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讲义:专题8.1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7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黄金考点汇编18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一、选择题1.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A.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基因D.普通棉的突变基因[答案] A[解析] 用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的基因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基因均可用于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而应根据棉花自身受害虫的危害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对棉花害虫具有较强杀伤作用的基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的Bt基因能控制合成不同结构特性的伴胞晶体毒素蛋白,从而具备对不同种类害虫的杀伤能力,A正确,B、C、D错误。
2.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 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BamH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C.用PstⅠ和HindⅢ酶切,加入DNA连接酶后可得到1种符合要求的重组质粒D.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答案] C[解析] 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会破坏两个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是由相邻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脱水形成的,因此只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由于BamHⅠ的切割位点在目的基因的内部,使用它切割外源DNA会破坏目的基因;用Pst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后,虽然破坏了amp r 基因,但是会保留下neo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以备筛选。
用PstⅠ和HindⅢ切割外源DNA后,可得到两个能与质粒连接的DNA片段,但是只有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与酶切后的质粒连接才符合要求;由于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遭到破坏,因此,只能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可使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形成氢键,实现黏性末端的黏合,形成重组DNA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是DNA 中磷酸和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 .T 4DNA 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连接双链DNA 片段的平末端D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答案] C[解析] DNA 连接酶又称“分子缝合针”,可使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实现黏性末端的黏合,形成重组DNA ,A 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是DNA 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 错误;T 4DNA 连接酶可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低,C 正确;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体细胞杂交,D 错误。
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一讲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一讲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优化探究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一讲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部分专题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一讲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1.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 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AATTC……GG……CTTAA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 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___DNA连接酶和________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基因工程应用的相关知识.(1)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类型.(2)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应使二者被切割后产生的末端相同,故用另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末端必须与Eco RⅠ切割产生的末端相同.(3)根据酶的来源不同,DNA连接酶分为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4)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称为逆转录,若要体外获得大量DNA分子,可以使用PCR技术。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讲义:专题9.0生物技术实践-(修复的)[考纲要求]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3.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4.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5.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6.植物的组织培养。
·2·考点一微生物的利用1.有关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1)制备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无菌技术:主要指消毒和灭菌。
·3·(3)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4)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5)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如图:2.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1)分离方法:选择培养基。
·4·(2)某种微生物的分离①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a.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b.计数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c.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a.实验原理·5·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3)鉴定方法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鉴定纤维素分解菌[1.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6·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上的细菌含量(2014·新课标Ⅱ,39(1)改编)(×)2.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013·江苏,18C)(×)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011·新课标,39(2)改编)(√)4.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2011·重庆,2A)(×)5.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009·安徽,6D)(×)6.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2013·江苏,18A改编)(×)·7·题组一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进行命题1.(2014·新课标Ⅱ,39)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1第一、二章内容,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显微镜的使用,原、真核细胞的比较及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各种化合物。
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所占分值4~10分。
(2)考查内容①显微镜的使用。
②原核、真核细胞的比较。
③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④蛋白质的有关计算及与核酸的关系。
(3)考查题型:选择题和实验题。
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①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线索,借助于生命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性,将不同层次系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②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线索,将显微镜的使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学说等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③以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为线索,引申出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
④以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为线索,系统复习教材中常规实验的原理、过程,并升华为实验方法和实验原则等问题。
(2)复习方法①比较法:原、真核细胞的比较、蛋白质与核酸、糖类与脂质。
②概念图法:以细胞为中心,将细胞结构、功能、分类构建概念图。
第1讲走近细胞[考纲要求] 1.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考点一细胞在生命活动和生命系统中的作用[重要程度:★☆☆☆☆]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①]细胞。
(2)最大的生命系统:[⑦]生物圈。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1.病毒的探究(1)完善病毒相关知识整合图解(2)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病毒营寄生生活,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
第1讲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考纲要求] 1.基因工程的诞生(Ⅰ)。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Ⅱ)。
3.基因工程的应用(Ⅱ)。
4.蛋白质工程(Ⅰ)。
5.植物的组织培养(Ⅱ)。
6.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Ⅰ)。
7.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
考点一 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2.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②利用PCR 技术扩增:其实质是在体外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③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a .对于核苷酸序列已知的直接人工合成。
b .可通过反转录法获取,即mRNA 逆转录酶,单链DNADNA 聚合酶,双链DNA 。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①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错混诊断]1.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A)(×)2.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C)(×)3.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2007·全国Ⅱ,4A)(√)4.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2010·浙江,2A)(×)5.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2011·浙江,6B)(√)6.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属于基因工程(2010·大纲全国Ⅱ,5D)(×)7.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2010·江苏,18B)(×)8.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2013·安徽,6C)(×) 9.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2011·四川,5D)(×)10.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2010·江苏,18C)(×)题组对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与操作步骤综合考查1.(2014·重庆,4)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 D解析A项,②为重组Ti质粒,其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项,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④)的染色体上,而并非整个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项,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进行表达,所以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培育成的植株也不一定具有抗虫性状。
D项,转基因抗虫植株是否培育成功,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即观察植株是否具有抗虫性状,如果具有抗虫性状则说明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
2.(2014·海南,31)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__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__________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______________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4种脱氧核苷酸和耐热性的DNA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
(3)由A和载体B拼接形成的C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Ca2+处理D,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逆转录酶DNA聚合酶氨基酸脱氧核苷酸(2)引物模板(A基因)(3)基因表达载体(4)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吸收重组DNA分子解析(1)利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单链DNA,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分子;根据蛋白质工程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化学方法合成。
(2)PCR过程中需要酶、底物、模板、引物和能量等条件。
(3)目的基因和载体结合,形成基因表达载体。
(4)在利用大肠杆菌做受体细胞时,需要先用Ca2+处理,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其吸收重组DNA分子。
总结提升比较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解旋酶考点二 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的几个流程图比较2.容易混淆的三种细胞——杂种细胞、重组细胞和杂交细胞(1)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两种细胞去掉细胞壁之后形成的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原生质体出现细胞壁之后形成的细胞叫杂种细胞。
(2)重组细胞: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之后形成的细胞叫重组细胞。
(3)杂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常称为杂交细胞。
3.从结果来分析原理(1)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杂交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植物细胞融合,二是杂种细胞的植物组织培养。
其最终结果是形成杂种植株,产生了一个生物体,因此其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2)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杂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的克隆细胞,但没有形成生物体,因此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不包含细胞全能性。
4.对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分析(1)细胞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并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而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克隆属于无性繁殖,产生新个体的性别、绝大多数性状与供核亲本一致。
(3)核移植技术获得的动物与供核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的原因:①克隆动物绝大部分DNA 来自于供体细胞核,但其线粒体中的DNA 来自于去核卵细胞。
②性状受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
③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供核动物没有的性状。
[错混诊断]1.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B)( √ ) 2.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D)( × ) 3.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组织培养(2012·广东,2A)( √ )4.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2008·全国Ⅰ,5B)( √ ) 5.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2010·浙江,4A)( × ) 6.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2012·江苏,22C)( × ) 7.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2011·江苏,14B)( × ) 8.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2010·江苏,17C)( √ )题组一 从植物细胞工程进行命题1.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下图所示图解简单表示: 叶片――→a洗净、灭菌、切条、酶解原生质体悬液――→b过滤、离心纯净的原生质体――→c 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 ――→d胚状体――→e植株(1)培育胚状体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项生物技术,胚状体再继续培养,则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还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愈伤组织是三七叶肉细胞培养产生的,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_____;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_____。
如果愈伤组织是棉花叶肉细胞培养产生的,通过基因工程要获取抗虫棉,目的基因导入棉花愈伤组织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
(3)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
①无丝分裂②有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原代培养⑤传代培养⑥植物体细胞杂交⑦细胞融合⑧脱分化⑨再分化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灭菌(2)愈伤组织胚状体农杆菌转化(3)②⑧⑨解析(1)离体植物细胞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形成具有根和芽的胚状体,再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该技术称为植物组织培养,其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培养基的成分为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蔗糖、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等;培养基要求进行严格的灭菌。
(2)三七的细胞产物为细胞的代谢产物,将三七叶肉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获得人工种子需培养至胚状体;棉花为双子叶植物,导入抗虫基因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3)离体叶肉细胞培养到胚状体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脱分化和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和有丝分裂形成具有根和芽的胚状体。
2.下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壁。
(2)如果将已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呈现什么形状?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过程④是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5)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该过程先诱导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再由它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6)融合的细胞需要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除水、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无机物质外,____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培养成杂种植物幼苗不能缺少的调节物质。
答案(1)纤维素酶、果胶酶(2)球形(3)物理法化学法(4)高尔基体(5)有丝分裂愈伤组织(6)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物质)解析(1)过程①②应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