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离子交换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32
废水离子交换处理法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中的交换离子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而除去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人类对自然界中的某些离子交换现象早已有所认识。
古希腊著作中已有关于使用粘土脱去水中矿物质的叙述。
1850年有人发现了土壤中离子交换的现象,以后又有人发现泥土吸附地下水中的离子是可逆反应。
简介废水离子交换处理法是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之一种。
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中的交换离子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而去除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应用发展离子交换剂在工业上的应用,起初是用天然沸石制取软水,后来发展到制备合成沸石和磺化煤。
在离子交换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是1935年英国人B.A.亚当斯和E.L.霍姆斯发表了关于用苯酚和甲醛合成有机离子交换树脂的报告。
1939年德国化学公司初次介绍了工业制造的离子交换树脂,其牌号是wofatit。
1945年后,苯乙烯磺酸型强酸阳树脂以及强碱性和弱碱性阴树脂先后研究成功,这些都是凝胶型树脂。
1962年性能更好的MR型大孔树脂问世。
70年代发明了热再生树脂。
离子交换技术在工业、农业、医药以及科学研究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交换过程①被处理溶液中的某离子迁移到附着在离子交换剂颗粒表面的液膜中;②该离子通过液膜扩散(简称膜扩散)进入颗粒中,并在颗粒的孔道中扩散而到达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基团的部位上(简称颗粒内扩散);③该离子同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④被交换下来的离子沿相反途径转移到被处理的溶液中。
离子交换反应是瞬间完成的,而交换过程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历时最长的膜扩散或颗粒内扩散。
交换反应任何离子交换反应都有三个特征:①和其他化学反应一样服从当量定律,即以等当量进行交换;②是一种可逆反应,遵循质量作用定律;③交换剂具有选择性。
交换剂上的交换离子先和交换势大的离子交换。
在常温和低浓度时,阳离子价数愈高,交换势就愈大;同价离子则原子序数愈大,交换势愈大。
强酸阳树脂的选择性顺序为:Fe3+>Al3+>Ca2+>Mg2+>K+>H+强碱阴树脂的选择性顺序为:Cr2O崼>SO厈>NO婣>CrO厈>Cl->OH-当高浓度时,上述前后顺序退居次要地位,主要依浓度的大小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