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七单元提升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4
第七单元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三、在里填上“>”“<”或“=”。
四、用分数表示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五、根据图形列式计算。
( )+( )=( )
( )-( )=( )
六、算一算。
七、动脑筋,做一做。
1.图中的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其中的每份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八、解决问题。
4.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10块,小可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4块。
(1)小可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小可比妈妈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这个西瓜吃完了没有?
第七单元测试卷(一)答案。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一)一、填空题。
1.6个200是( );505的4倍是( );比100的4倍多50的数是( )。
2.496×3的积是( )位数,496×2的积是( )位数。
3.180×4的积是( )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大是( )位数。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千克的棉花比1000克的铁轻。
( )2.今天,妈妈买了6克的苹果。
( )3.红红早上吃了一个2千克的面包。
( )4.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 )5.一本书的质量大约为250千克。
( )6.王红的身高是130千克。
( )三、在里填上“>”“<”或“=”。
45×9450-45 203×4800250×9360×4306×66×3065×2046×204908×9809×9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00×5=400×4=6×900=300×9=800×6=120×4=8×209=4×205=0×89=2.用竖式计算。
312×8=145×9=607×9=8×360=370×8=459×9=五、估一估,下面物品各有多重,再连一连。
六、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5千克5000克20千克2000克 3千克2990克604克640克 3000克4000克七、解决问题。
1.一套故事书共3包,每包108元,张老师买6套一共用去多少钱?2.小丽买了一个8千克的西瓜,每千克西瓜多少元?3.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第一杯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重多少克?4.食品店运来25千克色拉油,要把它们分别装在可装5千克的油桶中,可以装多少桶?5.红红家离学校430米,她每天中午回家吃饭。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58B .59C .0.556D .55.5%2.有46个橘子,王阿姨拿走了一些,还剩15个.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461561+=(个)B .461531−=(个)C .463115−=(个)3.小兰迷上了《从计数到密码学》,她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15,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那么( ) A .第一天读的页数多B .第二天读的页数多C .两天读的一样多D .无法确定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是2,分母是3,这个分数是( ) A .12B .13C .235.下列算式能表示图画意思的是( )A .543⨯−B .543⨯+C .552⨯+D .553⨯−6.下面的分数中,最大的是( ) A .34B .58C .127.淘气走了一段路的15,笑笑走了另一段路的16,两人所走的路相比( ) A .淘气多B .笑笑多C .同样多D .无法比较8.女同学占全班的59,表示( ) A .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的人数占9份 B .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人 C .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的人数占5份9.王红的体重比李云的体重重23,那么王红的体重是李云的()A.53B.25C.35D.3810.明明和丽丽看同一本书,3天后明明还剩下这本书的14,丽丽看了这本书的14,谁看的多?()A.丽丽B.明明C.同样多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横线填上“>”“<”或“=”.7 9________8917________1633________55411________9118 10________71013________1999________5944________112.在58、0.65、916、1318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13.乐乐从学校回家有两条路可以走,请测量一下,哪条路比较近?①号路一共长________厘米,②号路一共长________厘米,________号路近.14.45读作________,十二分之七写作________.15.小明和小红完成同样多的作业,小明用了14时,小红用了512小时,________做的快.16.超市牙膏“买一送一”,现在要将如图这样的两盒牙膏绑在一起,用透明胶带绕两周绑起来,至少需要透明胶带________厘米.17.把一个蛋糕分成相等的5块,其中的3块可用分数表示为________,读作________,它的分子是________,分母是________.18.一条绳子用去2段,还剩7段,用去的占这条绳子的________.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小于78而大于18的真分数有无数个. ()20.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27. ( ) 21.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58.( )22.把一块分成8块,每块是它的18.( ) 23.爸爸吃了一块蛋糕的12,妈妈吃了另一块蛋糕的12,爸爸和妈妈吃的蛋糕一样多.( )四、操作题(共1小题) 24.涂一涂.五、应用题(共5小题)25.小李有存款1千,小王有存款1万.小李钱数的12与小王钱数的12一样多吗?26.你能写出一个比14小比16大的分数吗?你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27.如图是张伯伯的菜园的示意图.种西红柿的面积占整个菜园的几分之一?种豆角的面积呢?这两部分哪个大?28.五(2)班在六一儿童节要举办一次活动.为了办好这次活动,班长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的情况如下.(每人只选一种活动)五(2)班开展什么活动合适?29.两根一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下它的14,第二根剪下它的13,剪后剩下的铁丝哪根长?第七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一、 1.【答案】D 【解析】解:50.6258=,50.55569≈,55.5%0.555=. 因为,0.5550.55560.5560.625<<<;所以,5555.5%0.55698<<<;那么最小的数是55.5%,故选:D .2.【答案】B【解析】解:461531−=(个) 答:王阿姨拿走了31个橘子.故选:B . 3.【答案】C【解析】解:设总页数是1;第一天读了:11155⨯=;第二天读了:11154415415⎛⎫−⨯ ⎪⎝⎭=⨯=;所以,两天读的一样多.故选:C . 4.【答案】C【解析】解:一个分数,它的分子是2,分母是3,这个分数是23.故选:C . 5.【答案】B【解析】解:方法一:54323⨯+=(朵),方法二:55223⨯−=(朵).下列算式能表示图画意思的是54323⨯+=(朵)和55223⨯−=(朵).故选:B .6.【答案】A 【解析】解:3648=,1428=,654888>>,351482>>,所以最大的是34.故选:A . 7.【答案】D【解析】解:由于两段路的长度不确定,即单位“1”不同,故两人所走的路相比无法比较.故选:D . 8.【答案】C【解析】解:女同学占全班的59,表示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的人数占5份.故选:C . 9.【答案】A 【解析】解:25133+=.即王红的体重是李云的53.故选:A .10.【答案】B【解析】解:丽丽看了这本书的14,明明看了13144−=,3144>,所以明明看的多.故选:B . 二、11.【答案】<....<....=....<....>....>....>....= 【解析】解:7899< 1176< 3535= 491111< 871010>1139>9599>414=故答案为:<,<,=,<,>,>,>,=.12.【答案】1318 (9)16【解析】解:50.6258=,90.562516=,130.72218≈因为,0.7220.650.6250.5625>>>.所以,13590.6518816>>>;那么最大的数是1318,最小的数是916.故答案为:1318,916. 13.【答案】8....9....① 【解析】解:如图:358+=(厘米),459+=(厘米).答:①号路一共长8厘米,②号路一共长9厘米,①号路近.故答案为:8,9,①.14.【答案】五分之四 (7)12【解析】解:45读作:五分之四,十二分之七写作:712.故答案为:五分之四,712. 15.【答案】小明 【解析】解:13412=,351212<.因为做同样多的作业,用时越少,速度越快,所以小明做的快.故答案为:小明. 16.【答案】48【解析】 44422122248++⨯⨯=⨯⨯=().答:至少需要48厘米的透明胶带.故答案为:48.17.【答案】35....五分之三....3....5 【解析】解:把一个蛋糕分成相等的5块,其中的3块可用分数表示为35,读作五分之三,它的分子是3,分母是5.故答案为:35,五分之三,3,5. 18.【答案】29【解析】解:279+=(段),一条绳子用去2段,还剩7段,用去的占这条绳子的29故答案为:29. 三、19.【答案】√ 【解析】解:①小于78而大于18的同分母分数的个数有5个,即68,58,48,38,28;②不同分母的分数的个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3、4…倍的方法找,8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的个数有无限个;所以,小于78而大于18的真分数有无数个.故答案为:√. 20.【答案】× 【解析】解:1177÷=,即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17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21.【答案】×【解析】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58.这里没说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的不能用58表示.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22.【答案】×【解析】解:把一块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它的18.这里不说平均分,每块不能说是它的18.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23.【答案】×【解析】解:两个12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所以无法判断两个12代表的蛋糕是否一样大.因此说:爸爸吃了一块蛋糕的12,妈妈吃了另一块蛋糕的12,爸爸和妈妈吃的蛋糕一样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四、24.【答案】解:五、25.【答案】解:根据以上分析知:分率24都是以各自的存款数为单位“1”,因小李和小王的存款数不相同,所以两人钱数的24也不一样多;答:不一样多.26.【答案】解:写出一个比14小比16大的分数(答案不唯一):1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14、16的分子、分母分别乘2就是28、212,比28小比212大,即比14小比16大的分数有:29、211.(答案不唯一)27.【答案】解:如图种西红柿面积占整个菜园的12,种豆角的面积占整个菜地的14,1124>,种西红柿的那部分面积大.28.【答案】解:联欢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520624=,体育比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13824=,棋类比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124,2031242424>>即5116824>>,所以喜欢联欢会的人数多.答:五(2)班开展联欢会合适.29.【答案】解:因为1134>,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铁丝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评卷姓名 成绩一、计算。
(30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12分。
)41+=-= +=1-=-= +=+=-=+=-= +=-=2.列竖式计算,打★题要验算。
(每题3分,共18分。
)236×8= ★426÷4= 362÷3=★548÷3= 7×406= 350×7=二、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读作( )。
2.的意义可以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2次,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4.4个是,是( )个,( )个是1。
5.计算+可以这样想:( )个加上( )个,是( )个,就是。
6.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元的,每份是( )角;4角是1元的。
7.在○里填上>、<或=。
18.如图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425103107472256132132121711311916216115116747251535454)()(49)()(()()49341417310510110110110( )( )( )( )( )( )6717141245( )( )( )( )9.张丽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了的27,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7,第三天正好看完。
前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了全书的。
10. 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三、判断:对的在( )里画“√”,错的在( )里面“×”。
(每题1分,共5分。
) 1.把一张正方形纸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 )2.在13、18、15、112四个分数中,最大的是112。
…………………………………( )3.把一张纸对折3次,打开后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 )4.3个和8个相等。
…………………………………………………………… ( )5.小明吃了一个苹果的,相当于吃了半个苹果的。
第七单元检测卷一、填一填。
(9、10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2.一桶纯净水计划9天喝完,平均每天喝它的( ),照这样计算,5天喝了这桶水的( )。
3.48里面有( )个18,8个19是( ),5个( )是56。
4.两杯同样多的饮料,美美喝了一杯的15,小晨喝了另一杯的35,( )剩得多。
5.1-47可以看作是( )个( )减去( )个17,等于( )个17,就是( )。
6.在里填上“>”“<”或“=”。
1315 5939 114 1646 16127.笑笑有12元钱,买钢笔用去了这些钱的13,还剩下这些钱的( )。
8.把一根1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18,这样的5份是( )米。
9.根据图形计算。
()+( )=( )()-()=()10.一个分数,分母是最大的一位数,分子比分母小1,这个分数是()。
11.1分米的310是()厘米,7厘米是1分米的()。
12.找规律填数。
3 4,46,58,610,(),()。
13.★★★○○,一个○占全部○的(),★的个数占全部图形的(),○的个数占全部图形的()。
二、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2分) 1.任何分数都比1小。
() 2.有两个杯子,各有半杯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3.小明和爸爸、妈妈吃了一个西瓜,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13。
()4.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大。
() 5.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
()6.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米的1100,是1厘米。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左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 )表示。
A .13B .14C .152.把一根绳子剪7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其中的2段是这根绳子的( )。
A .27B .28C .263.一个分数的分母是9,比分子大2,这个分数是( )。
第七单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们的数学书是:A. 长方形B. 正方形C. 平行四边形2.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A. B. C. D.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B.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C.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D.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作为角的单位4.下面错误的是()A. 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C.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 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度。
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6.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垂直且平行。
7.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8.把直角梯形补一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把直角梯形转成长方形;长方形去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它能转化成直角梯形。
三、填空题9.长方形________边相等,正方形________边相等。
10.下面有很多图形,请你找出四边形________.11.先量一量,再填空。
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
12.一个正方体沿着不同的棱展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情况共有________种。
四、解答题13.下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图形,叫什么名字?14.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梯形?它们与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五、综合题15.画一画,折一折。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1厘米)(2)把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对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六、应用题16.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从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部分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第二次剪下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我们的数学书都是长方形的。
.【分析】认识长方形2.【答案】B【解析】3.【答案】B【解析】【解答】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不一定相等,此选项说法错误。
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中长方形的计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类似图中的任一个长方形一边上有(n-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另一边上有(m-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通过这些点分别作对边的平行线且与另一边相交,这两组平行线将长方形分为许多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总数为:(1+2+3+…+m)×(1+2+3+…+n)。
即:线段CD上有3+2+1=6条线段,其中每一条与AC中一条线段对应,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共有6×1=6个长方形;而AC上共2+1=3条线段,也就有6×3=18个长方形。
解答::(3+2+1)×(2+1)=6×3=18(个)答:图中有18个长方形。
【例2】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40B.32C.36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长方形中折出最大的正方形问题,解答是要明确的是长方形中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8×4=32(厘米),所以选B。
解答:B【例3】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你能想出几种拼法?把你想出的拼法画出来。
想一想:当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时周长最短?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分解因、画图等方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拼法。
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看作单位“1”,拼成长方形后,面积不变,12=1×12=2×6=3×4,所以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三种拼法:第一种是12个正方形排成1行;第二种是排成2行6列;第三种是排成3行4列。
解答:当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时周长最短。
【例4】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第1~2单元测试卷(一)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同学们做拍球游戏。
小丽拍了72下,小美拍的个数比小丽的2倍多,比小丽的3倍少,小美可能拍()下。
A.230 B.165 C.1402.106×□的积是()。
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3.一个三位数乘9,积是()。
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4.小白兔采了30个蘑菇,小灰兔采的蘑菇个数是小白兔的3倍,它们一共采了()个蘑菇。
A.120 B.90 C.335.下列物品大约重1千克的是()。
A.20个鸡蛋B.一袋大米C.一筐梨6.观察如图,物品的重量是()。
A.4g B.4kg C.5kg7.下面重1千克的是()。
A.一只小狗B.2袋食用盐C.一箱苹果8.有两杯水大约重500克,()杯水大约重6千克。
A.6 B.12 C.24二、填空题(满分16分)9.240×5的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末尾有________个0。
10.在504×2中,积的中间有( )个0;在125×8中,积的末尾有( )个0。
11.玩具汽车每个298元,买5个玩具汽车大约需要( )元。
12.从2、3、4、6四个数中选择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位数,积最大是( ),积最小是( )。
13.3千克=________克9000克=________千克。
14.450千克+50千克=( )千克;7000克-5千克=( )克=( )千克。
15.一瓶酱油连瓶重1020克,从标签上看到“净含量1千克”。
瓶重( )克。
16.(1)比一比,( )最重,( )最轻,相差( )克。
(2)1袋盐水鸭的质量大约相当于( )个汉堡的质量。
三、判断题(满分8分)17.206×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18.□×32,若积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3。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分数的认识单元测测试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桶水,当水结冰时体积增加,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 )A.B.C.D.2.如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A.B.C.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则( )A.甲数大于乙数B.乙数大于甲数C.甲数等于乙数D.无法比较4.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B.C.5.一条绳子,对折三次,其中一段是这条绳子的( )A.B.C.6.两根同样的丝带,第一根丝带售价20元,第二根丝带售价( )元.A.20B.40C.60D.807.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A.B.C.米8.关于和这两个分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意义相同B.分数单位相同C.分式值相等9.两根都是8m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中剪去它的,从第二根中剪去米.余下部分(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确定10.淘气走了一段路的,笑笑走了另一段路的,两人所走的路相比( )A.淘气多B.笑笑多C.同样多D.无法比较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把4千克面粉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千克的 ,是 千克.12.把2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条绳子的 ,每份是 米.13.已知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 .14.1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1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3、3.58、、、3.085. 16.森林运动会上,小鼠、小牛、小虎进行跑步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小鼠跑了全程的,小牛跑了全程的,小虎跑了全程的.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17. 个是1;1里有 个.18.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根木头锯掉m后,剩下的长度与锯掉的长度相等. (判断对错)20.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量得长度是原来的. (判断对错)21.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还差2个. (判断对错)22.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定相同. (判断对错)2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 (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7小题)24.美猴王分桃子.有多少只猴子分到了桃子?25.把5罐饮料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喝这些饮料的几分之几?每人喝多少罐饮料?26.一个真分数,一个假分数和一个带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而且依次相差1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各是多少?27.一条花边长3m,把它平均分成4份布置学习园地,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28.一瓶饮料,用一半果汁、一半水调成.小明把这瓶饮料的一半喝掉后,加满水,再喝掉一半,再加满水,这次全部喝完.小明后来一共加了多少水?29.做同样一个零件,王师傅用了小时,李师傅用了30分钟,谁做的更快一些?30.某超市有三种相同的冷饮,周末的销售情况如下: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哪种冷饮?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设水的体积为“1”,则结成冰的体积是1+=÷=答: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故选:D.2.【解答】解: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面积的.故选:A.3.【解答】解:因为甲数×=乙数×,所以甲数:乙数=:=10:9,所以甲数>乙数.故选:A.4.【解答】解:,,因为,所以最大的数是C.故选:C.5.【解答】解:一条绳子,对折三次,这条绳子被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段是这条绳子的.故选:C.6.【解答】解:20×3=60(元)答:第二根丝带售价60元.故选:C.7.【解答】解:1÷7=答: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故选:B.8.【解答】解: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取这样的7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取这样的21份.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即和这两个分数的分数意义、分数单位都不相同,分数值相等.故选:C.9.【解答】解:第一根铁丝剩下的长度:8×(1﹣)=8×=5(米),第二根铁丝剩下的长度:8﹣=7(米),因为5米<7米,所以第二根铁丝余下的长度长.故选:B.10.【解答】解:由于两段路的长度不确定,即单位“1”不同,故两人所走的路相比无法比较.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答】解:1÷5=4÷5=(千克)答:每份是4千克的,是千克.故答案为:,.12.【解答】解:(1)1÷4=,答:每份占这条绳子的;(2)28÷4=7(米),答:每份是7米,故答案为:,7.13.【解答】解:a×=b×=1×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1<所以b<c<a;故答案为:b,c,a.14.【解答】解:1=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2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添上26﹣15=11个这个样的分数单位.故答案为:,15,11.15.【解答】解:3≈3.5833≈4.545≈0.947因为 4.545> 3.5833> 3.58> 3.085>0.947,所以.故答案为:.16.【解答】解:由于=1﹣,=1﹣,=1﹣,又>>,即>>,所以小鼠跑得最快,小牛跑得最慢.故答案为:小鼠,小牛.17.【解答】解:7个是1;1里有13个.故答案为:7,13.18.【解答】解:如图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再涂3块,涂色部分就占.故答案为:,3.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解答】解:如果如果这根木头长1米,锯掉米还剩下米如果这根木头长不足1米,锯掉米,剩下部分不足米如果这根木头长大于1米,锯掉米,剩下部分大于米由于这根木头的长度不确定,因此剩下的长度与锯掉的长度无法比较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解答】解: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4份,量得长度是原来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1.【解答】解:12﹣7=5(个)即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还差5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定相同.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3.【解答】解:如果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2、3、4、5、6…;那么大于又小于的分数就有无数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四.应用题(共7小题)24.【解答】解:573÷3=191(只)答:有191只猴子分到了桃子.25.【解答】解:1÷8=5÷8=(罐)答:每人喝这些饮料的,每人喝罐饮料.26.【解答】解:分数单位是,而且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个真分数是,这个假分数是,带分数是1=;答:这三个分数各是,,1.27.【解答】解:3÷4=0.75(米)1÷4=答:每份的长度是0.75米,每份是全长的.28.【解答】解:一瓶饮料,用一半果汁、一半水调成,其中有水瓶小明把这瓶饮料的一半喝掉后,加满水,加的水是这瓶的,即瓶再喝掉一半,再加满水,加的水是瓶+=1(瓶)答:小明后来一共加了1瓶水.29.【解答】解:小时=36分钟30分钟<36分钟所以30分钟<小时.即王师傅用的时间长,李师傅用的时间短,所以李师傅做的更快一些.答:李师傅做的更快一些.30.【解答】解:======14<15<18所以,>>;即:>>.答: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第三种冷饮,因为第三种冷饮销售量最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
答案
第一题:
苹果一箱有32个,每箱当中有8个苹果。
请你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答案:一共有32箱苹果,每箱有8个,所以一共有32 * 8 = 256个苹果。
第二题:
小明买了3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20元。
请你帮小明算一算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小明买了3个篮球,每个篮球价格20元,所以他一共花了3 * 20 = 60元。
第三题:
汽车经过了5个红绿灯,每个红绿灯的时间是60秒。
请你算一算汽车经过红绿灯所花费的总时间是多少?
答案:汽车经过了5个红绿灯,每个红绿灯时间是60秒,所以汽车花费的总时间是5 * 60 = 300秒。
第四题:
小明有9本书,他把这些书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本书?
答案:小明有9本书,他有3个朋友,所以每个朋友平均分得9 / 3 = 3本书。
第五题:
一个篮子里有12只鸽子,小明给篮子里再加了3只鸽子,所以现在篮子里有几只鸽子?
答案:篮子里原本有12只鸽子,小明又加了3只鸽子,所以现在篮子里有12 + 3 = 15只鸽子。
通过以上题目及答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并通过解答题目来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份文档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后练习或者测试复习使用。
第七单元练习检测卷(含答案)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2分)1.四边形有()条直的边和()个角。
长方形有()条边且()边相等,有()个()角。
2.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的四条边都相等,()和()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封闭图形()的长度,就是封闭图形的周长。
4.长方形的周长是()条边的长度之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倍。
5.一个长方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6.绕着一个边长是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米,合()千米。
7.一个长方形的宽是3分米,长是宽的2倍,长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8.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9.芳芳用一根绳子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厘米。
10.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A、B、C三条路可走,走()条路最近;走()条路和()条路的路程相等。
二、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6分)1.下图中,()组都是四边形。
2.一块正方形手帕,它的周长是80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厘米。
A.20B.40C.3203.用三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12厘米B.8厘米C.6厘米4.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
如果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24厘米B.32厘米C.40厘米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正方形,一根围成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比,()。
A.长方形的周长长B.正方形的周长长C.一样长6.用6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图形,周长最短的是()。
7.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A.变长B.变短C.不变8.右图中图甲与图乙的周长相比,()。
A.图甲周长>图乙周长B.图甲周长=图乙周长C.图甲周长<图乙周长三、我是小法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分析和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些内容都是分数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但是对于分数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正确地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正确地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同时,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分数卡片,用于学生的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分数的比较的主题。
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它们分别有两个糖果,一个糖果有3块,另一个糖果有4块,它们想知道哪个糖果更多一些。
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这两个糖果的多少。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当分子相同的时候,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当分母相同的时候,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套分数卡片。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试题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我会填(28分)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铅笔的( ),每个小朋友分得( )支。
4.310里面有( )个110,( )个110是710,( )里面有7个17。
5.一箱苹果有40个,吃掉了34,吃掉了( )个。
6.一盒巧克力有18块,张方吃掉了它的46,李丽吃掉了它的29,张方吃了( )块,李丽吃了( )块,盒子里还剩( )块巧克力。
二、我是小法官(10分) 1.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14表示。
( )2.把1米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就是25米。
( ) 3.两瓶同样多的水,甲瓶的12比乙瓶的13少。
( )4.二年级(3)班有42人,其中男生占57,女生占37。
( )5.6朵花的23是2朵花。
( )三、我会选(14分)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A.18B.48C.282.兔哥哥拔了15个萝卜,把其中的25分给弟弟,兔哥哥分给弟弟()个萝卜。
A.6B.9C.103.同学们站队,排成6排,每排6人,每排人数是总人数的()。
A.16B.136C.1124.1001001, 里应该填()。
A.>B.<C.=5.有16个乒乓球,拿出34,应拿出()个。
A.10B.12C.136.13分钟是()时。
A.13100B.1360C.1137.下面的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34表示的是()。
A B C四、直接写得数(8分)2 8+58=45+15=47-17= 1-39=五、解决问题(40分)1.育新小学为“希望工程”捐款,三年级共捐款960元,其中三年级(1)班的捐款数占三年级捐款总数的25。
三年级(1)班捐款多少元?(5分)2.海滩上原来有64只海鸥,飞走了其中的58。
请你算一算,飞走了多少只海鸥?(5分)3.图书室新买来32本《童话故事》,三年级借走58,四年级借走14,三、四年级各借走多少本《童话故事》?(6分)4.有48道口算题,他们在1分钟内各做了多少道?(6分)5.李老师准备了一段彩带给同学们做手工。
2021年苏教版三上第七单元测试卷分数的初步认识一、选择题1.把一块蛋糕分成5份,小明吃了2份,他吃了这块蛋糕的( ).A.3 5B.2 5C.无法确定2.下面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58B.59C.0.556 D.55.5%3.涂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的图片是()A.B.C.D.4.把20个梨平均分成4份,10个梨占总数的().A.410B.25C.245.12+12=()A.47B.14C.16.姐弟两人各买了一支同样长的铅笔.一个星期后,姐姐用去,弟弟用去,则( ).A.姐姐用得多B.弟弟用得多C.姐姐和弟弟用得同样多7.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不能用34表示的是()。
A.B.C.8.左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 )表示。
A .13B .14C .159.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正好是所在图形13的是( )。
A . B . C .二、口算和估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00﹣450= 465×0=+= 806+109=360×2= 520﹣80= += 992×7≈ 330+270= 40×5= 1﹣= 168×3≈三、填空题1.3个19加上4个19是(____)个19,也就是(______),列式为(________)。
2.小熊家来客人了,小熊给三个好朋友每人倒了满满一杯蜂蜜水。
乌鸦喝了(____)小猴喝了(____),鸽子喝了(____)。
(____)>(____)>(____)3.一个分数,分子加上8就等于1,如果分母减去8就等于1,这个分数就等于____、____、____….4.6个是(_______),5个是(_______)。
5.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是原来正方形纸的()(),长方形的周长是()cm,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cm。
6.森林运动会上,小鼠、小牛、小虎进行跑步比赛。
在相同的时间内,小鼠跑了全程的89,小牛跑了全程的23,小虎跑了全程的67,(________)跑得最快,(________)跑得最慢。