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证。
4.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5.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6.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7.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
8.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虚证。
10.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阿胶、生地黄、桂枝、麦冬、火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脉结代。
11.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炒)、茯苓(炒)薄荷(炒)、甘草(炙)。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2.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青连翘(炒)、干生地(净)、车前子(炒)、淡黄芩(酒炒)、生栀子(炒)、粉丹皮(酒炒)、泽泻(炒)、苦木通(去节)、生甘草(生)。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证及下焦湿热证。
13. 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及嘈杂吞酸证。
14. 清胃散:生地黄(细锉)、当归身(酒洗)、牡丹皮(去心)、黄连(拣净)、升麻(去根)。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及牙宣出血等症。
15. 玉女煎:石膏(煅)、熟地黄(酒蒸)、麦冬(去心)、知母(酒炒)、牛膝(酒蒸)。
中医比较全的方剂书中医方剂是中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组合形式,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诊断特点,选用一定种类的药物进行配伍,并依照一定比例制备而成的。
方剂的制定不仅考虑了药物之间的药性、功效和剂量搭配,还经过了长期临床实践的验证。
中医方剂书是整理和记录了大量方剂信息的专业书籍。
在中医方剂书中,有许多包含了特定病症的方剂,也有一些总结了中医临床经验的专著。
下面将介绍几本比较全的中医方剂书。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书之一,是张仲景所著,辑录了许多治疗伤寒病的方剂。
伤寒病是指温病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寒热不退、恶寒发热、头痛体痛、食欲不振等。
《伤寒论》中有几十种方剂,包括桂枝汤、牛黄解毒片等。
这些方剂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中医临床中广泛使用。
《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著名医书之一,是张仲景所著,该书分为189篇,记录了许多治疗肝胆、呼吸、神经、消化等疾病的方剂。
其中包括了"病机不明,即为虚实"的观点,并提出了"治疗重在治本"的原则。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有麻黄汤、小建中汤等,这些方剂在中医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千金方》是北宋时期孙思邈所著的中医方剂经典,共有30卷,收录了各类疾病的近千种方剂。
《千金方》详细记载了方剂的应用与组成,对药物的性能、功效、剂量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这本书是中医方剂书中较为全面的之一,内容丰富,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方源》是明代祝谢灵运所著的一本中医药方剂书,该书收录了大量的方剂,涵盖了各类疾病的治疗。
《方源》中的方剂多有辨病症候,针对病因病机,以及常规主治方剂的补充和调配。
该书详细描述了方剂的组方、用药、用量等要点,是中医方剂书中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籍。
除了上述几本中医方剂书外,还有《医宗金鉴》、《四气调神大补方》、《王叔和医宗金鉴》等是中医方剂书中的重要著作,涵盖了众多方剂信息。
综上所述,中医方剂书是整理和记录了中医方剂信息的专业书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方剂,记录了中医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1. 安宫牛黄丸2. 白虎汤3. 白通汤4. 保和丸5. 保和颗粒6. 补中益气汤7. 菜花败毒散8. 草珊瑚合剂9. 穿心莲合剂10. 大承气汤11. 大黄甘遂丸12.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14. 大黄附子汤15. 大黄清胆汤16. 当归四逆汤17. 当归散18. 当归养血汤19. 当归芍药散20. 当归射干酵母片21. 当归煎膏22. 地黄丸23. 地骨皮散24. 地榆消炎片25. 丁香抗病毒合剂26. 丁香抗菌合剂27. 丁香合剂28. 冬凌草寄生合剂29. 断血流胶囊30. 高力灵胶囊31. 高力灵颗粒32. 广安妇科丸33. 广藿香合剂34. 海蛇抗癌合剂35. 海蛇化癌汤36. 海蛇半夏散37. 海蛇半夏散片38. 海蛇消炎口服液39. 海蛇消炎贴膏40. 海蛇抑菌合剂41. 海蛇沉香宝石丸42. 海蛇补益宝石丸43. 海蛇定阳合剂44. 海蛇炎康片45. 海蛇止血合剂46. 海蛇止咳糖浆47. 海蛇止痛膏48. 海蛇止痛颗粒49. 海蛇止痛药丸50. 海蛇治疗白斑胶囊51. 海蛇助眠合剂52. 海蛇祛风湿合剂53. 海蛇抗病毒合剂54. 海蛇抗感冒合剂55. 海蛇抗流感合剂56. 海蛇抗疟合剂57. 海蛇抗病毒胶囊58. 海蛇抗菌颗粒59. 海蛇抗结核合剂60. 海蛇抗肺炎合剂61. 海蛇抗霍乱合剂62. 海蛇抗白喉合剂63. 海蛇抗麻疹合剂64. 海蛇抗风寒合剂65. 海蛇抗温热合剂66. 海蛇抗病毒颗粒67. 海蛇抗病毒口服液68. 海蛇抗病毒片69. 海蛇抗病毒贴膏70. 海蛇抗病毒药丸71. 海蛇抗病毒软胶囊72. 海蛇抗病毒注射液73. 海蛇抗菌口服液74. 海蛇抗菌片75. 海蛇抗菌贴膏76. 海蛇抗菌药丸77. 海蛇抗菌软胶囊78. 海蛇抗菌注射液79. 海蛇抑菌口服液80. 海蛇抑菌片81. 海蛇抑菌贴膏82. 海蛇抑菌药丸83. 海蛇抑菌软胶囊84. 海蛇抑菌注射液85. 海蛇散疼片86. 海蛇消肿合剂87. 海蛇止痒合剂88. 海蛇祛湿合剂89. 海蛇清火合剂90. 海蛇活血合剂91. 海蛇润燥合剂92. 海蛇保肝合剂93. 海蛇滋阴合剂94. 海蛇养血合剂95. 海蛇安神合剂96. 海蛇开窍合剂97. 海蛇养心合剂98. 海蛇益气合剂99. 海蛇健脾合剂100. 海蛇降压合剂这些方剂都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但请注意,在使用任何中药方剂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1、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宜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组成:君----麻黄,臣---桂枝,佐---杏仁,使---甘草【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2、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组成:君—桂枝,臣—芍药,佐---生姜,大枣;使-----甘草【方歌】桂枝汤肢太阳凤,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组成:君---羌活,臣—防风,苍术佐---细辛,白芷,川芎,生地,黄苓使---甘草4、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痰主治:外寒内饮证组成:君---麻黄,桂枝臣---干姜,细辛佐---五味子,芍药,半夏使---炙甘草【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5、银翘散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百毒主治温病初起组成:君---金银花,连翘臣---荆芥穗,淡豆臌;薄荷牛蒡子佐---竹叶,芦根,桔梗使---甘草【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鼓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6、桑菊饮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组成:君---桑叶,臣---杏仁,菊花,桔梗佐---连翘。
薄荷,芦根使---甘草【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组成:君—麻黄,石膏臣---杏仁佐使----甘草【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面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8、败毒散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证组成:君—羌活,独活臣---川芎,柴胡佐---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生姜,薄荷使—甘草【方歌】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右气功。
9、大承气汤功效: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组成: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中医方剂学讲解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中药方剂的制备、配伍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医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方剂的命名、组成、配伍规律、药味、药性、功效、不良反应等方面。
方命的命名是指方剂的名称及其来源,方剂的组成则是指具体的药物成分。
方剂的配伍规律是指中药药物之间治病的协同作用关系,药味则是指中药的味道特征,包括苦、辛、甘、酸、咸、涩等。
药性是指中药药物的性质,包括温、热、凉、寒、平等。
功效是指方剂的治疗作用,包括疏风散寒、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等。
不良反应则是指方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等。
中医方剂学的核心是方剂的配伍。
方剂的配伍是指将不同的药物组合起来,形成有特定治疗作用的药物组合。
方剂的配伍规律是中医药学的关键,并有“六味律”、“八卦配伍”、“养生之道”、“合剂之道”等配伍规则。
在中医方剂学中,应用广泛的方剂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入门》等,这些方剂已经历数千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剂的应用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方剂如“四逆散”、“桂枝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这些方剂主要适用于特定的疾病和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认真学习中医方剂学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并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为具有针对性和疗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中医方剂学,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大全(一)名称:熟乾地黄散拼音:ShúQián DìHuánɡSàn处方:丹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叉)、当归(去卢、微炒)、细辛(去苗)、川芎,各半两;人参、熟乾地黄(酒洒、蒸、焙)、白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术,各一两;续断、附子(炮、去皮、脐)、黄蓍(去芦),各三分。
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妇人劳伤血气,腑脏虚损,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肢体烦痛,头目昏重,心多惊悸,寒热盗汗,羸瘦少力,饮食不进。
用途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枣三个,擘破,煎至一盏,滤去渣,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快汤拼音:Kuài Tānɡ处方:甘草(炙)十八两,乾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
制法: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并宜服之.用途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铁刷汤拼音:TiěShuāTānɡ处方:香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乾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半斤,良姜、陈皮,各十二两.制法:上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泠,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
常服快气,不拘时候。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三倍汤拼音:Sān Bèi Tānɡ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
制法: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乾,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
用途用量: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小理中汤拼音:Xiǎo LǐZhōnɡTānɡ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制法:上碎同碾,淹一宿,焙乾,碾为细末。
常用方剂100首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一钱半(4.59g)(原书未著用量)【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二至丸《医方集解》【组成】女贞子(蒸)500g 墨早莲500g【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场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4、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八珍汤基础上加入黄芪18肉桂4,重于补脾益肺,其中肉桂有增强心阳、旺盛命火之功,从而使气血阴阳并补。
5、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人参(6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 甘草(3克) 藿香叶(12克) 木香(6克) 葛根(15克)【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
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6、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车前子瞿麦篇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灯心【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7、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0 白术15 云苓12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熟地12 炙甘草5 生姜3片大枣5枚【功用】益气补血。
中医药十大名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其中,有十大名方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您介绍这十大名方。
1. 逍遥散逍遥散是由南宋时期名医杨继洲创制的方剂,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该方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作用,具有养心安神、理气活血等功效,对于高血压、心绞痛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2.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以人参、茯苓、白术等药物为主要成分,具有益气健脾、渗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该方剂通过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3. 通草附子散通草附子散是一种治疗疲劳、虚寒等症状的中药方剂。
该方剂以元参、通草、附子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养血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因体虚引起的症状,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 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补气养血的经典方剂,由黄耆、当归、白术、党参等多种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养心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头晕目眩、失眠等症状。
5.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调理方剂,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调经、养血安胎的作用,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妇科疾病。
6.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状的方剂。
该方剂以熟地、山药、枸杞子等为主药,能够温补肾阳、固精止遗、益气滋阴,是补肾养生的常用药物。
7.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是一种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的中药方剂。
该方剂由羌活、防风、桑叶等药材组成,能够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对于风寒感冒、寒咳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8.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中医经典的理气解郁方剂,由柴胡、黄芩、生姜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解表宣肺、疏肝理气的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等症状。
9. 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是一种治疗胃寒、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泛酸等症状的方剂。
该方剂以甘草炙制为主要药材,具有温中和胃、补脾养血的功效。
10.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治疗肺热壅盛引起的咳嗽、咯血等症状的中药方剂。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积淀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包含了众多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而且涵盖了很多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剂,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桂枝四味药物组成。
【功效】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无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二、逍遥散【组成】逍遥散由芒硝、薄荷、广藿香等药物组成。
【功效】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暑湿引起的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5克至10克,一日2次。
三、安宫牛黄丸【组成】安宫牛黄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珍珠等药物组成。
【功效】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3粒至6粒,一日2次。
四、清热解毒口服液【组成】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黄连、连翘、板蓝根等药物组成。
【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口服10毫升至20毫升,一日3次。
五、六味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生地、山药、牡丹皮等药物组成。
【功效】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9克至15克,一日2次。
六、当归补血汤【组成】当归补血汤由当归、白芍、熟地等药物组成。
【功效】当归补血汤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中医药方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规律。
在使用中医药方剂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频次。
同时,要了解个体差异和禁忌症,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中医药方剂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医药方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并对其功效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温胆汤:温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胆虚寒症状,如胆囊寒痛、胆汁淤滞等。
该方剂由黄连、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胆祛寒、理气开郁的功效。
2.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是治疗寒湿痹证的经典方剂,由茵陈、蒿子、生姜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寒湿、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痛、腰腿冷痛等症状。
3. 四逆散:四逆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邪侵袭引起的寒证,如寒疟、寒冷等。
该方剂由附子、干姜等药物组成,具有温阳散寒、驱寒止痛的功效。
4.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中气不足的经典方剂,由黄耆、白术、党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健脾益气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健脾益气、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6.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阳气不足的方剂,由附子、干姜、人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导致的畏寒、乏力等症状。
7.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剂,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
8. 四妙丸:四妙丸是中医常用的消炎止痛方剂,由黄连、黄芩、苦参、半夏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痈肿等症状。
9. 温经汤:温经汤是中医治疗寒凝症状的方剂,由艾叶、独活、川芎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凝引起的痛经、闭经等症状。
10. 走湿散:走湿散是中医常用的祛湿方剂,由荆芥、石膏、白附子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湿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邪困阻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
中医养生方剂大全
1. 五味调和汤
配方:
- 甘草 5 克
- 黄芪 10 克
- 白术 10 克
- 人参 10 克
- 当归 10 克
用途:
调和脾气、益气血、提高免疫力。
2. 清肝明目汤
配方:
- 桑叶 10 克
- 菊花 10 克
- 地黄 10 克
- 川贝母 5 克
- 熟地黄 5 克
用途:
清肝明目、滋润肝阴。
3. 补肾调经汤
配方:
- 熟地黄 10 克
- 川穹 10 克
- 当归 10 克
- 茯苓 5 克
- 枸杞子 5 克
用途:
补益肾气、调理经血。
4. 清热解毒汤
配方:
- 荆芥穗 10 克
- 金银花 10 克
- 黄连 5 克
- 石膏 20 克
- 生地黄 10 克
用途: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5. 安神助眠汤
配方:
- 丹参 10 克
- 酸枣仁 10 克
- 茯苓 5 克
- 龙眼肉 10 克
- 酸枣仁 10 克
用途:
安神助眠、舒缓神经紧张。
这些方剂只是其中几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剂。
但在使用中药方剂前,请务必向中医师咨询,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治疗或替代医学建议的依据。
方剂学习笔记-整理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方剂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配伍规律,并提高临床运用中药方剂的能力。
方剂的定义和分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指代由中药组方而成的药物组合。
根据不同的配伍原则和治疗目的,方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经典方剂、医家方剂、方剂变法等等。
其中经典方剂是指历史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并被广泛应用的方剂。
方剂的组成和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主要由各种中药组合而成,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和功效。
在方剂的组方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病症和治疗目的,合理选择中药,并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等特点进行配伍。
方剂的配伍规律是方剂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药物配伍的禁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病症的疗效增强或减弱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和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方剂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方剂的功效和应用方剂的功效是指方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不同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方剂的应用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调理等方面。
在使用方剂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调整。
方剂学的重要性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对于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发展中医药产业以及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方剂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方剂,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总之,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研究方剂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方剂,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水平。
方剂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资料:- 张恩溥,黄国熙,李振洲.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李冀平. 中医药学方剂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丁志勇. 中医药学方剂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中医比较全的方剂书中医方剂书是中医药学重要的参考工具,主要收录了中医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用量和禁忌等内容。
下面我将为你推荐几本比较全面的中医方剂书。
1.《中医方剂学》:此书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权威性方剂学教材,由中医药教育部规划教材编写组编写。
此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内含700多个方剂的详细资料,介绍了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用量、禁忌等方面知识。
既适合初学者学习,也适合中级以上中医学习使用。
2.《方剂学与处方学》:此书是由杨建国编写的一本中医方剂学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医家的方剂理论和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500多个常用中药方剂的组成、配伍、功效和应用,同时还包含了方剂的处方方法和调配技巧。
此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和中级以上中医学习参考。
3.《中医方剂选编》:此书由孟凡民编著,是一本较为全面的中医方剂书籍。
此书详细介绍了600多个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组方要点、处方技巧、临床应用经验等内容,并通过多个病例加以说明。
此书对方剂的解析较为深入,适合中级以上中医学习使用。
4.《全国中医方剂学教程》:这是中医方剂学的经典教材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和审定的教材。
此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中医方剂学理论,包括方剂的组成、配伍的原则、用法用量、临床应用等内容。
此书内容全面、权威性强,并附有大量的方剂临床应用例子,适合中医专业学生和医师参考。
这些是比较全面和权威的中医方剂书籍,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方剂知识和实用的临床经验,可以帮助医学学习者和中医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医方剂学。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中级以上的中医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剂书进行学习。
1.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她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D.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花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B.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C. 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D. 她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B. 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C. 目前,某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D. 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B. 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C. 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D. 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B. 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C. 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D. 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接到群众举报后,他们马上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这次执法活动应注意的问题B. 劳动部门对一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C.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D. 有识之士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界面临的重要任务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诞生地南京,将建造当年航海宝船工厂的遗址,预计两年完成一期工程B. 院子所以空旷,是为突出一尊高大的棕色的铜像,慈祥的面部闪着光亮,含着微笑,这尊全身立像正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习惯站立的英伟之姿C. 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单从现在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80多万人就业来说我们也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D. 京剧缺少观众就影响到这个剧种的存亡,这一简单事实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相互依存的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零公里汽车,是指出厂后直接销出或经专用运输车送到销售商手中,其行驶里程几乎为零B. 人脑库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对人脑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水平C. 在许多非常情况下,纪律是很难管住生命和生理需要的,只有崇高的信仰才可抑制非分的欲望和非礼的行为D. 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是避免吃一堑、长一智,重蹈覆辙的前提,一个人要想少犯错误,必须做到这一点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读他的诗会使人感到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如,感情宣泄不急不火,语言简约通达,给人亲切、自然之感B. 每当到了消费的地方,很少露面的导游突然变得热情起来,不厌其烦地游说游客烧香拜佛和购买土特产品C. 日常生活中是少不了烦恼的,而像缺电、涨价、堵车这样的烦恼都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而产生的,是“成长的烦恼”D. 为期一周的布鲁塞尔会议将就各种国际性犯罪活动以及国际之间的执法合作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代表历史系参加全校大学生运动会的队员,是由本系五百多名在校生中挑选出的B. 为这位优秀的剧作家编纂出其艺术业绩,这无疑有利于保留和传播他的艺术作品C. 这次征文比赛以两千字左右为限,诗歌不要超过四十行D. 清晨,大街上车辆不多,李刚驾驶着白色的小轿车沿着长安街飞快地向东驶去11.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昨天下午我借她一辆自行车B. 远处那座大山十分荒凉,有时晚上还能听到饿狼的哀嚎C. 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D. 一般说来,智力超常的人和智力落后的人在人群中都占少数12.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小明的舅舅买了一双他盼望已久的耐克运动鞋B. 18世纪,天花病广泛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C. 在这个工程的进度上,各小组要协调好D. 年代太久了,墙壁已经变得斑斑驳驳13.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张华刚转到这个学校两天,很多同学都不认识B.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C. 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D. 清晨,窗纸微微透白,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14.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他没有听父母的劝告,去做那件事,结果现在非常后悔B. 我和他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在何时了C.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D. 北京的秋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15.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B. 体魄不重要吗?体魄当然很重要C. 高明走进309宿舍,发现李强和他的室友们正在那儿打扑克D. 发展太空制药业或生物制品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16.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这条马路一边有一个垃圾桶B. 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C. 黑德兰,是澳大利亚海岸的一个著名海港D. 空气污染导致的最常见的疾病是哮喘17.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记得我们初达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B.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C. 她狂热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D. 去年秋天,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禽流感病例18.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个别青年人自制能力太差,遇事冲动B. 重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C.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百货大楼D.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19.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 我想劝说他,又怕磨不开B.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C.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尤其是学生时代 D 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知识竞赛的情况20. 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 请你告诉小王,我们要学习文件B. 时间过得真快呀,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才六岁C. 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D. 环保部门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标准1.C[华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和成分是否残缺。
具体分析如下:选项A,“安排”不能与“会议中出现的问题”搭配;选项B,“事件”不能与“批评教育”搭配;选项D属于缺乏成分,“在古代”是“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的状语,但是“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的状语应是“在今天”而并非是“在古代”;故正确的答案为C。
2.B[华图解析]A项“推广”后面缺少宾语;C项“高低”与“增长”不搭配;D项“分外”与“多了”语义重复。
3.C[华图解析]A项因词语位置不当导致逻辑错误,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等支出的费用”。
B项中“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修饰语“一件”位置不当。
D项中“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
故答案为C。
4.D[华图解析]A项“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
B 项“完成”与“进步”不搭配,“完成”宜改为“实现”。
C项成分残缺,应在“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之后加“的精神”。
5.A[华图解析]B项中“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与“感染了”不搭配。
C选项中是典型的两面对一面错误,是否收门票不能被“否认”。
D选项“扩大”与“提供教科书”搭配不当。
6.D[华图解析]A项中“安排……问题”搭配不当;B项中“对……现象进行教育和处理”也搭配不妥;C项分句后主语不一致,表意混乱。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C[华图解析]A“建造……遗址”不合逻辑。
B搭配不当。
“立像……是……之姿”不搭配。
D一面两面不搭配,缺少观众,影响的是“生存”,而不是“存亡”。
8.C[华图解析]A成分残缺,应该在句子后面加“的汽车”三个字。
B搭配不当,“进入……水平”不搭配。
D语序不当造成不合逻辑,应该把“避免”移到“重蹈覆辙”前面。
9.B[华图解析]A句式杂糅,把全句主语换为“他的诗”。
C成分残缺,在“经济社会”前面加上一个介词“在”。
D 成分残缺,应该在“各种国际性犯罪活动”前面加上“打击”。
10. D[华图解析]A词语搭配不准确,应将“是由”改为“是从”。
B词语搭配不准确,没有“编纂……艺术业绩”的说法,应改为“收集编纂其毕生的作品。
”C“以两千字左右为限”不妥,既然有所限制,就应该去掉“左右”,直接写成“以两千字为限”。
11. A[华图解析]A项歧义在:(1)我借给了她一辆自行车;(2)我向她借了一辆自行车。
12. A[华图解析]A项歧义在:(1)小明的舅舅给小明买了一双“耐克”鞋;(2)小明的舅舅给自己买了一双“耐克”鞋。
A[华图解析]A项歧义在:(1)很多同学都不认识张华;(2)张华不认识很多同学。
14. A[华图解析]A项歧义在:(1)因为他没有听父母要他去做那件事的劝告,结果现在非常后悔;(2)他没有听父母的劝告,擅自去做那件事,结果现在非常后悔。
15. C[华图解析]C项歧义在:(1)高明的室友们;(2)李强的室友们。
16. A[华图解析]A项歧义在:(1)只在马路的其中一边有一个垃圾桶;(2)这条马路的每一边都有一个垃圾桶。
17. D[华图解析]D项歧义在:(1)缅甸、泰国、越南这三个国家和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禽流感病例;(2)缅甸、泰国、越南、中国四个国家的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禽流感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