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记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傅茂祖教授
- 格式:pdf
- 大小:171.97 KB
- 文档页数:2
根深叶茂硕果累累——记朱良春老师生平及学术思想
1.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
2.苦参性苦寒沉降,调心律,抗菌止痢
3.白芥子利气豁痰、搜剔内外痰结冷涎
4.白附子祛风定痛,兼疗室性期前收缩
5.黄药子降火消瘤、止咳止血6.路路通行气活血、利水消肿7.茜草止血活血,兼能利水
8.泽泻利大小便、轻身减肥
9.桑寄生降压平肝,兼疗胸痹10.牵牛子泻水逐痰,消积通便11.生山栀子为主治疗胰腺炎有特效12.人参、五灵脂同用效佳而无弊13.台乌药解痉排石,又疗清稀涕涎14.油松节固卫生血,亦治痹嗽不眠15.香甘松醒脾、解郁安神
16.马钱子健胃、宣痹疗瘫
17.六神丸之妙用
18.天花粉的五用
19.天南星善止骨痛
20.鬼箭羽活血降糖
21.北细辛治咳逆、水肿、痹痛,善愈口疮22.威灵仙疗痛风、黄疸、骨刺,功在通利
23.十大功劳善清虚热,补而不腻24.一枝黄花清热解毒、疏风达表25.疏肝妙品生麦芽
26.为“十八反”平反
27.半夏应用新探
28.萆薜功效阐析
29.黄芪配地龙治慢性肾炎
30.庵配楮实消鼓胀腹水
31.苍耳子有通督升阳之功
32.稀莶草具解毒活血之妙
33.五灵脂降浊气而和阴阳
34.生槐角润肝燥以定风眩
35.马鞭草祛瘀消积、清热解毒功奇36.川桂枝平降冲逆、温复心阳效捷37.泻脾泄热法治实火口疳
38.温补镇摄法疗顽固失眠
39.刘寄奴治瘀阻溺癃
40.白槿花泄下焦瘀浊。
口服抗糖尿病药的临床应用
丁鹤林;傅祖植
【期刊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年(卷),期】2004(024)005
【摘要】长期严格控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可降低慢性并发症.目前用于控制血糖的口服抗糖尿病药主要有4种.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有磺脲类与非磺脲类两类,非磺脲类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一些磺脲类还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双胍类除了降低血糖还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高血糖,可降低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还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噻唑烷二酮类既可降低血糖,又可改善大血管并发症的多种危险因素.
【总页数】3页(P356-358)
【作者】丁鹤林;傅祖植
【作者单位】510l2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510l2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15
【相关文献】
1.贵阳中医二附院2012~2014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J], 林英;夏于芬
2.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J], 罗红伟
3.浅析口服抗糖尿病药在150例患者中的应用 [J], 刘业丰
4.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 [J], 曹秀虹;赵民生;董凤英
5.江西吉安某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用药的规范性评价 [J], 冯小军;张秀英;冯永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无止境:糖尿病防治任重道远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经典医书——《黄帝内经》就已经对糖尿病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糖尿病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到了迅猛阶段。
如何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就此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国内分泌领域的知名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
重在预防,唤醒公众认知作为学科带头人,陆主任指出:糖尿病发病率高,病人总数在不断增加,且终身患病,不能治愈,并发症危害大,是内科领域最活跃、发展最快,也是医生面临很大挑战的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地区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在10% 以上,糖尿病前期的人更多,超过糖尿病患者人数,北京地区成人中有20%~25%都是血糖不正常的,数字巨大,高血压人群也就是20%左右。
面对糖尿病发病率如此迅速增长的势头,我国卫生部门已将糖尿病列为对人民健康有重大危害的疾病之一,并不断增加对其基础、药物、治疗、预防等方面研究的投入。
但目前公众的关注度还不够。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疾病,不痛不痒,因此要唤醒公众意识,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防患于未然,在糖尿病前期就要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等到疾病明朗化了再去处理就滞后了。
可以借助我国卫生部门、社区的支持,充分利用高血压防治网络进行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宣传、强调高危筛查,这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目前美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势头已开始减缓,就是得益于早期干预的效果。
合理用药迫在眉睫采访中,陆主任特别强调要合理用药。
他告诉记者,每种口服降糖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针对每个人的病情去选用相对适应的药物。
二甲双胍经过50多年的应用证明其安全有效。
磺脲类也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良好,但明确的副作用有低血糖、体重增加。
正因为没有哪一种药物对病人来说是完全合适的,故口服药物的选择一定要根据适应证、禁忌证等情况充分考虑,一定要因人制宜,做到个体化用药。
中医急诊医话中医名医征战疫病文/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柴枝楠中国成立后有几次大的疫病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在党的卫生政策指导下. 最终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并涌现出很多中医救治疫病的名医大家。
让我们就流行性乙型脑炎、S A R S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次大的疫病流行.一睹这些名医大家的风采。
蒲辅周——周恩来总理称赞他“高明的医生,又懂辩证法”蒲辅周(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融会贯通.经方.时方合宜而施。
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蒲辅周任副院长。
他以精湛的医术挽救甚多温病.包括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患者。
1956年.石家庄市曾流行乙型脑炎.他用清热解毒、养阴法救治.治愈率达90%以上。
而 次年北京流行此病时.他从临床实践出发.根据北京当时阴雨连绵、湿热交蒸.因此病多属暑湿偏盛.遂用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化裁.通阳利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尤见独到。
临床所见外感热病.属中医伤寒、温病范畴。
自明清温病学说形成. 即有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论争。
对于两者的关系,蒲辅周认为.伤寒学说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温病学说补伤寒学说之未备.应当互为充实。
蒲辅周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著作。
蒲辅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理论渊博.为千万患者解除了病痛.为中医事业做出了贡献。
周恩来总理称赞他"高明的医生.又懂辩证法".实为当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
邓铁涛——杗获“中医药抗‘非典’特殊贡献奖”邓铁涛教授(1916-2019)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早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科委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我国糖尿病教育任重道远
*导读:糖尿病教育上,发达国家医生花在病人身上的时间是开处方的许多倍,且每位患者都会免费得到有关的知识手册。
而我国医生面对患者主要是检查、开药。
……
外国糖尿病专家曾坦言,单就治疗水平而言,中国与国外没什么差距,但在糖尿病教育上,发达国家医生花在病人身上的时间是开处方的许多倍,且每位患者都会免费得到有关的知识手册。
而我国医生面对患者主要是检查、开药。
改变“轻教育、重用药”的临床现状,引导患者掌握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与伪科学、愚昧作斗争,不仅可事半功倍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可将该病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在1月6日举办的“中国糖尿病教育高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截肢,加之失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解放军306医院许樟荣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相同数目的糖耐量损害(糖尿病前期)人群,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只有地、市以上医院才有内分泌专科和糖尿病专科医生,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缺少经过专业化培训的糖尿病专科医生、专职营养师、足病师及糖尿病教育护士,城乡糖尿病教育管理水平相差甚大。
与会专家在《糖尿病之友》杂志主办的这次论坛上指出,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很高的代价:不合理的截肢;什么都不敢吃导致营养缺乏;只知血糖高了不好,不知低血糖更危险;自己读相关书籍,到处打听好药,比较医生,以为成了专家,结果往往是断章取义、误诊误治。
感恩过去,奉献未来2012年7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迎来六十周年华诞!六十年辉煌历程,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今天的眼耳鼻喉科医院,已成为我国眼科和耳鼻喉科的疑难杂症诊治中心、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心和注重转化的科学研究中心。
六十年辉煌历程,见证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们医院之所以拥有一流的声誉,除了依托于不断完善的软硬件建设外,关键还在于我们始终拥有一群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一批大师级的医学专家:从医院创建之初作为我国现代耳鼻喉科学奠基人之一的胡懋廉一级教授,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的郭秉宽一级教授,以及吴学愚、王鹏万、何章芩等著名教授,到广受患者推崇、医务人员爱戴的王正敏院士,以及黄鹤年教授、袁守隅教授、嵇训传教授、王文吉教授、王薇教授、褚仁远教授、张重华教授等,可以说他们是医院最宝贵的资产。
六十年医疗实践,形成了眼耳鼻喉科医院人耐心细致、关爱患者的行医风格;六十年栉风沐雨,铸就了眼耳鼻喉科医院人不畏艰难、攻克医学难关的执着精神;六十年磨砺奋斗,蕴育了眼耳鼻喉科医院人低调做实事、严谨做学问、不事张扬的人文气质;六十年厚积薄发,增添了“五官科医院”品牌绚丽的光彩。
感谢我们的前辈,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所有的员工,是你们的辛勤劳动,推动着医院的健康运转;感谢每一位患者,是你们的信任托付,强化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感谢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是你们的关心支持,给予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六十载春去秋来,那些成就与荣耀已被历史记载和印刻。
今天,我们感恩过去,奉献未来,继续谱写医院新的篇章。
我们将继续坚持优化发展,形成以医疗带教学、以教学托科研、以科研促医疗的良性循环,落实“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有突出特色及辐射能力的眼科、耳鼻咽喉科领域医疗中心、学术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定位,构筑以解决疑难重症为主的眼耳鼻喉科诊治康复中心,建设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科医师为目标的培训基地,构建密切结合眼耳鼻喉科临床的科研平台。
加强我省糖尿病防治刻不容缓
傅祖植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1(022)006
【摘要】@@根据“1996~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省糖尿病的患病率、流行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广东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的直接领导下,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于1997年和1998年分两个阶段对我省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总页数】2页(P449-450)
【作者】傅祖植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
【相关文献】
1.加强我省高校的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J], 古银华
2.我省饲料添加剂市场抽查合格率低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刻不容缓 [J], 李祥明
3.加强我省师范专科教育刻不容缓 [J], 杨■
4.进一步加强财政信用资金管理与监督刻不容缓──关于我省36个市县财政信用资金的审计调查与思考 [J], 成晖
5.加强乡镇档案工作刻不容缓——对我省一些乡镇档案工作情况的调查 [J], 刘武心;孔跃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医生之难也就在这里。
——郎景和2、医学贵精,不精那么害人匪细。
——徐春甫3、自己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
——林巧稚4、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孙思邈5、对抢救伤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白求恩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孙思邈7、医生,应该献身于维护人民安康的事业。
——白求恩8、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
——张杲9、医生,先治好自己吧!——?圣经·路加福音?10、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
——柯棣华11、我要象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林巧稚12、黄牛虽老,余力犹存,霜染鬓华,壮心愈迫。
——张香桐13、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成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14、工作哪能停,心跳不停,工作就不能停。
——李月华15、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孙思邈16、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那么缺乏生人。
——?回春录序?17、医生要最好学、最谦虚、最客观、最冷静、才是好医生。
——周恩来18、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难也。
知其难,那么医者固宜慎之又慎。
——徐大春19、做医生、护士,就应该有一颗母亲的心,医生、护士应该是爱的化身。
——傅培彬20、我是没有财产的,我所有的一切只是安康、勇气和我的工作。
——巴斯德2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孙思邈22、临床临床,就要亲临病床,亲手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周华康23、我最喜欢人家称我傅医生,这使我特别感觉到我对人民安康所负的责任。
——傅连章24、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应该是一个好的木匠、铁匠、缝纫和理发匠。
——白求恩25、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
——希波克拉底26、医生不能光用药物来治病。
在病人最痛苦的时候,医生一定要出如今他的面前。
——白求恩27、一个医生就是为病人活着的,假如医生不为伤病员工作,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白求恩28、我的愿望就是学生超过我。
第二单元综合与测试核心素养练习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一、核心素养聚焦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饥馑.(jǐn)捍.卫(hàn) 稻菽.(jiāo) 刻骨铭.心(mínɡ)B.挽.起(wǎn) 茎.秆(jīnɡ) 屏.气(pǐnɡ) 无与伦.比(lún)C.掖.着(yē) 分蘖.(niè) 一蔸(dōu) 如鲠.在喉(ɡěnɡ)D.田埂.(ɡěnɡ) 缅.怀(miǎn) 花蕊.(xī) 罄.竹难书(qìnɡ)【答案】C【解析】A项,菽—shū;B项,屏—bǐnɡ;D项,蕊—ru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火箭院,记者对这句话的体会格外深刻。
如“火箭人”所说,回首来时路,每一步都刻骨铭心....地难忘。
B.最终孙权凭借着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的支持力排众议....,强行通过了出兵抗曹的决议。
C.军令在军人的心中无比神圣,不听到号角就不能擅离职守,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D.国家危亡之际,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答案】A【解析】A项,“刻骨铭心”使用错误,不能和“难忘”搭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钟扬的“暖”是________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________一套个性化的发展________,不让一个人掉队。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而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________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最高学府”。
A.引人注目订制规划转向B.有目共睹订制计划倾向C.引人注目定制计划转向D.有目共睹定制规划倾向【答案】D【解析】第一空,“引人注目”指吸引人们注意。
---------------------------------------------------------------最新资料推荐------------------------------------------------------征服糖尿病的新希望征服糖尿病的新希望征服糖尿病的新希望昭阳糖尿病既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又是一种年轻的疾病。
说它古老,是因为有文献记载的糖尿病历史可追溯到 2019 年之前;说它年轻,是因为人类对糖尿病的真正认识从近代才开始,这时,糖尿病已经像洪水猛兽一样向我们逼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寿命。
人类征服糖屎病的历史回顾 1.传统经验应用阶段 18 世纪以前,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类对糖尿病病因、病理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治疗手段也比较单一。
人们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治疗经验,以当地的植物、生物及矿物原料作为药品来治疗疾病。
由于不能从解剖和生理上认识糖尿病,所以药方虽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总体疗效较差,且个体差异巨大。
2.化学药物兴起阶段 18 世纪后,随着医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生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了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开启了化学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新纪元。
有了两大类治疗糖尿病的化学药物:一类是磺脲类降糖药,主要的药物机理是刺激和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二类为双胍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是抑制肝糖元的合成,增加肌肉内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异1 / 7生等。
3.胰岛素使用阶段 20 世纪 20 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班廷等人第一次从狗的胰腺中提取了胰岛素,并注射到另一只因摘除胰腺而得了糖尿病的狗体内,狗的血糖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1922 年 1 月 11 日,班廷为 14 岁的患者汤普森提供了第一针胰岛素,汤普森就成了依靠胰岛素活下来的第一人。
胰岛素可以说是 20 世纪的重大发明,是人类征服糖尿病新的里程碑。
在人类尚未发现胰岛素之前的 19 世纪,糖尿病(尤其是 1 型糖尿病)还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患者经常在饱受极度的饥渴之后,死于营养不良或严重的并发症。
蔷薇满架,好眠一夏
北京/廉庄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刚刚接受完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中医药成为了热门话题。
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发言中谈到武汉抗疫时一度哽咽落泪。
他说:“我认为应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中西医并重,给中医参与救治急性传染病一 个机会,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成建制地组队前往一线,‘承包’定点医院、‘承包’定点病房。
用中医药的办法救治传染病,可以很快地总结出中医的经验,然后推广应用。
”
这次的疫情全面展示了中医药在面临全新疾病、重大疫 情时,从预防、治疗到康复过程中的优势,许多人心目中中 医“治不了急症、只能辅助调养”的刻板印象正在逐渐改变。
中医药担起了抗疫的重任,并以丝毫不亚于西医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内外的认可与赞誉。
对于我们来说,也无疑更加坚定了“信中医、用中医”的信心。
神州大地上,这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战斗终于逐渐进入尾声,这个夏天的脚步也已经踏上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土地。
昼长夜短,气温逐渐升高,炎炎夏日里身体更加容易产生疲惫感,加上不能完全摘掉的口罩、亟待复兴的各行各业 情况,人们从身体到心灵都仍然体会不到轻松。
《黄帝内经》描述夏日睡眠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顺应季节变化特点调整身体节律,才能收获质与量俱佳的健康状态。
本期专 题为读者朋友们继续准备了健康睡眠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 起用中医药为这个特殊的时期护航吧!①。
医者父母心白塔老药家
佚名
【期刊名称】《商业文化》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正>为了继承和发扬京城老字号药店的优良传统,白塔寺药店始终在解决''''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上进行有益而富有成效的尝试与探索。
妙应堂中医诊所聘请的在京城中医界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国家级名老中医的亲传弟子或后人,在诊断治疗、配伍用药上具有独到之处,使之形成了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方面的诊疗特色,不仅施惠于民,也
【总页数】4页(P84-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1
【相关文献】
1.医者父母心--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 [J], 郭水龙;朱圣韬
2.医者父母心,一切为了孩子——记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郭伟 [J], 山峰;晓曦;李琪;
3.医者父母心照亮天山路——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手相连点亮生命”健康扶贫天山公益行活动侧记 [J], 郑超
4.春到白塔老药家好茶护肝总动员 [J],
5.经方验方花草茶齐汇白塔老药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仁心的力量
清风慕竹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一介书生,何以面对锋利的刀剑能够谈笑自如,因为在他心中有远比强悍的武力更厉害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仁爱之心。
用高尚的品行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感化他人,袁涣的勇气,其实是一种仁心的力量。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清风慕竹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医者仁心——记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张凌大夫医者仁心
2.基于"仁心护理"文化的内涵建设与实践
3.仁心触处作春风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召开2021年度专题学习会议4.扎根社区践初心肩负使命守仁心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陆勇介绍5.清风拂面·医者仁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