼒输出⾼电平时电流74LS:400uA(驱动不了发光⼆极管)(输出阻抗(内阻)50~250欧(据短路电流计算出来),能带负载的能⼒要求负载输⼊电阻⼤于12K(据输出⾼电平电流计算400uA) LS的输⼊电阻为250K(据输⼊⾼电平输⼊电流计算20uA)))74HC:4mA(输出阻抗(内阻)⼗欧?(据短路电流计算出来),能带负载的能⼒要求负载输⼊电阻⼤于1.25K(据输出⾼电平电流计算 4mA) HC 的输⼊电阻为50M欧(据输⼊⾼电平输⼊电流计算0.1uA)))输出低电平时电流 74LS:8mA 74HC:4mAIC输出时相当于⼀个电源,电源的内阻越⼩,相对的驱动能⼒越强⼀般电源的内阻不到1欧⼀般电路中间级输⼊电阻⽐较⼤,输出驱动级电阻有⼤(灯泡,继电器)有⼩(喇叭,喷嘴)对于共射接法的三极管来说,输⼊电阻⼤约为Rb,输出电阻为Rc射极输出输⼊阻抗⼤Rb+(1+B)Re 输出阻抗⼩<<Re 所以带负载能⼒强20 驻极体话筒电阻约500~800欧输出为3端为⾥⾯集成了场效应管(阻抗匹配)扬声器的电阻2欧,4欧,8欧,16欧⽿机电阻20~600欧21⽰波器的输⼊电阻为1M欧数字万⽤表电压档输⼊电阻1M欧测量电阻时输出电压0.65V⼆极管档输出恒流源1mA22 对于扬声器通道是指不同频率的通道有源⾳箱是放⼤器与扬声器结合在⼀起⽿机的接头是3芯的左声道右声道和地23 感器有产⽣电信号的(需放⼤整形)和不产⽣电信号的24 集成运放放⼤倍数从万到⼗万所以有虚短输⼊阻抗很⼤所以输⼊电流为025 稳压⼆极管的驱动能⼒不超过1A26 计数器可以实现两种功能,计数和分频。
安全使用电子设备的常识电子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几乎每天都与电子设备打交道。
然而,由于不正确或不安全的使用,电子设备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
因此,了解和掌握电子设备的安全使用常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安全使用电子设备的常识,以帮助读者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第一部分:正确的电子设备用电姿势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正确的用电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使用正版软件和应用程序。
非法下载和使用盗版软件可能会暴露你的电子设备于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2.不要过度充电。
长时间的过度充电不仅会加速电池老化,还可能导致电池爆炸。
3.避免让电子设备过热。
长时间的连续使用可能导致电子设备过热,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4.定期检查和更换电源线。
电源线老化或损坏会导致电流不稳定,可能引发火灾或电击。
5.避免用湿手使用电子设备。
潮湿的手可能导致漏电和设备损坏。
第二部分: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保护个人信息的一些建议:1.设置强密码。
确保密码带有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密码。
2.不要随便使用公共Wi-Fi网络。
公共网络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黑客可能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
3.定期备份数据。
将重要的文件和数据备份到云端或外部存储设备,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
4.谨慎下载和安装软件。
只从官方网站或可信任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以避免下载带有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
5.注意网络钓鱼和欺诈。
不要点击可疑的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给不可靠的网站。
第三部分:儿童安全使用电子设备对于儿童来说,安全使用电子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安全使用电子设备的建议:1.设定使用时间限制。
限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沉迷于游戏或社交媒体。
2.监督儿童使用互联网。
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暴露于不适宜的内容和不良网站。
3.使用家长控制软件。
安装并使用家长控制软件,以限制儿童访问不适宜的内容和应用程序。
电子小常识1·器件的筛选与检测动手准备元器件之前,最好对照电路原理图列出所需元器件的清单。
为了保证在试制的过程中不浪费时间,减少差错,同时也保证制成后的装置能长期稳定地工作,待所有元器件都备齐后,还必须对其筛选检测。
在正规的工业化生产中,都设有专门的元器件筛选检测车间,备有许多通用和专用的筛选检测装备和仪器,但对于业余电子爱好者来说,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即使如此,也绝不可以放弃对元器件的筛选和检测工作,因为许多电子爱好者所用的电子元器件是邮购来的,其中有正品,也有次品,更多的是业余品或利用品,如在安装之前不对它们进行筛选检测,一旦焊入印刷电路板上,发现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再去检查,不仅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拆来拆去很容易损坏元件及印刷电路板。
⑪外观质量检查拿到一个电子元器件之后,应看其外观有无明显损坏。
如变压器,看其所有引线有否折断,外表有无锈蚀,线包、骨架有无破损等。
如三极管,看其外表有无破损,引脚有无折断或锈蚀,还要检查一下器件上的型号是否清晰可辨。
对于电位器、可变电容器之类的可调元件,还要检查在调节范围内,其活动是否平滑、灵活,松紧是否合适,应无机械噪声,手感好,并保证各触点接触良好。
各种不同的电子元器件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各位爱好者平时应多了解一些有关各元件的性能和参数、特点,积累经验。
⑫电气性能的筛选要保证试制的电子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通电工作,并且经得起应用环境和其它可能因素的考验,对电子元器件的筛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所谓筛选,就是对电子元器件施加一种应力或多种应力试验,暴露元器件的固有缺陷而不破坏它的完整性。
筛选的理论是:如果试验及应力等级选择适当,劣质品会失效,而优良品则会通过。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新制造出来的电子元器件,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一般失效率较高,叫做早期失效,经过早期失效后,电子元器件便进入了正常的使用期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一阶段中,电子元器件的失效率会大大降低。
过了正常使用阶段,电子元器件便进入了耗损老化期阶段,那将意味着寿终正寝。
这个规律,恰似一条浴盆曲线,人们称它为电子元器件的效能曲线,如图1所示。
电子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是由于在设计和生产时所选用的原材料或工艺措施不当而引起的。
元器件的早期失效十分有害,但又不可避免。
因此,人们只能人为地创造早期工作条件,从而在制成产品前就将劣质品剔除,让用于产品制作的元器件一开始就进入正常使用阶段,减少失效,增加其可靠性。
在正规的电子工厂里,采用的老化筛选项目一般有:高温存贮老化;高低温循环老化;高低温冲击老化和高温功率老化等。
其中高温功率老化是给试验的电子元器件通电,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再加上+80℃-+180℃的高温经历几个小时,它是一种对元器件多种潜在故障都有检验作用的有效措施,也是目前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在单件电子制作过程中,是不太可能采取这些方法进行老化检测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了自然老化的方式。
例如使用前将元器件存放一段时间,让电子元器件自然地经历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考验,然后再来检测它们的电性能,看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优存劣汰。
对于一些急用的电子元器件,也可采用简易电老化方式,可采用一台输出电压可调的脉动直流电源,使加在电子元器件两端的电压略高于元件额定值的工作电压,调整流过元器件的电流强度,使其功率为1.5-2倍额定功率,通电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利用元器件自身的特性而发热升温,完成简易老化过程。
⑬元器件的检测经过外观检查以及老化处理后的电子元器件,还必须通过对其电气性能与技术参数地测量,以确定其优劣,剔除那些已经失效的元器件。
当然,对于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应有不同的测量仪器,但对于业余电子爱好者来说,一般不具备专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条件,但起码应有一块万用电表,利用万用电表可以对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粗略检测。
各种电子元器件涉及到的电性能参数很多,我们要根据业余制作牵涉到的必须要弄清楚的有关参数进行检测,而不必对该元器件的所有参数都一一检测。
下面例举几种基本元器件的检测。
①电阻器。
它是所有电子装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元件,也是最便宜的电子元件之一。
它是一种线性元件,在电路中的主要用途有:限流、降压、分压、分流、匹配、负载、阻尼、取样等。
检测该元件时,主要看它的标称阻值与实际测量阻值的偏差程度。
在大量的生产中,由于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对电阻器的作用,电阻器的实际值不可能做到与它的标称值完全一致,因此其阻值具有离散性,为了便于管理和组织生产,工程上按照使用的需要,给出了允许偏差值,如±5%、±10%、±20%。
再加上万用电表检测电阻器时的误差,一般要求其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10%即认为合格。
同时亦可通过外观检查综合判断其优劣。
②电容器。
电容器也是电子装置中用得最多的电子元器件之一。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同时也是容易失效的元件。
在检查电容器时,如果电解电容器的贮存期超过了三年,可以认为该元件已经失效。
有些电容器上没有出厂年限标志,外观则完好无损,肉眼很难判断出它的质量问题,因此就必须要对它进行检测。
电容器在电路中担任隔直、滤波、旁路、耦合、中和、退耦、调谐、振荡等。
它的常见故障有击穿、漏电、失效(干涸)。
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档检查电容器是利用了电容器能够充放电原理进行的,这时应选用欧姆档的最高量程(R×1kΩ或R×10kΩ)来测量。
如图2所示。
当万用电表的两根表棒与电容器的两引脚相接时,表针先向顺时间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此时称为电容器的充电,当充电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又开始放电,此时万用电表的指针便返回到∞位置。
在测量过程中,表针摆动的角度越大,说明所检测的电容器容量越大。
表针返回后越接近∞处,说明所检测的电容器漏电越小,即所检测的电容器的质量越高。
测量电解电容器时,由于其引脚有正、负极之分,应将红表棒接电容器的负极,黑表棒接电容器的正极,这样测量出来的漏电电阻才是正确的。
反接时一般漏电电阻要比正接时小,利用这一点,还可判断出无极性标志的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如果电容器的容量太小,如在4700P以下,就只能检查它是否漏电或击穿,如果在测量中,表针摆动一下回不到∞处,而是停留在0-∞处的中间某一位置上,说明该电容器漏电严重;也可采取图3所示的办法。
在万用电表与被测小电容器之间加装一只NPN型硅三极管,要求其β值大于100,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耐压应大于25V,ICEO越小越好。
被测电容器接到A、B两端。
由于三极管VT 的电流放大作用,较小容量的电容器也能引起表针较大幅度的摆动,然后返回到∞位置,如不能返回到∞处的,则可估测出漏电电阻。
对于可变电容器、拉线电容器,亦可用万用电表检测出它们有否碰片或漏电、短路等。
③电感器。
电感器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可以储存磁能。
由于通过电感的电流值不能突变,所以,电感对直流电流短路,对突变的电流呈高阻态。
电感器在电路中的基本用途有:扼流、交流负载、振荡、陷波、调谐、补偿、偏转等。
利用万用电表对其进行检测时,即只能判断出它的直流电阻值,如果已经标明了数值的电感器,只要其直流电阻值大致符合,即可视为合格。
④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它的正、反两个方向的电阻值相差悬殊,这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在电路中,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作整流、检波、箝位、限幅、阻尼、隔离等。
用万用电表测量二极管时,可选用欧姆档R×1kΩ。
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它的正、反向电阻是不相等的,两者阻值相差越大越好。
对于常用的小功率二极管,反向电阻应比正向电阻大数百倍以上。
用红表棒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棒接它的负极,测得的是反向电阻。
反之,红表棒接二极管的负极,黑表棒接它的正极,测得的是正向电阻。
诸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在100Ω-1kΩ左右;硅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在几百欧至几千欧。
如果测得它的正、反向电阻都是无穷大,说明该二极管内部已开路;如果它的正、反向电阻均为0,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短路;如果它的正、反向电阻相差无几,说明二极管的性能变差失效。
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二极管均不能使用。
⑤晶体三极管。
三极管是电子装置中的重要元件,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它是最需要进行老化筛选的元件之一。
已知一个三极管的型号和管脚排列,可采用如下简易测试法来判断它的性能。
应该注意的是:对一般小功率低压三极管,不宜采用R×10kΩ档进行测试,以免表内的高电压损坏三极管。
在检查三极管的穿透电流大小时,可采用图4所示的测量法,图中被测的是NPN型三极管,如果是NPN型三极管,其测试棒应与管脚对调。
万用电表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Ω档,要求测得的电阻值越大越好,对于中功率的锗管,此值应大于数千欧;对于硅管,此值应大于数百千欧。
如果所测得的数值过小,说明管子的穿透电流大,管子的性能不好。
如果测量时万用电表的表针摇摆不定,说明管子的稳定性很差。
如果测得的阻值接近于零,说明管子内部已击穿短路,不能使用。
在检查三极管的放大性能β值时,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估测法。
如果被测管是NPN型,可按此方法测试,如果被测管是PNP则按虚线方式连接。
测量时表针应向右偏转,其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管子的放大倍数β越大。
如果加上电阻R之后表针变化的角度不大或根本不变,则说明管子的放大作用很差或已经损坏。
其R的阻值可在51kΩ-100kΩ范围内选取。
也可能利用人手的电阻,用手捏位管子的c-b两极,但不要使它们短路,以手的皮肤电阻代替R。
对于结型场效应管,已知型号与管脚,如果用万用电表测G(栅极)和S(源极)之间,G与D(漏极)之间没有PN结电阻,说明该管子已坏。
用万用电表的R×1kΩ档,其表棒分别接在场效应管的S极和D极上,然后用手碰触管子和G 极,若表针不动,说明管子不好;若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说明管子可用。
结型场效应管电路符号与引脚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的管子测量方法虽是粗略的,但一般都切实可行,如欲进行更严格的测量筛选,则宜使用专门的测试仪器。
⑥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门类、品种很多,在业余条件下,电子爱好者似乎没有特别的测试方法,采用万用电表进行测量时,只能对照已知的集成块引脚数据,用测得的数据与已知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被测集成块的好坏。
也可以搭一个简单的试验电路,将集成块插入电路中进行试验,如能完成某些功能或符合某种逻辑关系便可用。
如对音乐集成电路进行测试,可先制作一个简易电路,留出音乐集成电路的插脚(或用夹子),将音乐集成电路置于电路中,如果发声正常则可使用,否则不可使用。
如果你有时间也乐于动手的话不妨自制一些常用的集成电路的简易试验仪器(参见本站检测仪表),可方便日后的电子电路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