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64.85 KB
- 文档页数:3
延迟断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脐部护理内实施延迟断脐的效果。
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院内出生的新生儿内选择60例,根据断脐方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脐带干预,实验组接受延迟断脐干预,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脐带残端结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3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时,采用延迟断脐措施,可以改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缩短脐带残端结痂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延迟断脐;新生儿;脐部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layed umbilical cord amputation in neonatal umbilical nursing.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60 neonates born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umbilicus amputation,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umbilical cord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delayed umbilical cord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Results: The wound dryness and scab time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1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Delayed umbilical cord cutting can improve the wounddryness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shorten the scab time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Key words: delayed umbilicus; The newborn; Navel nursing脐带作为胎儿在母体内完成物质交换、代谢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其对胎儿的成长发育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1]。
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目的对不同的脐部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对本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录的168例新生儿患者的脐部护理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
结果采用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处置不仅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而且对于后续的脐炎感染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结论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处置方式适宜在新生儿臍部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
标签:延迟断脐;清洁自然干燥法;脐部护理;临床效果新生儿的脐带护理不仅关系到新生儿的成长健康,而且对后续儿童脐部、肠道内腔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医院针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方法并不统一,其中经典护理法、爱尔碘消毒法以及清洁自然干燥法是较为常见的三种方式,并在不同地区与医疗条件下进行推广。
本文针对上述的三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手段的临床效用,为后续相关方法的推广奠定临床数据基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所选取的案例来源于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的168例新生儿护理患者。
采用医生建议以及监护人自由选择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三组,A组:经典护理法;B组:爱尔碘消毒法;C组: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不同的组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来进行。
具体的案例组别及其基础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组别的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对比意义。
1.2方法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无菌操作对脐带进行处置是合规护理的基础,三组不同新生儿均采用标准的无菌化脐带处置方式来进行。
具体过程如下:用严格无菌的器械,在出生后2~3min或脐带搏动消失后,用2.5%碘酒,75%酒精消毒脐带及周围皮肤2遍,面积达脐跟部5cm和周围皮肤5cm。
用气门芯结扎法在距脐跟0.1~0.2cm处进行结扎,在结扎部位上0.5~1cm处剪断脐带,用无菌纱布垫着挤尽残端积血和华通胶物质,常规用20%高锰酸钾溶液烧灼脐带断面。
延迟断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随着人们对新生儿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也变得愈加重要。
目前,常用的脐部护理方法是立即断脐,但是近年来,延迟断脐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那么,延迟断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I. 延迟断脐的定义及原理延迟断脐即是将新生儿的脐带拖延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断脐的一种方法。
一般而言,其时间为2-3分钟,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将其延迟至3-5分钟则效果更佳。
延迟断脐原理在于,它可以利用胎儿血管扩张及脐带的自然缩小,使胎儿造血器官切换到独立自主供血。
II. 延迟断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前的研究表明,延迟断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有着明显的应用效果。
1. 有利于红细胞数量增加及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较早的研究表明,延迟断脐能够增加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新生儿贫血症状。
这得益于延迟断脐使新生儿获得额外的血液供应,血液中含有更多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2. 有利于降低贫血的风险另一项研究表明,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贫血的风险。
这是因为延迟断脐使新生儿的造血器官能够自主地继续造血,而不依赖于脐带血管的供血。
长期而言,这将使新生儿获得更多的健康血细胞。
3. 有助于新生儿肺功能的改善近期的研究表明,延迟断脐能够促进新生儿肺功能的改善,同时减轻呼吸窘迫症状。
这是因为在延迟断脐的同时,新生儿能够更好地吸收氧气并理清自己的呼吸道。
4. 有益于预防感染延迟断脐还被认为有益于预防新生儿感染。
这是因为脐带断脐时间过长或在清洗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延迟断脐则能够减少感染的机会。
III. 延迟断脐存在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延迟断脐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1. 延迟断脐可能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一些研究表明,延迟断脐可能会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
这是因为延迟断脐导致在新生儿血液里停留时间更久,而了解黄疸的人都知道,如果在黄疸处理不当的情况下让其停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出现。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及价值体会发布时间:2022-09-21T02:46:50.37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谢琳田娟田乐园任海英强宇[导读]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晚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谢琳、田娟(通讯作者)田乐园、任海英、强宇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04【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晚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方法:研究选取的104例新生儿均为我院妇产科2021年下半年出生的足月儿,分别接受延迟断脐(参照组)和联合自然干燥法(观察组),观察并对比分析断脐效果。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10d 的比例为96.15%比参照组84.62%短(P<0.05);观察组脐带创面干燥良好率98.08%比参照组88.46%高(P<0.05);观察组脐周并发症发生率1.92%比参照组13.46%低(P<0.05)。
结论: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较好,创面干燥良好、脐带脱落时间短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延迟;断脐;自然干燥法脐带联系胎儿与母体的纽带,胎儿娩出后要切断与母体的联系,断脐后的脱落是新生儿护理的关键,护理不当容易诱发脐周感染或出血,容易出现腹膜炎或败血症等。
本研究研究选取我院妇产科2021年下半年出生的104例足月儿,发现晚断脐结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较好,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的104例新生儿均为我院妇产科2021年下半年出生的足月儿,纳入标准:1)足月且顺产的新生儿;2)产妇及家属接受延迟断脐;3);所有新生儿的家属均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1]。
排除标准:1)出现(肛门、胆道)闭锁情况的新生儿;2)轮状胎盘;3)发生肺炎、溶血性疾病的新生儿[2]。
新生儿和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在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自然干燥法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9-10T17:34:57.89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作者:彭倩君[导读] 对足月新生儿应用自然干燥法进行脐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与脐带脱落时间,所以应当推广此方法。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自然干燥法应用在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需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足月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7例,提供常规脐部护理)与实验组(47例,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
结果:(1)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4.26%,而对照组有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17.02%,P<0.05;(2)实验组的脐带脱落时间(6.51±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0.72±2.17)d,P<0.05。
结论:对足月新生儿应用自然干燥法进行脐部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与脐带脱落时间,所以应当推广此方法。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自然干燥法;应用效果在新生儿娩出后给予其有效脐部处理,可降低局部感染率,减少对新生儿正常发育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自然干燥法应用在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对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需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足月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7例)。
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体重2.1-3.9kg,平均体重(2.9±0.2)kg;实验组:男24例,女23例,体重2.3-4.3kg,平均体重(3.3±0.6)kg。
纳入标准:两组患儿家长均知情本次研究活动,并表示愿意参与研究活动;排除标准:①早产儿;②脐部畸形。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分析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为实验对象,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有50例新生儿,实验组新生儿应用的是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比组新生儿应用的是常规断脐法,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脐带感染发生概率、脐带渗血现象发生概率。
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比组新生儿,脐带感染发生概率、脐带渗血现象发生概率低于对比组新生儿。
结论: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带处理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减少脐带感染和脐带渗血现象。
关键词: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护理效果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主要通道,传统的脐带处理方式是早断脐,并用纱布对脐带进行包扎,直到新生儿的脐带自然脱落,这种方式极易出现产妇出院后新生儿脐带尚未脱落的现象,脐带护理便会成为新生儿家属的一大难题。
为此,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为实验对象,分析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为实验对象,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有50例新生儿。
实验组新生儿中有男性新生儿26例,女性新生儿24例,5min阿氏评分平均分为9.84±0.59,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410.13±421.23g;对比组新生儿中有男性新生儿25例,女性新生儿25例,5min阿氏评分平均分为9.86±0.56,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411.59±418.46g。
1.2实验方法实验组新生儿应用的是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比组新生儿应用的是常规断脐法,具体如下。
1.2.1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出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常规呼吸道清理,随后将新生儿放置在产妇两腿中间平行于胎盘的位置上,并用毛巾被被新生儿取暖,等到脐带上的搏动停止,用2把止血钳将脐带夹断,2把止血钳之间需要相隔2-3厘米,选择在两者中间将脐带夹断[1]。
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2T16:05:16.0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作者:温红梅[导读] 评估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对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效果。
温红梅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摘要】目的:评估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对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新生儿78例,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39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自然干燥法护理,将两组新生儿脐带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脐带炎症、脐部出血、脐部肉芽肿等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3.0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97.44%)高于对照组(79.4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可以更好的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自然干燥法;并发症;效果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重要组织,形状为条索状,主要的功能是连接胎儿和母体,保障胎儿的气体叫唤、营养物质传输和代谢产物排出等[1]。
但是,在新生儿娩出后,脐部属于开放性组织,很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入,出现感染,严重者导致败血症[2]。
近年来,脐带护理达到临床重视。
为评估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对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价值,此次选择我院接诊的78例新生儿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 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选择我院就诊的78例新生儿,在硬币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9例。
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自然干燥法护理的小组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新生儿各为21例和18例;胎龄范围在38周~42周,均值(39.98±0.85)周;体质量在2.8千克~4.7千克,均值(3.56±0.75)千克。
探讨延迟断脐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迟断脐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和延迟组,各为60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早断脐方法,延迟组采取晚断脐方法,对两组产妇、新生儿状况情况等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延迟组的产后两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新生儿情况对比方面,延迟组的血红蛋白、脐带残端脱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延迟断脐法的应用,可以对产妇产后出血量予以有效控制,将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提升上来,不断减少脐带残端脱离时间,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延迟断脐法;新生儿;脐部护理;应用效果胎儿在母体内时与母体之间要想顺利取得联系,必须借助脐带的作用,其物质交换和代谢营养物质等特点比较显著,有助于胎儿在母体内健康生长和发育。
胎儿在娩出母体以后,需切断脐带,而新生儿的脐带残端由于暴露于体外,极容易在外界细菌的影响下,出现感染现象。
一旦处理不合理,极容易加剧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比如脐带出血等,十分不利于新生儿生命安全,所以加强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尤为关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延迟组为60例,男女分别为30例、30例,平均孕周为(38.96±1.42)周。
常规组为60例,男女分别为35例、25例,平均孕周为(39.58±1.44)周。
对于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其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实施早断脐方法,也就是说,在新生儿出生以后,应立刻将脐带切断,加强气门芯的应用,为结扎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再借助碘酊消毒处理,在与结扎处距离50㎜处进行断脐【1】,在处理脐带残端时,借助5%的碘伏来进行,最后实施无菌化包扎工作。
70中国乡村医药理论授课为主,服务技能未在医院得到实训。
显然,护理员服务患者的能力存在不足。
建立医院护理员实训基地,培训内容紧扣实际需要,如培训方言增进外省护理员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在工作团队中有融入感[5],让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提高。
高年资护士与有经验的护理员进行一对一带教,也是提高护理员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6]。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希望能提高待遇,得到团队关心和患者认可。
管理者需对护理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能力,提供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给予关心和支持,提高护理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激发工作热情。
参 考 文 献[1]卫生部医政司.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EB]. 2010-01-26.[2]吴欣娟,马丽莉. 北京市各级医院护工的管理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05,19(4):591.[3]成守珍,汪牡丹,陈利芬,等. ICU 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0.[4]谈晓英,冯彩英. 人性化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253.[5]杨荣华. 语言认同与方言濒危:以辰州话方言岛为例[J]. 语言科学,2010,9(4):394.[6]饶渭霞,陈敏,卢志文.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未来护理人员需求预测及探讨[J]. 全科护理,2014,12(29):2704.(收稿:2019-08-16)(发稿编辑:陆 易)自然干燥方法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鲍芸芸 肖许蓉 忻燕芬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主要条索状组织,有助于促进母体与胎儿之间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传递。
新生儿分娩后脐带需结扎,脐部呈开放的创面,加之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易发生病原菌感染。
目前,临床常规脐部护理常采用每日酒精或碘伏消毒,并进行无菌纱布包扎,虽可降低脐部感染风险,但需要重复操作[1]。
新生儿不同断脐方法临床效果分析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代谢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1]。
而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脐带残端却成为病原微生物侵袭新生命的危险通道[2]。
残端脱落愈合越早,新生儿脐部感染机会就越小,故作为脐部护理工作的第一步———断脐,就显得尤为重要[3]。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取的断脐方法是用消毒气门芯处理脐带。
为了使脐带残端尽早干燥、脱落,减少脐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我院改变了传统的断脐位置,采用消毒气门芯低位断脐法处理脐带,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条件的新生儿100例。
选取条件:①产妇无严重内、外科疾病及妊娠并发症;②宫内妊娠37~41周;③胎儿无宫内感染;④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Apgar评分≥8分。
所有病历完整。
1.2研究方法(1)研究分组:①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实施断脐,断脐前依次用 2.5%碘酒、75%酒精消毒脐根及周围皮肤,消毒脐带的长度和脐周皮肤的直径为5cm,将已套好消毒气门芯的血管钳在距脐根0.5cm处水平夹闭脐带,然后在夹闭处上0.5cm剪断脐带,挤净断面上的脐血,用20%高锰酸钾溶液烧灼脐带断端,再将气门芯套入脐带后撤出血管钳,经确认断端无出血后,新生儿脐带处理完毕。
每日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窝及脐周皮肤;②实验组:低位断脐法,操作步骤与对照组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已套好消毒气门芯的血管鉗在距脐根0.1~0.2cm处水平夹闭脐带,然后在夹闭处上0.1~0.2cm剪断脐带。
(2)判断标准:①新生儿脐炎:脐部残端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脱落后伤口迁延不愈;脐部及脐周皮肤红肿、发硬深及皮下。
有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新生儿脐炎;②脐带正常脱落时间及脐部干燥标准:新生儿出生后经无菌结扎,1~7d脱落均为正常,局部无渗血、无渗液、无异味为脐部干燥。
(3)观察项目及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干湿情况,有无渗血、渗液,脐周发红等脐部并发症和脐带残端脱落时间。
分析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血液、胆红素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孙冬梅;徐晓英【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22(33)4【摘要】目的探讨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及新生儿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210例初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早断脐法,观察组采用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液和胆红素指标的变化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出生后48 h足跟血的Hb和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48 h的PSV和V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DV和RI值无差异(P>0.05)。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8 h和72 h的经皮TCB水平、光疗率和光疗时长等比较无差异(P>0.05)。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贫血率、脐带脱落时间和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能提升新生儿有效血容量和脑血液灌注水平,改善新生儿预后,提升围生期产科安全。
【总页数】3页(P575-576)【作者】孙冬梅;徐晓英【作者单位】海安市人民医院产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3【相关文献】1.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情况和脱落时间的影响2.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3.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娩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4.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观察及有效性分析5.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情况和脱落时间的影响张宁【摘要】目的探讨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情况及脱落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84例足月顺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延迟断脐,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然干燥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带残端创面情况及脐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平均脐带脱落时间为(10.69±2.28)d,观察组为(6.59±1.73)d,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良好率、脐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3%(35/42)、33.33%(14/42),观察组分别为97.62%(41/42)、7.14%(3/42),观察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脐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可加快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脱落,有利于保持脐带残端干燥,可减少脐周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21【总页数】2页(P3922-3923)【关键词】延迟断脐;自然干燥法;足月顺产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作者】张宁【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新生儿娩出后需接受断脐处理。
部分地区在胎儿娩出后即刻断脐,也有部分地区于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即延迟断脐,目前对于胎儿娩出后等待多长时间断脐更有利于胎儿发育存在较大争议。
脐带残端脱落前,脐带断面为开放性创面,病原微生物极易入侵,新生儿抵抗力较差,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脐周出血、感染,细菌还易通过脐部进入血管,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及脐炎,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
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12-06T14:22:35.3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9期作者:吴修娟[导读] 新生儿出生后对脐部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有报道显示,超过60%以上的败血症。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目的:观察脐部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出生后脐部护理方式各有不同,WHO生殖健康部门有关正常分娩的实践指导中提倡自然干燥法(dry and clean)[1],强调出生结扎断脐时严格无菌操作,以后的日常护理中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为主,不提倡包扎,不应用消毒剂。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3月这段时间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分娩时采用相同的结扎脐带方法,均在生后24h去除脐带残端包扎纱布。
观察组采用自然干燥暴露法护理脐部,对照组应用碘伏消毒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感染情况。
结果: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均无脐带感染情况。
结论:自然干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缩短了脐带脱落的时间,减轻了产妇及家属出院后的护理负担。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自然干燥法;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314-02 新生儿出生后对脐部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有报道显示,超过60%以上的败血症、腹膜炎、感染等都与脐部处理不当有关,因此,在临床中要做好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减少各种意外或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为研究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3月这段时间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00例,排除感染、畸形及其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新生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00例新生儿,男性为112例,女性为88例,胎龄为37~42周,平均(39.3±2.4)周,体重2.6~4.4kg,平均体重为(2.9±0.5)kg,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96275 临床医学论文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出生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护理,对照组常规脐带护理,研究组自然干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感染情况。
结果:研究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7.54±1.88)d显著低于对照组(9.81±2.09)d,感染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可显著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操作简单方便,推广应用价值高。
新生儿出生后对脐部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个人安全与健康,临床有报道显示,超过60%以上的黄疸、腹膜炎、败血症、感染等都与脐部处理不当有关,因此临床中要做好新生儿的脐带护理,以减少各种意外或并发症,提升新生儿生存质量。
为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护理,临床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选取本院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出生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护理,排除早产、畸形、感染、Apgar评分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脐带护理,研究组自然干燥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采取同样护理方法,75%乙醇对擦干净羊水后的脐带做消毒,在脐带搏动停止后血管钳夹紧、无菌剪刀剪断,脐带圈套扎,5%聚维酮碘消毒残端、根部及周围皮肤,并挤出残余血液,对断面做消毒清创处理,愈脐带敷好并及时更换,保证每天至少两次消毒。
常规护理:新生儿断脐带36h后利用纱布与脐带卷做护理,洗澡与大小便污染后及时5%聚维酮碘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并保持干燥,直至其自然脱落。
自然干燥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清水清洁,用洁净毛巾处理好腋窝、脐带断面及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不包扎,穿戴柔软宽大透气衣服以避免残端摩擦,洗澡或大小便污染后要清水及时清洁,不用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