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矿山行业在国家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传统的矿山建设模式存在很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矿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下形成的一种新型建设模式。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科学规划、清洁采矿、环境整治、生态恢复为主要内容。
首先,在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中,科学规划是关键。
科学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依据资源条件、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通过制定科学的矿山开发方案,合理布局矿区内的采掘、处理、运输等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其次,清洁采矿是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洁采矿要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采矿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采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再次,环境整治是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矿山建设体系要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评估矿区的环境质量,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修复矿山区域的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态平衡,提高矿山周边环境质量。
最后,生态恢复是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
矿山建设体系要通过采用适宜的植被种植方法,加强对矿区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修复和营造矿山周边的自然景观,提升整个矿山区域的生态效益。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与实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山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
但在此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矿山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现状绿色矿山建设是以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社会安全、绿色低碳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要求和期望为目标,制定并实行全过程清洁生产标准和环境管理措施,做到安全、健康、良好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
目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完善,绿色采矿技术和绿色矿山设计也在不断推进。
同时,大量的绿色采矿装备和环保设施的应用使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矿山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也十分严重。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矿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保护生态环境矿山建设和生产通常涉及挖掘、炸破、挖土、填埋等大规模土石方工程,会造成大量的矿石废渣和破碎砂石堆积。
如果没有科学的处理和管理,这些废弃物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
而绿色矿山建设则可以通过环保设施和技术手段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矿山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
2、减少资源浪费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并不只是一种追求高效和财富增长的手段,更是一种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也可以通过绿色采矿、再利用和再生技术实现矿山的可持续性发展。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可以不断优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使得企业对资源和效益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和规划,提升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绿色矿山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矿山发展的一种新的建设理念和实践模式。
新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矿山作为资源开采的重要产业,也需要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的体系和实践研究。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主要包括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绿色矿山建设原则、绿色矿山建设技术和绿色矿山管理体系。
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是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尽量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主要包括降低矿山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减少矿山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矿山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是在保障矿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的原则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为主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矿山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预防为主原则是指在矿山建设过程中,要提前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综合利用原则是指在矿山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矿山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意见,保护公众的生态权益。
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主要包括矿山环境治理技术、矿山资源利用技术和矿山安全技术。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是指通过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和治理矿山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矿山对环境的破坏。
矿山资源利用技术是指通过研发新的矿山资源开发技术,提高矿山资源的利用效率。
矿山安全技术是指通过研发新的矿山安全监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提高矿山的安全水平。
绿色矿山建设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监管体系、企业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
政府监管体系是指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矿山建设和运营进行监管。
企业管理体系是指矿山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山建设和运营的管理。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加,矿山建设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体系成为矿山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进行实践研究。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核心,以绿色矿山管理、绿色矿山技术和绿色矿山文化为支撑,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可持续的矿山建设体系。
其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山。
在实践研究中,首先需要建立绿色矿山建设规划。
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应该从矿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次需要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管理。
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方案和工作标准,同时加大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审核和监督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绿色矿山管理机制,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按照规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绿色矿山技术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技术需要在矿山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治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矿山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最后一个方面是绿色矿山文化的建设。
绿色矿山文化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与行为规范。
应该加强矿山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绿色矿山文化,推动其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落地和实施。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包括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绿色矿山管理、绿色矿山技术和绿色矿山文化等方面。
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技术创新和文化建设,实现矿山建设的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推动矿山行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不断消耗,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探索解决的路径。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环境保护。
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如进行绿化治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土地复垦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矿山对环境的破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绿色矿山建设还需要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
矿山资源是有限的,传统的开采方式往往存在浪费现象。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引入先进的矿选工艺,开发低品位资源,实施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等。
可以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矿山废弃物的矿产价值,推动其资源化利用。
绿色矿山建设还需要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
矿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事故频发。
为了保障矿工安全,可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要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督,严惩违规行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绿色矿山建设还需要解决社会责任的问题。
矿山资源的开采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如就业压力、土地流转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大对矿工的培训和再就业安置力度,促进矿业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实现矿山与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是符合新常态要求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通过加强环保措施、改进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加强社会责任履行,可以实现矿山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矿山建设问题成为了当前矿山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其建设中所涉及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一、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问题1.1 资源枯竭问题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矿石开采成本不断增加,矿山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绿色矿山建设,成为了摆在矿山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1.2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如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气体排放等问题。
而且,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1.3 安全生产问题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矿井事故、尾矿库溃坝等,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周边环境和人员生命造成巨大的伤害。
而传统的矿山建设模式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和防范措施,难以保障安全生产。
二、绿色矿山建设的解决路径探索2.1 优化矿山资源配置在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矿山资源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矿山企业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资源的勘探开采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改变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环保设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和治理,控制废水废气的排放,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还应该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矿山企业向绿色化发展。
2.3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矿山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矿山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1. 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发突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矿山建设成为了当下矿业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绿色矿山建设旨在通过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施生态修复,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
2. 绿色矿山建设的背景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短缺,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矿山爆破、尾矿处理和大量用水等过程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矿业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3.1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
3.2 资源利用体系:包括资源勘探、资源开发、资源利用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生态修复体系:包括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以恢复和保护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4.1 环境管理实践通过环境评估,了解矿山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环境监测,监测矿山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通过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如降尘、处理废水、减少废弃物等,有效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
4.2 资源利用实践通过资源勘探,提前了解矿山项目的资源状况,从而做出合理开采和利用规划。
通过资源开发,采取节约型开采和高效利用技术,减少资源浪费。
通过资源利用,探索新的矿产资源利用途径,如再生利用和循环经济等,提高资源利用率。
4.3 生态修复实践通过生态建设,种植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被,恢复矿山周边的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修复,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工作,如土壤改良、脱离弃置地等,恢复矿山生态系统的功能。
通过生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矿山周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5. 结论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对于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绿色矿山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倡导高效节能、低污染、生态恢复的矿山建设模式。
在中国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正成为矿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必然选择。
绿色矿山建设具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绿色矿山建设有助于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提高矿山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绿色矿山建设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避免采砂、采石、采土等矿山活动对周边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减少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环境噪音,提升人居环境的品质。
绿色矿山建设也可以加强矿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改善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有助于推动矿业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推动矿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矿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要研究和优化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环境。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投资。
研究可以从国内外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经验中吸取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实际,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
要研究和应用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手段。
研究可以从矿山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展开。
研究如何减少矿石的损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研究如何改进采矿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如何实施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占用和污染;研究如何开展绿色矿山生态修复,恢复矿区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要研究和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监测和评价体系。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监测和评价体系,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对矿山企业的环境绩效、资源利用效率、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价。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成为了矿山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矿山建设的绿色化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对矿山建设全过程及运营全周期的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和安全高效运营。
本文将围绕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体系及实践研究展开阐述。
一、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矿山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并从根本上提升矿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环境污染: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减少矿石开采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2.节约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3.提高产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矿石的开采和加工效率,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与高效生产相结合。
4.降低成本: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治理成本等手段,降低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
要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矿山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应遵循的环境、安全、节能等相关制度。
2.技术体系: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沿技术,提高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水平。
3.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绿色矿山建设与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对矿山建设全过程及运营全周期的监控与管理。
4.人才体系:培养适应绿色矿山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矿山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通过矿山生态恢复技术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保护并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在矿山开采后,采用植被恢复技术,种植适宜的植物,加强矿山地区的植被保护和恢复,提高地质环境的生态承载能力。
2.矿山水环境治理通过科学管理和循环利用矿山水资源,减少矿山水污染的产生。
绿色矿山合作方案1. 绿色矿山的定义绿色矿山是指在矿山的采矿、处理、运输和使用等全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绿色矿山的意义绿色矿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福利,以及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绿色矿山的实践绿色矿山的实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3.1 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是绿色矿山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以通过改进现有设备、设立能源管理系统、引入新技术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节能降耗。
3.2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之一。
在绿色矿山的实践中,应该大力推广低碳生产方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3 垃圾处理矿山的生产活动难免会产生各种废弃物。
为了保护环境,绿色矿山需要设计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案,并建立完善的污染源监控体系。
3.4 矿区治理矿区治理是绿色矿山实践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矿区生态恢复、矿区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绿色矿山合作方案在实践中,绿色矿山需要各方合作,共同推进。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合作:4.1 建立绿色矿山联盟建立绿色矿山联盟,吸引更多单位和矿山加入,共同推进绿色矿山的实践和发展。
联盟可以承担着制定标准、组织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推广经验等任务。
4.2 推广绿色矿山技术推广绿色矿山技术是绿色矿山合作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支持等手段,将绿色矿山实践的成果向更多的矿山推广,促进整个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完善环境监控环境监控是绿色矿山实践的核心内容。
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及时掌握矿山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生产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5. 结语绿色矿山是矿业行业必须要探索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绿色矿山的实践需要各方合作,共同努力,不断推陈出新。
143绿色矿山G reen mines“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矿山建设探索耿妍妍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伊春 152500摘 要:本文探讨了“双碳”目标下绿色矿山建设的背景下,提出“双碳”目标下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做法,比如加强源头预防、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强化过程管控、推进生产节能减排,强化末端治理、严格“三废”处理与循环利用,打造自然生态、推进生态恢复与自然碳汇等,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双碳;绿色矿山;矿山建设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143-3Exploration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GENG Yan-yanYichun Luming Mining Co., Ltd,Yichun 152500,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 and proposes the main measures for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 such as strengthening source prevention, improving energy management level, strengthening process control,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roduction, strengthening end of pipe treatment, strict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of "three wastes", and creating natural ecology to promo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natural carbon sin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Keywords: dual carbon; Green mines; Mine construction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耿妍妍,女,生于1990年,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绿色矿山”建设及恢复治理方式研究矿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促进绿色矿山的建设和恢复治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将从绿色矿山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和挑战、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方式以及恢复治理的途径和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为今后绿色矿山建设和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绿色矿山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绿色矿山建设是为了实现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业的绿色转型。
矿山开采对土地、水资源、大气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矿山的发展也受到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制约。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在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占用,减少尾矿和废渣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减少粉尘和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在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很难完全实现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绿色矿山建设还面临着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利益相关方意识不够强等问题。
三、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方式1. 降低矿石资源的消耗。
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减少对矿石资源的消耗,提高矿山的综合利用率。
2. 减少矿山废弃物的排放。
通过回收再利用、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减少矿山废弃物的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
3. 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通过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装备更新,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减少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恢复治理的途径和措施2. 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措施。
将矿山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尾矿回收利用、废渣回收利用等,实现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矿山建设模式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
面对这一现状,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新常态的到来,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当前矿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新常态下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矿山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石、尾矿等污染物质的排放会直接影响周边的土壤和水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存。
2.资源浪费问题矿山开采过程中,因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落后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对国家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
3.社会安全问题传统矿山建设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给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
1.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为了解决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注重生态恢复,积极开展矿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使得矿山建设不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要解决资源浪费问题,首先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与矿山建设的融合,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3.加强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社会安全问题,要加强矿山建设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提升矿山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制度要实现绿色矿山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规定,鼓励企业采取绿色技术和绿色工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健康发展。
2.加大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于那些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安全隐患严重的矿山企业,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进行实践性研究,探讨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指引。
一、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性1. 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和意义绿色矿山建设是指在矿山开采、加工、后整治全过程中,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矿山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还可以提高矿山产值,促进行业升级,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就需要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发展,为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1)政策法规支持: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环保技术创新为矿山开采、处理和整治提供支持。
(3)企业责任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开始意识到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性,主动投入绿色矿山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绿色矿山建设的水平。
(1)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根据矿山的地质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规划矿山开发布局,合理规划绿色矿山建设。
(2)节能减排技术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大力推进矿山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排放。
(3)绿色矿山建设监测评估:建立绿色矿山建设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评估绿色矿山建设的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绿色矿山建设概念的提出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和企业对于矿山的环保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也渐渐成为国家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讨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
一、绿色矿山建设意义1.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渐凸显,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水源受损、土壤退化、生物灭绝等问题,因此绿色矿山建设成为了当前矿山建设的必然选择。
2.可持续发展需要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于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建设成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3.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包括《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其中明确了对于矿山环保建设的要求,旨在推动矿山建设向绿色化、智能化、安全高效化转型。
1.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方面。
(1)环境影响评价在矿山建设前,需要对矿山开采的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开采方案,以及针对环境影响采取措施。
同时,通过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可以为环保问题的处理提供依据。
(2)环境监测在矿山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噪声、空气、水质等方面。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固体废物处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治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矿山开采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 节能环保技术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往往浪费能源,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也需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矿山建设探索与实践》摘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0-0041-02,指标梳理简述,⑧推广意义: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形成的绿色矿山建设经验,健全了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化体系,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具有推广价值罗准陆光艳徐绍飞阮运斌摘要: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2019年,矿山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及精心筹划,通过了自然资源部全国绿色矿山遴选,被正式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成为全国953家绿色矿山之一,并被授予全国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单位”。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矿山梳理出自评报告编制目录及资料收集清单,创建了绿色矿山建设自评考核性指标表,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具有推广价值。
Abstract: The mining method of Weng"an Daxin Beidoushan Phosphate Mine is underground mining, and the mining method is cut-and-fill mining method. In 2019,after years of accumulation and careful planning, the mine passed the national green mine sele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was officially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green mine list, became one of the 953 green mines in China, and was awarded the national green min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uni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the mine sorted out the self-assessment report compilation catalog and data collection list, and created the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elf-assessment evaluation index table, which has the promotion value in green mine construction.關键词:绿色矿山;探索与实践;推广价值Key words: green mine;exploration and practice;promotion value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0-0041-021 项目背景随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了中央文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绿色矿山建设理念“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逐步形成,明确了“依法合规办矿、矿区环境优美、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安全生产、矿山现代化建设、企业形象良好”等方面的绿色矿山评价标准。
绿色矿山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绿色矿山建设是指在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矿山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种建设方式。
绿色矿山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推广,下面是对绿色矿山建设情况进行的调研报告。
一、绿色矿山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矿山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国家能源和工业产值的贡献不言而喻。
然而,传统的矿山开采和生产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面对全球资源压力加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绿色矿山建设成为当前矿山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排放,降低对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
3. 强化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保护和恢复矿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矿山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 推动经济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可以促进矿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措施1.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通过改造和更新设备,引进洁净矿山技术,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提高产能和效益。
2.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矿山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3. 推进矿山生态恢复。
通过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和土地复垦等措施,恢复矿山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绿色矿山技术研发,提高矿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当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矿山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一些矿山企业存在环保投入不足、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环境污染仍然严重。
2. 矿山生态恢复不到位。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绿色矿山建设是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矿山建设模式。
在实践中,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
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包括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管理、技术、环境等方面,贯穿全过程,涉及矿山的建设、运营和关闭等环节。
首先,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需要结合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益等要素,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矿山建设规划方案。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安全等要素,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绿色矿山管理体系。
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架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考核体系等方面。
在建立管理体系时,应推行人性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全面贯彻绿色匡山建设思想,建立绿色矿山文化,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努力形成绿色、环保、节能的工作氛围,推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矿山建设的科技含量。
矿山建设科技创新的重要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化。
在技术创新上应注意绿色矿山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营。
特别是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加快绿色矿山技术体系的建设。
最后,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解决与区域经济、环境、社会治理的协调关系,保障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
需要强化绿色矿山建设的社会责任意识,注重公众参与,建立健全的矿山环境监测和应急预案体系,充分保障矿山周边环境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需要注重矿山企业员工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矿工权益,推动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传统的矿山开采模式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可持续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从新时代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以期为矿山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与问题1. 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绿色矿山建设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一些大型矿山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积极引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理念和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和标准,倡导绿色矿山建设的理念和实践。
一些绿色矿山建设的典型案例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肯定,为行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尽管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部分矿山企业仍然未能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存在着对环境保护不重视或者重视不够的现象,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在绿色矿山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政策执行不严等问题,导致绿色矿山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
绿色矿山建设中相关技术和装备的短缺,也制约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二、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绿色矿山建设的理念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核心,推动矿山行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现代化、科学化、绿色化的发展模式,实现矿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这一理念不仅要求企业在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遵循环保的原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清洁利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矿山选址规划、生态修复、绿色采矿、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践研究绿色矿山建设是指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绿色环保措施的矿山建设方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挑战以及实践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技术问题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挑战。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引入一系列环保、能效技术,但目前这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如技术成熟度不高、应用成本较高等问题。
政策问题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在政策法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和不协调,限制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推进。
人才问题也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问题。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一批具备环保和能效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制约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推进。
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成熟度。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能效技术,加强科研和工程实践,提高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可以加大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宣传力度,推动政府出台支持绿色矿山建设的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绿色矿山建设。
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绿色矿山建设的人才储备。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学院、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环保和能效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绿色矿山建设的需求。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绿色矿山建设体系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人才培养,可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矿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招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李振福摘 要:绿色矿山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且健全的建设模式。
然而,在具体建设过程当中存在体系并不健全以及资金较为匮乏的问题。
在之后的具体工作当中,需要构建长效机制,保证绿色矿山实际建设的质量与成效。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模式,探究了当前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模式;实践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矿山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绿色矿山的建设,构建完善且健全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保证实际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此,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研究至关重要。
1 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模式分析1.1企业模式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我国要想保证此项目的正常开展,通常情况下,要依照具体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单位部门作为试点单位,在多个方面探究以及分析该试点单位,将试点单位与生态环境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全面发挥出来,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进而为之后我国绿色矿山的全面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1.2企业管理模式在现代化社会当中,矿山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根据土地资源与矿山资源等,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展开科学合理的布局,保证此布局的重要意义。
利用多样性手段增加和经济技术紧密关联的数据信息,并且将这些数据信息当作重要参考,进而充分提升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3科技创新模式在当今社会中,建设绿色矿山至关重要,需要将科学技术创新模式落在实处,构建产学研全面整合的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在我国可以全面运用多样性资源的示范性基地。
在运用多样性资源方面,避免出现浪费现象,过于追求“零浪费”的有关目标,实现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共赢。
1.4循环经济模式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这使先进的绿色技术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绿色矿山实际建设过程当中,要实现循环经济模式。
在过去的矿区当中需要实现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等能源的回收以及重复运用,一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5和谐矿区模式在当今社会中,构建一个和谐的矿区模式至关重要,这对促进我国矿山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弘扬以及传承传统文化,能够实现构建良好且和谐的矿区,其做法主要是把矿山企业的相应文化建筑当作重要载体,而矿山企业当中的有关人员需要承担自身的具体责任,进而为矿山企业的全面稳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2 当前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绿色矿山标准尚不规范在我国绿色矿山实际建设过程当中,要根据矿山的具体特征展开建设活动,但是每个矿山自身所处的环境并不一样。
与此同时,矿山经济在各个省经济体系当中所占据的位置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除此之外,各个类型的矿山不管是开采程序,还是开采技术,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保证绿色矿山建设并不容易。
我国当前已经实行的标准不够规范、合理,没有根据每个地区的矿业资源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要求,并且定量指标非常少,难以构建完善且健全的长效机制,进而对我国企业形成激励以及约束,这对绿色矿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不良影响。
2.2绿色矿山建设缺乏资金绿色矿山产业在具体建设的时候关联了一系列环节与因素,比如,保护地质环境、科学合理运用多种资源以及企业创新发展等,这些环节都需要众多的资金当作支撑。
但是现阶段只有很少的矿山资源得到了我国有关部门的大量资金支持。
在现代化社会当中,矿价格与产能非常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矿山企业所面对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只是依赖当地政府部门或者是企业的实际扶持,会让其负担或者是压力不断增大。
所以我国急需解决资金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保证绿色矿山产业的科学合理建设。
2.3长效机制建设尚未起步我国领域当中的矿山数量非常多,虽然大部分矿山企业都已经意识到绿色矿山实际建设的必要性,并且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以及发展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绿色矿山具体建设过程当中并没有构建完善的长效机制,并且难以激发出矿山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当中的主动性与热情。
只能依赖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以及引导,根据现阶段的具体进度与规划情况,已经实现的绿色矿山建设非常少,进而表明我国此方面的建设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3 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的建议在现阶段我国绿色矿山产业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绿色矿山资源实际建设的质量与成效,保证建设工作的正常展开,为矿山企业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
3.1明确发展目标绿色矿山在最开始建设的时候,需要明确指导思想与观念,并且将这样的观念落在实处,实现跨越区域的操作,促进我国矿山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政策体系而言,要让矿山企业、社团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参与其中,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指导模式,尽量健全区域模式体系,设置相应的参照标准,更好地处理标准和行业模式之间不相符的地方。
充分保证矿山产业、矿山企业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统一性,创设出特色的新型格局。
3.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在现阶段的我国绿色矿山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应该构建完善且健全的政策体系。
当前的绿色矿山建设只是依赖矿山企业进行推进非常困难,要获得当地政府部门与国家的有力支撑。
各地政府部门要依照矿山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及其特征,将建设绿色矿山当作着力点,明确具体发展目标,并且及时找出绿色矿山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应该将我国绿色矿山产业多种资源以及行业进行整合,加强社会、矿山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充分衔接,全面调动出矿山企业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构建完善且健全的绿色矿山企业共同壮大与发展体系。
当地政府部门要增强对绿色矿山企业的实际扶持力度,保证用地指标的合理优化与配置,降低多种资源的备用金,将其作者简介:李振福(1964—),男,山东招远人,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大专;研究方向:黄金地质矿产勘察。
(下转第148页)- 145 -程建立了科学的评阅体系,完善了评阅制度。
首先,阅卷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由教研室教师集体阅卷,减少了阅卷中的人情分,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
其次,评分标准具有创新性,对于试卷中的综合翻译题,坚持“采点给分”与“采意给分”相结合的原则,只要是翻译通顺,有创新都应该给分,甚至可以给高分。
最后,改革记分方式,变单一的百分制等级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增大平时考试成绩的比例,尤其对利用本课程相关知识查阅外文资料,进行创新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进行加鼓励分或免试答辩等奖励机制。
2.4 重视试卷与课程教学效果分析根据最新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的试卷与课程教学效果分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失去这个环节,工程认证就不能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和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所以,建立课程达成度分析是加强课程考核质量控制,确保考核对教学反馈作用完整性、科学性、可靠性的必然要求。
本课程建立相关的课程评价档案,从试卷质量和学生其他成绩组成部分作出分析,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严格要求,尤其对考试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等量化指标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同时,结合学生其他成绩组成部分进行整门课程的达成度分析。
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原因并及时反馈,同时,总结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以达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语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和电气工程专业技术结合的专业课程,以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专业领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语言课。
为了深化该课程的改革,本文探讨了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学生评价方式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该课程的教学意义重大,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和完善电气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1]熊晓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2):32-34.[2]陈荷荣.从理论到实践探讨多维动态外语课程学习评价改革[J].英语教师,2015(15):38-40.[3]周玉,王亭岭,王继东.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6(3):53-54.[4]钟英.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考核改革[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8):133-136.绿色矿山企业存在的资金压力。
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加强绿色矿山产业建设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全面且深入的挖掘社会所具备的辐射效应,拓宽绿色矿山产业具体范围,促进当地政府部门、社会以及绿色矿山企业三者的共同发展。
3.3 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在现代化社会当中,我国绿色矿山具体建设的时候,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构建合理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将绿色矿山的建设当作主要目的,依照各个领域在实际建设绿色矿山时候的标准文件,做好矿山资源实际开采多个环节的打分,比如石油、金属以及煤炭等,对于并不合格的环节要使用扣分方法,这样可以形成标准且规范的评估指标。
并且区别各个绿色矿山的实际建设等级,保证其建设健全性以及完整程度,要做好定期整改有关绿色矿山企业的工作。
若经过整改之后依然没有实现相应的标准,需要做好相应的清理与处罚工作。
对于优秀的矿山企业而言,要将特定等级评价机制充分运用,保证政策支撑,设置相应的门槛,提高矿山企业的实际信誉程度,加强对绿色矿山企业的扶持。
与此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机制以及安全预警机制,在矿山资源实际开采过程当中存在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保证绿色矿山资源建设工作的正常展开,提高其建设质量与实际成效。
3.4 科学技术创新在现代化社会当中,在我国绿色矿山实际建设过程当中,要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具体建设过程当中要实现绿色矿山的开采,保证生态环境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并且将其当作重要原则落在实处。
过去的矿山开采形式非常容易导致浪费,很难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方面的标准与要求相符。
所以当地政府部门与矿山企业应该创新以及变革绿色矿山开采方式,增强其合理性与科学性,改变有关人员的思想观念,保证多样型资源得到最为理想的应用,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断创新绿色矿山开采模式。
与此同时,避免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破坏现象,这样可以为矿山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价值,促进我国矿山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我国绿色矿山实际建设项目属于一项长期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构建完善且健全的标准化体系。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绿色矿山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获得更多的实际成效。
与此同时,保证绿色矿山实际建设的质量与具体成效,促进我国矿山建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栗欣.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实践、问题及对策[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7(3):1-5.[2]王素萍.关于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编制的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2):32-34.[3]刘丽萍,侯华丽,刘建芬.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7):18-21.[4]张玉韩,侯华丽,聂宾汗.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助推矿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1):27-29.[5]周梦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矿山建设路径[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266,268.(上接第145页)-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