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概述-八年制 - 副本
- 格式:ppt
- 大小:19.41 MB
- 文档页数:80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八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用)《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学时数:73 学时专业:临床医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八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的免疫专业基础课程。
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之一,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20 世纪80年代以来,免疫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包括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宏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的建立等),为研究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移植、免疫缺陷病的机制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支持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理解免疫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概念,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实验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免疫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感受实验室氛围;《免疫学论坛》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条件,培养学生获取专业信息、分析综合、表达叙述、问题答辩和综述写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理论教学讲授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发生、发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调节方式,免疫病理,移植免疫,免疫学预防、治疗、常用诊断方法及其进展。
《免疫学论坛》以问题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巧。
实验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免疫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感受实验室氛围。
三、课程教学的内容:第一章免疫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免疫与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及参与的细胞;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二章免疫学发展间史及展望了解:免疫学的发展历史;为什么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功能区、水解片段、J 链和分泌片;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包括V区和C区的功能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第四章补体系统掌握:补体系统的组成成分、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和旁路途径)及相互关系、补体激活的共同末端效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熟悉:补体活化的调控第五章细胞因子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有哪几方面的活性及实例)、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熟悉:多亚单位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共用亚单位、可用性细胞因子受体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掌握:MHC I类和II类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产物、MHC的多基因性和多肽性、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特点、MHC的生物学意义熟悉: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了解: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掌握: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各类黏附分子的结构特点,黏附分子的功能,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的生物学意义(以CD32、CD16、CD89和CD23为例)了解:常用的CD分子第八章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掌握:吞噬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分泌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抗肿瘤作用),NK细胞的表面标志、受体与识别分子、生物学功能, T细胞的表面标志和生物学功能,B1-B细胞的表面标志和生物学功能熟悉: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时相,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作用第九章特异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掌握:TCR-CD3复合物,CD4和CD8分子,协同信号分子,T细胞亚群,T细胞的功能(CD4辅助性T细胞、CD8杀伤性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了解:NK1.1T细胞第十章特异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与特异性体液免疫掌握:BCR复合物,协同刺激分子,B淋巴细胞的功能了解:B-1和B-2细胞,B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和CD22和CD20等其它膜分子第十一章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掌握: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BCR和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熟悉:BCR和TCR的胚系基因结构,抗原受体互补决定区的生物学意义,等位排斥和同种型排斥,类别转换,膜型Ig和分泌型Ig的产生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掌握: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和表面标志,多能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的定义,了解:T细胞和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发育分化的微环境,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概念,了解T细胞和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发育分化的实质是抗原受体基因的重排、细胞功能的获得、无用细胞与自身反应细胞的清除第十三章抗原掌握:抗原的免疫原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表位,顺序性、构象性和功能性决定基,TD抗原和TI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独特型抗原,超抗原,佐剂熟悉: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强度的因素了解:异嗜性抗原第十四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掌握: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与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分类与组织分布,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和迁移,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加工提呈,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提呈,B细胞对抗原的加工提呈,MHC分子在抗原加工提呈中的作用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掌握:TCR对抗原的识别,CD4分子和CD8分子在T激活中的作用,T细胞激活的双信号刺激,Th1型CD4+T细胞的效应,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效应了解: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信号传导第十六章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掌握:BCR对TD抗原的识别,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及其对第一活化信号转导的辅助作用,Th细胞在B细胞应答中的辅助作用,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抗原受体的修正、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的成熟、Ig类别转换、记忆B细胞的产生),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熟悉:黏膜免疫应答,B细胞的激活、增殖与分化了解:B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信号传导第十七章免疫调节掌握: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中的反馈调节,抑制性受体的调节作用,Th1/Th2细胞的调节作用,CD4+CD25+细胞的调节作用,独特型网络和免疫调节,凋亡的调节作用,熟悉:抗原、抗体和补体成分的调节作用,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第十八章免疫耐受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熟悉: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第十九章超敏反应掌握:四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了解:临床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第二十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掌握: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了解: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糖尿病、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系统性红班狼疮)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病掌握: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发生的分子基础,AIDS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异常特点了解:各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掌握:肿瘤抗原,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与分子,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原则第二十三章移植免疫掌握:参与同种异型抗原识别的细胞,对MHC分子的直接和间接识别,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概念了解: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效应机制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了解:抗原和抗体检测的原理,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术分离法),免疫荧光法,细胞增殖与细胞毒试验,细胞毒试验,凋亡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第二十五章免疫治疗了解: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以抗原为基础的治疗,以细胞因子及起拮抗剂为基础的治疗,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第二十六章免疫预防了解:人工免疫,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疫苗实验课(约30名学生1组)1.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了解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实验室试剂、仪器的管理要求,基本器具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