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鲜腴.(yú)濒.临(bīn)倔.强(jué)B.游逛.(guàng) 残垣.(yuán) 臼.齿(jiù)C.婆娑.(suō)蹒.跚(pán) 虬.枝(qiú)D.邪祟.(suì) 际.遇(jī)秀颀.(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狼籍琐屑局促井然有致B.辟邪倦怠松懈不折不挠C.遏制交卸捶炼触目伤怀D.疾驰黝黑星辰坦荡如底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
第四单元测试姓名成绩本卷(总60,含卷面书写2分)_______;作文(总40分)______ 附加分_____一填字(7分) fān()篱 zhě()皱两qī( )动物 bīn( )临追sù()归jiù()销声( )迹风雪 ( )途周而()始草木()枯束手无()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二,填空。
(6分)(1)_______,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_____学的。
(2)《恐龙无处不在》作者是()国科幻小说家_______________,本文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压扁了的沙子》一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3)按说明的对象分,本单元的课文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填空(10分) 1,东皋薄暮望, ___________________ 。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 ,荒草萋萋鹦鹉洲。
4, ___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5迷津欲有问,_________________。
6、《秋词》中展现了秋高气爽的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苏轼《浣溪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蕴含事在人为的哲理。
8、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8分)①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②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殷勤的蜜蜂去细数吧;群星,就交给淘气的萤火虫去点亮吧;,。
(1)填入第①处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竟然B. 突然C. 虽然D. 果然(2)请第①句的【】内填上正确的标点。
(2分)(3)“繁花,就交给殷勤的蜜蜂去细数吧”这句话有语病,请改正。
(2分)答:。
(4)请在第②句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式句意相同。
(2分)答:。
2.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A. 狼藉.(jí)赋.闲(fù)蹒跚.(shān)栅.栏(zhà)B. 琐屑.(xiè)颓.唐(tuí)踌.躇(chóu)蔓.延(màn)C. 炫耀.(xuán)凋.谢(diāo)享.受(xiǎng)点缀.(zhuì)D. 鲜腴.(yú)记载.(zǎi)残.损(cán)绝伦.(lún)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 狼藉交卸踌躇情郁于中B. 琐屑簌簌秀颀旁逸邪出C. 婆娑倔强主宰潜姿暗长D. 臼齿消逝际遇景然有致4.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
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 变换传承相映成趣B. 变幻传承赏心悦目C. 变幻传递相映成趣D. 变换传递赏心悦目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练习背影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奔丧.()狼藉.()簌簌.()赋.闲()踌躇..()()妥帖.()蹒跚..()()颓.唐()情郁.于中()琐.屑()举箸.()2.解释下列词语。
(1)祸不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触目伤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能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情郁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琐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份杂志老是报道一些八卦消息,无怪乎声名狼藉..。
B.她到现在还在踌躇..,是否应该尊重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迈上音乐之路。
C.童年的我,在外公结实的手臂下蹒跚..学步,在奶奶关怀的叮咛中成长。
D.路旁的树枝切割着夕阳,把光的琐屑..不断地洒向染金的地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考考生众多,而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能否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要靠考生平时努力。
(将“名额”改为“人数”)B.通过互联网多向化的传播模式,让资讯已变为公共资源。
(删去“通过”或“让”)C.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引领世界潮流,为各国民众带去便利的生活。
(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D.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1400余万种作品,并拥有日均逾1.5亿以上文字量的更新。
(删去“以上”)5.请以“自立”为比喻的本体,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
示例:自立,是那荒山上挺拔的松柏,四季常青。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__________,著名散文家、__________、__________、民主战士。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吉林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15分)我校八年级组织了主题为“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学习分享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7分)长白山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长相守,到白头。
绵延的山岭、皓白的雪域,他用健壮的骨骼、宽厚的胸怀,展示着世间的大美。
只有走进他的世界,你才能感受到他雄浑的气pò!高耸的群峰、冰封的世界,他用挺拔的身姿、坚定的意志,展示着人间的至纯。
只有投入他的胸膛,你()能体察到他洁净的情怀!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寓.________意气pò________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也B.就C.才D.还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分)5.完成下面的语段阅读。
(8分)千年文化,流淌在国家的每寸土地上,印刻在我们的每条血脉里。
家国是庭院中那棵树上的柔枝,是“,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中对远行人的思念;家国是曹操《龟虽寿》中的“,”,虽年老力衰,但壮志犹存;家国是天地间的奇幻瑰丽,“,”(李白《渡荆门送别》),水中月影,空中彩云,令诗人如痴如醉;家国是因遭兵乱,身边花鸟等物皆带悲情,“,”(杜甫《春望》),诗人在离乱中忧国伤时;家国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执剑前行,“,提携玉龙为君死”,为报知遇之恩甘洒热血。
二、阅读(45分)在班级举办的“学古文,赏情志”学习交流会上,你所在的小组以下面的古文为例,带领大家进行学习。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13题。
(14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颓.唐(tuí)暂.时(zàn)绿釉.(yòu)俯瞰.深渊(kàn)B.差.使(chāi) 雕.谢(diāo) 鲜腴.(yú) 直挺秀颀.(jīn)C.浦.口(pǔ) 鸡纵.(zōnɡ) 飓.风(jù) 满腹惆.怅(zhōu)D.耸.立(sǒnɡ) 濒.临(pín) 密咂咂..(zā zā) 步履蹒.跚(pá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就像年轮一样,一圈一圈地镌刻着历史的脚步,讲述着运动员的叱咤风云或者________,也讲述着我们自己生命的________。
我们为什么深爱着运动?因为它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不折不挠的奋斗故事,还寄托了我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________你支持的运动员是胜是负,都希望观看比赛后的________,能够帮助你勇敢面对明天早上推开门之后真实的生活,这才是运动真正的魅力。
A.如梦初醒推算不管感触B.触目伤怀演化除非感叹C.黯然神伤推演无论感悟D.振聋发聩演变不论感慨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②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一个民族的成就感。
③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
④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唯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
A.“自己”“更”“能”“青春”的词性依次为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
B.句②中“千千万万”作定语,“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作谓语。
C.“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
”这句话可以接在句①后。
D.句④是病句,应把“洪流”改为“图画”,“永葆”改为“永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水平测试卷第一部分(1~2 题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pèifú)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íliàn)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pèifú) ②(chuíliàn)(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开垦②倦怠(3)文段中的“荒”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表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潜”字的四个义项。
文段中“潜滋暗长”的“潜”的意思是。
(填序号)(2分)潜qián ①隐在水下:~泳|~到海底。
②隐藏;不露在表面:~伏|~流|~移默化。
③秘密地:~逃。
④指潜力:革新挖~。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的确是异乎寻常的。
它可(甲)僵硬的符号,(乙)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轻”字很有飘逸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是流泪……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美妙/奇妙)组合,使人在刹那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第四单元测试题一、语言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物体震动无动无衰B.难逃扼运在却难逃C.束手无策啸聚山林D.天衣无缝消声匿迹3.指出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2分)(1)美国政府正在( )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A.酝酿 B.准备(2)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 )。
A.灾难 B.厄运(3)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下,很可能会无节制地( )。
A.繁衍 B.繁殖(4)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将( )。
A.束手无策 B.束手待毙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2分)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D.候鸟也来得越晚相同的:________ 相近的:________5.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
(2分)(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________(2)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________(3)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________(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________6.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2分)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颓唐(tuí)交卸(xiè)遏制(è)茸毛(róng)B. 俯瞰(kàn)游逛(guàng)漫延(màn)避邪(xié)C. 踌躇(chú)倦怠(dài)琐屑(xiè)蹒跚(mǎn)D. 苔痕(hén)濒临(bīng)婆娑(suō)虬枝(qiú)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
B.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 知识像深埋在土里的宝藏一样,越是努力挖掘就越觉深不可测。
D. 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报道称,2月28日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社交圈论坛等,已有多家网友发起抵制乐天、抵制韩国代购、抵制韩货。
B. 近日,据媒体报道,“爱心妈妈”李利娟,21年来陆续收养了104名遗孤,创建了福利院。
C. “慈善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慈善事业已经进入了“开门立法、有法可依”的法制时代。
D. “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面加个“月”,这样的构想实在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4.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云南布依族每到三月三左右就有染花米饭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人教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A.物体震动无动于衰B.难逃扼运在却难逃C.束手无策啸聚山林D.天衣无缝消声匿迹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载途..:满路,遍地;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销声匿.迹:消失;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B、相安无事..:紧接、临近;无动于衷.:内心;....:相处没有冲突;濒临顷刻..:极短的时刻C、劫难..:精巧细密;..:灾难、灾祸;嘈杂..:(声音)杂乱,喧闹;致密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D、遗骸..:种子或孢子发芽;..:失去平衡;萌发..:遗体,遗骨;失衡孕育..:怀胎生育,比喻酝酿着新事物;4、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分)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A、细密紧密熔化B、致密严密溶化C、致密紧密熔化D、细密严密溶化5.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4分)沿路的荔花正在盛开,pósuō的枝条上,细碎的花朵密zāzā的,像点点星辰,丛丛簇簇,组成了一大片花的海。
树下调谢的花瓣,洒落满地,宛如花毯一般,一点儿也不狼籍。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pósuō( 婆娑)密zāzā( 匝匝)(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__调__应为__凋____籍__应为__藉__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A.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B.今年的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大牌云集,精彩纷呈,让人张目结舌....。
C.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
D.这片草原坦荡如砥....,正是纵马驰骋的好去处啊!【解析】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与“人们被吸引”这一语境不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解析】A.删去“通过”或“使”;B.“现代人”后加上“是否有”;D.“和质量”改为“提高了信息流通的质量”。
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剧本中的舞台说明是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B.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C.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憎.恶(zèng) 琐屑.(xiè) 踌躇.(chú) 触.目伤怀(chù)B.诘.问(jié) 残垣.(yuán) 秀颀.(yí) 密匝.匝(zā)C.哀悼.(dào) 奔丧.(sāng) 虬.枝(qiú) 恹.恹欲睡(yān)D.颓.唐(tuí) 晕.圈(yùn) 鸡枞.(zōng) 情郁.于中(yù)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別字的一组是( )(3分)A.繁殖和蔼噩耗不能自己B.烦躁尴尬呵斥情郁于中C.潦到交卸焦灼纵横决荡D.游逛赋闲锁屑步履蹒跚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発。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啊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3分)(1)我只不过替他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2)在联合国大会上,某个超级大国为自己的假裁军真备战进行。
(3)双方的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我实在不愿意再了。
A.辩护辩白辩解B.辩解辩护辩白C.辩白辩护辩解D.辩白辩解辩护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北城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临沂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罗素,法国作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班级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华夏溯源·寻文明之脉】1.同学们针对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写了一段文字,请阅读并完成后面的小题。
(4分)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xiáng地之一,五千年文化________。
行走河南,可以读懂河南名山怎样肩并三山五岳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江河大川如何携手孕育了中华民族。
行走河南,________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可以读懂中华文化何以博大精深,瑰丽辉煌。
行走河南,解读中华文明绵yán繁盛的深远奥秘,可以读懂中华民族把责任担当________进史册,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息,去追寻属于中华民族的“诗和远方”。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详jǐ廷chuōB.祥jǐ延chuōC.祥jí延zhuōD.详jí廷zhu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源源不绝徜徉篆刻B.源源不绝徘徊镌刻C.源远流长徜徉镌刻D.源远流长徘徊篆刻【写意中原·品古诗之韵】2.中原沃野,人才辈出,河南诗人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你调动自己的古诗积累,帮同学们完成文创书签。
(8分)【研学探究·感鹰城之蕴】3.为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请你参与研学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共12分) (1)同学们搜集到几则平顶山市文旅宣传口号,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则并简述理由。
(3分)A.诗画山水,“醉”美鹰城B.平顶山,一个“豫”味无穷的地方C.三苏文韵透山水,汝窑名瓷耀古今(2)请根据班级发布的周日行程安排及相关材料,提取核心信息,简要地向家长说明本次研学安排及意义。
(5分)周日行程安排8:00学校篮球场集合8:30-9:30乘车前往中原解放纪念馆10:00-11:30参观中原解放纪念馆12:00-13:00团队用餐13:30-14:30乘车前往汝州青瓷博物馆温馨提示1.统一穿校服。
第四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差.使/参差.奔丧./丧.失藤蔓./火势蔓.延B.狼藉./慰藉.焦躁./干燥.胰.腺/夷.为平地C.晕.倒/红晕.悲惘./闽.语瞭.望/眼花缭.乱D.暮.年/幕.布交卸./防御.驻扎./垂死挣扎.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琐屑飓风一副画祸不单行B.赋闲悬空花骨朵乱七八糟C.惦记苔痕火碳梅素未谋面D.牛犊石埠标志牌蹬堂入室3.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有时如漫天大雨,;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4.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5. 请仿照画横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3分)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
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二、综合性学习(7分)6.(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7分)【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废旧手机被淘汰,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累计将达到60亿部。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10分)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è()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这三种激情就像jù()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临绝望的边缘。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xiāo(),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活着值得。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è()制jù()风bīn()临云xiāo()(2)画横线词语“肆意”中“肆”字的意思是()(2分)A.数字“四”的大写B.店铺C.不顾一切,任意去做D.尽,极E.陈列,陈设F.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3)写出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
(2分)(4)既然活得这么苦,为什么罗素还觉得是“值得”的?(2分)【答案】(1)遏飓濒霄(2)C(3)激情支配一生。
(4)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
所以他认为虽然活得很苦,但却活得“值得”。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è——遏,不可遏制:没有办法阻挡,制止不了。
jù——飓,飓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墨西哥西岸、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空气旋流。
bīn——濒,濒临:紧接;临近。
Xiāo——霄,云霄:极高的天空。
(2)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肆:顾一切,任意去做。
故选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试题)(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
(2分)翩()然萌()发褶皱()潮汐()2、完成词语填空。
销声迹风雪途周而始草木枯耳不闻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A、细密紧密熔化B、致密严密溶化C、致密紧密熔化D、细密严密溶化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5、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
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6、商品的标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多用“元”作单位。
请用这种方法写出“肆佰柒拾壹元零陆分”标价。
(2分)7、修改下面的病句。
(4分)(1)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8、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
(4分)例句:我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仿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9、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10、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11、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超过10个字) (2分)12、请用一句话给“泛大陆”下定义。
(2分)1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2分)A、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二)智慧也可以移植王金宝①《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读书人朱尔旦天生愚笨,学习成绩很糟,几次参加科考都未及第。
后来,他结识了一位主管人间生死的陆判官,请求帮忙。
陆判官施展法术,从死人身上选了一颗“慧心”,调换给了朱尔旦。
从此朱尔旦变得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下笔神思飞扬,不久就考中了举人。
这个故事虽说是蒲松龄先生编造的,但现代科学不仅有可能用生物工程方法把知识“拷贝”到大脑里,使一个知识不多的人很快获得很高的常识,而且有可能将人的智慧从一个人的身上搬到另一个人身上,使后者拥有前者的记忆。
②早在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康纳尔就用涡虫做过记忆移植的实验。
他用一束光去照射一群涡虫,同时用电流刺激它们。
时间久了,这群涡虫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看到光束,即使没有电流也会马上避开。
麦康纳尔把这些涡虫碾成了浆液,用来喂没有训练过的涡虫。
奇迹发生了,没有经过训练的涡虫看到光束也马上避开了。
这个实验表明,动物的记忆可能存在于某种物质之中,因而可以从一个个体移植给另一个个体。
③1978年,联邦德国有位生物学家叫马田,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实麦康纳尔的结论。
马田选择了两只健康的蜜蜂,对其中的一只作专门训练,每天让它在一个固定的时刻从蜂房里飞到另一个蜂房去寻找一碗糖蜜。
时间久了,这只蜜蜂就养成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作一次这种飞行的习惯。
马田从被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取出某些物质,移植到未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
奇迹出现了,未训练过的蜜蜂的伤口长好后,居然像训练过的蜜蜂一样,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毫不迟疑地飞到放着糖蜜的那个蜂房里去。
④马田的“换脑术”轰动了欧洲,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相信,记忆是完全可以移植的。
⑤美国的神经化学家瓦加尔,曾从大鼠的脑中分离出了3种记忆物质,它们是黑暗恐惧素、嗓声忍受素、蓝绿色辨别素。
把这3种物质中的一种注入大鼠的脑中,大鼠就能增加对某一方面的感受能力。
荷兰化学家戴维德从大鼠脑中分离出另外一种记忆物质,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大鼠的脑中,大鼠的记忆力就显著提高。
⑥到目前为止,从高等动物中分离出来的记忆物质还不很多。
经分析发现,这些记忆物质都是由某种特殊的蛋白质组成,因为构成的形式不一样,性质也就大不一样。
⑦瓦加尔进一步预言:记忆也像动物的遗传那样,是通过一种密码来实现的,一切动物的记忆密码都相同。
⑧既然记忆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那么记忆蛋白能否应用于人类呢?为此比利时科学家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他们用加压素喷洒一位因车祸昏迷不醒的青年的鼻子,一天后这位青年记起了一些车祸的情况,一星期后恢复了记忆。
以后他们发现加压素不仅能恢复病人的记忆,而且能提高记忆力、识别力和注意力。
⑨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一旦获得成功,《聊斋志异》中的神话将变成现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飞跃。
假如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即将离世,只要把他大脑中的记忆物质取出来,移植到一些年轻科学家的头脑里,他的工作就可以有人接替了。
(选自《中国科协报》)14、开头一段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15、将第②段分为两层,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3分)16、文中②—⑥段大致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2分)17、从文中找出两个用词准确、严密的句子,在有关词语下面打上着重号。
(2分)18、文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说明方法是(1分)19、全文的结构方式是(1分)20、文中是怎样说明“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的?(2分)21、全文说明的是移植“记忆”,可标题却是移植“智慧”,这个标题有问题吗?为什么?(3分)(三)沙尘暴十袭京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
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
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汐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首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
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
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
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
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
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
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
十几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阴蔽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
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适用于东都。
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
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
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
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
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
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
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选自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22、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2分)23、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2分)24、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
(2分)25、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2分)26、“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27、人类“对水资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2分)28、为什么“集雨节水”的办法更适用于东部?(2分)29、本文所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三种?(3分(四)月亮——地球的睾子。
姐妹,还是女儿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