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720.50 KB
- 文档页数:13
九年级物理串、并联、混联电路中的规律一、概述电路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其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至关重要。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电路的串联、并联、混联等不同连接方式,探究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电流、电压规律。
本文将对串联、并联、混联电路中的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路连接方式对电路特性的影响。
二、串联电路1. 串联电路的概念串联电路是指将电源、电器依次连接在同一条路径上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线可走,经过每个电器后电流都会有所减小。
2.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因为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电流在整个电路中都相同。
(2)电压分割: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的电压之和,电压会根据电阻大小分割到各个电器中。
(3)电阻相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器的电阻之和,即R=R1+R2+R3+...+Rn。
(4)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即P=P1+P2+P3+...+Pn。
三、并联电路1. 并联电路的概念并联电路是指将电源、电器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电流可以有多条不同的路径来走。
2. 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相同:在并联电路中,因为电器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所以各个电器的电压相同。
(2)电流分割:根据欧姆定律,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电器的电流之和,电流会根据电阻大小分割到各个电器中。
(3)电阻的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器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1/R1+1/R2+1/R3+...+1/Rn。
(4)功率的计算: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即P=P1+P2+P3+...+Pn。
四、混联电路1. 混联电路的概念混联电路是指在同一个电路中同时存在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即电器之间既有共同路径又各自有不同的路径。
2. 混联电路的特点混联电路同时具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分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串联和并联一、串联电路。
1.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相连的电路。
2.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 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_总=R_1 + R_2 + ·s + R_n。
- 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_总=U_1 + U_2 + ·s +U_n。
- 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 = I_1 = I_2 = ·s = I_n。
二、并联电路。
1. 定义: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入电路的电路。
2. 特点:- 电流有多条路径。
- 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
- 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R_总) = (1)/(R_1) + (1)/(R_2) + ·s + (1)/(R_n)(两个电阻并联时,R_总=(R_1× R_2)/(R_1 + R_2))。
- 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_总=I_1 + I_2 + ·s + I_n。
-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 = U_1 = U_2 = ·s = U_n。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1. 定义法: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来判断。
2. 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流向观察,如果电流始终不分流,则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一点分流,分别通过不同的用电器,然后在另一点汇合,则是并联电路。
3. 拆除法:拆除一个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是串联电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是并联电路。
四、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
1.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这样可以保证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2. 节日小彩灯通常是串联的,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通过每个小彩灯的电流相同,亮度较均匀。
但其中一个小彩灯灯丝烧断,其他小彩灯都会熄灭。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考点精讲】一、串联与并联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所有用电器要么同时工作;要么同时不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各个用电器可以互不影响地独立工作)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路灯二、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擦除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典例精析】例题1 (青岛中考)请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思路导航:本题考查实物电路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画法。
由图可知,灯L1和L 2并联,开关S在干路,开关S1在灯L2的支路,开关S2在灯L1的支路。
答案:例题2 请你对照下左图的电路图,把实物图用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思路导航:根据电路图,分析两灯为并联;先按顺序画出其中一条,再将另一条支路连上。
答案:例题3如下图的电路,三个小灯泡是(选填“串联”或“并联”)?思路导航:(1)判断电路是否正常:电路是不是短路?可擦除用电器,闭合开关,看电路是否是通路,如果是通的,则为短路,否则电路不是短路。
(2)留下任意一个灯泡,擦去其他的灯泡,闭合开关,看这个灯泡能否工作。
如果能,则是并联;如果不能,则是串联。
答案:并联例题4 (江西)如图所示,某公园有两个游览点(用亭子表示),其游览的入口和出口都已确定。
请按以下要求设计游览路线:(1)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先后经过两个游览点,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画出游览路线;(2)游客由入口到出口,每次只经过其中任意一个游览点,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画出游览路线。
由此联想到我们所学的电路知识.现有两个小灯泡和相应的电器元件,怎样连接使它们都亮起来?【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请在下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两种不同的完整电路图,要求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串联和并联知识讲解一、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介绍串联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的规律。
2. 并联电路:介绍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难点: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开关、导线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串联电路:讲解串联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的规律。
(2)并联电路:讲解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的规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两个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十四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一、串联电路1. 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3. 电流、电压规律: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二、并联电路1. 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3. 电流、电压规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压相等七、作业设计电源开关灯泡1灯泡2电流表地电源开关灯泡1灯泡2电流表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电流、电压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