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第23讲 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583.50 KB
- 文档页数:2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道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及其应用2.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进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告诉学生应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场景三、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思维方法2.让学生了解应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场景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用数轮来呈现1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鼓励学生尝试计算1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讲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0分钟)•老师用多个例子,详细讲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老师注重带入实际场景,举例说明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应用。
3. 练习(30分钟)•学生逐渐熟悉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逐渐能够进行计算。
•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4. 拓展教学(20分钟)•老师和学生交流更多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应用场景。
•学生提出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问题,老师进行解答。
5. 总结(10分钟)•老师请学生总结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则。
•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计算方法及经验。
五、教学评估•学生通过课堂上练习,展示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的能力。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所学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识,并交流学习经验。
•学生课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个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老师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一步,可以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名称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3、看图列算式,能根据图意准确列出算式并运算;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认p53-54)、10的加法题卡若干、20以内不进位加法题卡若干、小桃子图片若干课程延伸彩色串珠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游戏:以摘桃子(10的加法),引出课题;请幼儿到黑板处“摘桃子”,每个桃子下边都有一道10的加法题,幼儿算对答案,才能将“桃子”拿走!(桃子卡片有一面是数字10)二、进行部门(一)借助教具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让幼儿感知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认p53)1、先学习看图列式计算;例:老师这还有些桃子,现在这些桃子们要考考大家!注:如果班级孩子较多,这个环节幼儿答对了或表现好,也给幼儿发桃子(桃子有一面有数字10)。
2、用游戏的方式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横式算术题;例:现在我们手上的小桃子们要和我们做个游戏,每个小桃子找了一个/个位数做朋友,要我们算算它们合在一起\加起来,变成了\等于什么数?+ =1510 5注:幼儿出桃子卡,师出数字卡片,板书答案!(二)练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做准备;(认p53)1、先引导幼儿做题;2、再引导幼儿观察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特点;例:10 + 1 = 1110 + 7 = 1710 + 4 = 14小结:十位数不变,个位数和加数相同。
(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认P54)1、教授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先分解算术,再计算;例:11 + 5 = 1610 16162、再请幼儿练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题,师巡回辅导;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数 (P54)请幼儿做算术题,帮小动物找题卡!A+B=C A 叫被加数 B 叫加数。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活动目标: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分清被减数、减数和差,并能正确计算。
3.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点:掌握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能分清被减数、减数和差,并能正确计算。
活动准备:情境图,计算棒。
活动过程:一、复习2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师出示卡片:10和5组成()10和8组成()15可以分成10和()13可以分成10和()19可以分成10和()二、探索新知1.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计算棒。
)请小朋友数一数我拿了多少根计算棒?(15根。
)教师演示:拿15根小棒放在一起,然后去掉5根,该怎么列算式?请幼儿互相交流、探讨,尝试列算式:15—5。
教师:那还剩多少根?15—5=10教师:15是被减数,5是减数,10是得数。
2.幼儿操作(1)教师:小黑兔和小白兔采蘑菇,小黑兔采了13个蘑菇,小白兔采了2个蘑菇,小黑兔比小白兔多采了几个蘑菇?(2)教师:我们先用计算棒摆一摆,请小朋友们先拿出13根计算棒摆在桌子上,再拿走2根计算棒,还剩多少根呢?(11根。
)(3)教师:那么,应该怎样列算式?怎样计算最方便呢?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4)教师:你们是怎样列算式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算式写出来:13-2=11。
教师:那么,怎样计算最好呢?教师演示:先把13分成10和3,用3减去2,再加上10,得数11就出来了。
还可以直接用3减去2,得1写在个位上,再将被减数十位上的1直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3.请幼儿观察教材第48页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情境图上有什么?还有什么?可爱的小猴子在干什么?篮子里原来有17根香蕉,小猴吃了1根,还剩几根香蕉?教师启发幼儿列出算式:17-1=16。
教师请小朋友看图上的算式,边讲解计算方法:先把被减数17分解成10和7,用个位上的7减去减数1,得6,再用6加上10,17-1=16。
教学名称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3、看图列算式,能根据图意准确列出算式并运算;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认p53-54)、10的加法题卡若干、20以内不进位加法题卡若干、小桃子图片若干课程延伸彩色串珠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游戏:以摘桃子(10的加法),引出课题;请幼儿到黑板处“摘桃子”,每个桃子下边都有一道10的加法题,幼儿算对答案,才能将“桃子”拿走!(桃子卡片有一面是数字10)二、进行部门(一)借助教具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让幼儿感知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认p53)1、先学习看图列式计算;例:老师这还有些桃子,现在这些桃子们要考考大家!注:如果班级孩子较多,这个环节幼儿答对了或表现好,也给幼儿发桃子(桃子有一面有数字10)。
2、用游戏的方式学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横式算术题;例:现在我们手上的小桃子们要和我们做个游戏,每个小桃子找了一个/个位数做朋友,要我们算算它们合在一起\加起来,变成了\等于什么数?+ =1510 5注:幼儿出桃子卡,师出数字卡片,板书答案!(二)练习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做准备;(认p53)1、先引导幼儿做题;2、再引导幼儿观察整十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术题特点;例:10 + 1 = 1110 + 7 = 1710 + 4 = 14小结:十位数不变,个位数和加数相同。
(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认P54)1、教授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先分解算术,再计算;例:11 + 5 = 1610 16162、再请幼儿练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题,师巡回辅导;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数 (P54)请幼儿做算术题,帮小动物找题卡!A+B=C A 叫被加数 B 叫加数。
教案: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 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2. 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运算;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3. 相关练习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 提问:当我们进行加法运算时,如果两个数的和超过了10,会发生什么?如果进行减法运算时,被减数小于减数,会发生什么?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如果两个数的和不超过10,我们不需要进位,这就是不进位加法;2. 讲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被减数大于或等于减数,我们不需要退位,这就是不退位减法;3. 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三、运算方法讲解(10分钟)1. 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数相加,如果和不超过10,直接写出结果;如果和超过10,只保留个位数,十位数进位;2. 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大于或等于减数,直接写出结果;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借位,然后进行减法运算;3.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这两种运算方法。
四、练习题(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 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理解;2. 强调这两种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3.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