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 V B 课程设计项目教学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83.21 KB
- 文档页数:3
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教育科研项目管理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主要部分。
本文在分析教育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及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教育科研项目管理的模式,并在技术实现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本课题使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TOMCAT作为Web服务器,并使用了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
使用JSP技术开发人员可以使用HTML或者XML标识来设计和格式化最终页面,并使用JSP标识或者小脚本来生成页面上的动态内容。
生成内容的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JavaBeans组件中,并且捆绑在脚本中,所有的脚本在服务器端运行。
由于核心逻辑被封装在标识和JavaBeans中,所以能够编辑和使用JSP页面,而不影响内容的生成。
此次完成的教育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教师申请项目、管理员根据类别将所申请项目一一展现给各个领域专家,专家单独审核自己领域项目的功能。
详细介绍了各个部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的方法。
并就开发教育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应考虑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建议。
达到了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要求。
关键词: JSP, SQL SERVER,JAVA,教育科研项目管理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major part of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education systems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model ,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posed management model , and on the technology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This topic using JA V A as a development language , TOMCAT as a Web server , and use the SQL SERVER database as a background . Using JSP technology developers can use HTML or XML logo to design and format the final page and use the logo or feet have been generated JSP dynamic content on the page. Generated content logic is encapsulated in the logo and JavaBeans components , and tied in the script , all scripts running on the server side. Since the core logic is encapsulated in the logo and JavaBeans , and so be able to edit and use the JSP page without affecting the content generated .The completion of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 the successful realization of teachers applying project manager will be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y to all areas of the project unfolding specialists, experts in their field audit function alone project . Details of th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to achieve the various parts . And on some difficult issues to develop educational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consider the suggestions .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 JSP, SQL SERVER, JA V A, education research management摘要 (1)1 概述 (4)1.1 开发背景 (4)1.2 设计目的及内容 (4)1.2.1 设计目的 (4)1.2.2 设计内容 (4)1.3 基本环境 (4)1.4 硬件和软件要求 (5)1.4.1 硬件要求 (5)1.4.2 软件要求 (5)2 技术概述 (5)2.1数据库介绍 (5)2.2设计中JSP技术 (5)3 系统分析 (6)3.1 可行性分析 (6)3.2 需求分析 (7)3.2.1 系统需求分析 (7)3.2.2 系统功能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作者:邓竞伟邓凯英贾丽娟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第22期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作者针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现状,分析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设计Java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改进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改革;程序设计;项目式驱动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2-0100-04● 引言近年来,随着游戏软件的开发、智能手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编程语言作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备受人们的关注。
另外,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MOOC、翻转课堂、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得到了很多教育人士的重视。
新工科人才培养最基本的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高校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3]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所在学院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以及扎实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创业和团队精神。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和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
● 课程体系现状分析Java程序设计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其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实践型和应用型较强的课程之一,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4]因此,此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
[5-6]该课程讲述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概论以及关于JDK(Java Development Kit)类库的专题,如I/O流、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访问的编程技术等。
项目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技工院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并就如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教学准备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技工院校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项目教学法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技工院校的生源及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特别是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作为技工院校高级技工和技师层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编程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技工院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现状1.学生基础差,学习信心和兴趣不足技工院校的学生数学与外语基础比较薄弱,看到一大堆由字母组合的程序代码时,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再加上缺乏学习计算机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导致上课睡觉、玩手机、玩游戏等现象屡屡发生。
2.教学方法落后技工院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教师首先讲解知识点,然后选择书本上或课外的案例,最后让学生对照教师的代码编写成类似老师讲过的案例。
程序一旦调试成功,学生就觉得完成了任务。
这种方法确实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知识,但是很难把学生培养成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程序设计人员,很难培养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人员。
3.考核方式存在问题考试为试卷和上机考试结合,上机考试的题目偏向于学生平时做过的案例。
笔者觉得,技工院校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应当以上机考试为主,上机考试的题目是学生从来没有做过的案例,学生考试时可以带教材;甚至可以把考试变成由各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技工院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应尝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加学生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体验,把知识点用一个或几个项目串联起来。
[摘要]建构主义指导教学过程,从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认知过程,从发现中获取知识。
“应用型”办学目标,以成果为导向,紧盯教学成果。
以此为基点,探讨高校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策略。
从多个方面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逐步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做到运用知识的水平,锻炼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6-0137-04基于OBE 理念的应用型教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夏黎晨(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651701)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体系课程中的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
不同于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些课程,软件工程主要内容为工程管理学,虽然管理对象为软件开发,目的在于对软件开发的过程进行管理,因而整体的内容更容易偏向于记忆性的东西,但是软件工程的课程内容实践指导性是很强的,无论是作为前序课程,还是作为后序课程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向于理论教学,但是作为工程管理学的课程,由于其实践性强,因而需要建构课程体系,从多个角度来指导日常教学。
一、行业数据开源软件( )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代码托管平台。
以项目星标数排序,获取前100条项目,将作者开源的软件项目分为业务、技术、其他三种类型。
其中业务类型是指该开源软件项目具有明确的业务性,具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可以被企业直接使用或是少量调整即可投入使用;技术类型是该开源软件项目不具体为某一业务方向服务,而是作为软件项目中间件存在,可以被任意软件项目使用;其他类型则是指既非业务方向,也不是技术方向,比如开源图书。
其分布趋势如图1(a )所示。
业务类型的软件项目占比为55%,技术类型的软件项目占比为39%,其他类型的软件项目占比为6%。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又做了项目主要开发语言的比较,如图1(b )所示。
其中Java 语言作为主要开发语言的软件项目占比最多,达到了73%。
项目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针对目前c#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解决方案,给出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项目教学法的团队分工体制、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进度及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1-0091-0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大学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的弊端,不能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种弊端具体表现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呆板地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磨灭,对待学习由最初的主动学习,变为厌倦学习,从而使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差。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等给人才培养的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
项目教学法正是这一教学理念得以实现的具体方式之一。
因此,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可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以c#程序设计为例,对项目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相关概念(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
oop 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是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
oop 达到了软件工程的三个主要目标: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为了实现整体运算,每个对象都能够接收信息、处理数据和向其他对象发送信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主要包括:对象、类、数据抽象、继承、动态绑定、数据封装、多态性、消息传递。
通过这些概念面向对象的思想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它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的实践,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才能不断地提升编程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活学活用、理解其精髓。
《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是作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基于企业级JavaBean(EJB)技术的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开发。
通过本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能够使用JSP+EJB技术进行规范的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进行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
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自我专业知识拓展的能力。
让学生尽可能地达到入职即可工作,尽可能地做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结合”。
1、知识目标本课程涵盖了以下知识目标:(1)熟悉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2)熟悉Java EE应用和开发环境(Eclipse + Weblogic)的搭建和使用;(3)掌握无状态会话Bean(Session Bean)开发技术;(4)掌握有状态会话Bean(Session Bean)开发技术;(5)掌握Bean管理持久化实体Bean(BMP)的开发技术;(6)掌握容器管理持久化实体Bean(CMP)的开发技术;(7)了解消息驱动Bean的工作原理;(8)掌握JSP/Servlet技术、会话Bean开发技术和实体Bean开发技术的整合应用;2、能力目标(1)能查阅英文版的相关技术手册;(2)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3)能对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错误和异常进行分析和排错;(4)能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和实现企业级的应用软件项目;4、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力,勇于克服困难;(3)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4)具有较扎实的业务基础,并能不断进行创新和自我超越。
软件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摘要:软件工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性学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运用到软件行业中,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软件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面对软件工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软件工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软件工程课程是高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相应知识是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管理、维护人员的必备知识。
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树立正确的软件工程思想,学习典型的软件开发技术,培养学生进行实际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应用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
但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觉到理解困难、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1理论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深入分析教学内容,要尽可能举例讲解书中理论知识,常设计问题,多提问,鼓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讲评所述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
另外,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组成。
教师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自身的专业素质、实践经验与学生进行沟通。
例如在第一堂课中首先应让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定位、主要内容、结构安排以及重要性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1]。
其次,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运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讲解,可以采用阶段性的知识小测验、知识练习题、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1.1采用案例式教学的方法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原理、技术、方法比较抽象,学生在接受抽象的理论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理解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对复杂抽象的概念引入实际案例进行解释,如在教学中可运用贯穿全课程所有知识点的某个系统实例进行讲解,也可用教师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实际案例或一些经典软件工程教学案例进行说明,给学生提供实际成功与失败的软件工程项目素材,教师通过模拟实际项目开发的部分场景,将枯燥的理论和技术用灵活生动的例子表述出来,让学生对项目成功与否,哪些地方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哪些地方违背了软件工程原理,怎样改进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后教师做出总结。
软件工程类论文4500字_软件工程类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软件工程类论文4500字(一):基于CDIO-OBE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探索论文摘要:针对目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工程实例匮乏、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论文基于CDlO-OBE工程教育模式,设计和重塑软件工程课程教学。
在CDlO项目任务教学中,探索基于OBE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的改革。
构建以工程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一体化發展。
关键词:CDIO;OBE;教学设计;项目化;工程化1引言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软件工程课程(以下简称软工)引入项目任务驱动、案例等教学法,一定程度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抽象、工程实例乏匮、案例选择不当、课程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不能充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知识运用、自主探究、解决软件复杂工程问题等能力,难以满足IT从业人员日益增长的工程能力需求。
因此,本文结合软工课程团队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CDIO-OBE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软工教学,综合训练和系统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探索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2CDIO-OBE工程教育模式内涵CDIO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CDIO代表构思(C)、设计(D)、实现(I)和运作(0),它是“做中学”和“学中做”的集中概括。
CDIO是行之有效的工程教育模式,关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代表了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CDIO强调将项目开发过程(产品)融入学习过程,有机整合学生工程实践和课程学习。
工程实践中,构思即概念阶段。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引导、激励学生分析问题,把项目与生活、企业产品结合,解决实际需求。
项目教学法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编译原理的课堂授课中,阐述了具体的结合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到科研项目,既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编译原理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一、引言项目教学是组织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中,通过教师将项目分解为功能独立的子项目,并对项目进行示范讲解,然后由学生对该项目讨论,协作学习,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而考查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的。
国内、外高校均将《编译原理》列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主要课程。
《编译原理》课程强调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和素质这一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该课程中介绍的一些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传授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都是难得的生动案例,同时也是一些实用的工具和软件研制的基础,如自然语言理解、网络信息处理、网络协议的分析与实现等领域。
因此,《编译原理》课程不能片面地被看作为是仅仅介绍编译程序的课程,而应当把教学放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层面加以认识,该课程中的理论深度和实践要求并重,其中理论知识既要依靠理论教学讲解,还要依靠实践教学的实验,更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真正庞大的编译器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无法深入讲解。
因此,通过将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依托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将编译器的各部分与项目的各实现功能相结合,在一个个典型“项目任务”驱动下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接收的知识是相对完整而不是零散的。
通过科研项目任务的操作过程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运用编译程序的构造原理和技术完成相关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二、编译原理教学与项目教学法的结合结合理论教学与项目结合的理念和项目驱动教学思想,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制定项目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辅导、课程整体评价阶段。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项目教学方法被广泛的用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它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常项目教学包含几个核心要素:如内容、活动和情境等。
本文将结合一个关于单片机开发的省级项目,以及对《单片机应用开发》这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对项目教学核心要素做一些探讨。
(一)、项目内容的应用研究1、涵盖课程知识体系的大项目如我们做的大项目是:设计一个类似“早教机”的学习机器人。
要求学生去市场分析调研:市场上有哪些同类的产品,各有哪些功能,可能用到哪些知识?一般如何实现?如果自己设计一个类似产品会考虑哪些方面等?这实际上是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
教师在开课前精心选择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分解,分解后各个功能模块所使用的知识技术,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这原本是是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直接教给学生的。
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根据问题去进行活动,使得原来单纯要求学生做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项目实现等这些甚至是突破本课程体系的知识、技能,都是通过学生主体的活动去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学到了本课程上的东西,关键是掌握了本课程之外的好多东西。
2、项目划分这个大项目是如何实现的?可以分成哪些独立功能模块?如何划分功能模块?最后模块又如何集成成产品?各个模块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各个模块的实现技术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操作是:将学习机器人分解成显示部分、按键部分、选项卡组合部分、语音部分、外观设计部分、动作部分等若干个子项目(实际上这里说模块更合适)。
这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市场调研,通过全体学生开会讨论,教师提示总结,最终形成的一个统一划分方案。
另外,除了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这些功能外,我们设计的项目有没有自己特点的功能模块?如何设计实现自己的特色?通过增加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项目活动的应用研究整体项目和子项目学生都已明确,接着就是开展具体活动了。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项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2. 使学生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帮助学生了解软件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分析、设计和实现小型软件系统的能力;2. 提高学生编写规范、可读性强的代码以及进行单元测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软件工程,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3. 引导学生关注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软件工程为核心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掌握软件工程的应用;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软件工程概述:介绍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目标,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软件工程基础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讲解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软件开发过程3. 需求分析:介绍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工具和技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获取用户需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需求分析4. 系统设计:讲解软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掌握软件架构设计、模块划分等技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系统设计5. 编码与单元测试:强调编码规范,教授编程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单元测试,提高代码质量。
以项目为导向的软件开发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类相关课程具有的工程性和实践性特点提出的,它以一个完整的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
文章以PowerBuilder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论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及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软件开发教学模式PowerBuilder一、问题的提出CCC2002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工程性。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该是面向设计的,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类课程,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更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必须突出其工程性和实践性。
我们于2004年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尝试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面以PowerBuilder课程的教学为例,予以详细阐述。
Powerbuilder 是一套十分优秀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具有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可视化的开发界面。
它不仅能设计传统的高性能、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还能方便地构建和实现分布式系统。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Powerbuilder提供了对OLE、OCX、跨平台等技术的全面支持,因此也成为World Wide Web应用环境下的开发利器。
由于Powerbuilder的上述优点,目前不少高校选用其作为“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相关课程的背景环境,它也成为很多高校学生毕业设计所选用的开发工具。
1.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一般是采取知识结构驱动的教学法,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点。
虽然大多数教学环节也有实例,但是对于整个课程来说,这些实例彼此是没有联系的、孤立的。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其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看到当前所学的局部知识的用途,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蓑摹弘渊斟一荔,Java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孙静(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要]目前许多院校开设T Ja va课程,如何更好地结合课程特点.加强实践教学,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从事Java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关键词]J ava教学面向对象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 f l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8)1020|48-01Ja va是1995年由Sun公司组织开发的一种编程语言。
它是目前推广速度最快的程序设语言。
目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将Ja va课程体系包括:JA V A程序设计、JS P技术、J2E E架构技术引入教学中来。
如何更好地发挥Java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Ja va程序开发技巧、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从而胜任企业需要题,又由于Ja va语言的实践性强和开发环境的特殊,怎样教好Ja va,便成了计算机教学中一个探讨与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
一、正确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学习一种编程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编程思想,找到编程感觉,而编程思想是在反复的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中潜移默化积累的。
在进行Ja va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学人员可直接接触面向对象的思想与方法,再训练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就好像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其特点是首先学会将人类的自然思维方法用于稃序设计,建立系统与全局的观念。
然后,在实践环节和后续课程中,不断学习各种算法、训练学生的编程技巧。
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的优点是首先学习高度抽象的思维方法,建立系统和伞局的观念,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在Java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对Ja va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也是Java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Ja va91程的敖掌内窖Ja va程序设计课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传统的Java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授Java语言基础(如:Java的起源与发展、开发环境、基本语法、流程控制、数组操作等)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抽象、接口、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