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四节《交通运输》第一课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19 MB
- 文档页数:2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交通运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布局及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和运输枢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地图的基本阅读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系统认识尚不足,对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和枢纽等内容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地位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交通运输布局及运输枢纽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结合板书,直观展示交通运输业的相关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发展成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地位和作用: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析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讲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四节交通运输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了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成就和作用3.能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4.阅读地图、联系实际,说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简要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初步培养从地图上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在实际生活中能熟练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运用地图说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4.学会查看分析交通线路分布图和列车时刻表难点:1.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2.我国铁路干线的空间分布格局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同学们,寒假期间你外出旅游了吗?你外出选择的是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学生讨论回答:讲解:十一国庆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成为时下新时尚,右图就是十一期间八达岭长城景点旅游出现井喷现象,人山人海,车辆拥堵非常严重。
我们本解课就来学习与我们日常出行的相关知识。
板书: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四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的地位1.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利用暑假去北京游玩,我们可以乘火车、坐飞机、还可乘高铁。
(2)日常出行我们离不开各种交通运输工具。
2.交通运输的地位: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3.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由原来的手提肩扛到牲畜驮运,到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三个阶段。
二、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定义:提问:什么是现代交通运输?学生回答:讲解:现代交通运输是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个地方。
提问:读课本P23页第一段找出:我国目前主要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学生看书回答:讲解:我国目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铁路运输:提问:读课本P23页第二段,找出铁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讲解:铁路运输的优点是:①运输量大、运价低;②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好、速度较快。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交通运输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方式可能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纠正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学会评价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交通运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案例、交通运输调查问卷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交通运输业的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都包含了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